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第56节

  这消息可比荷兰人占领-台湾还要惊悚的多。

  那传令兵的话让这满朝官员都愣在了当场,一时间这金銮大殿之上竟再无一人说话。

  此时坐在龙椅上的康稀大弟,眼睛瞪得跟个铜铃似的。

  啥玩意儿?明朝又活了?明朝怎么可能又活了?大型恐怖片现场?

  这消息可比当初三番之乱给他带来的震惊还要大得多!

  讲真,别说台湾府丢了,就是整个福建都丢了,康麻子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情绪波动。

  但事及明朝,这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康稀愣了半响后,才说道。

  “快,呈上来!”

  大太监梁九功赶忙从传令兵手中取过奏折递给了康稀。

  康稀接过奏折不信邪的再次反复翻看了好几遍。

  通篇的明朝余孽、台湾府丢失让他的脸色越发难看。

  良久,他放下了奏折,面色阴沉的看向了大殿内的文武百官。

  “纪尚书,这明朝余孽竟已发展到数万人,而且还攻占了台湾府,为何你这兵部没有一丝察觉?”

  兵部尚书纪尔他布一听康熙点到了他,也不管是否真是自己的过错,就布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哀嚎道:

  “皇上,奴才有罪,奴才罪该万死。”

  当然,虽然纪尔他布大喊着自己有罪,但他心里清楚,他这就是无妄之灾啊。

  不同于大明有锦衣卫,这个时候的满清在情报机构上的建设可谓一片空白。

  而非专业情报机构,粘杆处,也还要等到康稀四十八年才会出现,不过,这个世界上别说康熙四十八年了,三十八年都不会有了!

  所以这一时期的满清对于地方的了解,全靠官员们的汇报。

  官员们想让皇帝知道什么,那么皇帝就只能知道什么,这也是后来乾隆多次下江南的原因之一。

  如此种种,他一兵部尚书,又怎么会知道那明朝余孽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哼!滚一边儿去!”

  “谢皇上恕罪!”

  康熙也知道目前朝廷情报机构的缺失,他没有继续为难纪尔他布转而看向了满朝大臣。

  “明朝余孽死灰复燃,攻占朕大清台湾府,众位爱卿可有应对之良策。”

  康熙话一问完,底下的文武百官们出现了悉悉索索的议论声。

  少时,众垫阁大学士之首的保和殿大学士杜立德提议道。

  “皇上,奴才以为,可命靖海侯为前敌大将军,集福建之旗兵、绿营与福建水师兵合一处,方可消灭明朝余孽,夺回台湾。”

  “臣附议,施琅将军麾下福建水师,战船数百,火炮犀利,再加上福州将军麾下精锐八旗子弟兵,区区明朝余孽不在话下!”

  刚刚被康熙找麻烦的兵部尚书纪尔他布也跳出来附议道。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众大臣竞相附议道。

  这个时候,还没人把这突然冒出来的大明放在眼里。

  即使明军已经攻占了台湾,但在大臣们眼中台湾那就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等着施琅领着朝廷大军一到,那盘踞在台湾府的明朝余孽自然也就随之灰飞烟灭。

  听着一众大臣的提议,康熙脸色好看了不少,随后他转头看向了户部尚书苏赫询问道。

  “苏爱卿,国库银粮可否支撑朝廷大军讨伐明朝余孽。”

  “回禀皇上,皇上之才经天纬地,在皇上的治理下,如今我大清百姓富足,国库充盈,讨伐明朝余孽所需钱粮,户部可以立即拨付。”苏赫跪在地上回答道。

  这位平时抠抠搜搜的户部尚书一改往日之吝啬,大手一挥表示我户部有的是钱。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很清楚,康熙对这明朝余孽的重视程度。

  这个时候,不想挨板子,不想吃挂落,要想保住自己头上的顶戴花翎,户部即使没钱,那也得有钱!

  “既如此,来人,拟旨!”

  “封靖海侯施琅为福建都统,掌福建水师,福建八旗,绿营之官兵,全权负责讨伐台湾大明余孽之战事。”

  “皇上英明!”

  一众文武百官集体叩拜,大呼康稀英明。

  实权都统一职在康熙年间绝对是个稀缺职位,全国有14个地方设立了将军一职,而设都统的地方只有两个,即直隶张家口都统和热河都统。

  如今又多出来一个福建都统,由此便可以看出,康熙对这突然冒出来的明军之重视程度。

  不过,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这些蛮清大聪明们还不知道,明军此刻不仅仅是已经拿下了台湾,就连厦门,也已经被明军所收复。

  而被他们寄予厚望的福建水师,战船成了人工渔礁,水兵集体沉海喂鱼。

  被推举出来担任讨明军敌总指挥,靖海侯施琅都统大人,此刻更是已经沦为了大明的阶下囚。

  ……

  别催,催就是一边查资料一边构思,要多慢有多慢。

第95章 施琅,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就在施琅被康熙任命为福建都统时,这位头发已经彻底变成了银色的老头子正被押解到大明天允皇帝陛下朱和埸面前。

  “叛将施琅,见到大明皇帝陛下还不下跪?”

