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42节

  可现实就是,殷浩只有接受桓温的征辟,他才能够重新出仕。

  当然,有舍才有得,殷浩为此舍弃的是许多曾经的好友,譬如在北伐失败,还一心想要保住殷浩的司马昱,如今看他,有如仇雠。

  桓熙注视着病床上的殷浩,突然问道:

  “殷公可曾后悔来到楚国?”

  殷浩没有立刻回答,他沉默半晌,坦诚道:

  “每当回忆起在建康时,与旧友们度过的欢乐时光,总会心生悔恨。

  “可若是再让老夫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驱车前来。”

  桓熙闻言颔首,其实他也知道,就算殷浩拒绝征辟,没有积劳成疾,但也同样会因为心中的愁苦无处发泄,而在东阳郡忧愤成疾,不久,便撒手人寰。

  也许,这就是命里注定的事情。

  桓熙对殷浩道:

  “北方有变,我当速归,斗胆询问殷公,可还有什么事情放心不下。”

  殷浩知道桓熙这是给自己推荐家中子弟的机会,殷涓与韩伯同样清楚,当殷浩的目光扫过二人的时候,最终还是停留在了韩伯的身上。

  “伯儿,你上前来。”

  殷浩呼唤道。

  韩伯赶忙走上前,殷浩指着他,对桓熙说道:

  “康伯(韩伯字)有出群之器,还请世子将他带往关中,量才而用。”

  韩伯闻言,眸泪欲垂,哽咽道:

  “舅父,还请让甥儿留在襄阳,为舅父侍疾。”

  殷浩摇头笑道:

  “我有涓儿在身边,何需你来为我养老送终。”

  殷涓早已习惯了父亲对韩伯的偏爱,因此,当桓熙问起殷浩之时,殷涓根本就不抱希望,事实也正是如此。

  “表兄,有我在家侍奉,父亲的病情定能有所好转,你无需为此担心。”

  韩伯闻言,朝桓熙拜道:

  “伯闻世子贤名,心中仰慕已久,恨不能朝夕相随。

  “只是如今舅父患病,伯欲报舅父恩情,无心北上,还请世子宽宥。

  “待舅父病情好转,倘若世子不以伯微贱,伯当驾车来投。”

  桓熙将韩伯扶起,叹息道:

  “凡人情之所安,而有节者,举皆礼也。

  “圣朝以孝治天下,你如今要报答殷公的恩情,我又怎能强迫让你违背自己的意愿,随我北上。

  “也罢!待殷公康复,你再往长安寻我也不迟。”

  韩伯连连谢恩。

  殷浩看着外甥,眼中满是赞许。

  桓熙并没有在殷府久留,实际上,他与殷浩关系也就一般,之所以肯给对方一个推荐子弟的机会,也是因为殷浩如今这病,终究是为了他们桓家的大业而累出来的。

  离开殷府,重新坐回到马车上,桓熙并没有去往楚公府,而是由郗超指引,来到距离楚公府不远处的一座宅院。

  守在外边的护院见着桓熙、郗超,赶紧行礼,很显然,宅院中居住的人,与楚公府的关系很深,毕竟这些护院,都曾经是在楚公府当差,后来被桓温调来了这里。

  桓熙也知道这里就是桓温安置外室的地方。

  他询问护院首领:

  “乐氏可在府中?”

  护卫首领虽然摸不准桓熙的来意,但是哪敢瞒他:

  “乐氏一直深居简出,很少会客,如今正在府中。”

  桓熙点点头,道:

  “为我引路。”

  护卫答应一声,赶紧起身带着桓温一行人往乐氏的卧房走去。

  行至屋外的院子,卧房里不时传来嘈杂声,显然是桓熙来势汹汹,惊扰了这间院落的主人与奴婢。

  乐氏挺着大肚子走出卧房,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行礼也是由婢女搀扶着:

  “妾身拜见世子。”

  桓熙闻言疑惑道:

  “你见过我?”

  乐氏摇头,她看向桓熙身旁的郗超:

  “而今楚公远在江东,能让郗中书作为随从的人,只可能是提前回到荆州的世子。”

  “你倒是个聪明人。”

  桓熙笑着问道:

  “那再猜猜,我今日前来的目的。”

  乐氏强撑笑容道:

  “世子乃当世英雄,总不可能是会为难妾身一个妇人罢?”

