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40节

  双方必须有一方被打残才能停止的战争。

  而在这样的气氛下,秦国咸阳城中,却有一队马车缓缓的走出了咸阳城,朝着南方的渡口而去,他们要乘船前往楚国!

  这一次带队的,是名扬天下的文安君陈慎!

  昭襄王十六年冬天。

  屈氏门前。

  当代屈氏家主屈棱站在门前,脸上带着些许快意之色,但这一抹快意转瞬间就消失了,他掩藏着自己内心的快乐。

  万万没有想到,他能够得到天下闻名的陈慎的拜访!这是何等的荣耀?

  陈慎何许人也?

  秦国的国相!天子亲自想要封其为“公”的大贤!周显王亲自夸耀的“君子”,安国君陈野的嫡长子!陈氏的掌舵人!秦国的实际掌控者!

  权倾天下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不辞辛苦,千里迢迢的从咸阳城而来,来到的第一时间没有见楚王,而是悄然拜会自己!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位权倾天下的秦国右相同样认为,自己在楚国中的地位啊!

  这才是他真正开心的原因。

  也是屈棱站在门口迎接陈慎的缘故。

  远处马车缓缓而来,路上荡起些许尘埃,屈棱看着身边的侍从说道:“这条街道是谁打扫整理的?”

  他轻飘飘的说道:“我已经吩咐过,今日文安君来此,不需有任何尘埃,此时怎么还有尘埃荡起?若是文安君介意,岂不是我的过错?”

  “将其杀了吧。”

  身旁侍从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是轻声道:“诺。”

  而马车此时也停在了他的面前,陈慎掀开帘子,快步走了下来,一举一动都彰显出对屈棱的尊重。

  “屈君,久仰!”

  PS:第一更送到~

第155章 战争背后的故事【二更,求订阅】

  屈氏在楚国内是封君,封地便在“屈”,所以叫屈棱一句“屈君”并不算过。

  陈慎站在那里,走下车马的时候神色中带着平和与一抹掩藏起来的锐利,他不曾高傲,但站在那里就让人觉着这是一个“贵人”。

  屈棱走上前来走到了陈慎的身边,表现得同样十分谦卑,哪怕他知道这一次陈慎是来做什么的也是一样。

  越强势的人,见面的时候表现得便越谦卑。

  这是常态。

  陈慎笑着说道:“冒昧来访,屈君不曾见怪慎便已经觉着欣喜了,如何劳烦屈君在外等候?”

  屈棱一边笑着将人往府邸内迎,一边同样是语气带着三分笑意:“文安君来此,若是我不出来迎接,反而是显得我失去了礼数。”

  “我知晓文安君为何前来,文安君入内,我们详说。”

  府外的风很大,些许鲜血洒落在路面上,很快就有人打扫了个干净。

  屋子里面非常暖和,南方本就湿冷,尤其是在这个年岁,所以屈氏的屋子里从早到晚都燃烧着火炉,炉子里面所燃烧着的也不是一般的木柴。

  些许香味从炉子中飘散而出,陈慎微微一嗅不由得感慨:“我只在秦王的大殿内见过这种柴木,名为“九乡木”,木头燃烧的时候会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香味扑鼻但却并不显得刺鼻,乃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楚国果然豪富,屈氏果然富有,竟然能够以此木取暖。”

  屈棱一边为陈慎倒茶,一边笑了一声:“文安君过誉了,不过是些许木头而已。”

  那炉子中燃烧着的火焰,将“九乡木”以及“绢帛”尽数燃烧,楚国三大豪族家主的屋子里面,取暖用的东西全都是“绢帛”加上这“九乡木”,两者混合在一起,产生的灰烬与烟雾最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是产生的那些烟火气,也像是青烟袅袅,带着些许韵味。

  “文安君来此,所为的事情,棱也能够揣测一二,只是不知道安文君能够给楚国什么呢?”

