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逃跑,一方追击,中条山脉的山道上,尸骸遍地,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徘徊在尸体身边,不肯离去。
杨安得了虞军的主将李威,自然没有继续追击的欲望,自己吃了肉,必须得给别人留口汤。
他与毛穆之、周琼汇合,而邓羌还在率军追击溃兵。
“这就是李威了。”
杨安骑坐在马背上,指着被绑得结结实实的李威,带着掩藏不住的得意,向毛穆之、周琼介绍道。
二人不敢置信的对视一眼,没想到虞军的主将居然能被生擒。
要知道,一场战斗中,胜负都只是常事,毕竟总要有一方获胜,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但是想要活捉敌军主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否则,在史书中,哪会记载有那么多单骑逃亡的案例。
就是因为主将在败军之际,可以弃军而走,甚至留下一部为自己断后。
但这一次,虞军败得太快,太突然,李威又意外落马,没人肯为他让出一批马来,而聪明人,如吕光,则刻意选了与他不同的方向突围。
这么多事情碰到了一起,才让李威被杨安活捉。
“恭喜杨将军立下大功。”
周琼笑着称贺。
毛穆之与杨安并不相识,但也还是跟着周琼道贺。
杨安炫耀过后,也问起了正事,他看向毛穆之,说道:
“这位便是毛穆之,毛将军吧,敢问楚公援助的那些弓矢可还在?”
毛穆之笑着说道:
“虞军来袭之时,我将运输弓矢的车辆护在了阵中,李威烧毁的,只不过是那些运输沙石的车辆。”
说着,毛穆之也没忘记瞥了李威一眼,只见李威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杨安见弓矢无事,也终于放下了心,如果这三万张弓,一百万支箭无法运到前线,那么朱序的三万河西鲜卑便只能沦为看客,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如此甚好,此战收获颇丰,梁公若是得知消息,必然欣喜。”
杨安话音刚落,对面的周琼便带着些许遗憾,说道:
“只可惜慕容恪没有上钩,否则,梁公便可一举结束这场战事。”
毛穆之闻言,宽慰道:
“人心不足蛇吞象,此战,虞军主将被生擒,消息传回去,燕、虞联军士气大挫,已经是为梁公奠定了胜势。”
杨安颔首道:
“正如毛将军所言。”
说着,他又看向李威,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条大鱼。
第354章 燕国退兵
这一仗,李威败得不冤。
一方面是他承受了来自晋阳的压力,苟太后面对财政上的大窟窿,坐立难安,只得催促李威主动寻找战机,尽快结束这场战事。
另一方面,桓熙为了能让大鱼上钩,也是费尽心机。
如果此战梁军主将不是桓熙,而是别人,李威或许不会相信对方会在粮草本就不足的情况下,拿出宝贵的军粮用以赈济灾民。
但他是以宽仁爱民著称的桓熙,为了拉拢民心,没有什么不可能。
春秋时期,齐国军师孙膑以减灶计,误导魏将庞涓,庞涓以为齐军逃散,因而轻敌,招致兵败。
桓熙有所创新,逐日减少用来赈灾的军粮,直至最后关闭粥厂,让李威误以为梁军即将断粮,无力再赈济灾民。
那么,毛穆之押运的这批军粮,也就等同于是桓熙救命的粮食。
只要能够成功伏击粮队,桓熙必将因为粮尽而退兵。
面对这样的诱惑,李威怎么可能按捺得住,毕竟他还承受着晋阳方面的压力。
这场伏击战,敌方主将已经束手就擒,胜局已定,杨安才能与周琼、毛穆之在后方闲谈。
如今唯一的疑问,便是在追击战中,能有多少斩获。
不久,这个问题很快也就有了答案,各路追击的骑兵陆续赶了回来,此战,杀敌三千,俘虏上万,仍有将近七千名虞军逃了出去。
毕竟都是些骑兵,虽然战马不如梁军精骑,可丢盔弃甲,也能减少负重。
如果不是这支骑兵以关西流民为主体,面对同样来自关西的梁军的追击,没有投降的心理包袱,只怕梁军在这一战中,也不可能抓到这么多的俘虏。
邓羌先是派遣信使向桓熙报捷,而后押着俘虏与毛穆之的楚军同行。
不过,最先得知前线消息的并非桓熙,而是吕婆楼。
虞军七千溃卒不可能全数回营,但总会有人向吕婆楼通报消息。
吕婆楼得知李威遭遇梁军的反伏击,兵败被擒,不由遍体生寒。
主将被敌军生擒,这对将士们的士气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吕婆楼此前在获知李威前往南麓伏击时,心里就有了不好的预感,但也只是觉得或许会吃点亏。
毕竟这可是一支两万人的骑兵部队,就算打不过,莫非还逃不走。
他更没有预想过李威作为虞军主将,会被人生擒。
有李威吸引虞军的注意力,吕光倒是安然无恙的逃了回来。
“父亲,如今可如何是好?”
