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所以不同意,除了担心李伟的安危之外,也是怕没了她的阻拦,李伟在临走的时候跟朱元璋再闹出什么事来,那她就追悔莫及了。
李伟眉头紧锁,见她态度如此坚决,顿时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之所以要安庆先走,确实有别的目的,之前他让陶胜找的那些矿都是些天然原矿,其致命性很弱,以军器局现在的技术也不可能提纯,他之所以要陶胜把这东西掺到玉如意里,就是想着让朱元璋贴身携带,如此天长日久,或许能起到一起致病的作用。
朱元璋一把年纪了,到时即便病死了,也没人会怀疑是这东西有问题,毕竟现在的人根本不理解辐射是什么东西。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要瞒过安庆。
不过这东西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他现在心里也没底,或许用个一年半截的就驾崩了,或许朱元璋拿在身上用好几年也屁事没有,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他最后说不得还得另想办法。
现在安庆坚持不走,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朱元璋年纪大了经受不住,在他离开之前顺利驾崩。
三日后,第一批出海的人终于全部登船,各种物资也都搬运完了,伴随着一个个烟囱里烟出的滚滚黑烟,在震耳欲聋的汽笛声船队终于启航了。
李伟带着吕洪和谢飞虎、陈肃等人目送船队离开,心里轻轻松了口气。
只要这第一批人顺利的在美洲落脚,后面的人再过去就容易多了。
美洲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基本上不用为粮食发愁,但他过去可不是要跟那些原始人一样过刀耕火种的日子,这第一批人过去之后,除了要开垦耕地,建立住所之外,还要为发展开业做好准备,等他和所有人都过去之后,就要在那片广阔的土地上大力发展工业。
这次愿意跟他离开的人总共也不过才三十万人,而那片广袤的土地上至少能承载下数亿人,想要把那里完全开发出来,他带去的这些人至少得发展上百年才有可能。
等百年后,他已经不在了,这些人中肯定会有人想回大明,那时大明估计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回来的人正好能给华夏注入新的生机。
送走了船队,李伟便和众人回到了皇城里。
一路上陈肃和江龙等人沉默不语,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不过现在木已成舟,他们也无力改变什么。
回到住处,李伟把陈肃等人都留了下来,轻声问道:“你们今后怎么打算的?”
陈肃等人微微愣了下,随后江龙率先出声道:“我等自然是追随王爷出海闯荡。”
李伟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陈肃和石竣等人,笑了笑道:“我知道你们并不想跟我去万里之外重新来过,其实这事也算是我对不住你们了,不过我心意已决,也只能如此了。”
陈肃等人闻言,脸色都有些黯然。
本来大位已经近在咫尺了,他们只要再稍微加把劲,把李伟往前推一步,就能封侯拜相,名留千古。
然而就在这最后的时刻,李伟却突然说要放弃,他们如何能不埋怨,怎能不惋惜呢!
李伟想了想,叹息了一声道:“你们的心思我也明白,只是我志不在此,实在是抱歉了,这样吧,我给你们指条路,趁着现在大局未定,你们去投奔朱棣去吧。”
陈肃等人目光一睁,皆是大惊:“王爷何出此言?”
李伟深吸了口气,轻声道:“你们想要的东西我给不了,但朱棣可以,如果我所料不差,这至尊之位迟早会落在他手上,江龙你们之前就跟随过他,趁着现在他还未起势,你们回去必然会受到重用,等他登上大位会,自然会满足你们的所求。”
“可是,我们已经……已经……”
江龙欲言又止,他想说的是他们已经背叛了朱棣投奔李伟,现在再回去,那岂不是自投罗网?
石竣也是同样的心思,陈肃虽然没跟过朱棣,但作为李伟的亲信部将,他也从没想过要投奔他人。
李伟看穿了他们的心思,笑道:“你们不用担心,朱棣是个做大事的人,你们跟了我这么久,都练就了一身好本事,尤其是擅长使用火器作战,更是他现在急需的,他肯定会善待你们的。”
朱棣一直对他的火器很是眼馋,他这一走几乎把会制造火器和使用火器的人材都带走了,朱棣肯定非常不甘心,若是现在突然得知有几人愿意留下来,他一定会极力拉拢到自己麾下重用的。
江龙等人听完他的话稍微松了口气,不过心中还是纠结无比。
说实话,虽然朱棣也很有才能,但跟李伟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李伟不仅是才能上令他们钦佩,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善待。
若是把李伟换成了别人,为了防止他们作乱阻拦迁徙,可能都已经对他们下杀手了,但李伟却没有,非但没对他们下杀手,而且还在为他们谋划后路,这就是他们选择跟随李伟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就是李伟的善良,导致他绝对成不了一个好的掌权者。
见他们犹豫,李伟也没催促,只是轻声道:“不着急,这事你们可以慢慢想,反正迁徙还得两三年才能完成。”
顿了下,他又提醒道:“不过你们最好快点做出决定,毕竟,去得越早,越会受到重用。”
几人沉默了片刻,才拱手道:“我等明白了,多谢王爷!”
