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90节

  这一番话一出,顿时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一旁听着这说书人讲书的两人对视一眼,而后叹了口气,二人身旁的一个童子听到他们的叹气十分好奇的问道:“两位叹什么气?”

  魏延和黄忠本是听到这汉室江山倾颓,分裂成了两个,便叹了口气以抒发自己心中的愁苦,此时听到这小童子这般问,当即开口道:“汉室江山倾颓,有逆贼作乱,天下群雄割裂,如何能够不叹气呢?”

  黄忠倒是拍了拍魏延的肩膀:“文长不必如此,你我二人此去北上不就是为了投靠刘皇叔,匡扶汉室的么?”

  投靠刘皇叔?匡扶汉室?

  那小童子当即一笑,看着两人孔武有力的身躯,眼睛转了转,当即说道:“原来二位壮士是要前去长安城投靠刘皇叔,匡扶汉室的。”

  “不知二位壮士姓名?”

  黄忠、魏延对视一眼,觉着倒是没有什么不可说的,当即说道:“南阳人士黄忠,字汉升/荆州人士魏延,字文长。”

  童子有些惊喜:“原来是两位,我家先生曾多次夸赞两位,说当年刘荆州若无二位,只怕对付孙氏不会那么容易。”

  “我家先生也欲前往长安,只是他一个书生,恐怕这一路流贼侵扰。”

  “不知可否与两位壮士同行?”

  同行?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黄忠开口问道:“不知你家先生姓甚名谁?”

  童子微微一笑:“我家先生琅琊诸葛氏,名亮,字孔明。”

  诸葛孔明!出仕。

  官渡城中

  有些时候,陈朱楼看着官渡城中生活着的百姓,总是感觉这样的日子还挺好的。

  但他出门游历的时候,却总会被这乱世的糜乱震惊到。

  今日依旧如此。

  待到回到书房后,陈朱楼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陈泽熙坐在他的身旁,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他已经习惯了陈朱楼的这个样子。

  只是淡淡的开口道:“这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陈朱楼在外出游历后,总是会前往拙身楼中闭关一段时间。

  往日都是一两天。

  而今日,陈朱楼的回答则是有些令陈泽熙震惊了,只听得陈朱楼轻声开口道:“这一次,我要悟出道理才出关。”

  “光德啊,这些年你做的很好,我闭关的这段时间,陈氏便拜托给你了。”

  陈泽熙只是打了个哈欠说道:“去吧去吧,反正也没什么大事。”

  “若是有大事,我定然会唤你出关的。”

  他伸了个懒腰看着陈朱楼走进拙身楼,无奈的叹了口气:“其实啊,这人太聪明了也不是个好事,东临什么时候才能够想通呢?”

  陈泽熙其实有些无奈,若是说聪明才智,这天下恐怕没有超过陈朱楼的人了。

  但是陈朱楼就是因为太过于聪明,所以才是想得太多了。

  所以才会陷入纠结。

  其实在纠结的时候,问一问自己的心。

  当你对一个答案犹豫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出了决定。

  “先生,先生”

  一个小厮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荆州刘州牧前来,说是想要拜访家主。”

  陈泽熙扶额叹气,嘴里嘟嘟囔囔的。

  “都是当年居先祖开了个坏头,这怎么都来找陈氏指点了。”

  “陈氏哪里有功夫管那么多事情?”

  他摸了摸下巴,但刘荆州大名远扬,虽然并不是不能不见,但也没必要。

  “走吧走吧,咱们去见识一下这位刘十万。”

  巨鹿

  张角一身道袍,神色肃穆。

  他望着天空,轻声道。

  “天下英雄谁敌手?”

  “该有这黎民一席之地!”

第370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张角站在树下,神色寻常。

  远处传来脚步声,他的弟弟张宝走了过来,脸上划过一抹担忧之色:“兄长,我们真的要这般做么?”

  其实张宝是不怎么赞同、支持自己兄长决定的,毕竟如今的太平道也好,张角他们三兄弟也好,皆是受到各地郡守、州牧的爱戴,是他们的座上宾。

  只要张角能够继续约束这些寻常的百姓,那些郡守、州牧一定会继续优待他们。

  这样下去,只要继续发展个两三代,他们巨鹿张氏也能够成为类似于关中张氏那样的豪门大族,日后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如今,却要领着一群泥腿子造反?

