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时候,远处的山道传来一道清亮的声音。
“哈哈哈哈哈,安之兄,何必逗弄你这仆人呢?”
一个身影出现在这山道间,正是一早就走了的陈潇。
陈潇坐在卫宁的对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带着赞叹:“我在京都的时候便常听闻安平公子这酿酒的手艺一绝,可谓之天下酒仙。”
“今日能够饮这一杯,便是叫我即刻去死,我也愿意啊。”
那小厮脸上带着惊恐和茫然。
这陈潇既然知道酒里面有东西,为何还要用?
卫宁看着陈潇淡淡的说道:“酒杯里面没有药,酒壶里面有。”
他指了指陈潇手中的酒杯:“这是方才倒的。”
小厮脸色再次巨变,一边为自家公子的聪慧感到震惊,另外一方面为自家公子这么直说感到震惊,他下意识的站在了卫宁身前,想要保护卫宁。
而陈潇则是没有丝毫的动容。
他直接翻了个白眼:“行了,别跟我搞这些乱七八糟的。”
“这里面有没有曼陀罗,难道我这鼻子还能闻不出来么?”
陈潇打了个哈欠,他有些困了,于是直奔主题。
“你想弃暗投明?”
卫宁点头,脸上依旧是潇洒的神色:“本来就不在暗处,何来弃暗投明?”
陈潇嗤笑一声:“都没有其他人了,还搞清谈这一套?”
他甩了甩手:“我七弟的确是已经清醒了,并且看出来当日是被王氏的那个人算计了。”
“因此才沾染上了五石散。”
陈潇冷声说道:“所以卫氏、王氏的一部分人,乃至于夜氏,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五石散长时间服用,的确是会让人上瘾。”
“但你们既然已经交出来了五石散的配方,还能怎么使用这东西控制世家,以此来达到目的?”
卫宁站起身来,脸上神色不变:“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想要用五石散来征服南方世家。”
他的声音寡淡。
“陈公子,当年大汉天子刘禅将天子的位置禅让给了大虞的明帝,之后大虞建立。”
“但你应当知道,刘禅的第五个儿子逃了出来吧?”
“这些年来,一直在用大汉天子的名义四处寻找愿意复兴大汉之人。”
卫宁转过头,看着陈潇。
“此代的“大汉天子”刘平便是这一切的幕后主使。”
第415章 他是来杀人的
大汉天子?
听到卫宁的这个回答,陈潇不由得嘲讽的笑了一声。
而陈潇的反应出乎了卫宁的预料,当年刘氏与陈氏是有姻亲关系的,而陈氏也同样是护卫大汉的力量之一,在汉末的时候,曾经帮助大汉再次稳定。
可为何如今的陈潇会是这样的反应?
“您为何发笑?”
卫宁脸上带着迷茫,他是真的没有弄明白这一点。
陈潇摇着头叹了口气说道:“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汉天子。”
他沉默了一瞬后,看着卫宁,声音略微有些低沉。
站起身子来,站到了那悬崖之边,看着远处云雾翻腾。
“世上的人都以为当年刘湛逃走了,甚至在民间搅弄风云,可若真的是如此,先帝们会没有丝毫反应,任由这位继续搅弄风云么?”
陈潇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怜悯。
“真实的情况是,朝廷诸多大世家、乃至于王谢两族都知道一件所有人都心口不宣的秘密。”
“当年长安城门开,大汉最后一任天子刘禅开城门而降,最后禅让于大虞的明帝。”
“明帝见状之后,便前往大汉的高祖庙中,准备祭祀高祖毕竟大虞的皇帝是要承袭大汉天子禅让的,这是一种程序的正义,必须要走,否则便不能够证明大虞的正统。”
“明帝既然不打算走暴力的征服路线,而是准备走怀柔的路子,自然而然也就是要祭拜大汉高祖的,这是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的事情。”
“而到了高祖庙后,却发现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
陈潇转过头,眉宇中都是怜悯,像是看到了一个十分可怜的可怜虫一样。
卫宁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觉着自己的嗓子十分干涸,像是裂开的大地一样,些许痛感和钝感让他觉着十分不适。
“发现了什么?”
只是这几个字也是他从嗓子里面压迫挤出来的。
陈潇摇了摇头说道:“他们发现了五皇子刘湛自刎于高祖庙中,鲜血洒落了一地,甚至溅了不少在高祖像身上。”
“这个消息当即立刻封锁,而且是刘禅要求封锁的。”
“明帝思索之后也就同意了,大汉与大虞的合流、或者说大汉天子的禅让仪式就在眼前,如果此时五皇子自刎的消息传出去,这对大汉、对大虞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陈潇看着脸色苍白,整个人都似乎要晕倒了一样的卫宁说道:“你们但凡询问一下王谢两族呢?”
