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之中的事情,已经没有悬念了。”
陈平回过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突然出现的士卒们,脸上带着一抹了然,这些士卒是“晋王府”的私兵,更是一部分京都禁卫军。
当这些人出现在这样一个漆黑夜晚的时候,许多事情就有了结果。
玄武门前
杨勇站在那里,手中长剑折断,面容上无数雨滴混杂着血水、泪水滑落下来,继而落在地上。
他长叹一声:“没有想到,我英明一世,竟然会落得如此模样啊。”
突然,杨勇手持长剑指着远处的宫门:“出来!”
“孤的好弟弟!”
“哗啦啦”
雨水的夜晚下,一队士卒迅速出现,而玄武门楼之上一个个的弓弩士卒站在那里,手中的弓弩瞄准了杨勇,继而一道脚步声响起。
“踏踏踏”
那是靴子踩在雨水中的声音,当这声音响起,一个人的身影出现在了这黑夜中。
这身影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大哥,您找我?”
杨广站在那里,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看着站在那里,身后只剩下了残兵败将的杨广,像是一个得意洋洋的胜利者不,不是像,而是他本身便已经成为了一位胜利者。
他的身边站着两个人,这两个人都身着黑袍,但杨勇一眼便认出来了其中一个。
“张世安!”
杨勇咬着牙说道:“孤对你何其优待!你竟然敢背叛孤!”
他突然想明白了许多事情:“所以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一个让孤谋逆的阴谋!而你孤的好弟弟,就可以凭借这个事情除去孤这个太子,这个你登基路上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对手!”
杨广的笑容更加明白了,在这漆黑的夜晚下,像是要照亮一切的光芒。
“是的。”
“但是你知道的已经太晚了。”
他歪着头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一样,继而说道:“很可惜的是,你说错了一件事情,安世不是背叛你,而是他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你的人。”
“他是本王派到你那边的。”
“安世可是本王的得意之一,怎么会是你的人呢?”
杨勇抹了一把脸,将脸颊上的血水抹掉。
他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国子监双壁竟然全都是你的人,孤输得不冤啊。”
“能否让孤死个明白,你是如何说服世家、尤其是说服张家支持你的?”
是的。
张安世出身张氏,就是前朝皇族张氏。
杨广对此显然也十分得意,他看着张安世说道:“本王答应安世,待到本王登基,便重新让太平道成为国教,而且可以将道教祖庭之一的龙虎山还给张氏,以大隋皇帝的名义,加封张氏家主为“天师”,且天师可以世代继承。”
“大哥想必也明白这是何等的利益。”
“有了两个朝代的累积,张氏天师、或者说太平道就会成为道教真正的正统,而苏杭张氏也不再是苏杭张氏,而是天师张氏!是龙虎山张氏!”
“如今世上,有两个家族是最为超然的。”
“官渡陈氏、曲阜孔氏。”
“陈氏之所以超然,是因为陈氏的高贵,是因为陈氏的强大,是因为陈氏那神圣的信念,是因为陈氏是显学政治学的唯一正统、儒学的正统之一、法学的祖庭之一、道教的祖庭之一以及历代君主的加封、还有身为道教至高神灵之一的得道帝君、千年来不断为华夏神州而奋不顾身的历代先贤。”
“这是其余世家都比不了的。”
“毕竟他们没有那么高贵的血脉,没有延续了千年的庞大体系,没有吞并了好几个朝代底蕴的强大势力,以及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
“但有一个家族同样传承千年不倒,虽然没有那么高贵,但同样强大。”
“曲阜孔氏。”
“他们是因为孔子、因为儒学。”
“有了这两个家族的出现,张氏想要成为下一个千年的世家,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杨勇声音干涸,他看着杨广:“那河东裴氏呢?”
“下一代的家主都来帮你了,你又做出了什么许诺?”
杨广这一次却并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天穹中慢慢消失的夜色,脸上不无遗憾的说道:“我很想继续与你叙旧,但父皇那里应该已经等待许久了。”
“大哥。”
“再会。”
说完之后,他转身离去,并挥了挥手。
“嗖嗖嗖”
一场场箭雨从高处落下,将那被围困在中间的人射杀。
正贤殿
杨坚坐在那里,眉宇中带着几分哀伤。
他听着脚步声的响起,看着那正在缓慢走来的杨广,最后长叹一口气。
“最后竟然是你获胜么?”
“罢了。”
杨坚闭着眼睛:“刘福,将传位诏书给他。”
刘福恭敬的走到了一处暗格旁,从其中拿出了一道圣旨,继而恭敬的递给了杨广。
“你大哥如何了?”
