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78节

  画面上是一艘斑驳的沉船,船体巨大,已经半倾覆沉于海底。

  船身看起来破破烂烂,一些白色的犹如石头一样的东西附着在船身上,还有不知名的水草缠绕在船身上,随着海波轻轻摆动。

  阳光透过水面撒落下来,染上了一些碧波的颜色,形成了一幅完好的构图。

  这是一幅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孔明刘备,都无法想象的画面。

  张飞小声逼逼赖赖:

  “这后世不仅能上天还能入海,这天下之大竟到处都能去得?”

  这一刻张飞忽然有点羡慕被送到后世的那个“玄德”。

  他也想去后世体验上天入水,体验那此前纠结许久的高铁。

  而且说不定还能去给大哥上一炷香呢……

  刘备没有察觉到张飞乱七八糟的想法,静静欣赏了一下这艘沉船后,有点奇怪道:

  “旁边那两个小点是什么?”

  庞统与孔明辨认了一下,异常肯定道:

  “是人!”

  随着光幕的缓缓推进,刘备也才看清,确实是人,穿戴着一种完全不认识的装备,在水中似乎在靠着手势互相交流。

  “他们在……高祖在上!”

  刘备不由自主喊了一声,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黑色的箱子宛如山海经当中的巨兽一般,张开嘴巴一口将那条沉船吞了进去。

  甘露殿李世民仿佛懂了:“这是要将那沉船捞上来?”

  没人在意他的话,房杜等人看着数名潜水人在箱子底部忙忙碌碌互相打手势,最终似乎互相确认了之后,这个合拢起来的巨兽之口缓缓上升。

  光幕视角也缓缓上浮,最终在停留在半空中,在这里他们能够看到一条宛如夸父之臂的钢铁巨手缓缓发力,那个装载着南海一号的箱子就这么被托出了水面。

  杜如晦已经闭上了嘴巴,但还是感叹了一句:

  “人力有穷尽,这科学之力,宛如能开天辟地一般。”

  对于这沉船,众人能猜出来后世是有想法的,只是没想到这手笔竟如此豪迈!

  画面再一转,这艘沉船已经换了地方,安静躺在一个新的水池中,光幕也再次拉近,让他们得以细细打量。

  【宋时,尤其是南宋,极其依赖海上丝绸之路。

  当时的宋朝,内需和外贸的缺口都很大,再加上人口开始恢复,但土地反而不够了,因此商人与手工业者成了百姓不错的选择,这两者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宋朝的航海术基本可以说是起于指南针,终于密封舱。

  《武经总要》和沈括的《梦溪笔谈》都记录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依靠这个就能完成一些近海的航行。

  依靠指南针保底,季风规律,海图的初步绘制,海上天气预测,星象天文观测,近海水文探测,海上联系方式等等航海技术都被一一点亮。

  而在南宋进一步丢失领地之后,南宋对于航海贸易的依赖性进一步提升,最终点出了密封舱这个远超西方数百年的技术。】

  这一段光幕的讲述堪称图文并茂,即使如长孙皇后也看的兴致勃勃,并且看懂了大部分。

  比如那个指南针的制作方法极为简单,小巧者可以放在指甲上观测方向,非常方便。

  至于那个密封舱的看起来更是简单,甚至都有点疑惑:

  “如此改造观之简易,如何竟能在其上蹉跎数百年?”

  长孙皇后很小声,只是与李世民窃窃私语。

  李世民示意臣子们将这部分内容好好抄录研究,之后才回身摇摇头低声道:

  “那雕版之术不亦是如此?碑刻之法,先秦已有之,然……”

  长孙皇后点点头,雕版印刷术与那碑刻之术亦是内里相通,可若不是蔡候作纸,这一步说不得多少年才能跨出。

  随即与李世民并肩凝神望着光幕。

  如果说宋朝的技艺只是让她感觉方便的话,后世之术堪称鬼斧神工。

  【除了四大发明的联系之外,宋朝也开始尝试系统性的去学习研究这个世界。

  比如宋初的《易学辨惑》中就说科举之外有义理,义理之外有物理,物理之外有性命之学。

  由此之后宋朝的文人们的研究五花八门,可以说涵盖了相当多的方方面面。

  比如程颢曾经出海观星后,尝试计算过地球到月亮的距离,虽然因为当时对于宇宙认识不全有偏差,但也算是在天体物理上前进了一步。

  《附东见录后》里,程颢根据在泽州三个月中先后吃到三个地方的韭黄后,从植物生长成熟期与气温关系论证了经纬度的猜测,算是涉足了地球物理。

  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他当时杂七杂八的研究:

  卷三根据研究解州盐池,记录了化学范畴内胶体溶液的相关研究;卷六根据在空室弹两个完全相同的琵琶,研究了声学上的谐振原理以及共鸣原理。

  卷十九则根据铜制透光镜研究了物理学范畴内的光学;同时沈括还在书中纠正了中国第一幅人体内脏解剖图的错误之处。

  而沈括更厉害的还是他的天文学,改进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浑仪,测出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观察记录五星运行轨迹,测量北极星与北天极的真实距离,并得出了当时世界上准确度最高的结果。