吕光也有些慌神,毕竟他还很年轻,才二十出头,遇到这样极端不利的局面,也会感到束手无策。
吕婆楼又何尝不是心神大乱,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沉吟片刻后,吕婆楼说道:
“光儿,你速速派人前往晋阳,请天王即刻南下增援,如今只有天王亲临前线,才能稳定军心。”
现在的问题,不是换将就能解决,必须得是苻坚亲自前来,才有可能提振起士气。
当然,也只是有可能而已。
此时,虞军将士人心惶惶,连主将都被擒了,底下的人是个什么心境,可想而知。
就在吕光依照父亲的吩咐,派遣亲信前往晋阳求援的时候,与虞军营寨相距不远的慕容恪也已经得知了消息。
燕军帅帐内,人声鼎沸,吵吵嚷嚷,像炸开了锅。
“怎么可能!李威带着两万骑兵出营,怎么会被梁人生擒!”
“一将无能,累及三军,虞国以男宠领兵,方有此祸!”
“太原王,我等又该如何是好?”
所有人都看向了慕容恪,希望他能拿个主意。
慕容恪也不敢相信李威前去伏击粮队,不仅没有收获,反倒将他自己也给搭了进去。
李威被擒,对于燕军来说,同样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消息。
光就士气上来说,友军的主将都被敌军抓了,己方很难不受这件事情的影响。
而最重要的是,目前来说,虞军等同于是失去了作用,你不能指望一支失去主将的军队,在士气恢复之前,能够派得上用场。
也就是说,至少在苻坚南下之前,燕军必须独自面对梁军。
此消彼长,擒获敌军主将,极大的提振了梁军的士气,可以想见,桓熙在与毛穆之汇合后,便会化被动为主动,不再固守营寨,而是要主动出击。
问题在于,苻坚什么时候才能赶来。
别看战场位于河东,晋阳距离此处足有八百里,而长安距离战场,却只有五百余里。
而桓熙的又一支援军,也就是刘阏陋头与索遐率领的河套五万步骑,早已经离开了长安,虽然一路上的行军速度并不快,但必定是会比苻坚更先赶来。
换而言之,慕容恪有一段时间会陷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
别看吕婆楼还有五万多将士,但本就是杂牌部队,又丢了主将,如今可以忽略不计,指望不上他们。
慕容恪的麾下虽有五万步骑,可桓熙的增援悉数到达之后,拥有三万重步兵、关陇突骑、近卫义从、三万河西鲜卑、五万河套步骑、一万楚军精锐步卒,总计超过十三万大军。
就算慕容恪挺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可苻坚亲征,对前线虞军将士的激励效果究竟如何,谁也不敢保证。
毕竟苻坚在军队中没有苻健、苻雄那样的威望。
燕国将佐指望慕容恪拿主意,便是希望他能够带领大家撤离河东,这一战已经打不下去了。
桓熙能够利用宝贵的时间运输沙石,冒充粮草,用以诱敌,足以证明,梁军虽然缺粮,但还没有到即将断粮的困境。
在虞军士气跌落谷底,不堪驱使的情况下,燕军独木难支,必须要做出决断了。
慕容恪沉声道:
“即刻拔营,全军北上,原路退回河北。”
慕容恪已经顾不得盟友了,此时不走,等桓熙领着大胜之师逼近,燕军再想要全身而退,可就难如登天。
众将闻言,欣然领命,没有一丝的留念。
当吕婆楼得知慕容恪要走,只觉得天旋地转,多亏了吕光眼疾手快将他扶住,险些昏倒在地。
“快去牵我马来,我要亲自去见慕容恪!”
吕婆楼才站稳身子,便着急的催促道。
一旦燕军撤离,单靠虞军剩余的五万将士,可守不住这河东郡。
慕容恪虽然决心要走,也知道吕婆楼的来意,但还是出面与他相见。
“太原王,燕军若退,河东郡必为桓熙所得,其获盐池,犹如猛虎添翼,还请大王三思。”
这个道理,慕容恪又如何不懂,否则他又怎会千里迢迢的率兵增援。
慕容恪长叹一声,反问道:
“虞军尚能战否?”
吕婆楼被问得哑口无言。
主将被擒的虞军,究竟还能不能战,大家心里都有数。
慕容恪也不再理会吕婆楼,只道:
“来人,送客。”
吕婆楼走出帅帐,目光扫过大营内,正忙碌地收拾着东西的燕军将士,最终还是落寞的离开了这座营寨。
回到虞军大营,吕婆楼也在下令拔营。
燕军走后,虞军已经没有了在野外扎营与桓熙僵持的底气。
但是没有苻坚的命令,吕婆楼不敢就此放弃河东郡,只得尽快退回安邑城,免得桓熙在慕容恪离开后,率军前来强攻虞军营寨。
如果依托城墙防守,哪怕士气低落,也应该能够坚持一段时间。
当然,慕容恪是不会跟着吕婆楼退入安邑城,免得被桓熙困死在了城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