“这虽然是一桩隐秘之事,但也不算那么的隐秘,至少在上流社会中,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卫宁沉默的坐在那里,想起来往日的一桩桩一件件,最后竟然哭笑出声来。
一张脸似笑如哭,一张脸似哭如笑。
待到他的情绪逐渐的平息下来,陈潇才看着卫宁道:“我大抵上知道卫氏的遭遇了,被招摇撞骗的那位刘五太子的后人骗了。”
他有些不理解。
“你们卫氏好歹也算是江南四大世家之一,为何会相信一个江湖骗子?”
卫宁将思绪整理,他看着陈潇说道:“如果我说,为那个江湖骗子担保的人,是“夜氏”的人呢?”
“那个被人称之为岭南王的夜氏!”
陈潇陡然一挑眉。
岭南王?
夜氏?
如果是夜氏的话,那倒不怪卫氏会相信了。
毕竟夜氏虽然名声不显,好似不是什么大氏族的样子,但其实夜氏暗中的力量十分强盛,当年帮助天子登基之后,天子便许诺将岭南一带暗中交于他们掌管。
虽然本朝不封实际上的“王”,即便是宗室子弟、皇子也不例外,只给一个“虚衔”而不给封地,放着他们在京都之中。
但“夜氏”在实际上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岭南王了。
毕竟岭南一带的三郡八县郡守县令设置,朝廷基本上是不管不顾的仅仅是在当年那位皇帝在位的时候,先帝登基之后,便将这种“暗中的默契”给直接打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派遣了朝廷任命的官员前去接管岭南一带。
而且,派遣的还是陈氏子弟。
嗯。
那位陈氏子弟去了岭南一带的某个郡之后,直接杀了一十八个作恶多端的夜氏子弟,并且亲自提着人头去找了当代夜氏的家主,询问他是不是想谋反。
干脆利落。
那位夜氏的家主倒是没敢说什么,但可惜的是,那位夜氏家主的长子、准确的说是嫡长子却忍不了,直接怒斥那位陈氏子弟,甚至还想动手。
而敢于出门、尤其是去岭南这种地域的陈氏子弟自然是有点本事的他是墨家游侠一脉当代的矩子。
在夜氏家主的嫡长子准备动手的时候,一剑把他砍了。
砍了之后还要问一句“夜家主有意见么?”
可以说是十分嚣张了。
那位夜氏家主依旧表示:“小儿无状,您杀得好。”
自那之后,朝廷与夜氏的争斗便一直没有停止,但那位陈氏子弟在岭南一天,岭南就归属于朝廷一天。
而不属于岭南王夜氏。
到了当今的时候,更是特意在岭南单独设置了意州,取先前“交州”之名,并且令那位陈氏子弟为交州州牧、兼任交州大司马。
军事、政务两手抓。
这位交州的州牧、大司马,几乎是成了新的“岭南王”,这也是夜氏十分不理解的事情。
我们当岭南王和陈氏的人当岭南王有区别么?
如果让当今陛下听到了这个疑惑,一定会说:“当然有区别。”
陈氏的人当岭南王,那岭南还是朝廷的;但你们夜氏的人当岭南王,那岭南可就真不一定是朝廷的了。
对了。
那位陈氏子弟有一个儿子,与陈潇同辈,行七。
“看来,夜氏早有了谋逆的心思。”
陈潇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就将所有的线索串成了一串。
夜氏有谋逆的心思。
这一点是绝对的。
所以他们哪怕是知道“大汉天子”是假的,他们也想要这位假的大汉天子成真,而他们也一定是在暗中与这位大汉天子有了什么“协议”。
等到大汉“复国”之后,再次封赏他们“夜氏”一个什么东西。
而这一次,一定不只是单纯的当“暗中”的岭南王。
所谓从龙之功,夜氏的人做的十分熟练。
说什么复兴大汉、说什么光复汉室、承袭大汉高祖之风,不过是满嘴巴的道德思想,满心间的功名利禄。
“卫氏、或者说你接下来准备如何做?”
在今日看到卫宁的时候,陈潇就已经明白了。
卫宁准备与卫氏切割了。
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许多事情并不是卫宁做的,那卫宁为什么要背这个黑锅?
他还想活。
卫宁轻声沉吟后说道:“公子呢?”
“公子准备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