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313节

  机会就摆在我们面前,错过了属实可惜!”

  裴老点了点头,当即道:“去安排吧。”

  他也明白,这家伙说得其实没错,之前他们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总以为大明百废待兴,官员缺口又那么大,李承乾怎么不得弄个什么招贤馆之类的,到时候他们毛遂自荐便是。

  毕竟和大明王廷的这些土包子比学识,他们自负不会输给任何人。

  结果来了这么久,别说招贤馆了,他们想进入李承乾的视线都难,这可把他们急坏了。

  加上大唐的使团也还在,他们想的其他法子暂且也不敢用。

  这李承乾来长明酒楼用膳,便成了他们最近唯一的一次机会。

  很快,裴老等人就在距离李承乾等人不远的地方坐了下来,其实,若非是李承乾暗中示意,他们都不可能被安排在李承乾的不远处。

  “大明王廷好虽好,但尚且有诸多不足的地方还需改进啊。”不多时,那边聊了起来。

  李承乾一听这话,心道,来了。

  这不就是说给自己听的么。

  不过听听也无妨,真要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还是可以接纳的。

  “裴老说的是。”又有人接茬道,“大明王廷重商抑农,实属本末倒置,此举不该啊!”

  李承乾冷笑,一边笑,一边给长乐几人布菜。

  “此言差矣。”裴老说道,“此地遭遇了连年雪灾,农牧不兴,唯有重商另辟蹊径方可盘活这盘死棋,行此举,非大魄力者难行。

  尔等只看到了商业大兴,却没看到为何要大兴商业。

  今后,看事物还是得往深处看,往深处想,莫要浮于表面。”

  “裴老教训的是。”众人闻言说道,“那裴老说大明王廷尚需改进之处,不知在何处?”

  听到这里,李承乾些微有点儿兴趣了。

  大明王廷大兴商业的目的虽然不是他说的这般,但这方面的原因也很多,至少大差不差吧。

  对于这裴老想要改进什么,他倒也有了听听的兴趣。

  “大明王廷在短时间从一个小山头发展至今,的确是堪称奇迹,老夫之前仔细研究了一下大明王廷的发家史。”裴老说道,“观其发家史,可得二字。”

  “是何二字?”有人问道。

  李承乾也想听听是何二字。

  裴老看了看李承乾这边,继续说道:“其一为仁,其二为勇。

  以仁治下,可保内部无忧。

  以勇御外,可保拓土开疆。

  听闻当初日月山粮食紧迫之时,明王殿下与众人同食大锅之食,此乃仁政。

  而日月山保卫战之时,明王殿下于城头上,一步不退,此乃武勇。

  可御下之道,岂能一直以仁?

  御外之策,又岂能一直以勇?

  长此以往,大明王廷终究会出大事的,所以老夫才说,大明王廷还有改进之处。”

  说了半天,老家伙都没说到怎么改进,无外乎就是想卖个关子,引起李承乾的兴趣,不过李承乾听他侃侃而谈后,也就失去了兴趣。

  纸上谈兵罢了。

  还一仁,一勇?

  净他妈瞎扯淡。

  不过,这些家伙说这么多,不就是想引起他的注意么?想吸引他搭腔么?

  呵呵,老子就是不开口,就是不搭腔,就是不好奇,气死你们!

  不过,他不开口不代表长乐不开口,长乐听他们说了半天,突然来了句:“大哥,现在吹牛都不用打草稿了么?”

  李承乾一听,差点儿笑喷了。

  后面,裴老等人顿时语塞!

  这……

第287章 卷三 长乐发飙,护哥狂魔!

  大明王廷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李承乾其实在学堂也给他们分析过。

  当然,不可能说得那么细致就是。

  但也绝对不是裴老简而言之的一仁一勇就能概括掉的。

  他这番言论,不过是将儒家的外圣内王换了个说辞罢了。

  谁打天下的时候不是如此?

  所以说,李承乾才觉得这裴老是在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

  至于他卖的关子,李承乾也不想多问。

  大明王廷从一开始到现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走的,纵使魏征和萧这样的人,也不敢轻易就大明朝政而妄言。

  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所以慎言之。

  裴老这高谈阔论听上去虽然高大上,但也就能忽悠忽悠昔日的长孙冲等人。

  哪怕是如今的长孙冲,估计都不会上这个当,听到后估计会一脸不屑的鄙视道,你懂个蛋……

  毕竟,连长乐都能听出他在吹牛皮,更何况那些真正了解大明王廷,在为大明王廷做事的人。

  “是酒楼的饭食不和你口味?还是吃饱了没事儿干?要你多嘴?”李承乾笑着拍了拍长乐的小脑袋。

  长乐这话多多少少是有些失礼的,传出去对小家伙的闺誉不好,这些家伙怎么说呢?指望他们帮成个事儿估计不容易,但要坏个事儿,这些家伙一个比一个在行。

  “本来就是。”小家伙拿着筷子使劲儿的戳着自己碗里的一支鸡腿,“大明王廷走到今天哪儿有他说的那么简单,还一仁一勇,哼……”

  她是在为李承乾打抱不平。

  自家大哥一步步走到今天,付出了多少,她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以前大半夜自己躺在大哥怀里打盹的时候,都不敢乱动的,就是怕影响了大哥做事。

  那时候,她经常听到春她们催李承乾早些去休息,说是又过丑时了,但不管大哥什么时候休息,辰时一过,一准儿起床。

  那段时间,她就没见自家大哥好好休息过一天。

  在她看来,大明王廷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那是大哥呕心沥血,付出了很多很多才达成的。

  怎么到了他们嘴里听上去就这么轻飘飘的?感觉是个人都可以一样?

