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50节

当全国的官员们看到齐衡一手打造的安丰府,区区一个府所带来的产生力,竟然占据了整个大明的百分之二十时。

所有人都懵了。

如今一个行省的生产总值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十都已经是名列前茅的大省富省了。

而安丰府呢。

不过区区一个府。

最重要的是。

一个行省占据百分之二十的生产总值与一个府占据百分之二十的生产总值,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你生产出了这么多,创造了这么多的财富,你也要开销吧?

你一个行省,幅员辽阔,百姓繁多。

你需要的开销就非常的大。

平均下来,你可能给朝廷带来的收益压根没有多少,甚至有些地方还亏空。

可安丰府呢。

占据了百分之二十的生产总值,有多少能够给朝廷带来收益呢?

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甚至是百分之十七八?

这都是有可能的。

因为安丰府开销小。

而安丰府给朝廷带来的正收益,又占据了全国的多少呢?

第二百一十三章:中书省平章政事!【求月票,求打赏】

绝对是远远超过百分之二十这个份额的。

所有人都很聪明的,只是这么一想,就明白了。

那么,安丰府对于如今大明朝的意义有多重,不言而喻。

这还是如今大明已经建国了。

并且还发展了一段时间。

在建国之初呢?

在建国之前呢?

安丰府又是多么重要呢?

一瞬间,伴随着安丰府在所有人心中的影响力提升,齐衡个人的威望,也在所有人的心目当中提升着。

毕竟,大家都知道。

曾经的安丰府和如今的山东一样,那都是经过无数的战乱,千疮百孔的穷苦之地。

而安丰府能有今天,完完全全都是靠了齐衡当初的一手打理。

毕竟,那个时候朱元璋身边压根也没有什么文臣,其他的那些武将也都是些粗汉子,他们会懂得这些嘛?

所以,这份功劳压根也没人能跟齐衡来抢。

很多距离金陵很远的偏远地方,很多信息都不是那么的清楚。

无数并不理解齐衡为什么能成为大明唯一的封王者的人,如今终于是明白了。

元末那段时间多乱,所有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

能够在这样的时期做出如此大的功绩,实在是难以想象。

当然,官报带来的影响并不止于此。

总的来说,齐衡这一手官报的成立,彻底将他在朝堂上看似不太好的开局盘活了。

曾经的他虽然贵为枢密院的掌院,武将之首。

调配天下兵马。

可是明眼人都清楚齐衡的手中并没有兵,实际的掌兵者都是那些枢密院的知院事。

同时,安丰府特殊地位的改变和归入朝廷的管辖。

让齐衡原本手中的王牌也彻底的消失。

虽然安丰府的官员依旧是他的嫡系,但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

就算他想长臂管理,也不像原来那么轻松直接了。

当然,还有山东行省的施才英。

作为一位封疆大吏,施才英的位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和安丰府一样,他们依旧受中书省的管辖。

而齐衡自己在中书省又全无根基。

不管怎么说,在这政务上面,齐衡的势力要远逊于那李善长。

甚至连那刘伯温都不如,最起码那刘伯温的手中还有一个都察院,官职本身就不比李善长齐衡低,加上他的都察之权,对各地以及全国官员都有监察的权力。

这样一来,他本身的影响力就不会低。

但反观齐衡呢。

什么都没有。

反而是手下的那些官员们处处受这二人节制。

但如今不同了。

官报的出现,彻底的打破了这一局面。

尤其是原本只有中书省才拥有的权力,如今却被官报的出现在逐渐的瓜分影响力。

齐衡终究是在政务方面插进了手。

有了可以左右朝局的东西。

原本参奏官员的权力全部都属于刘伯温,可如今呢。

官报上一报,不比都察院一本奏折管用嘛?

当然,这样的权力不能滥用。

若要登上报刊,就必须是掌握了铁证,如此才不会被人暗中诟病。

但这一点,会难住拥有暗线的齐衡吗?

虽说暗卫指挥权的上缴让齐衡在情报方面确实大伤元气。

可暗线也是经过许多年的培植,影响力并不会太差。

况且,暗卫之中也有暗线的存在。

所以暗卫内部的情报,齐衡一样可以得知。

有了情报的来源,有了情报的曝光手段,这一招任何时候用出来都是致命的。

而如今,齐衡已经有了目标。

当初那刘伯温糊弄马秀英的事情齐衡还依旧记在心里。

虽然过去了这么久,但并不代表他忘了。

这一口气,无论如何都要出了。

但绝不能随随便便的就动手,齐衡的性格就是如此,要么不出手,出手就要稳准狠。

直接掐断了刘伯温的命脉!

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可如今,机会已经来了。

.............

自京城而出,信使乘骑一匹快马朝着扬州而去。

扬州府衙,依旧还是那间破庙。

信使在来到那府衙后,便对着面前的扬州知府杨宪喊道:“圣旨到!”

听到这声音,杨宪急忙起身来到了这名信使的面前,恭敬的跪在地上。

那信使见此也不耽搁,直接高声喊着:“圣旨!”

“扬州知府杨宪,即刻赴京见驾,钦此!”

听到信使宣读的圣旨,杨宪恭恭敬敬的拱手埋首一拜,道:“臣,领旨谢恩!”

虽然这圣旨当中并没有言明要他前往京城所为何事,可杨宪却还是猜到了一些。

在杨宪的这两三年里,他按照自己当初的承诺,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便完成了扬州府内恢复农耕的计划。

还被朱元璋当作了表率,在全国范围内宣传。

而如今朱元璋下了旨意让他返回京城,所为何事,可想而知。

在简单的处理了一番扬州府内的事务后,杨宪便随着使者一同返回到了京都内。

偌大的皇宫中。

杨宪一只手抱着一个锦盒,一只手背着一个麻布袋子,走在这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仿若隔世。

这几年的时间,他的眼中只有扬州城那残垣断壁,还有遍地枯草的黄土。

如今重新回到这里,心中自然是感受不同。

很快。

在朱元璋身边二虎的亲自带领下,杨宪来到了朱元璋的东暖阁外。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在收到杨宪返回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带着李善长来到了这里。

随着朱元璋的到来,地上跪着等待的杨宪立马对着朱元璋喊道:“臣,杨宪,叩见皇上!”

朱元璋瞧着眼前的杨宪,想着杨宪这位养尊处优的书生为了扬州百姓主动请缨留在了扬州处政。

如今三年时间已到,回到了京城当中。

心中难免还是有些感动的。

朱元璋沉默不语,绕着杨宪走了一圈。

随后他的目光看向了杨宪裸露在官袍之外的内衣领口。

眼睛一眯。

低头看了个清楚。

见此,开口喊道:“杨宪。”

杨宪道:“皇上。”

首节上一节250/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