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子的迁徙行为是自中原地区逃亡当时的大虞境内,其中来自北方、中原、沿海的诸多百姓选择的逃亡地点更多的是身为当时大虞首都的“临京城”,这些百姓在逃亡到了大虞之后,迅速得到了大虞的人口认定,而后开始在大虞境内生活。”
“在当时,大虞的主要势力盘踞在我国的南方地带,那里地广人稀,科技并没有中原地区发达。”
“北方、中原人的不断南迁,不仅给当时的南方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的南方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当时大虞境内所统辖的南方地区,因为政治清明,所以对耕地的扩展较之北方放松不少,且因为大虞初代皇帝张角的政策治理,所以社会较为安定。”
“在当时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大量的荒地被开课了拿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而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之下,当时盘踞在中原地区的“墨家子弟”很快带着他们的生产工具来了南方,吸引了大量能工巧匠的南方地区,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在这一时期,南方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开始达到了与北方持平的阶段。”
“而盛极一时的“虞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随着大虞的安定,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铁、造船、造纸、造盐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能够与北方“官渡城”、“长安城”媲美的南方大城市“临京城”,也是后来的“豫章城”出现了。”节选自华夏古代历史七年级。
在这样热闹的发展之下,大虞的国力自然是蒸蒸日上的。
而大虞开心了,有人自然就不开心了。
比如曹操。
天泰十一年,大虞发展正在关键的时候,曹操与刘备联手,二人的盟军规模再次扩大。
他们不愿意看着大虞继续这样和平的发展下去了,所以他们决定率领大军南下,攻打临京城。
他们要联手覆灭大虞。
而在这样的风雨飘摇情景之下,大虞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张角病危。
临京城内
太子张成坐在东宫之内,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他开始害怕了。
此时的他还未曾准备好接手这个诺大的帝国,也没有准备好对付自己的那个二叔,可是他的父亲在这个时候病倒了!
那位天下闻名的医者“扁鹊”以及“华佗”都已经进了皇宫,可是此时的勤政殿内却没有一丁点的消息传出来!这怎么能够让这个半大的少年不害怕呢?
张成猛的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坚定的神色。
“我要去见父皇!”
可还没有等他走出大殿,外面一个内侍便急匆匆的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慌张的神色。
“殿下!”
“陛下传召!”
临京城内,地公将军府
张宝神色难看的望着面前的侍卫,眼前闪过些许暴怒之色:“你们凭什么不让本将军出府?”
他的面前,那些侍卫一动不动:“这是陛下的命令,若是您有问题,可以等待陛下传召您。”
勤政殿内
张角躺在床榻之上,身旁站着早已经准备好了的祖天师。
当张成急匆匆跑进来的时候,张角握着他的手,让他认祖天师为“相父”,并且告知了张成“祖天师”的真正身份。、
其实一开始祖天师成为丞相的时候,张成还有些不满,觉着自己的父亲是老糊涂了,但后来见到了这位的霹雳手段,便不再说什么,反而力挺祖天师。
然而今日得知这位的真实身份之后
张成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当时做的决定到底是多么的伟大!
