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03节

  “末将在!”

  不过片刻,在场的大明将士纷纷站了出来。

  要说这里面反应最快的,那还得是契何力,他一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只是略微震惊了片刻,但立马意识到,这他妈是机会啊!

  而伊原锡、王玄策等人,也是如此。

  大明都被人打上门了,还奔什么丧?

  当即,一个个也是一脸的义愤填膺。

  “殿下,吐蕃这狗东西,早就该收拾了!”就连一向维持着儒雅做派的普西偌也是难得的冒了一句脏话!

  他不是气的,他这是激动的……

  要知道,自从他出任大明户部尚书以后,这老家伙,就处处学大唐的那些读书人,虽说学得不伦不类吧,但人家好歹装出了一个样子。

  而且,一装就是几年,就这一点儿来说,那也是殊为不易的。

  “殿下,我长明军请战。”就在这时,房遗爱高声喊道。

  “长明军请战!”一瞬间,众多长明军的将士纷纷高呼。

  而见薛仁贵一动不动,程处亮立马打马走到他跟前说道:“将军,你得有个态度了。”

  “可……”薛仁贵当即就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了程处亮。

  程处亮无奈笑道:“将军,当局者迷啊!那人为什么会跑到我们大军前面来禀报如此大事?为什么不是去看台上?”

  “我懂了。”薛仁贵闻言,朝程处亮拱了拱手,他虽然是一个名将胚子,但确实还是年轻了一些,不过程处亮这么一说,他当即明白了,高声道:“殿下,末将请战!”

  “好!”李承乾闻言,高声道,“我大明将士,闻战则喜,每战必争先,本王又有何惧!

  长明军听命!

  全军修整,不日,本王将亲率长明军,挥兵南下!直迎来犯之敌!”

  长明军的将士,闻言也是一喜。

  刚成军就能遇到如此大战,他们怎能不喜?

  当即,薛仁贵就带着大军回去修整。

  大战来临,他们要做的准备可不少。

  等大军走后,普西偌等人笑道:“殿下御驾亲征,吐蕃这等宵小岂是一合之敌?”

  如果是以前,李承乾御驾亲征,他们还有些担心,但这会儿,他们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比起回长安,那还是御驾亲征安全些。

  “如此一来也甚好。”王玄策说道,“这吐蕃,倒是真会挑时候,居然这会儿挥兵北上。”

  李承乾听他们这么说,笑了笑,看了看刚刚回来的吴安,道:“办得不错,现在派人去通知达步屈,让他佯装不敌,给苏毗大军一点儿喘息的时间。

  别真等本王到了的时候,他丫的都已经在打扫战场了。”

  说到这里,李承乾叹了口气,道,“也是难为他了,明明随时可以剿灭了这支苏毗的余孽,愣是让他坚持了三年,哎……”

  “末将领命。”吴安闻言,立马就转身离开了。

  心里也是对李承乾服气得不得了。

  搞了半天,三年前李承乾就为今天之事想好了退路。

  想起刚刚李承乾那怒不可遏的模样,要不是他是知情者,还真以为吐蕃挥兵北上了!

  而后知后觉的普西偌等人,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殿下,吐蕃没有挥兵北上?”

  “你们的脑子呢?”李承乾没好气地说道,“吐蕃和苏毗大战三年,他们拿什么挥兵北上?”

  “可刚刚……”

  “刚刚什么刚刚。”李承乾骂道,“要不是如此,难道你们真希望本王回长安奔丧不成?

  都说了,那是小事儿,本王早就安排好了,不管那位什么时候驾崩,本王都有应对之法!

  也就你们,一个个,说起来都是我大明重臣,可一遇到点儿事儿,就手忙脚乱的,你们可有一点儿重臣的样子?”

  我草……

  一听李承乾这话,众人也是没话说了。

  你这真是早就有安排了,都他妈早到三年前了……

  他们现在算是明白了,当初李承乾为什么派达步屈进军苏毗的时候,围而不剿了,看样子是早就算到了今天,随时给自己一个出兵的机会啊。

  这吐蕃,也是真他妈够倒霉的,被人算计了这么多年不说,临到灭国之际,还得帮人背口黑锅……

  不过,如此一来,众人也是服气了。

  还得是自家殿下,真就什么都难不住他。

  再看李承乾,众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几年了啊……

  这真是早在几年前就准备好了今天的退路,这可能就是帝王吧。

  当然,李承乾之前有这么一手准备也不是说料到了百分百会有今天这一幕发生,不过是他对李二随手做的一手防守罢了。

  毕竟在他前世,道德绑架的事儿,可没少见过,随便准备一手,以防万一,也就理所当然了。

  有用自然好,没用,就当是安插在苏毗的一枚旗子,对他来说,无非是靡费几年的军饷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说句不怕风大闪舌头的话,大明啥都缺,就他妈不缺钱!

