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909节

  这是要肃边?”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可能性。

  毕竟大唐和大明如今的冲突都围绕着大赵王廷在进行。

  所以有这种想法,也是常理。

  “不好说。”报信的是他的管家,闻言说道,“按照郡守之前的分析,大明的反应过于激烈了一些。

  不过大明打着清剿吐谷浑余孽的名义,我们倒也不能说什么,现在的问题是,慕容戈还在我洮河郡,我担心……”

  “你担心大明问我们要人?”许敬宗哪儿不知他担心的是什么,其实他也担心。

  当时以为慕容戈是一步好棋,但谁知道,长孙无忌回京后没多久,事情就变化到了这步田地。

  “那我们要不要提前将慕容戈驱逐出大唐?”管家说道。

  这也是个心狠的人,只要不牵连到自己人等,他是不在意别人死活的。

  许敬宗闻言,也是皱了皱眉头,按理说,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这么一来的话,既不得罪大明,也能保全自己。

  真要到了大明来要人,他还真不好办。

  拒绝吧,大明的那位可不是那么好得罪的,他又不是长孙无忌,既有身份又有地位。

  琢磨了一下,许敬宗突然笑了,原本略带浑浊的眼睛在昏暗的房间中突然冒出了精光,一看他这副模样,管家便知道自家这位家主又有馊主意了。

  “不用。”许敬宗笑道,“杜楚客不是来了么?这样,将慕容戈交给杜楚客,他如今是蜀王一系,手里拿着这么个大杀器,如果是他交给了大明的那位,我们是两边都没得罪,甚至还在蜀王那边邀了个功。

  如果他想用慕容戈来做文章,那也跟我们没关系。

  这个时候,哪怕是大明的那位也不会明着招惹我们,至于蜀王一系,就更不会了。

  今时不同往日了。”

  “可这样一来,看似两边都没得罪,其实两边可都得罪了。”管家听到这话,隐隐有些担忧。

  许敬宗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无妨,要想火中取栗,怎么可能不付出一些代价?你以为齐国公他们那些人今时今日的权势怎么来的?不都这么来的么?”

  风险他不怕,作为一个野心家,许敬宗深切的明白,只有绝对的付出才能换来绝对的机遇。

  要不然,你以为他为什么明知道此地危险,长孙无忌有意调他回京,但他还是赖在了这个地方。

  不就是为了搏一搏么。

  赢了,许家三代不愁!

  这就是他的心思。

  老管家闻言,当即也就不再多言,是这么个道理。

  “那老仆这就去安排。”

  “赶快,现在就去。”许敬宗说道,“这事儿,宜迟不宜早,等赵岩在龟兹王一部中没搜到慕容戈,定然会知道慕容戈藏在了我洮河郡,以那些家伙的桀骜不驯,到时候定会来我大唐要人。”

  对于大明的那些官员,这些年他也是了解颇多,深知那些人的秉性。

  管家闻言,这就转身而去。

  见管家离去后,许敬宗坐在床头上思量了许久。

  他知道这是一次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机遇,但他自诩不比任何人差,这一次,怎么也要为许家搏个三代无忧。

  而当杜楚客被人从睡梦中惊醒后,听着许敬宗的管家念叨着,整个人都懵逼了。

  我这才刚来,就有如此大礼?

  他还没收到龟兹王一部被突袭的消息。

  没办法,初来乍到,他的消息渠道还没铺开。

  而且,人家龟兹王当时求援,肯定是向军方和洮河郡郡守求援,谁会求到他这个屁股都没坐热的别驾身上?

  不过对于慕容戈这人,他还是了解的,来的路上就恶补了一下这边的基本情况,有士族在背后做情报疏通,这些事情都是小事儿。

  只是这会儿,他有些犹豫。

  他知道,定然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不然的话许敬宗岂会连夜将人送到他手上?

  许敬宗是个什么人他还不知道?

  无利不起早的家伙!

  “你家郡守倒是大方。”杜楚客笑道。

  许敬宗的管家闻言,却是一脸无奈地说道:“别驾说笑了,我家郡守倒是谈不上大方,只是此番别驾、行军总管包括之前就来履任的郡丞,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估计也不用老仆多言了吧?

  众所周知,我家郡守只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罢了,这等事儿,也不是我郡守府能参与的,所以,思前想后,这慕容戈放在我们手里,反倒是个烫手的山芋。

  若是别驾觉得为难,老仆这就将其送回大赵王廷。

  只是因为别驾和郡丞都在洮河郡,先问问罢了。

  我家郡守不想得罪任何人。”

  这话半真半假,不过谈判就是如此,谁他妈讲真话去谈判啊?

