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27节

  刘彻微微思索了一瞬后,又看着身旁的人说道:“问一问老师,陈氏的钱财是否还足够?扩建官渡城这种事情,本应该朝廷出钱的,如今这钱财全让陈氏出了,朕于心不安。”

  “无论花费多少,届时都由朝廷出资一半。”

  待到绣衣使者离开后,刘彻才彻底的闭上眼睛。

  皇帝难做,皇帝难做。

  这个时候的刘彻终于明白了这句话里面的意思,他不能够让陈氏出全部的钱,否则这城池岂不是真的成了陈氏的?

  只要他出资,不管是出资一半也好,还是全部也好。

  这官渡城依旧是朝廷的。

  刘彻在试探,试探陈氏有没有建立国家的心思。

  太初三年陈氏建立城池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人们自愿来到这座宏伟的城池之下进行帮功,而陈氏也并不会真的免费使用他们。

  即便天子下了诏令,表明为陈氏修建官渡城的,可以充当“徭役”。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服徭役和兵役,但每个家庭都是有固定“额度”的,陈氏的慈悲所有人都知道,为陈氏修建城池,一定不会出人命,顶多是辛苦一些。

  这难道不比去其他地方服役好?

  所以,在天子诏令下达的时候,更多的黔首们蜂拥而至。

  陈氏没有白白的使用他们。

  在这个时代,服徭役是要自带干粮的,或者是要“花钱”购买干粮的。

  但在陈氏这里并不是这样。

  陈氏管吃。

  并且每隔三日,所有人都能够尝到一点点的荤腥。

  别看只是一点点的荤腥,这对于黔首们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更何况平日吃的素的也不差,而且那粥甚至可以让插进去筷子立在那里,不少来服役的人夜晚都暗自的祈祷,祈祷这座宏伟的城池继续修建下去。

  他们愿意继续留在这里服役。

  他们愿意为陈氏修建一辈子的城池。

  人么,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饱肚子,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即便是在遥远的未来,也有许多吃不饱肚子的人,大多数人能够吃饱饭、吃上荤、甚至开始挑剔“这不营养”,也是新世纪之后的十几年的事情了。

  太初三年的日子过得很快,刘彻让陈无实短暂的成为了“内吏”一段时间之后,直接任命陈无实为丞相。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看清楚了刘彻的“帝王”本质,所以丞相这个位置已经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在历史中,刘彻的丞相基本上都是“消耗品”,背锅用的,甚至谁成了丞相那是真的要哭爹喊娘的不愿意的。

  陈无实成为丞相后,一改之前文景皇帝时期的一些政策,开始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而这些法律制度虽然严格,但却并不算是“严苛”。

  当陈无实亲自提着长剑砍了几个勋贵家族子弟的时候,世家、豪强们才终于将那个僵硬的脑袋修正过来。

  站在他们面前的,是那个以法立家的陈氏!

  昔年陈氏的先祖陈野连自己老师、也是自己上司、更是秦国主要变法者“商鞅”的族人都能杀、连当朝太子都能定罪,这几年只是收敛了脾气,让民众休养生息而已

  于是,长安城内的风气顿时一净。

  许多长安城内的黔首都觉着生活突然变好了许多,他们纷纷感慨,原来“法”即便是变得“严格”起来,也并不会如同猛虎一样伤害他们,反而是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啊!

  人们对于法家的态度正在逐渐的改变。

  太初四年,太子年岁逐渐的长大,而大司马、军司马、军都尉也已经人到中年。

  椒房宫

  卫子夫一脸无奈的看着面前的霍去病,扶额道:“去病,你为何如今还不成家?”

第321章 将岁月争渡

  在外十分嚣张的霍将军此时一脸乖孩子的样子,他坐在卫子夫的面前,乖乖听训。

  看着霍去病乖巧的样子,即便是卫子夫一肚子的火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后问道:“是暂时没有相看上的,还是怎么说?若是有已经中意的,那便是跟我说。”

  “我去求一求陛下,为你赐婚就是了。”

  霍去病这才是抬起头,看着面前的卫子夫,眼睛中闪过些许踌躇。

  最后,他只得老老实实的开口:“我我怕对方的家中,看不上我,所以一直不敢提及。”

  对方的家中看不上霍去病?

  卫子夫满脸愕然。

  霍去病何许人也?

  如今大汉掌管军事的三个最顶尖的人之一,也是这大汉的冠军侯,满天下还有能让霍去病如此怯懦的家族?

  不过是一瞬间,几乎长安城中所有适龄的人选全都被卫子夫过了一遍,然后她下意识的看向了霍去病:“难道是陈氏的女子?”

  也只有陈氏的女子,才会让霍去病如此退缩了。

  陈氏,大汉第一世家。

  别说是霍去病了,就算是当初她的孩子,刘氏的嫡长子、如今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这也是没有能够勉强得了陈氏女的,最后还是当今天子亲自去找了已经在官渡中的老安国王,这才定下来的婚事。

  卫子夫站起来,在大殿内来回走动着。

  片刻后,她叹了口气:“那女子可是也看上了你?若是看上了,我便是厚着脸去找一找陛下,请陛下问一问陈相;若是那女子没有看上你,你便是老老实实的再寻一个吧。”

  霍去病猛地抬起头,其实这两年他一直想要找皇帝赐婚来着,但总是不好意思开口,如今皇后开口了,他立马答应了下来。

  “回禀娘娘,那人与我.与我也见过几面,我也不曾知道到底是个怎么说法。”

  卫子夫看着霍去病:“可是陈氏的嫡女?”

