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83节

  太史令睁开双眼,他看着杨坚轻声道:“不改。”

  杨坚“哈”的笑了一声,下一刻,那三岁的稚子被乱刀砍成了肉泥,杨坚看着太史令说道:“你以为朕就只有你一个史官?”

  他挥了挥手,神色颇为神清气爽:“过来,替你师父将史书改了。”

  一个卑躬屈膝的人走了进来,像是一条虫子、一只哈巴狗,他在史书上直接按照杨坚所说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杨坚走到太史令的身边,居高临下的说道:“你想要名节?”

  “朕便满足你。”

  他看着那年轻人说道:“写上,太史令张桥与张春、王文等人合谋,谋害万岁帝。”

  说完之后,看着张桥说道:“张桥,我敬你当年虽身在国子科,但却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支持建武科的事情,所以给你一次机会。”

  “只要你当众承认自己的罪行,那么朕便留你一命。”

  “否则”

  张桥淡淡的笑了一声,而后闭上眼睛。

  他不再说话。

  沉默不语。

  万岁十五年。

  春。

  

  天下震动。

  门下令张春、丞相王文、太史令张桥等人欲杀害万岁帝而无果,其中张春想要逃到岭南的过程中被贼人杀害,而王文则是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太史令则是不肯交代自己的罪过。

  此时,天下群龙无首。

  而丞相署内吏杨坚、中书令独孤信则是悲痛的表示,自己得到了万岁帝的遗诏,其中遗诏乃是万岁帝亲笔所书,其中诉说自己这些年的罪行,并且表示自己之前的许多政策都是迫不得已的,都是出自张春、王文等人之手,表示自己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看到了杨坚的能力,于是将皇位禅让给杨坚,希望杨坚不要推辞。

  这诏书传遍天下的时候,许多人并不相信。

  张春等人乃是万岁帝一手提拔上来的,怎么可能做出来这样的举动?

  这简直是危言耸听。

  可是新的太史令卫视却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而当天所在的宫人也全都表示确实是这样。

  事情便这样不了了之了。

  万岁十五年,春。

  不断的有人上书,请求杨坚称帝,而杨坚则是始终不愿意称帝,他觉着自己德不配位,觉着自己应该坚定的行驶着自己的步伐。

  他从张氏的子弟中选择了一位幼年的皇帝登基,自己则是继续做“丞相”兼“上将军”,加封大司马、上柱国、再拜为“隋王”。

  万岁十五年冬。

  幼年天子许杨坚“剑履上殿、见帝不拜”等一众荣耀,甚至还为其加九锡,称其为“相父”。

  万岁十六年春。

  天子再次加封杨坚为“十五上柱国”,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任太尉、兼任御史大夫。

  一时之间,杨坚的荣耀简直是连陈氏的光芒都覆盖住了。

  万岁十六年秋,天子再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

  天子加封杨坚为“太平道至平天师”,仅在大贤良师、至圣先师张角;祖天师、威武天师陈朱楼之下,为太平道三大天师之一。

  更是为其加封太平道道主之位。

  天子接二连三的举动自然是牵动了朝堂上所有人的心思,他们都在观望着天子、或者说观望着那位“至平天师”想要做什么。

  就这样子,眨眼之间,许多年便过去了。

  万岁二十年。

  官渡

  李渊脸上带着喜色,他走进陈府,大呼小叫的说道:“老师,老师,我有儿子了!”

  陈湛坐在府中,神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的翻阅着手中的书籍。

  “哦?”

  “不错。”

  “孩子身体如何?”

  李渊嘿嘿一笑,搓了搓手:“那小子胖嘟嘟的,身体还算不错。”

  “只是还没有取名。”

  “不如老师为这孩子取一个名字?”

  陈湛放下手中的书籍,脸上带着些许思索的神情,过了片刻之后,他看着李渊说道:“不如便叫“建成”如何?”

  他站了起来,慢慢的在院子中走着。

  “建功立业、国泰家成。”

  李渊嘴里面念叨了几句这个名字:“建成.建成”

  他的眼睛亮亮的:“不错。”

  “老师,那这个孩子便叫建成吧。”

  说完之后,李渊挠了挠头:“不过老师,您收到陛下的诏书了么?陛下传召我等入京,说是有大事想要商议,但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陈湛只是瞥了一眼李渊,而后摇头笑着:“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想要装傻?”

