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是左手倒右手的事儿,李承乾倒也舍得。
所以,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众人就惊奇的发现,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好了不要太多。
一天之间,每家店铺都卖出去了上百贯的货物,这倒是让众人欣喜不已。
到了第三天,当长明商行正式开门营业的时候,那场面,叫做一个疯狂。
真的是扛着钱袋子往里面冲。
李承乾还是在城头上看着这一幕,只不过今天,他身边多了一些人。
有尉迟宝林,有长孙冲,还有萧钺等人。
“殿下,究竟是何物这般神奇,竟能让他们如此疯狂?”
长孙冲有些不理解,他甚至还看到了自家的人也挤在长明商行门口。
“你们这两天就没出去看看?”李承乾有些疑惑。
长孙冲无奈道:“之前殿下不是说了么,这两天城外要接待长安的商队,让我们不要去酒楼添乱……”
说到添乱两个字,长孙冲更是无语。
这都叫什么话?
我们什么时候成了添乱的一群家伙了?
李承乾摸了摸额头,说道:“我说过么?”
他也记不得了,最近这么忙,天天要说多少话,谁记得这些小事儿。
长孙冲那叫一个无奈。
算了,不扯了。
“就是一些纸张,算不得神奇,对了,就是你们最近用的那种纸。”李承乾解释了一下。
听到是这玩意儿,众人顿时不感兴趣了,有一说一,在长安他们用的纸,可比这个好。
见他们这般反应,李承乾也懒得跟他们解释。
看了一阵,李承乾也没兴趣了,便离开了。
长明商行之中,伙计说道:“别挤别挤,都有的,人人都有的。”
就这价格,大家早就料到会是这般反应了,所以准备工作也是很充分。
不到晌午,众人便将自家买的纸张装好了马车,然后交代了各家的伙计后,便马不停蹄的奔着长安而去。
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昨夜,王德全便已经拉着一批纸张先行了一步。
既然李承乾说了,纸张零售价十文一刀,他自然要把这个价格贯彻下去。
如果他不去长安坐镇,这些家伙真会卖十文?
所以,他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走这一遭。
至于大明王廷这边,他们倒是不担心,生意继续做着呗,反正就几个伙计罢了。
就在商队离开之后,王玄策回来了。
虽然王玄策如今任职礼部侍郎,但工作还是在山外的营寨之中,其主要目的,还是治理营寨之中那些刚刚归顺大明王廷的牧民。
“出什么事儿了?”见王玄策回来,李承乾问道。
王玄策说道:“没有,是贺鲁派人来表示再次归降,如今就在我们营寨西边一百里的山里。”
“日月山外面那个营寨?”李承乾问道。
王玄策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这家伙,有点意思。”李承乾说道,“行了,不用管他。”
“那他归降?”王玄策问道。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用理会他,你最近那边的工作如何?”
“进展还算顺利,不过很多人都想迁徙到日月山来,他们还是觉得营寨那边太过危险。”说起这个,王玄策也有些头疼,“还有,可能是因为听说慕容顺想要投唐之后,最近想要投奔我们大明王廷的部落也是越来越多,甄别工作也是越来越不好做。”
“迁徙到日月山来是不可能的。”李承乾直接拒绝道,“你告诉他们,只有对大明王廷立有大功的人才允许迁徙到日月山外城,至于如何立功,他们明白的。
对了,本王之前说可以让他们孩子进入大明国学进学的事情,进展得如何?”
王玄策为难道:“也还在审核中,主要是大家都想把自己孩子送到大明国学进学,人数实在太多,审核起来颇为麻烦。”
“行了。”李承乾摆了摆手,道,“本王当时就跟王进说过,名额是没有限制的,具体怎么审核你两人随便,咋还整出这么多事儿?
我们是为了安抚人心,又不是为了选状元,要那么严格的审核作甚?
就这样,你回去,就挑最先报名的,先送来一半,否则你一直这样拖下去,别人还以为你是在敷衍他们。”
王玄策有些犹豫,道:“那毕竟是大明国学啊,殿下。”
“本王难道不知道那是大明国学?”李承乾怎么也没想到,王玄策居然是个死脑筋,“你告诉我,我们为什么要让那些孩子进入大明国学?
你真指望他们在国学里面进学几年后,就能出将拜相?