  张宝十分不理解自己兄长的决定,但他无法阻止。

  张角淡淡的偏头,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弟弟,深深地叹了口气后说道:“子顺啊。”

  他指着远处心中怀揣着期待的百姓,这些百姓的头顶已然开始裹上黄巾,他们的手中拿着的是本应该在田地里耕作的各种农具,少部分的将领手中才有着正儿八经的兵器。

  “你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张宝微微摇头:“我看到了不可能战胜大汉的一群人,看到了我们注定失败的结局。”

  张角轻笑一声:“昔年陈胜吴广都能够成功的事情,你为什么觉着我们无法成功呢?即便是你我无法成功,当这起义的号角声响起,天下各地都会有响应之人。”

  “我诸多弟子遍布九州,只要我们在巨鹿揭竿而起,他们便会纷纷景从。”

  “更何况,成功与否从来就不是决定我们是否要做这件事情的关键因素。”

  张角目光幽深,整个人站在那里,神情坚定无比。

  “我们要做这件事情,是为天下黎民讨要一个公道!”

  这般说着,张角直接往前走去。

  此时,空地中已经建立起一个高高的祭坛,这祭坛之上摆满了太平道平日里祭祀所需要用到的东西,一面属于太平道的旗帜飘扬在半空中。

  “呜呜呜”

  号角声传遍整营地,所有的太平道子弟都站在那祭坛之下,仰着头看向站在那最上方的三个人。

  那是张角、张宝、张梁。

  也是他们的天公将军、大贤良师;地公将军、人公将军,是属于他们的领袖。

  张角站在祭台之上,往前走了一步。

  “咚”

  “咚”

  “咚”

  那战鼓声骤然之间响起,一瞬间张角的身后负责祭祀的子弟将香火插入这大鼎之中,无数青烟之上,将三人的面目渲染的让人有些看不清楚。

  在这沉闷而又激荡人心的战鼓声中,张角缓缓开口了。

  “苦难、腐败、欺凌。”

  张角的声音中带着冷肃,他的身上穿着道袍,手中拿着长剑。

  “四百年前,高祖奉承天命而创建了这绵延的大汉,他为天下苍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喘息的机会,他所创建的大汉传承至今。”

  “昔年,大汉的确是和平而又安定的,出现了一位位仁慈的帝王,在他们的护佑之下,我们勉强苟活。”

  “可是,同袍们啊。”

  张角大喝一声,声音中带着急厉与斥问:“如今呢?”

  “自昔年灵帝之时,天下苍生民不聊生!安国王殿下前往长安城,却被奸佞围堵!天子甚至放任世家联合起来,企图谋害安国王!”

  “而先帝即位之后,更是肆无忌惮。”

  “朝堂之上,安国王苦苦支撑,可却有奸贼在朝中为非作歹,如今的大汉已然遍布疮痍!”

  张角的眉宇中带着几分慈悲之意。

  “轰!”

  他的身后,一把大火瞬间燃烧起来,天空中无数的符篆飘散。

  一缕缕火焰出现在那符篆之上,这些符篆竟然在无人接触的时候突然之间自燃了!

  点点火星落在这些黄巾子弟的身上,这小小的火焰并未曾给他们带来苦楚,但却好似让他们变得更加强大了一样。

  张角的声音再次响起。

  “当先皇崩殂之后,天下则是更加的混乱了。”

  “安国王对大汉失望,已然回归官渡城,将官渡城关闭,收留一些活不下去的黎民,可是诸位同袍,纵使安国王的官渡城扩建的再大,又能够收留多少的黎民百姓呢?”

  “我等的同袍、与我等一样的黎民正在饱受痛苦!”

  “长安城中的天子、琅琊城中的天子,一个大汉竟然有两个天子!这难道不是对大汉的分裂么?这难道不是对百姓们的背叛么?”

  “昔年高祖于沛县为根基,建立起了这宏伟的帝国。”

  “如今,到了我们学习当年高祖伟业的时候了!”

  “同袍们!”

  “我等小民饱经沧桑苦难,大汉朝廷腐败横行,视我等为蛾贼!可我等真的是蛾贼么?此时站在这里的人中,有农夫、有寻常百姓、有街上的小商小贩、有当年为大汉流血征战的兵卒。”

  “可如今呢?”

  “你我手中本应该用来耕地的农具,却只能够用作兵器,为我等自己寻求一个活路!”

  张角的声音十分有感染力,他几乎是用哽咽的语气缓慢的诉说着天下的苦难。

  “我等家境贫寒、无法饱腹,我们当中,甚至有人从饥荒遍地的凉州而来,在那里甚至有人易子而食!”

  “我无意欺骗诸位,此时站在诸位里面的人当中,便有从凉州而来的人,他们这一路遭受到了非人的苦难,有些人出发的时候是一家五口,可到了这里,只剩下了一家三口。”

  “他们迫不得已将自己的孩子交换给别人。”

  “若有机缘的人,将孩子卖给高门贵族为奴仆,乞一口吃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下去。”

首节上一节390/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