  陈慎看着一上来就直奔主题的屈棱说道:“待到秦国赢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魏国所占据的楚国城池,全部会归还给楚国,且魏国本身所割让的城池,秦国愿只占据四成。”

  屈棱不可知否的略微沉默着。

  而陈慎却是说道:“这是秦国能够给楚国的。”

  “接下来,是秦国能够给屈氏的。”

  他笑着看向屈棱,屈棱也抬起头,两人对视着,陈慎继续说道:“秦国愿意将所占据的原楚国城池中的一座,让给屈氏。”

  屈棱微微抬头,看着陈慎,还未说话的时候,陈慎又是说道:“除此之外,还会将这座城池紧邻着的另外一座城池送给屈君您。”

  这是三样礼物,分别送给三个不同的对象。

  “楚国”“屈氏”“屈棱”。

  屈棱嘴角的笑意荡漾开来,他看着陈慎,微微摇头:“文安君啊文安君,早就听闻文安君乃是纵横天下的大才,更是曾跟在商君、苏子、张子身边学习,今日才算是见到了文安君的厉害之处。”

  他只是问道:“可是,这两座城池不通过楚国而给屈氏的话,屈氏如何获得呢?”

  屈棱没有提及自己,只是提及屈氏。

  陈慎同样淡淡一笑:“这两座城市本就是屈氏的不是么?”

  “而秦国也愿意为了这两座城池,而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重金购买。”

  “钱财我已经带来了,若是屈氏以及屈君觉着不够,还可以再加。”

  财物金银向来是无往不胜的利器,秦国即便想要送给屈氏以及屈棱金银也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城池便是一个合适的借口。

  一个让双方都不那么尴尬的借口。

  屈棱再次问道:“城池归还给楚国后,楚王不一定会要这三座城池,或许也会交给秦国,那秦国可有想法将其“购买回去”?”

  这是一个试探。

  陈慎当即点头:“当然。”

  他笑着说出了一个数字:“这是秦国所能够拿出的钱财,无论楚王要价是多少,秦国都会拿出这些钱财。”

  陈慎的语气中带着恳切:“当然了,慎的身体不好,但其余的秦臣来到楚国,慎与王上并不放心他们,所以届时想要通过屈君以及景君、昭君三位的权势将这财物蒂缴纳给楚王。”

  “而此次,慎也只会和屈君一人说起购买“魏国中楚国城池”的价格。”

  话里面表现出来的意思很明显了,财物就这么多,我只会告诉你价格,至于你能够和楚王谈到什么样子,那就是你的本事,多的是的,少了我们肯定会补。

  而若是你觉着自己不行,就拉着其余两个封君一起去谈,至于分给另外两位封君多少,那也是你的本事。

  屈棱的嘴角浮现出来笑容,他看着陈慎,脸上的笑意和眼眸中的笑意比之前真挚了许多。

  他再次感慨的说道:“秦国有文安君,的确可以安国了!”

  屈棱看向陈慎说道:“棱便应下此事了,文安君尽管放心的去见王上,王上定然会同意的。”

  他微微笑着:“至于其他两位封君,文安君不必担忧,三日后屈氏会举行宴会,只是不知道届时文安君可有时间前来参与?”

  陈慎自然点头:“屈君相邀,慎怎么能够没有时间呢?”

  “便如此一言为定吧。”

  昭襄王十七年春,平都之战打响。

  最初的时候,战争都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对方,而之后便是大开大合的战斗,无人能够幸免。

  昭襄王十七年春的时候,楚国悍然宣布加入秦国与三晋之间的战争,楚国将领项燕带着近十五万大军攻伐魏国,想要借此“围魏救秦”,而远在平都的魏公子魏无忌也确实是如同项燕所猜想的呀一样,不得不调配一部分的兵力守护魏国。