  “那殿下何不早早动身?”契何力说道,“以防夜长梦多啊。”

  李承乾却是笑着摇了摇头:“不急,此番,本王那父皇可不单单是瞄准了本王,他还想搂草打兔子,打打清水川那位呢。

  如果本王所料不错的话,那位这会儿应该正马不停蹄的朝我大明而来。”

  “赵王?”众人一听李承乾这么说,当即也是点了点头,“这倒是不错,相比我们,赵王的处境只怕更加不堪。”

  这话他倒也没有乱说,李元景的那个大赵王廷,这两年都被他们大明拖得没有寸进,拿什么抗衡大唐?

  这会儿,真要说紧张的,那也是李元景,可不是他们大明。

  李承乾笑道:“这也是好事儿,大唐想搂草打兔子,本王又何尝不想呢?

  说起来,我大明好像也该金瓯无缺了吧?

  再怎么说,我大明继承的都是吐谷浑的基业,而这清水川自古以来都是吐谷浑的领土。

  既然我们继承了吐谷浑的基业,那自然得将其收回来。”

  “殿下,清水川早些年其实已经被前隋……”

  “你闭嘴!”听到长孙冲在那里卖弄学识,李承乾当即怒声喝道。

  老子在乎它以前归谁么?

  老子在乎的是它以后归谁!

  “殿下有办法解决赵王之难?”王玄策说道,“他可不比殿下,他是大唐太上皇的庶长子,理应是要回长安奔丧的。”

  这话倒也没错。

  爹死了,儿子回去奔丧,没毛病。

  就算是普通人家也都是这么干。

  “放心便是,多大点儿事儿。”李承乾笑道,“都说了,这些都是小事儿,本王早就有了安排。

  只是这一次,怕是要辛苦普仆射了。”

  “我?”普西偌有些愣神,道,“能为殿下分忧,是老臣的福分。”

  “好了,回去吧。”李承乾说道,“本王也要为亲征的事儿做做准备,户部也是如此,这大军亲征,粮草先行,回去后就开始安排吧?

  若是赵王来了,带他来见本王便是。”

  说罢,李承乾就带着长乐、魏叔玉等人在刘三他们的护佑下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长乐难得的再次牵着李承乾的手,一脸茫然地问道:“大哥,你会和父皇打起来么?”

  一听到长乐这么问,李承乾顿时就愣了一下。

  是了,终究还是忽略了这个小家伙了……

  六千字,聊表诚意,这几天写顺了,字数会逐渐增加。

  另外感谢你们提供的“长明军”这个番号,薛仁贵说了,他很满意!他会感谢你的!

  最后,双倍最后一天求月票!

第554章 卷五 收拾李元景

  回到王宫后,李承乾独自坐在英才殿里沉思。

  主要还是长乐那句话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会和李二打起来么?

  呵呵,这个其实他也说不清楚,因为到了如今,很多事情其实已经不是李承乾和李二能做主的了。

  别看他们两人都是执掌一国的掌控者,但那又如何呢?

  很多时候,纵使是他们,也不得不向利益低头。

  所以,李承乾是真没法回答长乐的那个问题。

  ……

  同一时间,浇河郡郡守府。

  作为浇河郡郡守的杨林,这些年倒也算如沐春风。

  毕竟以他一介商贾的身份,能摇身一变成为封疆大吏,在大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搭上了李承乾这条大船,否则,如今的他还在泾阳城苦苦挣扎呢。

  虽说当初是他牵头搭线投奔的李承乾,如今,李勤俭都成了大明的户部尚书,而他却还只是浇河郡的郡守,但他还真没什么好抱怨的。

  说到底,这还只是他仕途的开始。

  再说了,有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儿。

  “郡守。”就在这时,杨老二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道,“有消息说,赵王李元景乔装入境,这会儿正从我们浇河郡奔赴日月山。”

  杨老二就是当初泾阳的商贾,因为被黄嵩等人给卖了,然后被杨林给救了下来,这些年一直留在杨林身边做个幕僚。

  经历了那档子事后,杨老二也算是洗尽铅华,改头换面了。

  “就他一个人?”杨林闻言,放下手中的文书,问了一句。

  赵王入境可不是小事。

  杨老二说道:“只带了寥寥几个随从,这赵王,胆子倒是不小。”

  咚咚咚……

首节上一节703/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