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11节

  “踏踏踏”

  随着一阵脚步声的响起,一个身上穿着素袍,眉宇之间带着几分温和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一身风骨长存,半点眉目温和。

  正是陈守!

  陈守微微一笑,见了陈慎说到:“兄长不必着急,这乃是王上的计谋罢了。”

  紧接着,陈守坐在了陈慎的面前,轻叹一声,说起来了这件事情的原委。

  “其实事情很简单,王上与我在在赵国的时候,因为无聊便经常推演天下间的局势。”

  “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所谓的“礼”与“邦周”的约束,在“孝公”的时候还有一些,在先王的时候其实已然没有了。”

  “甚至就连邦周都是因为秦的缘故才能继续存活下去。”

  “随着先王称王,天下诸国瓜分了那些小国后,天下间的“礼乐”更是崩坏到了某种程度,在这样子的情况下,天下诸国已经是转守为攻。”

  “被动的防守以及用“仁义”之名而限制诸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们继续对周天子恭敬不仅不能够继续得到好处,反而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某种限制,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天子是会一直站在我们这边,还是站在六国那边。”

  “一旦天子反转,与六国一同对付我们,那秦国一定会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

  “所以我与王上便开始思考,该如何做又能不损伤秦国的额“仁义”之名,但是又能和“邦周”割裂。”

  “最后,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

  陈慎此时已然是全部明白了,他的声音中略带了然的说道:“让周天子先动手?”

  陈守嘿嘿一笑,看着面前这位从小就聪慧的大哥,继续说道:“不错,我们想到的办法就是让周天子先动手。”

  “无论是天子的身边还是其余几位国君的身边,都有被我们收买了的人。”

  “这种情况下,想要不动声色的蛊惑他们做一些事情太简单了。”

  “当我与王上得知,他们都想要离间我们陈氏与王上、与秦国之间关系的时候,王上与我就知道,机会来了。”

  “一个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在正义角度上与周天子撕破脸的机会来了。”

  “从此之后,我们不必再对周天子恭敬,甚至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开始反驳周天子。”

  陈守叹了口气说道:“这将是秦国最大的一个变化,从此之后,秦国便完全自由了。”

  陈慎已然想明白了陈守和嬴稷的计划。

  周天子册封陈氏为“公”,并且联合其余六国让陈氏立国这个事情,本身便是不符合“礼”的,即便他是周天子。

  因为其一陈氏不愿意,其二,陈氏不是邦周的臣子,而是秦国的臣子。

  “分封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诸侯国对自己国内有着全部的掌控力,哪怕是邦周的天子也不能够越过诸侯而处理诸侯的臣子。

  这无疑是对“分封制”以及“礼乐制度”的一种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就成了“受害者”。

  邦周的掌控者周天子,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名义上,都成了“昏庸”之人。

  秦国不再纳贡、不再尊周天子,甚至开始攻伐邦周都是一件没有任何人可以指责的事情.

  当年的武王伐纣为何是一件宏伟的、光明正大的事情?

  因为武王伐“纣王”时候,给出的理由是“纣王”无道昏庸。

  陈慎幽幽的叹了口气,看着嬴稷与陈守,无奈的说道:“原来如此。”

  “只是此举太过于冒险了。”

  这个冒险有两层意思,其实嬴稷和陈守都能够听出来,但陈守只是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没有说什么。

  嬴稷站起身来,微微一招手,一旁的内侍端着早已经准备好的盘子走了过来。

  盘子上放着两个青铜酒爵,以及一把青铜匕首。

  嬴稷拿起匕首,在掌心狠狠的割了下去,鲜血顺着手心而缓缓的流了下来,他握紧拳头,将血液滴落在两个酒爵之中。

  “滴答滴答”

  略微浑浊的酒液很快就被鲜血浸染成了漂亮的红色,嬴稷将手中的匕首递给了面前的陈慎,轻声道:“我知晓卿心中的忧虑,但今日赵氏赢姓稷,愿在此与尔立下万古不变的誓言。”

  他的神色威严肃穆,声音低沉有力。

  “陈氏不负赢姓,赢姓不负陈氏。”

  “若赢姓负陈,则国运断裂,秦之不续!”

  陈慎看着站在那里的嬴稷,忽然笑了,像是花朵一样艳丽,他同样拿起手中匕首,在掌心割下一刀。

  鲜血滴落在酒液中,与之前嬴稷的鲜血混合在一起。

  “赢姓不负陈氏,陈氏定不负赢姓!”

  “若陈氏负赢,则天诛地灭!”

  二人端起面前的酒爵,举杯声音沉顿:“此誓言,万古不变!”

  而后,一饮而尽。

  嬴稷脸颊上带着笑容,他看着陈慎说道:“陈卿可放心了?”

  他指着一旁的陈守说道:“我老师可是一直悬着一颗心,差点是因担忧而无法安眠啊。”

  陈慎瞪了一眼陈守,翻了个白眼说道:“若不是他瞒着我与王上做出这种事情,他又怎会做贼心虚?”

