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在心中十分的断定,
曾经,他去咸阳办理公务时,曾经远远的见过一眼扶苏。
嘶.
刘季直接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赵澈的定亲仪式,竟然惊动了公子扶苏。
扶苏,那可是始皇帝的长子,也是始皇帝最为器重的公子之一。
又或者,是始皇帝派扶苏来赵澈的定亲仪式的?
一时间,刘季陷入了沉思当中,
若是他能上前,与公子扶苏谈论几句大秦时局,说不定能得到扶苏的重视,届时,自然他也不需要再当什么小小的泗水亭长了。
想到这里之后,
刘季直接当机立断,走到了扶苏的面前。
拱手作揖道:“贵人,在下泗水亭长刘季,可否与您闲聊几句?”
话音落下。
公子扶苏下意识的回答道:“可以,你说吧。”
谁料,还不等刘季说话。
公子扶苏忽然没了任何的兴趣,他立刻站起身,完全没有继续理会刘季。
反而是离开了此处,双眼放光,快步的向前走去,
只因为,他看到了赵澈的身影。
赵澈穿着定亲的黑红相间的礼服,整个人耀眼夺目、风采照人,
在人群里,自然可以一眼就注意道。
这一次,他专程从咸阳来到沛县,就是因为父皇吩咐,要来给赵澈送上厚礼的。
公子扶苏和王贲二人都离开之后,刘季自然又被晾在了一边。
他有几分失望的瘫坐在座位上,双目混浊。
最近真是极其不顺。
感情上,娶不到心心念念的吕雉。
更令他崩溃的是,
今晚,吕雉就要与赵澈洞房花烛夜了。
今晚以后,他和吕雉,也再无半分的可能。
事业上,一直都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
今日来参加赵澈的定亲仪式,还被当成了一个来要饭的叫花子,被众人嘲笑,颜面扫地。
想到这里后,刘季转身,看着身边坐着的易小川,眼神阴鸷,
今天去见吕公,也是易小川的主意。
他今天被这么多沛县的百姓当成叫花子嘲笑了,而易小川却没被谁嘲笑。
难道说.易小川真和赵澈是一伙的??
据说,易小川的好兄弟高要,早就已经投靠了赵澈。
所以,易小川也大概率投靠了赵澈。
“呵。”
刘季用拳头拍了拍桌子,冷笑一声。
总有一日,
他要狠狠的报复一番易小川。
他今日所承受的痛苦,要以百倍的程度,加在易小川的身上。
“大哥,你不必难过。”
“那越王勾践成功以前,不是也经历了卧薪尝胆之苦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也必先苦其心志,”
见刘季的情绪十分低落,易小川试图用历史来安慰和鼓励刘季。
只是,
他清楚,在吕雉和刘季的事情上面,大概是无力回天了。
今晚,吕雉就会与赵澈洞房花烛。
未来,也不会出现吕后这个人物了。
历史终究是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是他这个穿越者无能。
易小川想到这里后,心中自责无比,他朝着自己的脸上,狠狠的扇了两个耳光。
此刻,
公子扶苏与王贲二人,已经来到了赵澈的面前。
扶苏上下打量了一番赵澈,
满脸都是佩服和震惊的神色。
此人年纪轻轻,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气质不凡。
如同是出尘绝世一般。
此人的身上,还有一种极其强大的气场。
无论是谁,站在赵澈的面前,都会立刻的变得黯然失色。
更难得的是,面前的这位少年郎,还是可妙手回春的旷世神医,
他的瘟疫药物,治好了所有感染瘟疫的百姓。
怪不得父皇要让他亲自来给赵澈送贺礼呢?
如赵澈这般人才,值得无上的礼遇。
“这是我家公子,”
“还不快请我家公子去个没人处单独说话。”
这时,急性子的王贲走上前,道。
“休得无礼。”
闻言,扶苏斥责道。
“嗯,”
“你们都是咸阳来的人物,去书房说话吧。”
此刻,赵澈已然大概猜到了眼前二人的身份,他淡然自若的回应道。
看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年龄、穿着、谈吐等等,很像是公子扶苏。
第42章 始皇帝的三件贺礼
当赵澈话音落下之后,公子扶苏的面容上,划过了几分震惊的神色。
他什么都没有说。
这赵澈竟然猜出来了他来自于咸阳!
此人竟然是这般的神机妙算。
当真是不可思议。
渐渐的,
公子扶苏看向赵澈,眼里有几分的崇拜。
片刻之后,
扶苏与王贲跟着赵澈,来到了安静的书房里。
这时,扶苏拱手作揖,率先开口道:“先生,在下公子扶苏,特来拜见,祝贺先生定亲大喜。”
他的言行举止当中,都是满满的尊重。
之前,赵澈用自己研制的瘟疫药物,救了无数感染了瘟疫的普通百姓。
更令他敬佩的是,赵澈心系百姓,又低调至极,并没有借着“瘟疫药物”来图名图利。
再者,赵澈之前说的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经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他将这句话,书写在了绢帛之上,挂在了书房的墙壁上,日日读之,以此来激烈自己。
“我是王贲,祝贺先生定亲之喜。”
一旁的王贲,也随后拱手作揖,祝贺道。
他是大秦的武将,曾在灭魏、燕国、齐国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之后,被封为“通武侯”,
他的父亲王翦更是为大秦的统一事业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因此,王贲平日里眼高于顶,很少有能让他真心服气的人,
不过,赵澈算一个。
赵澈那妙手回春的医术,令他真心的折服。
“多谢二位。”
闻言,赵澈神色淡然,道。
片刻后,
公子扶苏小心翼翼的拿出了始皇帝提前给赵澈准备好的贺礼。
第一件礼物是一盘黄金,约莫有两千两的黄金。
在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废除了之前六国的货币,统一通行两种货币,
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
并且,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
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并明确铸金币明“半两”二字。
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