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71节

  在索苞准备期间,台下已经划出了一圈跑道,距离跑道二十步距离的内圈,则放置了十个箭靶。

  别小看了只是二十步的距离。

  从清代武举记录中可以知晓,在进行步射时,可以做到五十步远的距离外,几乎百发百中。

  而在进行骑射测试时时,二十步以外的距离,整体命中率却连一半都没有。

  这也是桓熙为何轻视骑射,转而重视骑马步射的主要原因,骑弓拉力小,射程短,骑兵在颠簸的马背上放箭,很难找到准星。

  但是桓熙既然敢于让索苞出面,自然也是提前做过测试的。

  索苞在原时空中被时人称赞为关羽再世,但他最为出众的却是射术,曾经面对三千左手持盾,右手持刀的羌兵,箭无虚发,羌兵无一不应弦而倒,射死三十多人,射伤百余人。

  能够以箭矢对刀盾兵造成这样的杀伤,足以让羌人惊惧,如果不是要盾牌防住要害,只怕当场毙命的绝不止三十多人。

  羌人以为天将下凡,无不弃甲而逃。

  此前,桓熙就曾让索苞在自己面前小试身手,因而对他信心十足。

  而今天,索苞依旧稳定发挥,也不知道骑马在台下跑了多少圈,但射出的箭矢全都落在了二十步外的箭靶之上,百发百中,无一落靶。

  看得台上众人无不起身鼓掌喝彩。

  先前还在摩拳擦掌的各部勇士,如今也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索苞说是抛砖引玉,实则已是珠玉在前,没有他那样的本事,再强出头,多少有点不自量力。

  最终,在索苞射出一百支箭,射中一百支箭的傲然成绩之下,他无可争议的牵走了桓熙最后一匹坐骑。

  三匹马千里马,终究没有便宜给外人,当然,如今河西各部归附,也不能再说他们是外人。

  从此,河西各部之中流传着关西四庭柱的说法。

  所谓关西四庭柱,指的就是桓熙麾下邓遐、桓虔、索苞、邓羌四员猛将。

  其中,邓遐、桓虔、索苞自然是因为今日在众人面前大显威风,而邓羌之所以入选,则是因为桓熙称赞他能与邓遐缠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只不过,桓熙并不喜欢关西四庭柱的称号,这也太晦气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比武之后,桓熙也终于进入了正题,他对各部首领叹息道:

  “往者晋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社稷有倒悬之危。

  “苻健、慕容狼子野心,妄自称帝,值此山河破碎之际,桓某愿兴义师,匡扶晋室,讨平叛逆,很希望能有各方猛士相投,助我实现心中的抱负,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桓某计划在河西各部之中挑选精锐,组建一军,随我征战。

  “唉!人生难求一知己,不知诸位谁能与我同心同德?”

  各部首领面面相觑,看看我,我看看你。

  说实话,如果只是遵奉桓熙为主,他们自然愿意,可如果要把部落中的精锐尽数抽调给桓熙,随他东征西讨,众人多少也有些舍不得。

  可是他们也不敢反对桓熙的提议。

  没见大单于把话都说直白了,答应的人,就是与他同心同德,若是拒绝,岂不是存有异志。

  众人迟疑时,秃发祁复延率先问道:

  “不知大单于计划招募多少将士?”

  桓熙伸出一根手指:

  “一万精骑。”

  众人闻言,无不松了口气,他们害怕的是桓熙一口就要吃掉数万,乃至十万青壮,如今只要凑齐一万精骑,倒也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毕竟此时的姑臧内外,可是聚集了河西数十万胡人青壮。

  见众人答应,桓熙起身道:

  “自明日起,我会在此地举行大演武,从数十万青壮之中,挑选一万精锐,号为百保鲜卑。

  “能入选百保鲜卑者,赏羊三头,布五匹。

  “参照桓某麾下战兵,年赐春冬衣物七件,绢布十二匹、栗米十二石。

  “家眷随之东出,移驻河套,为他们圈定最肥沃的草地放牧。

  “昨日盟誓言犹在耳,诸位不得阻拦部落青壮前来应募!”

  由于生活习性的差异,桓熙不可能一如对待战兵一般,为百保鲜卑分田,自然得要为他们在河套地区圈定最肥沃的草场。

  就在河西各部鲜卑首领起身领命的时候,沮渠祁复延问道:

  “大单于,既然军队号为百保鲜卑,不知我们卢水胡人是否也要参选。”

  河湟临水胡的酋长也在注视着桓熙。

  桓熙点头道:

  “百保鲜卑不过是称号而已,河西诸胡,只要愿意为我出力,桓某又怎会将他们拒之门外。”

