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64节

  陈朱楼看着面前堆砌的雪花,心中思绪不断。

  陈成己也不着急,只是坐在那里淡淡的等着。

  他很愚笨,或者说不算是聪明,但他知道,只要能够将话说开,自然会有聪明人去思考该思考的东西。

  良久的沉默后,陈朱楼将头埋在双膝之间轻轻开口了:“我不明白,父亲为何这么的信任天子,为何这么的在乎世间百姓,您明明知道,此次事情很大概率是天子设计,想要利用您将朝中权贵除去,而后再将您逼走的。”

  “历代的君王不都是这样么?”

  “想要利用陈氏,但又不愿意信任陈氏;他们怀疑陈氏,但又不得不信任陈氏。”

  “历代陈氏家主,哪里有一个是君臣相宜,得了善终的呢?”

  他抬起头,早慧的陈朱楼双目含泪,他太聪慧了,以至于让人忘记了他的年岁只有十二三岁,寻常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年岁正在蒙学,怎么会遭受这样的场景呢?

  他只是一个寻常的、太过于聪慧,以至于困在了这些“聪慧”之中的孩子。

  有些时候,智慧需要经历岁月的冲刷,方才能够以令人看明白这世上的道理。

  陈朱楼声音哽咽,面目含泪,这个时候的他才像是一个孩子,而非是一个“成年人”。

  他本就是个孩子。

  “父亲。”

  “陈氏自先祖陈野传承至今,历经秦汉两朝,已然五百年了,陈氏身为第一世家,要什么东西没有呢?”

  “我们本就高贵,本就高高在上,为何要与那些百姓搅和在一起?”

  “或许您觉着民心与百姓十分重要,但我们大可以在保护住陈氏的情况下,再继续实施对百姓们好的政策。”

  “如今朝堂之上风云汇聚,天下百姓对于刘氏天子的容忍已经到了一定的限度,您又提前布局,传张角以太平要术,假以时日,天下必定动乱,而动乱的源头则一定是这太平道。”

  “届时,若太平道露颓势,我陈氏自可起兵护卫大汉,而后再次独揽朝纲。”

  “那个时候,天下被太平道冲刷,世家们的力量、钱财被消耗一些,陈氏再出面改革,阻力自然会小很多。”

  “而若是太平道顺利推翻大汉,那也是一件好事。”

  “陈氏大可以像是当年融入大汉一样融入新朝,那个时候政局不稳,太平道以民之身而为帝,届时您便是张角的老师,便是帝师。”

  “如高皇帝创建大汉的时候需要陈氏一样,张角也一样需要陈氏的力量。”

  “陈氏便可以借此机会,重整乾坤。”

  “这样阻力一样会少很多啊。”

  陈朱楼看着自己的父亲,发出了询问:“为何一定要在这个时候,飞蛾扑火,投身这混乱的朝堂之上呢?”

  “父亲,这对于陈氏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啊。”

  陈成己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然后抬起头:“楼儿啊,方才你所说的,我都懂。”

  “可是.”

  “知道这样做,会让天下多少无辜的人死去么?”

  “我也同样想要维护陈氏的安稳,可陈氏的安稳难道比天下百姓的安稳还要重要么?”

  他痛惜的看着陈朱楼,而后问道:“楼儿,你看着我的眼睛。”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

  陈朱楼下意识的看向了陈成己的眼眸,那是一双平静的如同湖水一样的眼眸。

  “陈氏的祖训是什么?”

第350章 五百年前种下的因缘注定

  陈氏的祖训?

  陈朱楼默然的低声说道:“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问心无愧于己。”

  他抬起头:“父亲,难道先顾自己,就是对天地有愧、对自己有愧么?我并不这样觉着。”

  陈朱楼转过头,外面的大雪依旧在不断的落下,将这大地之上给铺上了一层洁白。

  “我也并非是不愿意顾忌天下百姓,只是想要在保住陈氏如今权势的情况下,去完成这一切,这难道不对么?”

  言已至此,陈成己终究是叹了口气。

  这是他的过错,也是陈氏必然要经历的事情。

  陈氏传承了五百多年,内部早已经是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往日里还小,但如今已然蓬勃。

  那便是作为一个世家,陈氏最应当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为民?还是维护陈氏?

  这也是陈氏这些年来似乎变得正在靠拢普通世家的一个原因。

  陈成己不知道该如何说,只是沉默的说道:“你为何会担忧陈氏的传承与权势呢?”

  “自孝公时候起,陈氏便一直没有断过传承,哪怕陈氏一直做的是为国为民之事也是一样的。”

  “或者说,正是因为陈氏一直将天下苍生当做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陈氏才能够一直传承至今,即便是被没几乎每一任帝王怀疑,但所有帝王不约而同的都没有敢对陈氏赶尽杀绝。”

  “朱楼,你觉着这是陈氏的力量威慑到了皇帝么?”

