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31节

  静待开花结果。

  张家。

  张伟看着手上的麻纸,若有所思。

  如今。

  大汉与匈奴关系突飞猛进的同时。

  张家与阏氏的关系,亦是在暗中迎来了蜜月期。

  尽管双方的信任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

  但。

  既然有共同的目标。

  并且,双方之间都展现了诚意。

  张家并不介意是单于还是阏氏执掌匈奴大权,只是想削弱他们的实力。

  阏氏也不介意大汉与匈奴之间的争斗。

  至少暂时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

  眼下,她们最期望的就是执掌匈奴大权。

  即便是这条通往王座的道路,血痕累累。

  即便是通往王座的道路上,注定会有无数匈奴逝去,甚至会影响到匈奴的国力。

  不过。

  那又如何呢?

  且不说阏氏根源上并非是匈奴。

  就说,她们在匈奴受到的百般歧视,注定了他们并不是像普通匈奴一样,愿意为其奉献一切。

  权利才是她们毕生的追求。

  双方就这么一拍即合。

  借着匈奴与大汉互市的交易,你来我往。

  张家借着运送白酒与匈奴交易之事。

  在刘彻的示意下,不断向阏氏输送物资,包括大汉严令禁止的铁器。

  阏氏也是投桃报李。

  为大汉输送了不少宝马良驹。

  双方的关系越发亲厚。

  至少表面上就是如此。

  双方也都在等。

  等待时机。

  静等开花结果。

  院门外传来一阵恭敬的声音。

  “参见陛下。”

  接着,便是一阵略带杂乱的脚步。

  张伟主动操纵着张旺川走上前去。

  推开门,一抹明黄色的身影已经站在门前。

  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身影的背后,还跟着一位举止从容的人。

  说不上来的儒雅。

  微微一愣神。

  接着,张伟操纵着张旺川恭敬一礼。

  “臣张旺川,参见陛下。”

  “张爱卿,不必多礼。”

  刘彻随意摆手。

  接着,屏退左右,自然而然地坐在了张家的主位上。

  一旁的董仲舒在刘彻的示意下坐在了张家的次席。

  气氛很是熟络。

  屏幕前的张伟若有所思。

  看样子,如今刘彻已经是彻底与儒家达成了一致。

  或者说,儒家在刘彻这里,已经是彻底地与历史轨迹相吻合。

  董仲舒,成为了刘彻的左膀右臂。

  甚至已经是足有足够的资格涉及到如此关乎大汉国运之事来。

  虽然,张伟内心其实是有些反感书生治国那一套。

  毕竟,后世的儒家空谈经典,在治国方面可谓是耽误了诸多良机。

  但。

  如今,儒家刚刚崛起,能够引领奇者,自然并非是庸才。

  张伟之于董仲舒还是很敬佩的。

  张家之于儒家的关系,可以说是互有帮扶,两相交好。

  思索间。

  刘彻淡淡开口。

  “旺川,这段时间,匈奴那边的情况如何?可有异常?”

  张伟操纵着张旺川向前一步,恭敬地递上了之前自己审阅的麻纸。

  “陛下,这是我张家从边关刚刚收到的信息,包括阏氏对我们大汉的善意,已经是跃然纸上。如今,臣私以为,时机已经接近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旁的董仲舒神情一滞。

  但,很快又极好地掩饰了内心的震惊。

  屏幕前,张伟心思急转。

  看样子,刘彻来之前似乎并没有提前与董仲舒通气。

  只是,貌似是心血来潮一般,将其带到张家参与此事。

  这也足可看出,董仲舒在刘彻内心的地位。

  如今,朝堂上,儒家已经是逐渐发展为一股新兴并且强大的势力。

  如果说将儒家形容为新兴势力,那么原先的韩安国的投降派,足可以称之为保守势力,或者是守旧派。

  眼下,朝堂上,多了这么一股新兴力量,自然是非常值得拉拢的。

  张家,需要和儒家交好。

  张伟打定主意。

  接过麻纸,刘彻的目光扫视了一番。

  接着,眼神有些玩味。

  “旺川,看样子,阏氏还真是挺贪婪的,话里话外都是希望我们大汉能够在援助起更多的兵器。这种不见兔子不撒鹰、这种贪婪,还真是与匈奴如出一辙。”

  屏幕前的张伟点头。

  “陛下,的确如此,匈奴之人的贪婪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即便阏氏是出于我们大汉。但,经过匈奴长时间的熏陶以及同化,他们的行事风格乃之于对我们大汉的认知,显然更是倾向于匈奴。即便是如今与我大汉私下交好,即便是我大汉表达出愿意接纳的意思,他们也依旧坚持着想要成为匈奴的王庭。”

  “如此,旺大汗之于其必需要多多防一手。依照微臣所见,我等之计谋必然不能将重心全然放在阏氏上,亦是需要多防备一手,多准备一手。”

  刘彻若有所思。

  一旁的董仲舒略微沉吟。

  “张尚书所言,的确发人深省。匈奴之人反复无常,即便阏氏乃是出于我大汉,但,人心隔肚皮,我大汉势必不能将国力尽皆压在其身上。”

  刘彻点头。

  “旺川所言极是,但不知……”

  屏幕前,张伟若有所思。

  刘彻的意思,他很清楚。

  如果大汉不信任阏氏,或者说阏氏不能完全信任。

  那么,如果真的发动战争。

  他们就需要一层保险。

  一个万全之策。

  说实话,其实在史记的记载上。

  并没有出现张家乃至阏氏这一茬。

  虽说整个大汉的大方向的发展,就比如与匈奴和亲、开放互市等,都是遵循着历史的轨迹。

  只是,这一世,多了一个张家,多了与阏氏的联合。

  张伟亦是不知道此联合会带来何等的反应。

  若是因此而让大汉受到损害,这就得不偿失了。

  犹豫。

  更多的还是踌躇。

  大汉的国运之战,亦是他张家的族运。

  思索再三。

  张伟打算继续遵循历史的轨迹。

  跟着历史走,总归不会有错。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发动的第1次战争,其实是在某个商人的建议下,设伏展开的。

  尽管并没有取得重大的成效。

  但,凭借张伟所思,张家是可以扮演这么一个商人的角色。

  而设伏,亦是很可行的一个方式。

首节上一节231/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