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哀家也想要送张公一程。毕竟,张公于哀家也有恩惠。”
刘恒微微点头。
自然是不无不可。
街道上,出现了一副壮观的景象。
帝王与太后的仪仗铺天盖地。
更让人震惊的是,仪仗之中,挂满了白绫。
整个队伍,一派平和。
一股浓郁的哀伤笼罩着整只仪仗。
听到消息的百姓也都是纷纷迎了出来。
自发地为张公送行。
之于张公,之于张家。
在百姓心中一直都是乐善好施的正面形象。
再加上,张家出了张旺川这个子弟。
所研发出来的东西,无不是为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改善。
张家在百姓中的声望日益浓厚。
仅仅是简单的回张家。
前来奔丧的队伍无比庞大。
就这么静静地走下去。
同时,张伟也是走到一旁的电脑前。
他也想要看看历史对张洛安的评价。
【张洛安】
【成就:三朝元老,历经乱世到大汉初平。刘邦故去,吕雉专权,与汉惠帝谋划,重新取回权利。后为文帝推恩令奔走操劳,积劳成疾,文帝以亲王礼仪葬之。】
【生???亡于公元前178年,张家第4代。一生操劳,为张家发展奠定基础。】
【故去后,刘恒以亲王之礼葬之,追封其为侯。】
【评价:历经多年,矢志不渝。于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张家,实乃奠基之首。】
悲伤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洛阳。
次日,朝政。
久未临朝的刘恒终于再一次出现在了视线中。
他的身影有些憔悴。
张公的离去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
这段时间,他甚至没有心思上朝。
不过也是。
张洛安的贡献。
之于大汉,之于他刘恒。
说一句再造也不为过。
说实话,张诺安提出来的推恩令,着实是震惊了刘恒。
这简直是,为他解决了最头疼的问题。
只可惜,张洛安看不到推恩令成功的那一天了。
如此,张洛安的逝去。
刘恒无疑是最为心痛的。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吧,可有要事启奏?”
刘恒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说实话。
解决了最头疼的藩镇问题。
其他的反倒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之于刘恒。
就显得有些懒散。
当务之急,还是张公的葬礼。
对了,还有张公封侯一事。
刘恒似乎想起来了些什么。
主动开口。
“前段时间,张公为朕之特使,与各地奔走操劳,推广朕的恩德。眼下,张公故去,朕之所思,张公之,功绩实在需要表彰,诸位爱卿可有想法?”
却是刘恒提起张洛安推行推恩令一事。
“陛下,依照老臣之见,张公与我大汉有大功。故而,必须大大赏赐,以显我大汉赏罚分明。”
队列中,一道面容苍老的身影主动走出队列。
能够看的出来,他对张洛安充满善意。
“凭张公之功绩,唯有封侯,方能表彰。”
“陛下,万万不可!”
Ps:跪求推荐票,跪求月票!
126.第124章 再议封侯,朕心意已决!(求月票)
126.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
正当刘恒欣赏地看着那位老臣时。
人群中,张旺川心情也是缓解了些许。
然而,却是听到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接着,队列中又走出一人。
清了清嗓子,以一副义正言辞的口吻说道。
“陛下,封侯之事万万不可!纵使张家功绩在厚,然,先帝有命,非刘氏子孙称王天下共击之,非有大功绩者不可封侯。”
“试问陛下,张公岂有泼天大功?比之开国功臣又如何?”
听着朝臣的问题。
不,应该说是质问。
刘恒眉头微微皱起。
眼前的朝臣硬着脖子直谏的样子。
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
屏幕前的张伟也是心头不爽。
最讨厌的就是这群自诩清流的朝臣。
一个个的,将所谓的直谏动不动就挂在嘴边。
表现出一副死而后已的样子。
实际上呢?
实际上,只敢在朝堂耍嘴炮,只敢去借助顶撞帝王,博取所谓的名声。
不过是哗众取宠!
再者。
陛下的心思又岂是这群人能够轻易揣测的?
别的不说,张洛安有多大的贡献,他们知道吗?
张洛安此去出使各个诸侯国,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冒了什么样的风险,又是达成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们知道吗?
不,他们知道个屁!
他们只知道,张家大出风头。
他们只知道,张家正在一步一步的崛起。
甚至,民间还出现了所谓的张家威胁论。
威胁的是谁?
威胁的是他们的地位。
是他们眼中最宠幸张家的陛下!
总之,在这群所谓的清流眼中。
无论是张家的贡献也好,亦或是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发明也罢。
都不过是为了出风头,为了博取陛下的眼球。
甚至张家的出现,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感觉。
张家就是在抢他们的风头。
张家的发展,阻碍了他们的道路!
如此,诸多清流,自然是对张家抱有不小的敌意。
所谓的威胁论出处在何,自然不言而喻。
清流清流,其实一片污浊!
眼见此情此景。
张伟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说白了,这群人就这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