他的手被张角拉着,放在了祖天师的手中。
大殿内传来一声叹息声。
伴随着这道叹息声,这位历史中的太平道创建者、大贤良师、至圣天师、天公将军,大虞开国之君,便这样悄无声息的驾崩了。
天泰十一年。
大虞天子张角崩于临京城内,年六十有三。
谥号“圣高”,庙号“太祖”。
后世称之为
虞太祖,又名为虞圣高太祖皇帝。
第387章 更糟糕的事情
天泰十一年。
大虞开国圣高祖皇帝崩殂于勤政殿内,此时大虞境内风雨飘摇。
地公将军、人公将军被皇帝早已经布置好的后手囚禁在自己的府邸之内,一步都不得出。
而在这种情况下,在“至圣天师”、“天公将军”、“大贤良师”、“祖天师”、大虞丞相、大虞太师的支持之下,太子张成依照礼法,以太子、嫡长子的身份继位,成为了大虞的新任天子。
天泰十一年,太子即位,次年,改元“元安”。
天子即位,特加封群臣。
大虞朝堂之上开始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元安元年,天子诏令。
免去祖天师的“至圣天师”之封、免去“天公将军”之封、免去“大贤良师”之封,免去“太平道主”之封。
加封自己的父皇,大虞的开国皇帝为“至圣天师”、“天公将军”、“大贤良师”,尊为太平道主。
加封祖天师为“司徒”、“太傅”。
至此,祖天师成为了大虞历史上第一位身兼“四公”职位的人,甚至也是华夏历史中第一位兼任如此之多荣誉与职务的人。
太师、太傅、司徒、丞相。
祖天师位高权重,但却自此从“太平道”的事务中抽出身来。
在这道诏书中,最有趣的当属这位新任天子对于自己的两位叔叔的加封。
天子诏令:加封地公将军张宝为“天煞临世安民地公伏魔大将军”位列太平道三大祖神将之列,加封人公将军张梁为“地煞临世安民人公伏妖上将军”,为太平道三大祖神将之列。
起初人们不知道这个加封有什么意义,只是以为这是对两位叔叔的安抚。
后来,人们知道了这其中的含义。
太平道的归太平道、大虞的归大虞。
太平道这个在历史的大趋势下出现的“教派”终究还是在历史的大潮流下,开始慢慢的变成最寻常的一个教派。
它不再有历史的政治意义了。
这就是新任天子一系列诏书的根本目的。
张宝、张梁被封赏成了天上的神灵,天上的神灵自然不能够管辖人间凡俗的事务。
元安元年冬。
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在神将府内得道升仙,前往黄天大罗与天公将军共掌黄天了。
大虞境内一些试图作乱的势力也没有了可以利用的借口,于是逐渐的平息安定下来。
元安二年,春。
万物复苏的季节,天子再次颁布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二道诏令。
天子诏令:以令大虞万民,顺时农耕。凡开垦荒田者,只需要上交非常少的一些钱财,便可以长久的使用这一块土地,但民众依旧没有这些田地的所有权。
并且,大虞天子下令,得到了自己“父皇”天公将军的神魂之梦,两年之内免去“赋”,且十年之内,绝不加赋。
听到这个消息的天下人都十分震惊,他们震惊于大虞这位新天子的魄力。
但一些有识之士则是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所谓的两年内免去“赋”不过是一个面子工程,十年之内不加赋也是面子工程。
让那位小皇帝说一句永不加赋税试试呢?
只怕第一个着急的就是那个小皇帝以及出这个主意的人了。
当然了
即便是只免去赋也是一件非常好的政策了,毕竟这赋也是实打实的钱。
总比一毛不拔的人强得多更何况还有开垦荒田的政策呢?
于是,本就想要迁徙到大虞境内的百姓,如今更想要迁徙了。
长安以及琅琊方面也各自开始发布了诏令,不允许百姓私自迁徙,否则被发现的话,便是依照谋反罪处理。
一时之间,这股南下迁徙的高潮也就缓慢的停下了。
但世上总有一些人是活不下去的,所以其实在边境,长安和琅琊方面的监控也没有那么的严重。
勤政殿内
天子听着祖天师为他讲述着这其中的政治道理,脸上带着赞叹的神色。
“老师果然是天资之才啊。”
他有些感慨的脱口而出:“如这天下之才有一石,先生独占八斗!”
祖天师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天下英雄如过江之卿,我又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才高八斗呢?”
他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书籍。
“陛下,近些时日琅琊以及长安方面的变动,你可是听说了?”
天子略微沉吟:“您说的是,琅琊方面意图与长安方面联姻的事情?”
祖天师点头。
天子长叹一口气:“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关系本就密切,自从大虞建立之后,他们两个人好似放下了之前的恩怨一样,只想着先把最强大的大虞消灭。”
“如今的联姻,重点不是联姻,重点是他们想要用联姻将对方捆绑的更为密切吧?”
“他们要对大虞动手了。”
天子得出了这个结论,而祖天师也同样十分认可天子的这个结论。
“是的,他们要对大虞动手了。”
祖天师站起来,修长的身体显得更为清瘦。
“一场大战,决定了未来天下局势的大战即将到来啊。”
他回过头,看着天子,声音轻缓:“陛下,您做好准备了么?做好面对疾风骤雨的准备了么?”
天子年纪虽小,但胆识气魄俱都如同他的父亲一般。
他像是一只乳虎一般,展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有先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