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刘彻真的想要一意孤行,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见好就收才是最合适的。
想要向上晋升,也必须讨得刘彻的欢心。
“陛下英明,老臣亦是认为由张家负责边关互市十分合适,毕竟,张家代表我大汉与匈奴通商已是有数代了。”
“再者,张家家主同意与匈奴和亲一事,我等亦是老怀大慰,也要多谢张尚书之胸径。”
韩安国走出队列,先是对着刘彻郑重一礼,接着又对张旺川微微拱手。
眼下,张家势大。
他也不想太过得罪张家。
朝堂的其他人亦是审时度势。
齐声开口。
“陛下英明。”
刘彻满意点头。
一派君臣和谐的模样。
谁能想到,上一刻朝臣还分成几派争论,刘彻皱着眉看着眼前的一切呢。
“真是一群老狐狸。”
屏幕前的张伟没好气地开口。
对这群官场上的老狐狸十分的无奈。
当然,眼下他也已经活成了这副模样。
甚至要说老狐狸,其实他才是朝堂上最大的老狐狸。
君不见,张家发展至今,张伟经历的朝会都不知道多少了。
要说斗智斗勇。
他张伟还真没怕过这群老狐狸。
“那么,无事就退朝吧。”
刘彻简单扫了张家的方向一眼。
接着,头也不回的直接离开。
心情不是太好就是了。
毕竟,这一次朝会的目的并没有真正达成。
张伟给出的与匈奴交好一事。
不过是顺水推舟。
说是给匈奴一段时间缓冲,又何尝不是给他们一段时间准备呢?
不过转念一想。
刘彻的眉头又松了几分。
至少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了。
在朝堂的争辩中,张家旗帜鲜明地开口,已经是将刘彻的态度表达的清晰无疑。
眼看着刘彻离去的背影。
屏幕前的张伟倒也没有太过失落。
至少这一次。
他意识到了某些问题。
一方面大汉准备不足,还需要时间缓冲。
并且,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某种程度上。
自己更应该去钻研历史的发展。
就像是韩国安。
依旧是爬到了如此地位。
就像是大汉这一次的朝政。
即便是自己准备的再多。
终究也抵不过堂皇大势。
“张尚书。”
屏幕侧方的喇叭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操纵着张旺川向左侧看去。
却是看到,面容苍老的陈平主动拉住了自己。
“陈丞相。”
张伟拱手。
“张尚书,惭愧啊。这一次朝政,我也没有做出太大的贡献。就好像是……有力使不上来一般。老了,老了。”
陈平似是有些愧疚。
张伟表示理解。
“陈丞相,此并非我等之失,实乃朝堂上绝大多数之人都不想招惹匈奴,我等已经是尽力了。只是……”
张伟欲言又止。
陈平主动接过话茬。
“张尚书,依旧要多谢你的提醒。只是,我亦是看出陛下不甘心。或者说,陛下依旧是想要向匈奴动手!”
张伟点头。
“陈丞相清楚就好,那么,我也就不妨直言。我之建议与匈奴交好,其实只是暂时之策,只是为了麻痹匈奴,为了方便我大汉调兵遣将。”
“我想,陛下之思虑亦是如此。故而,下一次,下一次将会是我等图穷匕首见之时,亦会是尔等彻底站队之时,陈丞相,下一次,可绝不能犹豫!”
面前的陈平郑重点头。
苍老的脸上,竟然流露出些许的凝重。
显然。
他也是清楚,该到了站队的时候。
刘彻,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明君。
愿意听从朝臣的意见。
甚至愿意在意见相驳时妥协。
然而。
这也不是朝臣能够跟他对着干的理由。
需要知道。
从古至今,跟帝王对着干的朝臣哪一个会落得好下场?
张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自始至终都是抱紧帝王的大腿。
与朝中的其他臣子仅仅是维持点头之交的关系。
从来就没想过在朝堂中有什么影响力。
但,反倒就是这么一个策略。
让张家发展的越发庞大。
即便是时至今日,刘彻即位。
也依旧是与张家亲厚。
什么是手段?这才是手段!
“张尚书,我明白了,还要多谢张尚书仗义执言,我记下了。”
…….
ps:跪求推荐票,跪求月票!!求支持!!
141.第139章 早有一战,我张家还需早做准备!(求月票)
141.
时光,就好像被按上了加速键一般。
飞速地流逝着。
自上一次朝会的不欢而散之后。
时间已经是过了数月之久。
眼下。
大汉的天色渐寒。
各家各户都已经是筹备起了冬衣。
街道上,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只是。
相比以往大汉初定的人影稀疏,乃至于麻木。
现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名为幸福的笑容。
这也难怪。
刘彻当权之后。
延续了之前文景之治的策略。
当然。
细节方面肯定是有所改变的。
尤其是对外政策。
张伟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刘彻对外的态度尤其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