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没办法插手朝堂之事。
随着大汉越发的稳固。
军中之人的地位便越发的低廉。
文臣现在更是站在武官上方。
踏入朝堂,总得给张家开辟一条道路。
好让他兄长能在军中安然无恙。
“公子,您想去哪儿?”
门外,一名侍从看着张兴民,眼中浮现出一丝担忧。
和叔老爷想的一样。
两位公子随着年龄增长,心思越发的琢磨不透。
让人猜不透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大公子还好一些。
为人比较洒脱,而且讲义气。
心思的也比较容易猜。
和大公子相处的人,都说大公子是比较随和的人。
都愿意和大公子相处。
而小公子就不一样了。
小公子和大公子的性格南辕北辙。
大公子跳脱随意。
小公子内敛沉稳。
这两人一静一动,要是相互合作,定能相得益彰。
只是……
两位公子并未在同一家书院就学。
甚至没在太学读书。
小公子经常在外游历。
见识人非常人可比。
再加上张家商行的帮扶,小公子已经有了人龙之姿。
小公子在张家商行的地位要远超大公子。
他是被张家寄予厚望的人。
甚至有望成为张家下一任家主。
身为张家家主,应该从大局考量,不应该计较这一时的得失,小公子有点太着急了。
“三叔,您该回张家商行了。”
张兴民在门口停了下来,扭头看着自己身边的老人,淡淡的说了一句。
老人浑身一僵。
看着张兴民的背影,无声的叹了口气。
然后从自己怀中拿出了一封婚书。
直接递给张兴民。
“这是二老爷在去世之前,给两位公子留下的婚书。”
“大公子的婚书已经被其拿去,您未来的娘子正在京都,找好门户之后,切记前去拜访。”
老人将婚书双手呈给张兴民。
张兴民没有拒绝,将婚书拿了过来。
把所有事都吩咐妥帖之后,老人深深的看了看张兴民,转身离开了酒楼。
张兴民望着对方离开的背影。
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婚书。
嘴角微微扬起。
婚书这种东西,他其实并不怎么看重。
无非就是商业联姻而已。
对他来说,怎么样都可以。
将婚书收拾妥帖。
张兴民朝着屋外走去。
外面已经有人给他备好马车。
马车上正是张家商行的标志。
张兴民坐着张家上岗的马车,来到京都东面的一条街道。
在大汉。
尤其是在京都。
向来都是东贵西富。
东边住的都是贵人。
西方住的都是富商。
北贵南贱。
北方自然住的是普通百姓。
南方皆是一些低贱之人。
比如歌姬,或者下九流。
张兴民让车夫停到一条巷道。
然后便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之后进入其中。
按照拜帖所指的方位,敲响了一户人家。
房门敲响之后,很快便得到了响应。
一位老仆把房门打开。
看着站在屋外的张兴民,老仆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然后把大门彻底打开,冲着张兴民拱了拱手。
“小公子,您来了,快请进!”
张兴民点了点头,抬脚迈入小院。
这是一座三进的院子。
看着也不算小。
可在这条街上,这已经算是很小的门户了。
“多谢。”
张兴民冲老仆道了一声谢,直接往旁边的书房走去。
刚走到书房门口。
里面便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
“是世侄来了吧,快请进!”
张兴民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恢复如常,整理了一下衣衫,推门而入。
“小子见过世伯。”
进入书房后,张兴民冲着上首之人微微躬身。
“世侄见笑了,快起。”
上面的人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绕过桌案,直接来到张兴民身边,把人托扶起来。
看着张兴民的样子,这人不由自主的红了眼眶,一时有些感慨。
“都长这么大了?”
“老夫还记得,当初参加你的满月宴时,那时你才这么点大,一晃眼,都成大人了。”
老者有些感慨。
还伸手比了一下张兴民小时候的个头。
好像是在怀念。
张兴民也跟着红了眼眶。
脸上满是感激。
同时往后退了一步,冲着面前之人躬身行礼:“世伯……”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看着老人有些于心不忍。
连忙将他带到旁边的座位之上。
让他落座。
“世侄的是老夫已经听说了,这次能重入朝堂,也算是陛下对张家的厚待。”
“世侄进入朝堂后,一定要谨言慎行,可别着了别人的道,更别中了别人的计。”
“哎!”
说到这,老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年的张伟。
张伟当年风姿绰约。
是所有人追逐的对象。
因为就没有张伟办不成的事。
此人是真的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
是大汉少得的能臣。
要是没出后面的事情,张伟肯定可以问鼎宰相。
甚至还能成为朝中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