刚问出口,杨坚便叹了口气:“恐怕已经死了吧?”
他摆了摆手:“看看吧,那便是你这一路厮杀所获得的最后奖赏。”
杨广没有展开圣旨,只是长叹一声。
“父亲,我没有逼迫您退位的意思。”
他假惺惺的说道:“儿臣今夜只是来护驾的,还望父皇不要误会。”
杨坚嗤笑一声:“朕知道,你想要让朕亲自在朝会上传位给你,这样你才能坐稳这个位置。”
他的脸上带着平静:“可惜,朕没有这个时间了。”
杨坚看向身旁的人:“全部人都退下。”
“朕要与晋王说说话。”
开皇十九年,春。
二月十九。
开皇帝崩,传位次子晋王杨广。
次月,杨广即位。
改元大业。
第458章 南北相通
大业元年
夺嫡之争的胜负已然决出,新帝登基之后大肆封赏自己的功臣们,而他在封赏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远在辽州、幽州的那两位。
杨广只是疯了一点,但他却并不是傻子。
大隋需要陈氏,至少是需要一个陈氏的人在朝为官,也唯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隋的稳固,才能够保证所谓的“正统”,哪怕他并不愿意这样也是一样。
所以,封赏的功臣中,以“李世民”以及“陈临安”为首。
以下是封赏名单。
加封李世民为天策将军,位列从一品将军之列,追加“天策公”,许其世袭罔替;加封李世民为辽州五郡节度使、兼五郡黜置使、兼辽州大都督,兼辽州牧总领辽州一应事务。加封李世民为上柱国、且列朝堂国公之列。加封李世民为军司马。
对于李世民的加封,除却将天策候变成了天策公之外,其余的倒是没有什么太出格的。
而他对于李世民的加封,其实也是延续了当年杨坚对于李世民的处理政策即将他和李氏隔离开来,让李氏和李世民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甚至这一次杨广所做的更为夸张一些。
且看一看李氏如今的身份和荣誉加封吧。
李氏家主李渊如今是什么职位?
太原郡守、上柱国、唐国公。
而李世民呢?
辽州五郡节度使、黜置使、大都督、辽州牧、军司马、上柱国、天策公。
真正做到了儿子比当爹的还要强许多。
而对于陈临安的加封则是稍微过火了一点点。
加封陈临安为临安将军,位列从一品将军之列,追加临安公,许其世袭罔替;加封陈临安为幽州五郡节度使、黜置使、大都督、兼北方三行省节度使、幽州牧,并令幽州一应军政要务,遇事可以先斩后奏。
加封陈临安为“太尉”,兼令尚书台右仆射,加荣誉头衔“紫金光禄大夫”。
首先便是之前开皇帝本就出格的一应加封全部没有取消,然后就是还加封了两个真正的实权官职太尉以及尚书台左仆射。
须知,开皇帝时期,也就是开皇十三年的时候,尚书台令这位置已经成为了“虚职”,基本上不再设置。
也就是说尚书台基本上就是左右两位仆射说了算在这其中,又是以右为尊,尚书台右仆射基本上相当于从前的尚书台令。
如今的国朝已经没有了丞相,丞相署内吏也跟着撤销,那么整个国朝实际上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只有尚书台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令。
而除却这两位之外,最让人震惊的便是另外两个人的加封了。
或者说尤其是对这两个人中某一位的加封。
加封“张安世”为紫金光禄大夫,拜张安世为“中书省左舍人”;昭告太平道为道教正统,赐龙虎山与张氏,许其世代居住,为张氏私产;加封张氏当代家主为“天师”,许其世袭罔替,尊为道教于凡俗的至高正统领袖。
加封“裴矩”为紫金光禄大夫、拜裴矩为“门下省右侍中”,拜裴氏家主为“河东郡郡守”。
对于裴矩的加封没有人有意见,毕竟这位晋王麾下的谋士一直勤勤恳恳的帮助晋王,一直到了如今的这个位置,那么他享受从龙之功而登上这个位高权重的位置是正常的。
但为何张氏、张安世也能够如此位高权重?
一些人暗自疑惑,却很快就得到了解释。
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人从来就没有笨蛋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必须要知道的。
他们迅速的将“太子谋逆逼宫”以及张安世得到了新帝看重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张安世背刺了太子一刀。
他蛊惑太子谋逆逼宫,而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晋王,从而使得晋王早早的做好了准备,布置了一张大网将其收拢,最后扫除了这个前进路上唯一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