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43节

  承秦七年,秋。

  天下人都在关注这一场战争的时候,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在关心战事、民生的时候,就连太子盈都难得的开始关心处理政务的时候,就在刘长这个做精都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消停的时候。

  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

  刘如意为了那个侍妾的外家“兄长”,亲自前往长安令那里,责令其将人无罪释放,并且在长安令表示出这件事情必须要请示陛下的时候,直接拔出长剑砍了长安令一剑,之后带着自己的“小舅子”洒然离去。

  在这件事情出现了之后,刘邦一开始并没有在意。

  在他看来,自己打下来了天下,自己最受宠爱的孩子别说只是伤了一个人了,就算是杀了他又能如何呢?

  当然在刘邦的耳朵里,这件事情是长安令找事关押了却烨,并且在他堂堂赵王刘如意前去的时候还出言不逊,他愤怒之下才拔剑。

  从这里来看,刘如意还是有一些脑子的。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来看,刘如意的确没有什么脑子。

  因为他做了一件让刘邦都不知道该怎么说的事情。

  他令人将刘恒按在地上,之后当着刘恒的面打死了侍奉刘恒的几个内侍,并且嚣张的表示这是刘恒多管闲事的下场。

  当然

  在战事的紧锣密鼓以及戚姬的“耳旁风”下,刘邦有些想要将这个事情搞搞拿起,低低放下。

  于是,他先下令将打死刘恒那几位内侍的“罪人”关押,将刘如意挑了出来。

  之后便以“国事繁忙”为理由和借口,将这个事情暂时搁置了。

  安居公府

  刘恒坐在陈彼面前,眼神中带着疲惫和愤怒之色,那疲惫之下是无穷无尽的怒火,但是他的怒火却不是因为自己。

  他看着对面的陈彼声音低沉:“他辱我我没有觉着有什么,毕竟对于他来说我和母亲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夫人和皇子罢了。”

  “以他的身份,即便是杀了我或许父皇也不会说什么。”

  刘恒的脸上带着疑惑,他看向陈彼问道:“先生。”

  “可为什么他要杀了那几个内侍?难道那几个内侍就不是人么?”

  “他还当着我的面说,这天下是刘氏的,他刘如意侍妾的兄长只是想要几亩田地而已,我凭什么多管闲事,他还说要将那几个黔首处死。”

  “父亲也知道这件事情,但却并不以为意,父皇处理那几个内侍也只是因为他们“按着我”,有辱皇室体面。”

  “难道黔首在他们的心中真的不重要么?”

  “难道人命就这么卑贱么?”

  陈彼坐在那里,听着刘恒诉说着自己心中的委屈,他有些满意的看着刘恒眼睛中出现的那一抹情绪。

  那一闪而过的情绪叫做

  “野心。”

第253章 看为师通天代

  什么样子的人能够成为皇帝?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儒家喜欢“仁德”的帝王,所以在孔孟看来,必须要“爱民”的人才能够成为皇帝。

  墨家提倡“兼爱非攻”,所以在墨家看来,能够重用贤才、不以阶级来区分天下人的人,不发动非正义战争的人才能够成为皇帝。

  法家重视“法度”,所以在法家看来,能够以权势、威势慑服天下人的人才可以成为皇帝。

  陈氏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陈氏的思想理念较之更为“杂糅”和“先进”一些,在陈氏看来,能够严明法度、重视爱民、恪守己身的人才能够成为皇帝。

  但

  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流派,都坚定的认为皇帝必须要有一个品性。

  “野心”。

  唯独野心是成为皇帝的必要条件,没有野心的人成为帝王后会是一场灾难。

  在过去,陈彼看不到刘恒眼睛中的野心,他也无法过度的强迫刘恒做什么事情,可时至今日,当那些人、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将黔首视作草芥的时候,刘恒的眼睛中终于有了野心的迸发。

  这一抹野心是针对“黔首”的。

  陈彼此时能够猜测到刘恒的心里状态,刘恒这个时候只怕想要自己成为皇帝,来维护天下的黔首。

  这便是陈氏想要的皇帝。

  他看向一旁坐着的刘恒,低声道:“殿下,您应该知道的,在如今的士人阶层看来,那些卑微到尘土里的黔首是不配称之为“民”的。”

  是的。

  哪怕先秦时期那些人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再怎么动人心弦,再怎么让后世之人觉着高尚,也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一直存在的事实。

  在这些人的眼睛中,普通的黔首是不算“民”的。

  高高在上的士人阶层眼中,“民”等同于国人、等同于有姓氏的普通国人,可在这时代拥有这些的人并不算多。

  这个时代,有的是人没有“姓”也没有“氏”。

  他们没有被高高在上的士人阶层以及统治者计算到自己爱护的范畴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持续到原本历史中文帝登基后才好了一些。

  再之后?