  桓熙的百保鲜卑,虽然达不到北齐时,百里挑一的程度,但也是从数十万人中,选拔出的一万人,只要严格训练,重视纪律,轻易便能得到一支强军。

  游牧部落为了争夺草场,时不时会爆发冲突,不用担心这些人的战斗技能。

  关西的财政其实并不宽裕,好在桓熙大破乞伏鲜卑,带回去了三十多万头牲畜,补了一大波。

  但组建一万人的百保鲜卑,以战兵待遇供养,自然需要桓熙另外开辟财路,于是,向河西各部征收牲畜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铁弗匈奴向银川单于台上缴牲畜税的例子在,河西各部倒也能够坦然接受此事。

  毕竟税率并不高,仅为百分之二而已。

  河西各部的牲畜总量,不下四五百万头。

  以百分之二的税率收取,桓熙每年能够收取价值接近十万头牲畜的税款。

  这也是他为何在平定乞伏鲜卑叛乱之后,不肯立即班师,而执意要与诸部会盟的原因之一。

  此前,桓熙同意了秃发祁复延关于在凉州另设一座单于台的提议。

  桓熙在姑臧设立单于台,管辖河西部落,而以银川单于台管辖河套部落。

  以凉州长史赵俱兼任姑臧单于台左辅,凉州主薄牛夷兼任姑臧单于台右辅。

  同时,赵俱卸去金城太守一职,只保留武威郡太守,桓熙以丈人秃发祁复延充任金城太守,秃发鲜卑也由武威郡迁往金城郡。

  当天,桓熙招募河西各部勇士的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各部之间全都传扬开了。

  面对桓熙许下的重赏,与进入百保鲜卑后能够享受到的优厚待遇,谁又能够忍住,不为此动心。

  而此前败给邓遐、桓虔的那些鲜卑勇士们,譬如秃发鹿磐、贺兰檀等人,也决定要在明日参选,并且得到了各部首领的支持。

  他们这些人进入百保鲜卑,自然是要作为军官,而不是小卒。

  哪怕连带家人,会被桓熙迁去河套,但这份情谊终究还在。

  秃发鹿磐、贺兰檀等人立的战功越多,地位越高,饮水不忘挖井人,桓熙终究会念着那些部落的好。

  傍晚时分,桓熙回到了凉王宫,面对着妻子,疲惫的他撑起笑容道:

  “事情已经商量得差不多了,等选拔完鲜卑将士,便可启程,回去长安。”

  谢道韫让他坐下,站在身后为桓熙揉捏着肩膀,说道:

  “夫君在哪,哪就是妾身的家,究竟是在姑臧,还是身处长安,对妾身来说,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感谢书友汜水ss、凌羽青岚、书友20210816132844431的打赏。

  下一章在晚上九点。

  好久没玩骑砍2,才发现可汗卫士被削得不成样了,骑射描边,近战用关刀也很拉。

第199章 问策王猛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八月十九日,清晨。

  代王拓跋君正搂着年轻的庶母熟睡,当然,这名妇人如今已经成了他的侧室。

  父妻子继,兄亡娶嫂本就是北方游牧部落的习俗,除了自己的生母以外,拓跋君可以收下拓跋什翼犍所有的妻妾。

  如果慕容英不曾带着两个儿子逃走,她依然会是代国的王后。

  “大王!大王!出大事了!”

  急促地拍门声惊醒了拓跋君,他怒道:

  “究竟何事,居然这般惊慌!”

  拍门的亲信听到声音,赶忙住手,焦急道:

  “大王,虞人来了!就在城外!”

  拓跋君大惊,连忙问道:

  “来了多少兵马?”

  亲信回答道:

  “无边无际,只怕不下数万骑兵!”

  当拓跋君来到城楼,举目眺望,城外的虞国骑兵果真如亲信所言,入目所见,黑压压的骑兵,一眼望不到头。

  拓跋君急忙下令道:

  “快!趁着虞人尚未围城,立即派人出城,召集各部前来勤王!”

  亲信应命,赶忙前去安排。

  此时,北部大人拓跋斤也闻讯赶来了城墙,他注视着城外的虞国骑兵,进言道:

  “大王,虞人定是听说代国内乱,于是发兵犯境,盛乐与雁门关相距甚远,敌人远道而来,必当人困马乏,若能遣一军出城迎战,定能大胜!”

  拓跋君并没有答应,他迟疑道:

  “在此坐等援军即可,何必出城浪战。”

  拓跋斤着急道:

  “大王,您这王位是如何来的,您忘了吗!

  “城中可有不少先王的老臣,他们只不过是畏惧大王的虎威,而暂时臣服。

  “如今虞国入侵,围困盛乐,大王不敢接战,那些老臣必然轻视大王。

  “城中人心不稳,如何能够坚守待援。

  “倒不如趁着敌人远来疲惫,立足未稳,出城与之交战,定能大胜!”

  人一急,说话就没有了分寸。

  拓跋君最忌讳的就是有人说他弑父夺权,因此才把脏水泼给了慕容英母子。

  如今拓跋斤当众揭开伤疤,众目睽睽之下,实在让拓跋君下不来台,他恼怒道:

  “我奉先王遗命,受群臣拥护,即位代王,无需你来挑拨离间!”

  说罢,拓跋君愤然离开城楼。

首节上一节171/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