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95节

  于是,“实干派”的名字就这样子传了出去。

  这些人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中一个容易模仿,那就是咸阳学宫学子们统一的青衫,另外一个则是他们独特的气质。

  一群人只要遇到问题就会帮助国人解决。

  济民生之所急。

  这是不容易模仿的,常人也不容易做到,而若是能够模仿到了七八成的人,也一定是这样子做的人。

  那就不叫做模仿了。

  “实干派”没有加入的壁垒,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领袖,更像是一个小小的团体,大家汇聚在一起,一同为国人的发展而奋斗着。

  这样子的理念很快的吸引了不少人。

  其中墨家的人是最喜欢这种理念的,他们中陆陆续续的有不少人加入了“实干派”这个派别之中,也因此不再害怕其余派系的压迫,能够安心的为国民、为黔首而研究一些有利的东西。

  渐渐的,当墨家当代矩子察觉这件事情的时候,墨家在咸阳城的弟子中,有七八成都已经加入了“实干派”中。

  而当墨家当代矩子了解了“实干派”的理念之后,不顾一些人的劝阻,带着全部的墨家弟子加入了其中。

  不只是墨家,儒家、纵横家、名家、等等,一些有志之士纷纷加入其中。

  “实干派”迅速成长为了仅次于“楚系”“陈氏”“朝堂派”的强大势力,甚至隐隐约约可以跟他们相提并论。

  这是陈野所没有预料到的。

  安国君府

  陈野微微挑眉,脸上带着些许不可思议的看着绢帛上记载的内容,砸了咂嘴,脸上有些许复杂的神色:“这倒是有意思了,实干派么?”

  “倒是没有想到,这些人会在这个时候就出现。”

  “实践出真知啊。”

  陈野微微一笑,这些年来,他在做的并不是从“科技”上改变这个时代,而是从“思想”,也不是一上来就拿出那些所谓“先进”的思想,而是最基础的、最决定人潜意识的、也是最无懈可击的一个个的思想。

  比如实践出真知。

  实践派便是在他的一步步培养中诞生的一个萌芽,这个萌芽或许有一日会被覆灭,但只要萌芽存在过,历史就不会忘记,日后定然会再次生出来一朵相似的花。

  实践出真知。

  这是千百年来绝对不会被淘汰的道理。

  也可以称之为“真理”。

  他放下手中的绢帛,心中则是想着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关于芈八子的事情。

  “王太后的事情啊“

  陈野的头有些痛,芈八子的事情是真的不好处理。

  如今的王上嬴稷显然是得到了嬴驷的真传,稳稳的拿捏住了当年他教给嬴驷的第一课,那便是不要参与到臣子之间的战斗中

  这还是当年他教给嬴驷的道理,倒是没有想到最后头疼的还是自己。

  他微微地摸了摸下巴,心里倒是有了一个主意。

  昭襄王二年的夏天很快到来。

  夏天的天气变化很快,几乎像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场暴雨来的轰轰烈烈,而暴雨之下也是一个个急匆匆的人们。

  秦国的实力依旧在默默的发展,而其余几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直没有对秦国发动进攻。

  但试探却是始终没有消失的。

  秦国朝堂上的争斗还在继续,但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一样,几乎没有人能够占据上风。

  赵国

  自多年前进行变法之后,赵国的势力便日渐强盛了起来。

  赵武灵王在完成了变法实力强大起来后,却日渐的变得昏庸起来,比如开始宠爱自己的长子赵章。

  赵章是他的长子,但却并不是赵国的太子,日后继承赵国的人也绝对不会是他。

  可赵武灵王就是日渐的宠爱赵章,以至于让赵惠文王赵何甚至都有些不满了,但目前为止,赵武灵王对赵章所做的一切,赵何还能够接受和忍让。

  他想要先继承这个王位再说。

  毕竟在继承王位之前,他都只是“太子”,是赵武灵王一句话就可以废除的太子。

  也是一个不能够有太强大武力,否则会让赵武灵王不安的那个太子。

  但这个时期的赵国,人才正在逐渐的生长起来。

  赵国真正的鼎盛时期要来了。

  在赵国真正的鼎盛时期,就算是秦国遇到了也是有些发憷的,虽然或许最后会取得胜利,但其中所要付出的惨烈代价也是会让秦国肉疼的。

  陈野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提早了很久就开始在赵国布局。

  当初陈昭与嬴稷一同去往赵国的时候,去的可不仅仅是这几个人而已。

  一场秋雨一场寒,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这样的道理,但人们已经有这样的感觉了。

  在这样子的天气中,任何人生病似乎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但这个任何人显然不包括“陈野”。

  昭襄王二年的秋日,一场场秋雨落下的时候,在某次朝会上,陈野站起身子来本来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忽而不知为何向往仰倒。

  “父亲!!!!”