  霍去病开口道:“不是,是陈氏的庶女。”

  此时有皇后大包大揽,霍去病的神色也是放松了许多:“昔年陛下为太子选择太子妃的时候,曾有两个人选,其一是如今的太子妃,其二是辟辰候的嫡长孙女。”

  “侄儿心悦的,是这辟辰候的庶长孙女-陈月。”

  说起来陈悦,霍去病有些滔滔不绝:“昔年,侄儿出征归来的时候,曾在长安城门口见过她一面,这几年在长安城中的一些宴会上,也多次碰见。”

  “只是.”

  一向嚣张大胆的霍去病谈论起来自己的新上人,也总是有些羞怯的:“只是一直不敢与她说话。”

  “想来,她应当是见过侄儿的,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印象了。”

  听到这里,卫子夫彻底的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第一,是一庶女,第二见过刚出征归来的霍去病。

  她上下打量着霍去病,看的霍去病都有些茫然了后说道:“你在这等着,我这便去找陛下,请陛下问一问。”

  这世上的女子,见过霍去病昔年征战归来那意气风发样子的,有几个会不喜爱他呢?

  更何况.

  霍去病这小子不懂的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卫子夫自己却是太懂了。

  她听闻过那位“陈月”,这位在长安城中也算是有名的才女,但唯有一点,她不喜爱出门,反而总是喜欢在家中研读书籍,其中也多有兵书之流。

  那怎的这么巧,每次霍去病这个猢狲出去参加宴会,都能够遇到陈月?

  不过是有心与有心罢了。

  未央宫中

  刘彻坐在大殿内处理事务,就听到身旁的人小声说到皇后来了,他抬起头,见到卫子夫款款走来,目光也压根不看周围的那群舞女,目不斜视的看着刘彻行礼。

  刘彻也是摆了摆手,令身旁的侍女、以及那几位少年退去。

  “子夫今日来此,可是有什么事?”

  他指了指身旁:“你可是甚少来我这里啊。”

  卫子夫接替了之前为刘彻按肩膀的侍女,继续柔和的按着,听着刘彻的话,这才是将自己如何担忧霍去病不成家,之后又询问霍去病,最后得知霍去病的心上人乃是陈氏庶女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期间还夹杂着一些她自己的猜测,比如陈氏女也看上了霍去病什么的。

  等到听完了全部,刘彻才是一愣,继而大笑着:“哈哈哈哈哈,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臭小子,也知道在心上人面前羞怯了?”

  “不过你这么一说,的确是他也该成家了。”

  “朕正捉摸着替他赐婚,谁曾想到竟然已经有了心上人?”

  沉吟片刻后,他看着身旁的内侍,请他召请“陈无实”到来。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陈无实也很快的到了这未央宫内,他看着面露笑意的刘彻心中十分好奇:“陛下,宣召臣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刘彻喜笑颜开的说道:“朕是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啊。”

  喜事?喜从何来?

  等到刘彻将事情说完的时候,陈无实这才反应了过来,他略微一沉吟后说道:“陛下,虽说这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臣却着实是做不了主。”

  “陈氏从不强求子嗣前去联姻。”

  “不如等臣回去问一问月儿?”

  刘彻此时正在兴头上,他也想要验证一下皇后的猜测,于是便让人宣召了陈月到来。

  见到陈月后,刘彻只是问道:“朕想为赐婚,你意下如何?”

  “可是愿意?”

  刘彻故意没有说出赐婚的人选,是想要试探一下陈月,看看陈月的心中是否有霍去病,若是有,在这种情况下,陈月定然会反抗自己。

  若是有,又不愿意反抗,那这样的女子如何配得上他的冠军侯?

  陈月并不惧怕,她昂着头,看向刘彻:“回禀陛下,臣女心中已然有了心上人,虽然那人瞧不上臣女,但臣女也不愿嫁与他人,只愿回官渡老家祠堂,守着祠堂燃灯一生。”

  刘彻眯着眼睛:“那人是谁?”

  陈月低着头:“陛下,臣女不能说,否则便是毁了那人。”

  “还请陛下降罪于臣女,而不要迁怒于那个人。”

  刘彻愈发觉着卫子夫的猜测是正确的,他笑着说道:“那你总该说一说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吧?”

  “朕要为你赐婚的,可是这天下一等一的英才俊杰。”

  一等一的英才俊杰?

  陈月虽然心思玲珑,但却没有反应过来,只是低声说道:“臣女心中的,也是一等一的英才俊杰、少年英雄,在臣女心中,除却叔祖临安公外,无人能比。”

  刘彻听到这个回答,直接确定了陈月的心上人是谁。

  但还是多嘴的问了一句:“那为何瞧不上你?可是已经有了婚配?”

  陈月同样是有些无奈:“他尚未婚配,但臣女曾多次与他碰面,他却未曾正眼瞧过臣女,因此臣女觉着他只怕是心中另有人选。”

  话说到这里,在场的另外三个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底的笑意。

  原本以为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谁曾想这是落花有意,流水也有意,只是流水之意没被落花看出来啊?

首节上一节327/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