  陈守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了。

  而嬴稷与陈慎对视一眼,继而大笑出声,笑声回荡在这大殿中,久久不绝。

  

  “昭襄王五年,天子封陈氏于官渡,许其立国,陈氏谢之。时,秦王大怒,斥天子曰:“王无道!秦怎能侍之?”,此后,秦不再于邦周称臣。《战国书周本纪第三》”

第133章 “周天子”【一更,求订阅】

  昭襄王五年。

  秦王嬴稷在咸阳城宣布,不再朝贡周天子,并且斥责周天子的昏庸、无礼。

  同时追封安国君陈野为“安国公”,加封安国君嫡长子陈慎为“文安君”,加封安国君嫡次子陈瞻为武安君。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天下人纷纷震惊。

  但秦王的反应似乎也在天下人的猜测中,毕竟这一次的确是周天子做的太过分了。

  周天子越过了秦王而封秦王的臣子为“公”,并且蛊惑陈氏立国,别说发生在秦国的话,只怕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那个国家的国君都会暴怒,并且斥责之。

  而六国的国君这个时候也不敢过于开口表示自己的支持。

  为什么?

  因为他们在害怕,害怕“周天子”什么时候发癫,然后也封他们的某个臣子为“公”,许他立国。

  他们不敢猜测自己到了那个时候会做出什么样子的反应。

  所以这个事情的余波其实很快就平息了,没有什么人再次提起来这个事情。

  六国没有损失什么东西,秦国也没有损失什么。

  唯一受伤的,大概就是在这一场风波中占据“主角”位置的“周天子”了吧?

  在最秦王宣布不再朝贡周天子了之后,其余几位君王也默默的、低调的断掉了对于周天子的纳贡。

  新的周天子很快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儿,但却没有想太多。

  因为上一任周天子,周慎靓王和上上一任周天子都在苦日子中生活过,所以日子都较为节省。

  这几十年来,七国对周天子的朝贡多少是积蓄下来了不少。

  至少可以再支持周天子人如今奢侈的生活半年多一年左右,所以周天子只是感觉到了愤怒,他第一次察觉到了愤怒到底是什么感觉。

  他端坐在大殿之上,眸子阴沉。

  极度愤怒下的周天子是完全没有理智的,他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甚至有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昭襄王五年秋,周天子宣布秦王不纳贡违抗天子诏书,所以他要讨伐秦王嬴稷。

  与此同时,周天子向六国借兵,决定亲自御驾亲征,讨伐不义之贼子。

  六国虽然觉着这个事情莫名其妙,但能够看见周天子讨伐不臣倒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至于借出去的士兵能够多少回来?

  那是小事。

  反正周天子有钱粮,又不用他们出物资。

  那些人死了也就是死了,大不了每个国家都少借给周天子一些就是了。

  在这样子的心情下,六国纷纷宣布支持周天子讨伐不臣的事迹,每个国家各自借出了一万多的兵马,加上周天子和东周国内的士卒,一共拼凑出来了将近十万大军。

  周天子站在车辇上脸上的表情中带着些许肆意,他觉着自己这个周天子当的比自己的父亲威风多了。

  一声令下,好几个国家的国君都要借给自己兵马。

  一声令下,天下莫敢不从。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彻底的将当初他父亲临死之前交代给他的一切都给忘记了,忘记了什么叫做韬光养晦,忘记了什么叫做小心谨慎,忘记了什么叫做为了延续血脉、宗庙,不可得罪秦国。

  他只是知道,自己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直对秦国有意见。

  他只是知道,他自己对秦国有很大的意见。

  昭襄王五年秋天。

  咸阳城,章台宫中

  嬴稷一脸迷茫的看着面前的人,脸上带着些许困惑:“老师,您说周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他怎么敢讨伐秦国的呢?”

  “他以为秦国还是最开始那个需要周天子赐封领土的秦国么?还是说他以为邦周还是当年那个,一声令下没有人敢不服从的邦周?”

  陈守坐在嬴稷的对面砸了咂嘴:“王上,臣也不理解周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既然发生了这种事情,我们还是需要应对一下的。”

  嬴稷翻了个白眼:“应对一下?”

  “若是六国合盟派遣名将前来,或许我们还需要小心应对,但这位脑子发蠢的周天子.”

  嬴稷说到这里甚至还停顿了一下,脸上带着些嘲讽之色:“他真的懂兵么?”

  虽然这样说,但嬴稷依旧是召集了群臣后,令司马错带兵前往抵抗了。

  或许是一语成谶,带着兵马前来攻打秦国的周天子,在半路上的时候因为受不了这行军路上的苦楚,所以令军队走走停停。

  

  又因为在宫中的时候过于奢靡,所以根本不懂得钱粮的可贵,多次责骂、侮辱行军的兵卒。

  兵卒们虽然要听从周天子的号令,但有些兵卒却并不是周的士卒,而是六国的士卒.

首节上一节111/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