  陈慎、陈瞻两个人的眼睛瞳孔骤然缩紧,不顾一切甚至不顾这还是朝堂之上的冲上前去,不敢让父亲的身躯摔倒在地上。

  这样子的年纪,若是真的摔一下,这个后果

  所幸,陈瞻毕竟是纵横沙场的人。

  他接住了陈野摔倒的身躯,与此同时,坐在前方被吓到了的嬴稷也是急忙大声喊道:“传太医令!传太医令!”

  若是说宫中谁的医术最好的话,那一定是太医令的了。

  太医令很快的来到了大殿中。

  当他看清楚昏厥的人是谁的时候,一颗心几乎是提到了嗓子眼。

  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怎么恰恰是在这个时候?

  他一刻都不敢耽误连忙都到了陈野的面前,微微把脉后,神色变幻莫测。

  良久后,他缓缓开口道:“启禀王上,安国君的身子只怕是”

  后面的话未曾说完,但其中所蕴含的意思所有人都瞬间明白了。

  一刹那之间,所有人都愣在了那里,他们不知道自己心中那一抹情绪到底是什么。

  那情绪太复杂了。

  有惊喜、开心、兴奋,也有悲戚、哀伤、愤怒、迷茫、困惑。

  所有人的情绪在这一刻达成了惊人的统一。

  开心惊喜是因为这位若是真的没了,那么压在自己头顶的一座大山便是没了。

  可若是真的没了,秦国该何去何从呢?

  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碰”

  一个书卷袭来,恶狠狠地摔在地上,嬴稷的眼睛通红,其中泛着些许血色:“不可能!孤命令你,一定要治好安国君!”

  “否则便陪着安国君一同离去吧!”

  安国君病了!并且在朝堂上昏厥了!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咸阳城,就在安国君陈野昏厥的第四日,各国的国君书案上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所有人的表现都很统一。

  

  第一,兴奋大笑。

  第二,找人确定消息的真假。

  第三,兴奋大笑。

  第四,大肆赏赐。

  其余六国的国君在这一刻似乎是达成了统一,所有人都在快乐的欢呼,只有秦国的国人们陷入了悲伤的情绪当中,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位老人的生病、昏厥。

  更不愿意看到这位老人离世。

  虽然明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所有人都在默默地祈祷着,祈祷安国君能够快点好起来。

  甚至有些人开始偷偷的给安国君立下了长生牌匾,以此希望安国君能够早日安康。

  黔首们有时候很愚钝的狡猾,但有时候黔首们又很质朴的真诚。

  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才能够让安国君醒来,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对自己好自己应该怎么办。

  他们说不出像是“士子”们那样绚烂的言语。

  但是他们懂得该如何感激一个人,该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一个人。

  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供奉了陈野的长生牌匾。

  在封建的时代,黔首们也好、日后称呼的百姓们也好,对于一个“官”一个“王”一个“统治阶级”来说最好的祝福便是“希望你能够长命百岁。”

  因为这代表着民众希望你能够一直统治这个国家,一直以的方式统治。

  他们能够感受到善意。

  章台宫中

  得知消息的芈八子差点是跳了起来,这个事情对于她来说绝对是大好事一件。

  为什么?

  因为芈八子逐渐的掌控了楚系的势力,这些人也的确是有才华的。

  在陈野不知道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水中,这些人也在为秦国兢兢业业的付出。

  楚系和陈氏一脉的争斗为何一直处于平衡的状态?

  难道倾尽楚国一个国家的力量,还无法对抗一个陈氏么?

  不,并不是这样。

  会一直保持平衡,是因为某个既充当裁判,又充当运动员的人站在一旁虎视眈眈,只要楚系稍微表现出来想要赶尽杀绝或者要胜利的样子,这位“裁判员”就会上场。

  这个人就是陈野。

  这是横在芈八子临朝问政前最大的阻碍,只要能够解决这个阻碍,芈八子距离完成自己的夙愿就不远了。

  她强行的按捺住了自己内心的雀跃,心中不由得升腾起来一抹怀疑。

  陈野那个老东西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突然之间就病倒甚至昏厥了?这是不是对她的又一次试探?

  难道是想要等待自己露出马脚之后,再将自己处理掉?

首节上一节95/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