  她一个护哥狂魔岂能忍。

  “好了,吃饭,回头大哥给你个惊喜。”李承乾笑道,他也不想搭理这些元谋旧臣之后。

  今儿来就是为了给这些人制造一个机会,但机会他给了,要不要继续给下去,那还不是他说了算?

  裴老见状,当即给一人使了个眼色。

  很显然,李承乾没有搭理他们的意思,要是长乐不开口,他们还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至于长乐说的话,他们除了一开始有些意外之外,倒也没什么想法,毕竟童言无忌嘛。

  这会儿,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那他们今天就算白忙活了。

  那人见状,当即对裴老点了点头,起身对长乐说道:“不知道小娘子有何高见?”

  李承乾见状,也是笑了,这是死皮赖脸凑上来了?见长乐刚要开口,便转身道:“抱歉,小妹年幼无知,还请诸位见谅。”

  对此,他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想要抓住机会,就得这般,难道还非要等别人把机会毕恭毕敬的送到你手上不成。

  “这位郎君说笑了。”来人笑道,“吾等打一坐下便见诸位谈吐不凡,想必也定是大户人家出身,小娘子既有此言,也定有其因由。”

  虽然知道李承乾等人的身份,但这会儿大家都还是遮遮掩掩的。

  而且,在他们这些人看来,这也是一种雅趣。

  未来出将入相了,说起来,那也是昔年于酒肆之中,不识真龙,一介狂士潜聊朝政,终得真龙慧眼识珠,于人海中起复,从此平步青云。

  这种调调说起来,那逼格就高多了。

  “自是有因。”李承乾正准备开口,长乐就气呼呼地站了起来,当即,他也就不再多言,毕竟小家伙是在维护自己,看着她气呼呼的模样,李承乾心里倒是多了些暖意。

  不管多坚强,多独立的人,都不会拒绝被人保护。

  被保护从来就是不是弱者的专利,哪怕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同样渴望被人保护。

  当然,这种保护是不一样的。

  来人一听,当即知道,自己目的达成了,也是急忙说道:“还请小娘子指正。”

  他们需要一个契机和李承乾有些关联,很显然,在他们看来,这个契机就在长乐身上。

  长乐也不紧张,直言道:“那位老先生虽然言之有理,但说半天还是空中楼阁,云里雾里其实并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

  大明王廷走到今天,难道就靠区区仁勇二字?

  知晓这二字的人,不知凡几,可曾有人再建大明之奇迹?

  我大哥常言,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方可兴邦。

  连我一个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为何那老先生不明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仅凭此言,便知小娘子却有见识。”事情发展到现在,裴老就不能继续坐下去了,长乐都直接说他之前所言乃是空中楼阁,言之无物,甚至还给扣上了一个空谈误国的帽子,他要是再不解释一二,这帽子顶头上,未来还如何是好?是以,也是立马站了起来,“不过老夫刚刚不过是浅谈,倒也没有深入的剖析大明王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因由。”

  “那你倒是说说,大明王廷是靠什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长乐不依不饶。

  自己大哥那么努力,就被你三言两语给忽略了?

  她不服气,凭什么啊!

  李承乾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倒也没有阻止,他也想听听,在别人眼中,他是靠什么走到今天的。

  裴老一见李承乾没有阻止的意思,当即就明白了李承乾的心思,也是在心里打着腹稿,说起来,这个问题他们思量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明王廷能走到今天,缘由有三,第一自然是明王殿下的能力。

  当今天下少年英才,明王殿下自称第二怕是无人敢自居第一,这点毋容置疑。”

  一上来,裴老就给李承乾捧了个臭脚。

  长乐很是高兴地说道:“那是自然。”

  说完,心里还嘀咕着,你要是早这么说,我都不说你吹牛了。

  李承乾却是没啥反应,他也就听听,两世为人的他,还能怕了这些人的捧杀不成?再说了,这也是事实,他有什么好谦虚的?过分的谦虚,那是骄傲!

  裴老见状,又笑道:“其二,便是身份。不管怎么说,明王殿下的身份终究是其成事的关键,起步就比别人高许多。

  若非明王殿下的身份,铁勒部又岂会轻易归顺?

  不管大唐在此之中出没出力,但仅仅是一个身份,就让明王殿下获利颇多。

首节上一节313/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