  除此之外他的研究还涉及了地理上的地形学和地图学,水利、医药、军事、书画等领域也有涉及。

  而在沈括之后,数学研究上的代表人物是秦九韶,研究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同余式解法以及改进乘除捷算法,最终编撰《数学九章》,是中国传统数学的巅峰成就之一。】

  如果说前面的物理学光学天文学等,孔明还能连猜带蒙勉强看懂一些。

  那么后面数学部分即使聪明如他,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听天书的感觉。

  庞统看着孔明眉头紧锁,小心翼翼道:

  “孔明可是有所疑惑?”

  孔明看着这名为秦九韶的研究内容,双眼充满了茫然,最终很实诚的摇摇头:

  “这数学,亮不懂也。”

  不止庞统松了一口气,一时间张松刘巴刘备等也都松了一口气。

  庞统解围道:“哎,这后世学问之高深,我等相隔数百年,实难企及也!”

  刘巴张松等人俱是点头心有同感。

  孔明缓缓摇头,他饱览经书,对于天文还是略懂一些的,因此看着对于天文相关的笼统叙述,以及联系到此前光幕对于地图的放大缩小手段。

  孔明心中已经有了一点猜测,他们脚下这神州大地,似乎是个巨大无比的球?

  可是……这如何说得通呢?

  虽然知晓了这科学之下有多少繁杂的学科是件好事,但……

  孔明仰着个脑袋,这里面首次充满了迷茫。

  ……

  李世民左瞧瞧右看看,实际上从那什么物理开始,这部分内容对他来说就全都听不懂。

  至于后面,李世民听懂了两部分,沈括,秦九韶,没了。

  至于介绍秦九韶时出现的宛如鬼画符一般的图,李世民直接就惊了:这是我华夏文字?

  因此索性便去看看臣子们的反应。

  尉迟敬德双眼圆睁,一双虎目中写满了无知。

  李世民暗自点头,很好,吾不孤也!

  李靖与李世窃窃私语,李世民凝神听去,不由得哑然失笑。

  两位将帅已然放弃治疗,正在争论那大炮与东风快递究竟哪个好用。

  虽然东风快递看起来震撼,但李世认为必造价不菲,反而是那大炮看起来就很好浇筑的样子。

  甚至已经与李靖约定,待会儿散场之后先去“拜访”几个道观,敲出来那火药配方再说。

  无奈摇摇头,这倒像自己将军的脾气。

  而另一边,房杜魏三人则是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垂头丧气。

  看到李世民看过来纷纷诉苦:

  “大家,这数学真乃华夏之言?为何放在一起便完全看不懂?”

  “这科学之母难度果真非同凡响,臣……不会。”

  “陛下,臣晓民生,通水利,晓古籍,然实在不明这数学,还望陛下召有才之士研究之。”

  李世民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一种文盲与文盲之间的惺惺相惜。

  【先贤们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这样,正所谓功成不必在我,科学亦是如此。

  这条路上有人埋头苦干,有人拼命硬干,还有人舍身一跃以身求法。

  比如明朝的陶成道,为了试验飞行,不惜身死。

  而到了我们现代,在先贤的基础上,以数学为工具,综合了物理学、天文学、材料学、机械工程、流体力学、电磁学、空间姿态动力学等等。

  我们才终于能够去地球这个摇篮的外面看一看。】

  甘露殿的和成都府衙都紧紧盯着光幕。

  对于光幕上那个名为陶成道的人,他们还没来得及发表评论。

  画面一转便看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宛如东风快递一样的东西,利刃指苍穹!

  如天威一般的火焰从它的尾部喷发出来,这柄利刃缓缓升空。

  两边的人心里一起冒出了一个疑问:这要打哪里?

  但很快就没这个疑问了,他们眼看着这东西越来越高,划破苍穹,突破罡风,而且还在继续上升!

  光幕中的画面蒙上了一层白雾,然后努力突破,再没有阻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一望无际,却又有星星点点闪烁的无垠太空。

  “天上有房子,是仙人吗?”张飞傻傻问道。

  所有人都看到了从另一边飘来的一个白色的,怪里怪气的房子。

  而此时光幕也解答了这个疑惑:

  【欢迎来到中国国际空间站:天宫】

  光幕的画面此刻重新转向下方,一颗蔚蓝色的星球映入画面。

  【来跟我们的地球母亲,问个好吧。】

  虽迟但到,今天情况特殊,到现在还是断网状态不好意思。这一章还是算4号的,明天还是双更。

第202章 天上的庙

  【来跟我们的地球母亲,问个好吧。】

  对于成都府衙和甘露殿的所有人来说,今天所见注定会长久留存在他们记忆中。

  可能直至魂归天地之日,也会难以忘记初见这颗蔚蓝色星球的震撼心情。

首节上一节178/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