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顺水推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怎能不让刘彻欢心?
沉吟了一番。
刘彻缓缓开口。
“张爱卿的意思是,我们大汉之于匈奴的态度应该有所转变?”
张伟点头。
“陛下,不只是转变,而是给出更加强硬的回击!匈奴亡我大汉之心不死,经年的骚扰,我大汉的边关已经是不堪其扰。”
“眼下,我大汉国富民强,实力雄厚,正是兴兵的大好时机!”
“而我张家,愿为陛下先!”
张伟这一番发言,慷慨激昂。
所言者,无不切中刘彻的内心。
尤其是其最后一句敢为陛下先。
听的刘彻是心潮澎湃。
其实,早在刘彻继位之时。
张伟就已经详细地研究过汉武帝刘彻的心思。
与之前的文景二位帝王不同。
刘彻明显更为好战。
或者说,
眼下,大汉国内的情况形势一片大好。
而塞外匈奴屡次进犯边境。
这让态度强硬的刘彻,直接就是选择将矛头对外。
如此。
刘彻在位期间。
与匈奴多次产生过争斗。
有着整个大汉作为后盾。
即便是战果并不是那么的理想。
但。
刘彻也是取得了一些战绩的。
如此才被追封为汉武帝。
当然,这么一番战争,对大汉之后的没落,其实是埋下了隐患。
不过。
这一次有张伟,有张家。
他可能旁观吗?
不。
绝不会。
无论是为了张家,又或者是为了大汉。
张伟已经是打定主意要插手此事。
别的不说。
眼下,张家发展的程度早已经是封无可封。
想要更进一步。
就只能从战功以及其他方面入手。
或者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伟愈发意识到。
别看眼下张家发展的欣欣向荣。
是,依赖帝王发展的本质是没错。
但。
王朝的更迭。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他张家,如果真正与某一位帝王绑死。
以后怎么办?
动乱之时怎么办?
总不能都像之前张家那样,偏安陵水城。
要知道,那样超然的地位也是建立在张家几不相帮的前提。
现在张家可谓是与刘家紧紧的捆绑在一起。
也是时候给张家找寻出路了。
当然。
此事不急。
至少,张伟是不是那么急迫的。
大汉依旧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他张家的发展,亦是需要时间来沉淀。
平静,对于休养生息来说,确实是不可多得。
但。
他张家想要更进一步。
就需要更多的功绩。
所以。
于公于私,张伟都是很支持与匈奴开战的。
故而。
张伟发出了如此慷慨激昂的言论。
“张爱卿,张家不愧是我大汉肱骨,你之思虑与朕所想的一般,只是……”
眼看着刘恒欲言又止。
张伟转念一想,便是明白了刘彻的顾虑。
说白了。
与匈奴开战,并非是刘彻一个人的事,也并非只是他张家点头就能够直接拍板的。
这是关乎整个大汉国运的大事。
匈奴可远非他们所认为的那么孱弱。
尽管大汉经过了长久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复。
但。
塞外苦寒,匈奴更加信奉物竞天择的规律。
故而,能够活下来的匈奴无不是骁勇善战。
并且他们以放牧为生,一生都在马背上驰骋。
并不是张伟要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
这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
匈奴以骑兵为主。
而大汉则是步卒起家。
骑兵有,但并不以之为主。
如果匈奴一心想要跑,即便是他大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望尘莫及。
再加上,劳师远征。
若是真的这样耗着。
就算是大汉,长久也是难以支撑的。
如此。
必须要有一个万全之策。
想要与匈奴争斗,也必须要得到他人的一致认可。
至少朝中反对的声音不能太大。
除此之外,该如何与匈奴争斗,这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刘彻很头疼。
屏幕前的张伟亦是如此。
打仗,可并非是一拍脑门说打就打的。
别的不说。
朝堂中反对的声音肯定就不会小。
试想一下。
大汉休养生息至今。
原本跟随刘邦开国的功臣死的死,散的散。
不少都是成为了诸侯。
可以说,现今整个朝堂都已经是更替迭代,甚至迭代了好几代。
长久的安稳之下,朝臣的进取之心以及好胜心。
张伟对他们并不抱有期待。
但。
不管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