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53节

  嗯,这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东瀛了。

  东瀛刚好有使团旅居长安,听闻这消息后,也是专门派了使团出使大明王廷。

  为此,还在长安置办了不少东西充当礼物。

  而在西边,西域诸国更是一个不落得派出了使团奔赴大明王廷。

  纵使是吐蕃,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使团北上。

  一时间,各国使团加上各国闻风而来的商贾,几乎在最短的时间,都朝大明王廷涌来。

  甚至还有一些单纯是为了凑热闹的家伙,也朝大明王廷涌来。

  倒也显得大明王廷络绎不绝起来。

  而坐镇浇河城的李承乾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顿时笑道:“倒是颇有几分万国来贺的意思。”

  万国自然是夸张了一些,但有此声势倒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这才是我大明王廷嘛。”刘三闻言,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

  李承乾笑了笑,说道:“对了,怨军准备的阅兵仪式搞得如何?到时候要是当着各国的使团丢人了,他们可真就成了笑柄了。”

  “殿下放心好了。”刘三说道,“就这事儿,不单单是怨军在练,就连征西军和浇河军都在准备,瞧好吧,到时候一准儿丢不了人。

  对了,房遗爱他们的少年军也想来掺和一下,这段时间正在闹呢。”

  “少年军?”李承乾都差点儿把他们给忘了,“之前本王交代他们的事儿,他们倒也办得还行。

  说起来,真要说阅兵的话,少年军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他可是还记得,当初他就是用后世的练兵法教的少年军,所以在这一点上,少年军还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知他们来吧。”李承乾想了想,说道,“然后让契将军安排一支兵马回日月山协防。”

  “那敢情好。”刘三当即就笑道,“这样一来,房遗爱他们那些家伙,还不得乐死。”

  随着开国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

  聚集到浇河城的人也越来越多。

  最先赶到浇河城的自然是长乐她们。

  在八月中旬的时候,长乐她们就在王进还有普西偌,伊原锡等人的护送下来到了浇河城。

  和他们一起来的人可不少,当初获得徽章的那一批人几乎都来了。

  还有不少受邀的商人代表,以及百官家眷。

  如今的日月山几乎是个空城。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李承乾要想把开国大典办得热闹一些,这些人就必须来。

  毕竟,他们才是自己最忠实的拥趸。

  “大哥!”一到浇河城,长乐就直奔李承乾跑了过来。

  说实话,也就是有她在,否则李承乾怎么都不至于来亲自迎接。

  苏氏、侯氏等人也都没说话,她们也清楚,李承乾等的人不可能是她们。

  “哟,长高了不少啊。”李承乾摸了摸长乐的脑袋,笑道,“大半年不见,在日月山可有调皮?”

  “我可听话了!”长乐当即就抗议道。

  李承乾捏了捏她的小脸,笑道:“那是,可听话了呢,连大哥的话都不听了。”

  他说的是当初让长乐他们回大唐先避一避的事儿。

  说到这个,长乐嘿嘿直笑。

  有些话能听,有些话不能听!

  “这段时间让你们担惊受怕了。”李承乾说着又看了看苏氏等人。

  苏氏等人微微一愣,还是契琳娜性格跳脱些,当即就说道:“下次带上我们一起就好了!”

  李承乾没好气的用手指戳了戳她脑门,这才看向强撑着一张笑脸的慕容婉秋,道:“你母妃就在城中,需要我帮你安排么?”

  ……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了浇河城。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第一批抵达浇河城的使团,居然是李元景派来的。

  还别说,李元景也是下足了血本,足足折腾出了千人规模的使团。

  这是他大赵王廷第一次在正式场合露面,自然要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回礼。

  汉人王朝向来都最看重礼节。

  你只要有礼来,回礼往往都是十分丰厚的。

  自古以来,不少小国就是靠给中原王朝送礼过日子的……

  继大赵王廷之后,最先抵达的使团则是西突厥。

  自从阿史那泥孰击败了阿史那力之后,阿史那泥孰也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西突厥大汗的位子。

  这一次,就是他亲自带领使团出使的。

  这就比较让人意外了。

  没多久,薛延陀和西域诸国的使团也陆续到来。

  到了八月底的时候,浇河城光是各国使团就有不下数万人,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浇河城,终于在这一次,又再次热闹了起来。

  而无数从四面八方闻到商机而赶来的商人,也是一个个兴奋不已。

  同样看到这一幕的李承乾,也是大为满意。

  他之所以把开国大典定在浇河城,可不没有目的的。

  “大唐的使团什么时候到?”李承乾问道。

  九月十九,没几天了啊!

发骚了,实在顶不住了,请天假

  ……

  rt……

第443章 卷四 开国大典

  贞观七年,九月十九。

  浇河城。

  对于大明王廷来说,这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

  然而对于更多人来说,今天他们只是一个见证者。

  见证一个王的诞生,见证一个王朝的兴起。

  而今天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承乾!

  天还没亮,不管是大明王廷的子民,还是远道而来的使团亦或者闻风而动的商贾,都早早的聚在了城头之下。

  大明王廷的开国大典便在这里。

  其实也不是李承乾非要把这开国大典设立在此。

  没办法,浇河城内是不足以举办如此盛会的。

  还是那句话,当今天下数得上的城池的都在大唐。

  浇河城虽然在吐谷浑算不得一座小城,但说起来,还是太小了。

  而且,吐谷浑本来就是以游牧名族为主,确实没有去营造一座城池的基础。

  想要打造一座城池,最重要的还是人。

  “想不到啊,短短一年时间,这片土地就换了主人。”

  城头之下,有人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吐谷浑霸占这片土地三百多年了,不是没人打过它主意,但谁也没想到,吐谷浑真就在一年之内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故。

  这是谁都没想到的。

  要知道,前隋也曾攻破过吐谷浑,但那又如何呢?不照样让慕容伏允找到机会再次复国成功了?

  没人敢小觑慕容伏允,也没人会小觑慕容伏允。

  只是谁都没想到,这样的霸主居然败给了一个年仅十多岁的李承乾。

  “谁说不是呢?”有人闻言也是摇了摇头,道,“这个明王,不简单啊。”

  众人听他这么说,都是笑而不语。

  废话。

  明王要是简单能在短短一年间吞并整个吐谷浑?

  咚咚咚!

  就在此时,一阵密集的鼓声响起。

  “要开始了。”有人见状当即说道。

  随着鼓声的响起,红日东升。

  当然,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刻意的安排。

  这鼓声也是有讲究的,名曰迎日!

  而随着鼓声的落下,李承乾一袭盛装出现在城头。

  在他身旁,长乐睁着大大的眼睛东张西望。

  她有些激动,也有些兴奋。

  而在她身旁,便是苏氏等人。

  作为大明王廷的王妃,今天这个日子自然是少不了她们的。

  在她们后面,便是以普西偌为首的大明官员。

  “那就是明王吧?”城头之下,不少人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最近一年时间里,大放异彩的少年,一个二个还是有些激动的。

  该说不说,回去吹牛逼的资本又有了。

  李承乾看着城下,心情也是有些激荡的。

  他也没想过,短短一年时间,他能做到这一步。

首节上一节553/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