李伟轻轻点了点头,没再多言。
随后,几人便依次拱手告退,离开了他这里。
等待的日子本来应该是漫长的,然而李伟却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这天,陶胜亲自带人把做好的“玉如意”给他送了过来,按照他的吩咐,这把玉如意用厚厚的铅盒封存得严严实实,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
“老师,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仿造了一把一模一样的玉如意,这个是原来的那把,您收好。”
陶胜取出李伟以前从朱元璋那里偷来的玉如意,恭敬的递还给了李伟。
李伟探手接过,随手塞入袖中,然后便来到了陶胜送来的这个铅盒面前,伸手拍了拍,转头轻声向他道:“辛苦你了。”
“老师客气了。”陶对恭声道,“若是没有别的吩咐学生就先回去了。”
“嗯,去吧。”李伟转过头来,看着这个铅盒,漫不经心的说道。
陶胜拱了拱手,便带着人转身离去。
李伟独自站在屋里,看着这个铅盒沉默良久。
由于历史学得不好,他也不知道朱元璋是哪年死的,若是知道历史上朱元璋是哪年死的,他就不用这么纠结了,若是能等到朱元璋自己驾崩,他就不用冒险用这东西了。
虽然这东西也不可能被人发现,但做了终归是做了,即便能瞒得住安庆,他自己心里也会不舒服的。
“哎……”
李伟重重叹了口气,先把这铅盒收了起来。
春去秋来,花落花开。
出海远洋的船队回来了,又走了,一次次的穿越万里海洋,将一批批普通百姓和将士的家眷,以及掌握着当今世界顶尖技术的人才,运到了大洋彼岸。
在这段时间里,陈肃和江龙这些人中陆续有人离开,有的听了他的去投奔朱棣了,有的带了些人另寻出路,也有一些留到了最后,决定跟随他出海闯荡。
曾经被朱元璋派去山西的蒋也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秦王朱被自己府上的宫女毒害了!
然而出乎群臣预料的是,朱元璋并未因此而震怒,反正是将朱怒斥一番,连之后钦赐的祭文中都充满对他的指责,甚至是用上了死有余辜这种极端愤恨的用词。
朱暗中勾结李善长蓝玉意图夺位,甚至太子朱标的死也跟他脱不了干系,朝中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朱元璋为何如此,不知内情的也隐约猜到了一些事情。
自太子朱标死后,皇子之中最有资格问鼎大位的朱就此意外早逝,仅剩朱、朱棣二人相互制约。
这一年,朱元璋已经七十了,人到古稀,头发已经全白了,整个人越发的苍老。
现在朱允几乎是寸步不离的天天守着这位皇爷爷,李伟也经常会去看他,盘算着他什么时候会驾崩。
乾清宫外面的御台上,朱元璋躺在龙椅上,微闭着双眼,朱允和徐寿伺候在两边,随时等着他的吩咐。
李伟则在不远处搬了个椅子,自顾自的嗑瓜子。
朱元璋布满皱纹的脸颊微微抽动了一下,随即翻了个身。
目光微睁间,看到一边悠闲嗑瓜子的李伟,顿时不悦的哼了一声,闭着眼睛嘟囔道:“混账东西。”
李伟听到动静抬头瞥了他一眼,轻笑了一声便没再理他。
朱元璋勉强睁开一丝眼睛,看着他出声问道:“你是不是天天都盼着咱驾崩呢?”
“是啊。”李伟毫不避讳的答道。
听到他的回答,朱元璋平静的内心突然升起一股怒意,用力的睁大眼睛瞪着他问道:“难道咱对你不好吗?”