  邵元青一声厉喝把施琅吓了一个哆嗦。

  这老头子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面前披挂着一副普通将领甲胄的年轻人,还是老老实实的跪了下去。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面前的年轻人竟然是这大明的皇帝!

  “也不知道又是哪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大明宗室跑出来称帝了。”施琅内心暗道。

  王琛似乎看出了那施琅眼神的不对劲。

  他立刻上前语气严厉的介绍道:

  “收起你那眼神!在你面前的是先皇崇祯陛下之子,永王嫡长子,天允皇帝陛下!乃大明皇室正统。”

  听到王琛的介绍,施琅脸上的表情变了变。

  这可比那什么弘光、永历皇帝正统多了。

  “罪臣施琅叩见大明皇帝陛下。”施琅老实跪拜道。

  “行了,朕可不敢当你施琅大将军的皇帝,指不定哪一天,你就反水给朕一刀呢。”

  朱和埸语气平静,说话间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而施琅被朱和埸的话气得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但他没敢反驳。

  或者说他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伪帝顺治三年,郑芝龙投降蛮清后,蛮清利用郑芝龙的名声招降了不少旧部,其中施琅在施福的带领下也投降了蛮清,并且参与剿灭抗清义军。

  伪帝顺治五年,李成栋反清复明,追杀施琅等人,于是施琅便投效到郑成功手下,再次投到了大明旗下。

  伪帝顺治八年,施琅在郑成功下令不准杀曾德时,还是将其砍了脑袋。

  这一行为直接激怒了郑成功,于是他下令速捕施琅父子三人及其家属,施琅施琅潜逃,在搜捕施琅一个月未果后,愤怒的郑成功下令处死了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太多字数,自己查,已有水字数嫌疑,清朝记载的历史)

  于是乎,双方彻底撕破脸皮,已经没有了活路的施琅再次投降满清。

  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施琅收复-台-湾有助于国家统一,因此他被众多满清电视剧洗白成为了民族英雄。

  但是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施琅在反清复明势力极盛的情况下,投降蛮清,帮助外族攻打汉族,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抹杀他背叛种族的罪过,对于大明来讲,他就是汉奸!

  这施琅于大明与蛮清之间反复横跳的故事着实精彩,不过现在,朱大皇帝没准备让他继续有机会跳了。

  “施琅,你背叛民族,投降蛮清,帮助鞑-子屠杀我汉人百姓,直接,间接死于你手的汉人百姓数以万计,你所犯的罪过,罄竹难书,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朱和埸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老头子,不急不慢的说道。

  施琅张了张嘴想要为自己辩解,但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他知道,于大明,于汉人百姓来讲,他所犯之罪过无论如何都是没法儿洗的。

  良久,他才再次磕头恳求道。

  “施琅自知罪无可赦,但陛下宅心仁厚,还恳请陛下放过施琅家中子嗣女眷!”

  “呵,你现在求朕,放过你的一家老小,那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被你带来的清军,他们有没有放过那些无辜百姓的一家老小?”

  “数千万大明百姓的血海深仇,你视若无睹,朕问你,你有那个资格来求朕吗?”

  朱和埸这话刚一说完,施琅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再无一丝血色。

  他抬起头来眼里竟是哀求之色。

  “求陛下开恩!放过施琅一家老小!陛下开恩啊!”

  “来人,把施琅带下去!”

  “陛下开恩啊~”

  朱和埸没有回应施琅,直接喊来卫兵将人给带了下去,即使是被拉出老远,他还能听到施琅那凄苦的哀求声。

  朱和埸轻轻摇了摇头。

  这施琅的所犯之罪,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诛九族的大罪。

  不过,朱和埸倒不至于真的去诛杀施琅九族。

  但三族却是跑不了的。

  朱大皇帝之所以不回应施琅,就是要想要这施琅走得不安详。

  而关于这三族的子嗣女眷,那就得看情况了。

  还不记事的孩童将被送给普通百姓家抚养,今后一辈子就是普通人家的儿女。

  至于年龄稍大一点的,能够记事的?

  菲律宾中部群岛还有着大片蛮荒之地,朱大皇帝打算学学英国那样,挑一个大岛作为流放之地。

  这些人将作为开发中部群岛的先遣队,在士兵的看押下进行劳作,并且终身不得离岛。

  关于女眷的话,倒是可以从轻处理。

  这个时代的女性,或者说绝大多数朝代的女性都仅仅只是男人们附属物。

  多数时候,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眷们对男人们在外所做之事知之甚少,而且即使她们知道了,也左右不了男人们的决定。

  不过既然她们享受到了施琅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那么多少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成年女性将服劳役一年,而后嫁给普通明军士兵。

首节上一节56/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