  他摸着陈朱楼的发顶:“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你仔细的想一想。”

  “天下出了那么多的世家、中原大地也历经了这么多的皇帝。”

  “为何世家中唯有陈氏五百年不倒、荣华一直在?”

  “这世上难道没有与陈氏力量相差无几,但却一直威胁不到陈氏的世家么?”

  有些问题不是孩子能够看出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陈成己这身为父亲的来指点迷津。

  他笑了笑:“当你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明白父亲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前来长安城了,这是早在陈氏创立、早在五百年前陈氏开始传承的时候,就已经埋下的“根”,是早在五百年前就开的花,结的果。”

  “一切因缘早已注定。”

  说完这话之后,陈成己缓缓的站起身子来。

  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能够想明白这件事情的,因为这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而陈朱楼则是坐在那屋檐下,看着漫天飘落的雪花陷入了沉思。

  这天下没有与陈氏相同强大的世家么?

  事实上是有的。

  大汉四百年、春秋战国那么多年,怎么可能只有一个陈氏?

  天下世家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仅仅只是说今朝便是有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其中汝南袁氏最为强大,号称为“四世三公”。

  当然,比起来如今的陈氏还是差那么一点的。

  可.他其实已经有了当初陈氏的模样不是么?一样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样的独揽超纲,一样的世代为三公。

  那么,为何袁氏不仅没有如同当初陈氏发展起来那样发展,反而是逐渐的走了下坡路呢?

  是因为当初孝公将女儿嫁给了陈氏?

  不。

  不是。

  因为先皇时候,袁氏也曾求娶公主,只是被拒绝了。

  而那之后,袁氏便一直在悄然的走下坡路。

  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结合着刚刚陈成己所说的话,陈朱楼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差别。

  什么叫做五百年前就种下的果?

  什么叫做因缘注定?

  陈朱楼站了起来。

  陈氏传承五百年,或许有先祖在天之灵的护佑,但更多的则是陈氏这么多年历代家主的努力与牺牲。

  是的,陈氏也同样有为了家族利益而牺牲的家主。

  这就牵扯到一个同样很有趣的问题。

  陈野自第三代后便再也没有干涉过陈氏后代子嗣的成长,那么为何历代陈氏家主都是愿意为百姓牺牲自己、甚至一心为民的人?

  难道五百年间、二十多位家主,从来没有一个是心中有自私情绪的么?

  这符合常理么?

  这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人性。

  二十多位家主、五百多年的时间,所有家主都不会为让家族的人、甚至是不会让自己因为所谓家族的利益而去做伤害百姓的事情。

  那么唯一可能的原因便是“不伤害百姓”这件事情本身,已经成了陈氏的利益本身。

  因为陈氏与天下百姓站在一起,所以就如同是与皇帝站在了一起。

  因为皇帝最根本的利益是让天下稳定,除此之外的利益全都是次要的利益。

  唯有天下稳定了,他的位置才能够坐得稳。

  而只要皇帝的位置能够坐的稳,只要手中的权力依旧可以在,只要自己依旧可以至高无上,那么皇帝一定愿意扶持一个经过事实验证,一心只有百姓,从来没有自己家族利益、也几乎不和其他世家联姻的“陈氏”。

  这便是陈氏这么多年来,历代家主从未曾有过“世家家主”品性的原因。

  因为骨子里,他们便是世家家主。

  只是因为他们的先祖将陈氏的基调已经奠定,而经过后世家主的不断查访,发现这个基调比其余任何的做法都要好。

  无论换了哪一个皇帝,他们都会喜欢这样的陈氏,内心都不会想要与这样的陈氏为敌。

  或者说

  无论换了哪一个皇帝,陈氏最差的结果也是“嚣张”一把,然后回到官渡城中,保持自己天下第一世家的位置,静待时机。

  这便是陈氏。

  这便是皇帝。

  这便是.天下利益。

  当想清楚一切之后,陈朱楼再回头看自己父亲的一举一动,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复杂与无力。

  来长安城是必须的,哪怕知道长安城中或许有陷阱、有利用,哪怕知道只要来了长安,就一定会和其余世家对撞上,甚至有可能和那些奸佞对上,他也必须来。

  因为只有这样做,陈氏才是那个“以天下苍生为心”的陈氏。

  因为只有这样做,陈氏才依旧是那个大义凌然、凌驾于大义之上,绝对不能够被打压、消灭、针对的陈氏。

  陈氏不能够破了自己的不灭金身。

  所以,长安城必须来。

  这是早在五百年前就注定了的事情。

  桃花源中

首节上一节364/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