  杜楚客自然也听懂了,这话很简单,李恪的势力就在眼跟前,虽然李承乾势大,但县官不如现管,咱先紧着直接利害关系大的来。

  这个倒也说得通,许敬宗就是这么个人。

  当下,杜楚客闻言,也就点了点头。

  他这个人意志极其坚定,既然有了选择,自然不会三心二意。

  慕容戈掌握在自己手里,定然要比送给李承乾好。

  不过这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急需自己的消息渠道,很显然,今晚定然是发生了什么,吓到了许敬宗。

  不然就以许敬宗那老匹夫雁过拔毛的性格,岂会将慕容戈送出来?

  见杜楚客同意了,许敬宗的管家很快就将人都交接给了杜楚客,完事儿后也不停留,当即便躬身告辞。

  离开别驾府的时候,忍不住摇头道:“想当初蔡国公与梁国公合称房谋杜断,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说罢,转身就走,片刻不留。

  而在府中,杜楚客知道自己可能接手了一个烫手山芋,但却是丝毫不慌。

  这时候,他需要给蜀王一颗定心丸,只有如此,蜀王一系才会全心全力的支持他!

  有士族、有元谋旧臣、有无数官员支持,他有何惧?

  哪怕是在这洮河郡,他也有底气和大明的那些家伙斗上一斗。

  人啊,都是骄傲的。

  当年其兄长能辅佐当今陛下成就一番霸业,他杜楚客难道就不行?

  要知道,他年轻时候的声望,可是远在其兄长之上的。

  这些年,他一直活在杜如晦的阴影之下,别人只知他是杜如晦的弟弟,却无人知杜如晦是他杜楚客的兄长,何其悲凉?

  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告诉世人,杜如晦?不过如此!

  求月票,求骂!

第697章 卷五 父子亲征!

  杜楚客其实并非庸才,少年成名的他,早年确实耀眼过一段时间。

  只是后面杜如晦和李二走到了一起,随着李二的异军突起,杜如晦也就水涨船高。

  反观杜楚客却是因为站错队反而泯然众人矣。

  要不是因为杜如晦,他可能真就彻底沉沦下去。

  当然,不是说他对杜如晦有什么意见才选择和杜荷分道扬镳。

  只能说大家族的每个选择都是为了家族的传承。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是各大世家的常态,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三国诸葛家。

  ……

  而在长安,随着魏征下狱,朝堂上居然莫名的安静了下来。

  大家仿佛都有默契一般,没人再提起魏征。

  不是说大家忘了魏征这个人。

  而是都有各自的原因。

  至于李二,大家不提他就当忘了这回事儿。

  不过最近长孙冲他们倒是每天都会去魏征府上坐一会儿。

  虽然只是坐一会儿,但也是在向外传递一个信号。

  有些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说魏叔玉是真的散尽家财将家里的仆役遣散了。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走了,也有一些仆役拒绝了魏叔玉的好意留了下来,比如老管家,又比如后宅的几个丫鬟。

  忠仆在这个年代其实很正常,不过这里面有没有人在赌,那就不好讲了。

  毕竟魏府要是能翻身,届时他们在魏家的地位将截然不同。

  只能说哪怕是仆役,也是有聪明人的。

  这一天,朝会。

  当一众文武百官的问题都处理好后,李二却是说道:“如今大唐国泰明安,但国虽大,忘战必危。

  遥想当年,天灾人祸,我大唐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悲剧时有发生。

  朕每每思及至此,无不是扼腕叹息。”

  听到这里,众人其实都知道了,他们这位陛下已经有决定了。

  当然,他们对此倒是没多大意见,只要有足够利益,他们嘴里的师出无名也就是一句屁话而已。

  再说了,真要是能在他们这一代人解决这些问题,那也是名垂千古的事儿。

  至于战争正义与否,重要吗?

  “陛下,此番南征,老臣愿做先锋!”尉迟敬德当即就站了出来。

  只要能打仗,他倒是很兴奋。

  而紧随着他的还有侯君集、薛万彻等一系列武将。

  哪怕是李靖在这会儿也是请战。

  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自家陛下一旦南征,那长安就成了一个是非之地。

  与其留在长安,还不如跟着李二去打仗,不说灭国之功。

  只要能远离长安这片是非之地,他们都愿意。

  李二见状,倒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即笑道:“旬日之后,朕欲南征……为我大唐解决粮食之忧。

首节上一节909/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