  李渊嘿嘿一笑:“那老师,您说我去还是不去吗?”

  陈湛微微摇头叹了口气:“去吧,为何不去?”

  “你若是不去,你只怕就是下一个张春等人了,而且,他想要坐稳这个皇位,还需要你们这些人来保驾护航,所以不会对你们动手的。”

  “他这次顶多是想要找你们去,见证一下,做一个明证人罢了。”

  陈湛嘲讽似的笑了一声。

  “他这个人啊,最是虚伪,想要坐上大位,还想要完美的名声。”

  “这几年,他颁布的许多政策不就是如此?”

  “不仅仅是在国内,还有对外的,比如交州那边、还有西域仅剩下的那两个国度,还有海外的高句丽等,他不都是想要施以自己的“仁义之名”么?”

  “许多人称呼他为“圣人王”,他要的不就是这个完美无缺的名声?”

  “当真是既要又要还要。”

  说着,陈湛又看了一眼李渊尴尬的神色,笑了一声后止住了自己的吐槽:“行了,去吧。”

  “只是这一去,大虞怕是就要结束了啊。”

  李渊这才点头。

  等到李渊离开了之后,陈湛缓缓的转身,朝着宗庙的方向走去,他的脸上带着些许从容。

  宗庙祠堂中

  一缕青烟缓缓直上云霄。

  万岁二十一年,冬末。

  群臣汇聚在京都洛阳,听皇帝宣布着这早应该到来的一道诏书。

  天子诏书,宣布禅让给隋王杨坚,并且在诏书中多次提及隋王的功绩,在三请三让之后,杨坚终于选定了良辰吉日。

  万岁二十二年的第一天,杨坚登基,改朝换代

  改大虞为“隋”。

  改元为开皇。

  这一年正是公元五八一年。

  命运貌似没有变化,但却已经偏离了原本的所有轨道。

  “隋”朝,建立了。

第443章 不过是旧事重演【本卷完】

  开皇元年。

  天子宣布加封原大虞皇帝为“安山公”,并且赐予了安山公一小片封地,允许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居住,并不限制他的一举一动。

  甚至还特别仁慈的让他带走了一些效忠于他的臣子。

  于是,天下所有人都在夸赞天子的仁慈,并且说天子是自古以来,最为仁慈圣明的皇帝了。

  杨坚也十分享受这样的“夸耀”。

  他沉浸在自己是“圣明之君”的夸赞中无法自拔,并且开始大肆封赏群臣。

  其中,苏威被加封为岭南三州州牧,并为岭南节度使,掌管岭南一应军政要务、并且将岭南地区的盐铁经营权交给了苏威。

  加封苏威为“从龙候”。

  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明显了,带着一些“恩赐”也带着一些“警告”,杨坚想要以此来告诉成苏威,让他记住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能够成为这“侯爵”并节度使的。

  苏威并没有在意这些事情,只是对杨坚感恩戴德,然后带着自己的家眷前往岭南地区了。

  如今的岭南与前朝时候的岭南完全不同。

  那个时候的岭南是一个乌烟瘴气的地方,许多瘴气密布,根本无法生存。

  但自从前朝末年,大虞的京都暂时暂时在岭南附近的时候,大虞的百姓就对岭南地区进行了大开发而到了穆宗时期,当时的夜氏被封赏到了岭南地带,他们在这里更是进行了大改造,将岭南改造成了富裕之地。

  一些通过水上的交易,几乎都要经过岭南的港口。

  所以苏威是十分得意的。

  第二个受到封赏的人是“许氏”,杨坚原本是要将许誓封赏到苏杭的,但是从因为陈湛之前在大殿中所说的“苏杭张氏”,杨坚便只能够另外给许誓以及他的家族找一个地方,最后找来找去,找到了苏杭之间的一片地方。

  那里原本是属于苏州与杭州的,但却划出来了一小片地方。

  “松江府”

  这便是那里的名字了。

  杨坚将许誓安排到那个地方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不放心张氏,尤其是张安年特意挑选出来的那几个张氏子弟,那些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如果他们想要谋逆怎么办?

  所以他将许誓放在苏杭之间,为的便是制约张氏。

  当然了,还有一些另外的小心思。

  比如他还在提防着许誓。

  将许誓与张氏放在一起,简直是绝妙的主意。

首节上一节483/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