李伟闻言,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内心翻涌,复杂难明……
好啊
“咱给你高官厚禄,给你荣华富贵,把女儿许配给你,甚至给你封了异姓王,你看看满朝文武,哪个有你这般圣眷?”朱元璋大声道。
李伟闻言,也不禁有些薄怒:“那这满朝文武哪个有我这般的功绩?”
朱元璋表情一滞,嘴角抽动,却无法驳斥他这话。
李伟这可不是夜郎自大,从他到大明后,做出的各种东西,提出的各种制度,加上几次出征作战,功劳比之徐达汤和等开国功臣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元璋给的恩赏不可谓不重,但说到底这些也都是他自己的功劳换来的。
“哼,要不是咱逼着你你能做出这些功业来?就你那偷奸耍滑的性子,这辈子顶多是个富家翁!”朱元璋冷哼道。
李伟深吸了一口气,淡淡道:“我本来就是只想做个富家翁安度一生,陛下的圣恩于我是祸非福。”
朱元璋凝视着他,过了片刻仿佛耗尽了力气,无力的躺回了龙椅上,闭着眼睛轻声道:“咱知道,你就是怪咱害死了你那个妾室,但咱告诉你,咱不后悔,咱是为了这大明天下!”
“不只是她。”
李伟望着这皇宫里宏伟的殿宇,悠悠的道。
华夏拥有着壮丽的历史,从秦一统天下开始,各种奇迹般的人造物不断涌现在这片大地上,长城、直道、运河,各种宏伟的宫殿陵寝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东西无一不展现出了华夏文明的伟大,各代王朝的繁盛。
然而在这些伟大的下面,埋葬的却是一个个卑微的百姓,历史不会记载他们的名字,甚至连一个确切的数字都没有,只有那些帝王将相凭借这些功绩名垂千古,留芳百世。
诚然,这些功绩中确实有许多是造福了百姓的,这些帝王中也不乏真心爱护百姓的,但他们心中的百姓,却并非普通人心中的百姓。
“你是不是觉得咱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朱元璋低声问道。
李伟轻轻叹了口气,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
同样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结论,像他这种人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善恶来评判了。
见他沉默不语,朱元璋轻哼了一声不再说话,也不知是满意还是不满。
李伟轻轻摇了摇头,把这些复杂的思绪排出脑海,他只想做个小人物,这么复杂的事,还是让朱元璋朱棣这些人去头痛吧。
过了一会,朱元璋皱眉挪了挪身子,似乎有些不舒服,冲徐寿招了招手。
徐寿会意,赶忙上前,把一把做工精致的玉如意递给了他,朱元璋费力的翻了个身,用玉如意挠了挠背。
李伟看到这把玉如意,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笑着道:“陛下,你这玩意我都还给你了,你看是不是把我的东西也都还给我了?”
朱元璋一边挠痒痒一边疑惑道:“咱这里哪有你的东西?”
李伟白了他一眼,提醒道:“我的背包、手机电脑都在你这呢,是不是该还给我了?”
朱元璋闻言动作一滞,随即断然拒绝道:“不行,咱还有用呢!”
“那你把这玉如意还我!”
“这本就是咱的,凭什么还你?”
李伟咧了咧嘴,也没再跟他掰扯。
反正他都命不久矣了,等他走了自己再把东西取回来不迟。
朱元璋挠完痒,也没再把玉如意交还给一边的徐寿,就像是怕他抢走似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第五次出海的船队终于再次返回了大明。
现在除了驻守在皇城里的这五万将士,其他人愿意跟他走的都已经迁徙完了,军器局的匠人和设备也都运了过去,有先进的技术和技艺熟练的工匠,那边的建设速度很快,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片不小的驻地,现在就差他们这最后一批人了。
傍晚的时候,吕洪和谢飞虎一起找到了他。
“老师,船队已经回来了,所有的物资也都准备妥当了,很快就能再次启航,您看,咱们什么时候走?”吕洪出言询问道。
李伟沉默了片刻,才轻声道:“不急,你们慢慢准备着,等都弄好了再说。”
吕洪二人闻言,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对方,一时不知李伟还有什么打算。
不过既然李伟这么说了,而且这事也没那么着急,他们恭声便答应了下来,然后一起拱手告退。
等他们走后,李伟转身回到后屋的居室,从柜里子取出了一个封存的铅盒,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朱元璋虽然已经苍老的不行了,但却依旧没有要驾崩的意思,这让他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恩怨尚未彻底了结,就这么走了,难免有些遗憾,而再等下去,他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一年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