我们让他们进入大明国学的本质,是为了安抚那些牧民,是想让他们知道,在对待他们的问题上,我们尽量做到了公平,平等。
至于说那些孩子进入了大明国学,能不能学到东西,这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当务之急,也从来不是这个。
要是处理不好那些牧民和我们大明王廷的关系,那才是最要命的。”
“微臣明白了。”王玄策说道。
当然,说是这么说,他还是不明白。
这个玩意儿没法解释。
知识在他们这些人眼里,是神圣的。
求学的机会更是来之不易的。
像李承乾这样随意将求学的机会直接抛出去,这是他不能理解的。
毕竟,当初他求学的时候,可没这么简单。
见王玄策这反应,李承乾就知道,这家伙还是没懂,当下也没过多的解释,说道:“你先去忙吧。”
说实话,对于王玄策这般,李承乾还是有些失望的。
按理说,王玄策其实是最应该懂得这些的人。
看样子得抽时间好好给这些家伙上上课了。
高官得坐之后,这些家伙的心态,有些飘了。
不过飘归飘,对于李承乾的交代,王玄策还是听进去了。
哪怕不能理解,但不妨碍他执行李承乾的交代。
回到营寨后,王玄策当即就找到了当初大家为自己孩子登记的报名表,就如李承乾所说,直接勾选前面的一大半人,并且当天就发了告示,还派了专人去通知被勾选中的人准备去日月山大明国学进学。
这一下子,就让众多的牧民欣喜若狂,等了这么久,总算等到了一个结果。
而那些没有被勾选中的人,也不失望,只要有了第一次,总有第二次的。
换句话说,只要还有希望,大家都不是太过于担心。
看到众人这般反应,王玄策才些微懂了些李承乾的意思。
当然,懂得依旧不通透。
至于王进,早就弄好了,只是王玄策这边没有弄完,他也不好提前弄上去。
为官之道便是如此。
第222章 卷二 平静之余动长安
长安城,王德全提前一天赶回来后,并没有急着将纸张上架。
他的目的可不是卖货,而是稳定价位。
李承乾说了,每刀十文钱,那么这个价格就不能再起波澜。
当天夜里,长安的勋贵家里其实也都收到了消息。
家里都有报信的快马回来,并且带了一些样品回来。
当魏征拿到纸张的时候,手都在颤抖!
他知道如此廉价的纸张意味着什么!
有了如此廉价的纸张,大唐的文教将达到巅峰!
至于赚钱不赚钱,魏征还真没放在心上。
“郎君,这纸张只要一面市,我们最少获利数百贯。”报信的人激动地说道。
魏征闻言,没好气地说道:“庸俗,此等利国利民之事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明日就原价发卖出去,老夫不赚这个钱!”
“这……”报信的人一脸无奈地说道,“郎君,大明王廷交代了,纸张的售价不得低于每刀十文钱。
临行前明王殿下亲自派人来说过,此价格已经及其低廉了,如果更低,反而不是好事。”
他倒是没有说假话,李承乾太清楚魏征的为人了,为了不被这家伙搅乱市场,的确派人交代过。
魏征何其聪明?
略一琢磨便明白了李承乾这其中的深意,当下说道:“如此,就按照明王殿下安排的去发卖好了。”
说完,魏征有些欲言又止,报信的也是他府上的老人了,见状当即说道:“小郎君一切安好,殿下亲自将小郎君和吴国公家的小郎君送到了大明国学进学。”
点了点头,魏征倒是没说话。
他又怎么可能不关心自己的儿子?只是父爱永远都不是挂在嘴上的罢了。
吴国公尉迟敬德府上,报信的人也回来了。
相比魏征的感慨,尉迟敬德则是连连大笑,道:“哈哈哈,当真是一笔好生意!
他娘的,这段时间没少被那帮家伙嘲讽老夫只会败家,这一下子,老夫倒要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生意!”
他没魏征那么多事儿,向来就是有啥说啥,连李二和一众文武大臣都拿他没辙。
要说,这笔生意就他赚得最多,毕竟当初他可是大手一挥就把家里的现钱都给扔了出去,只是吧,谁也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大的回报。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
长孙无忌这会儿就郁闷得要死!
他也没想到李承乾会弄出如此暴利的东西来。
“各家都提了多少货?”
报信地说道:“就魏家和尉迟家拿得最多,他们两家至少提了五百令,其余的都差不多,我们长孙家这一次也只提了一百多令。
郎君,这魏家和尉迟家是不是早就收到了信,否则为何好处都让他们占了。”
“你想多了。”长孙无忌摆了摆手,道,“你可以说魏征迂腐,也可以说他顽固,但他的品行,你却没有道理去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