  桓熙收起了笑容:

  “倘若我告诉你,我是奉母亲之命,前来了结后患,你又当如何?”

  乐氏脸色惨白,险些站立不稳,幸亏有婢女搀扶,才稳住了身形。

  桓熙见状,也不再吓她:

  “适才相戏耳。”

  然而,这并不能驱除乐氏心底里的恐惧。

  如果桓熙真的执意要杀她,莫非桓温还能为了自己与他反目成仇。

  桓熙也不理会乐氏受到了惊吓,而是盯着她的肚子,问道:

  “你觉得腹内的婴孩,究竟是男是女?”

  乐氏闻言一怔,赶忙道:

  “妾身只盼望她能是个女儿。”

  桓熙点头道:

  “我们二人倒是不谋而合。”

  说着,桓熙屏退众人,包括郗超以及乐氏身边的婢女,在乐氏不安的目光中,桓熙走上前来低声道:

  “倘若不幸诞下男丁,郗中书便会送来女婴替换,至于你那孩儿,他也会找到一户好人家,将其抚养长大,将来必有一份前程等着他。”

请假一天

  抱歉,今天临时有事,到现在还没回家,明天会多写的。

第298章 目的弘农

  桓熙这个计划,有郗超配合,再与司马兴男打个招呼,最大的困难不在于瞒过桓温,而是如何确保能够找到一个与乐氏怀中胎儿同一天生产的女婴。

  当然,这是郗超需要操心的事情。

  实际上,桓熙自己也清楚,乐氏哪怕接连诞下男婴,都不可能影响到他的地位。

  否则司马兴男怎么可能容许乐氏生下肚子里的孩子。

  但桓熙这人,凡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万一桓温真的老糊涂了,非要让私生子认祖归宗,又一次犯起了偏爱幼子的错误。

  总不能让桓熙掀起一场玄武门之变,杀弟囚父吧。

  李二凤作为帝王来说,那么完美的一人,不还是有人拿着这件事情戳他脊梁骨。

  因此,乐氏十月怀胎,生下的必须得是女娃,才能说是万无一失。

  在得知桓熙可能会换走自己的孩子以后,乐氏的心情很复杂。

  既有对孩子的不舍,也有为桓熙给她的承诺而高兴。

  桓熙已经说了,会给到乐氏的孩子一份前程,这至少证明桓熙不会害了那孩子的性命。

  毕竟,如果桓熙心肠歹毒一些,不是没有能力让乐氏在生育的过程中,因为所谓的难产而出现一尸两命的情况。

  乐氏朝着桓熙一礼,说道:

  “妾身只求腹中的孩子能够平安长大,不敢生出别的妄想。

  “不瞒世子,当妾身得知自己怀有生育的时候,一度惊慌失措,唯恐让夫人听说消息,不仅留不住这个孩子,也将累及妾身自己的性命。

  “如今夫人开恩,准许我为楚公诞下这个孩子,妾身再无所求,愿意听从世子的安排。”

  桓熙对乐氏的态度很满意,他点头道:

  “你如果能够守住这份初心,即便将来诞下男丁,与他分离,但也未尝不会有母子相见的时候。”

  乐氏闻言,再无一丝疑虑,连连谢恩。

  桓熙随即离开,如果待得久了,传出什么风言风语,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乐氏想要送他出门,也被桓熙拒绝,真要论及年龄,乐氏还比桓熙小了几岁。

  桓熙没有在襄阳歇息,他乘坐马车,又由郗超送出了城。

  分别之际,郗超问道:

  “世子北上,可是要直奔河套,主持战局?”

  桓熙摇头道:

  “有谢艾坐镇,只要邓遐能与他戮力同心,我去与不去,都无关大局。”

  说着,桓熙望向北方:

  “况且,现在去往银川,只怕是来不及了。”

  襄阳与银川相距甚远,桓熙就算乘坐马车,星夜兼程肯定也赶不上那场大战。

  而谢艾久经沙场,曾三次率领前凉军队抵御后赵十余万大军的进攻,并以少胜多,有他指挥,只要邓遐愿意配合,实际上也不需要桓熙太过担心。

  毕竟两军交战,不仅要看士兵数量,还得比较双方统帅的才能。

  苻坚毋庸置疑是一位明主,但作为统帅,他可比谢艾要差得远了。

  此前,苻氏每当有大战,要么是苻雄挂帅,要么是苻健亲征,其余人并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首节上一节242/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