  而对此韩、赵联军并没有说什么,这一次的三国合盟本就是要共同进退,攻打其中一个,在自然就和攻打其他两个没有什么区别。

  魏无忌身为本次战争中韩赵魏方身份最高的人,自然不能轻易离去,哪怕他的国家受到了攻击也是一样。

  于是,赵奢带着十万人前往魏国围堵楚国。

  十万人的防御,若是没有三倍的兵力休想击破。

  但楚国的项燕抵达魏国附近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发起进攻,他只是令大军就地安营扎寨,这是秦国的要求,也是楚王的要求,项燕自己也知道,这十五万兵马他是需要全须全尾的带回去的。

  而守城的赵奢虽然着急,但他却不敢轻易的走出城门。

  因为一旦出城,没有了城池的防御,他们之间就是完全平等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他带来的军队中混杂着三国的兵力,合作性甚至还没有项燕手下的兵马靠谱。

  他不一定能够打得过。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昭襄王十七年几乎转瞬间就过去了,咸阳城中的人们在担忧着边疆的战争,而那些贵族们却依旧是在享受自己的乐趣。

  可他们的日子也并不算好过。

  自从昭襄王十六年陈昭回来之后,咸阳城的律法便为之一清,几乎没有什么贵族敢再触犯秦律了。

  最开始的时候有人觉着陈氏已经衰落了,陈昭定然不敢对付自己,毕竟他的身份很尊贵。

  在他触犯了秦律之后,不过半个时辰他就被陈昭着人抓了起来,因为他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身份与恶行,在大街上就作恶,并且作恶后大摇大摆的前往酒肆。

  当他被捉起来之后,满朝文武除却少数的几个人之外,所有人都在求情。

  甚至秦王嬴稷都有些担忧的想着让陈昭暂时不要那么快的处理这个人,不要那么快速的进行判罚,因为这个人是赢疾最宠爱的幼子。

  

  如今的赢疾正在前线指挥战斗,若是此时杀了他的孩子,岂不是令人心寒?

  当然了,嬴稷担忧的却并不是会让赢疾心寒,而是他害怕赢疾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给秦国来一记狠的,带着秦国的一部分兵将投诚,那会对秦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司寇府中,来人络绎不绝,不是来求情的,就是来为他们的“主上”送请柬书的。

  送请柬的也很简单,是想要保住赢疾的这个孩子。

  陈昭静静的坐在府内,神色莫名,不知他在思索什么,他的旁边站着一个小小的孩子,年方八九岁左右,正是他的嫡长子,陈肃。

  陈肃看着桌子上的那些请柬,笑着说道:“父亲此时想要如何做?”

  他的脸颊上笑容不变,不像是一个孩童。

  陈昭看着自己少年老成的儿子,只是摇头笑着说道:“秦律便是如此,我能如何做?不过是按照秦律而做!”

  陈肃挑了挑眉头,看起来倒像是一个少年人了:“父亲不担心赢疾将军投诚谋逆?”

  陈昭轻叹一声:“我担心,但我也不能担心。”

  “此次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是老贵族们的试探,他们想要试一试秦律的尊严是否真的在什么时候都不能被践踏。”

  “也同样是给陈氏的一击痛击。”

  陈昭嘴角带着冷笑:“陈氏如今,判也不是,不判也不是。”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你大父之前做了什么?他明知道魏冉、查生的某些行为是王上指使的,却为了“反击”所以根本没有理会王上,依照秦律处理了查生与魏冉。”

  “而如今,若是我们没有因为要维护秦律的尊严,而杀掉赢疾的儿子,你信不信一日之后,咸阳城中便会出现流言,说陈氏并不是那么想维护秦律的尊严,只是看不上秦王而已。”

  “可若是我们杀了赢疾的儿子,那么便会恶了赢疾。”

  “赢疾此时立下大功,他回返之后定然可以封君,甚至是会暂时执掌太尉的位置,毕竟他的身体恐怕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了。”

  “他们想要挑起陈氏与赢疾之间的争斗啊。”

首节上一节140/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