  这些人再一次被重视的时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那个时候一个伟大的人带领着这群想要生活下去的草芥,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那个时候庞大的王朝因此而奠定了坠落的根基。

  黄巾。

  是的,黄巾。

  历史中,秦汉时期最普通的黔首被重视的情况只有两次,一次乃是“陈胜吴广起义”,另外一次则是“黄巾起义”。

  唯有当锋利的长剑放在士人脖子上的时候,他们才能够真切的意识到,原来这些人也是需要生存下去的啊,他们不是卑贱的猪猡。

  刘恒听到陈彼的话抬起头,眼神中充斥着愤怒之色。

  他紧紧地盯着陈彼,轻声道:“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么?”

  陈彼轻笑一声,他看着刘恒,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与陈氏,永远不会这么认为。”

  “这世上的人在陈氏眼中,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陈氏不会因为对方是权贵就卑躬屈膝,也不会因为对方是最普通的黔首而肆无忌惮、嚣张跋扈。”

  陈彼看着刘恒,声音很轻,但话语力达千钧。

  “陈氏如今有嫡系族人三百八十五人,旁系族人共一千九百四十三人。”

  “我可以用自己的性命以及陈氏的荣耀起誓,无论是旁系还是嫡系的陈氏子弟,都未曾欺压过黔首、也未曾有过将黔首当成草芥的心思。”

  他低声道:“陈氏中人,一生唯求问心无愧。”

  “世上几多事,千般变化,万般无穷。”

  陈彼轻声开口:“您知道,为何我一开始就选中了您,让陈氏站在您的身边么?”

  “相信您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情况。”

  “也清楚陈氏的情况。”

  “若如今陈氏愿意,出去吼一声,无论是太子还是赵王、淮南王等,都会眼巴巴的来到陈氏,请求拜我为师。”

  “太子拜我为师,他便是永远的太子,下一位皇帝,没有人可以再动摇他的太子地位。”

  “哪怕他不愿意皇后也会逼着他来。”

  “淮南王、赵王两人如论谁拜我为师,他们背后的势力都会十分兴奋的以陈氏为首。”

  陈彼扯开嘴角看着刘恒:“殿下相信么,若是我答应帮助赵王殿下登基,拿下太子、甚至是皇帝的位置,即便陈氏要求将南方故楚国的土地给予陈氏,而后让陈氏立国,封陈氏为楚王,赵王殿下也会愿意的。”

  “您信么?”

  刘恒没有沉默,只是幽的说道:“我相信。”

  赵王绝对干得出来这种事情。

  陈彼看着刘恒神色严肃认真:“可是臣干不出来这种事情,陈氏也永远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殿下,陈氏选择您、我选择您,便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

  “您能够看到那卑微到尘土里的黔首,您成为皇帝的话,天下之间无论是律法还是其他的什么,都能够继续恢复休养生息。”

  “天下才能够真正的安定下来,而非是现在这种表面上的安定、属于士人阶层的安定。”

  陈氏的梦想很大,但刘恒听完陈氏所想要的东西之后,脸颊上久违的出现了不可遏制的笑容,他轻声道:“您说的对。”

  “天下人需要真正的安定。”

  他弯腰行礼,彻底的在心里认定了这位老师

  “弟子见过老师。”

  “愿老师长寿如疆。”

  陈彼的脸上也终于露出来从匈奴南下后的第一个笑容,他将刘恒搀扶起来,脸上带着沉默的笑容。

  “殿下如今认我为老师,那我便是要做一些事情当做“拜师礼”了。”

  他眼睛中划过一抹寒光。

  “陈氏这辈子最不害怕的就是所谓的权贵。”

  陈彼走到刘恒的身边,拍了拍刘恒的肩膀:“殿下,看一看陈氏在朝堂中、在天下影响力吧。”

  “此事,便交给为师了。”

  看着陈彼的背影,刘恒的眼睛中带着些惊讶和喜悦。

  原来这就是有靠山的感觉么?

  朝会,长乐宫

  刘邦并没有将之前刘恒与刘如意的事情放在眼中,毕竟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自己两个孩子之间的打闹罢了。

  至于死掉的内侍、宫女?

  小事。

  所以,在朝堂上陈彼站出来的时候,刘邦以及众多朝臣是处于一个茫然状态的。

  这是怎么了?

  怎么回事?

  难道是前线的战事出现了什么问题么?

  这位在朝堂上一直没有什么动静,甚至好像隐身了的祭酒怎么突然站了出来,不再保持安静和沉默了?

  他们都觉着陈彼所说的会是一件大事。

  但.

  陈彼所说的只是一件他们认知当中的“小事”。

首节上一节243/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