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一想,这是他儿子呀!父子一体,他笑也没毛病啊!要是我儿子,别说皱纹了,我估计我腰都笑的直不起来。
“孙尚书,令郎不错,过几月,是王太后的生辰,不知令郎能否做一首诗词,献给王太后?”
“宁王有令,敢不为之,我代犬子答应了,神级诗词,必将奉上。”
“好,相信王太后会高兴的。”
崔进阴阴的说了一句,“孙大人,你可是接下了王命,要是王太后生辰作不了神级诗词,你这可是有违王命啊!”
孙尚一惊,他知道自己轻狂了,神级诗词岂能信手来之,要不然怎么百年才能有一首出世。
要是诚儿作不来,虽然我只是丢个面子,宁王不会责怪我的,但对诚儿的前程可是大大不利啊!
孙尚一时满头大汗,怪自己最近有点飘了,竟说出了那种自大的话。
二辅卫轩打圆场道:“神级岂能随意作出,孙大人的意思是尽全力,当然能达到神级更好。”
“对、对、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十二章 孙诚有宗师之资
孙尚也暗狠,这崔进是和我杠上了,反正世家和我们庶族都不对付,他要杠,我就陪他。
“但话又说回来,就是犬子做不出神级,一首极秀还是可以的。
犬子的文才,京中某位才子不就已经承认了吗?甚至还下……。”
孙尚笑了笑,“崔阁老您说是吧?”
众臣当然知道是什么事,那位某位才子不就是崔家那位吗?
崔进心中大怒,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淡淡一笑。
“那可不一定,还是拭目以待吧!”
宁王见两人针锋相对,觉得有些头疼,但也有些欣慰。
他信奉忠臣不和,和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朝廷之福。
所以世家和庶族,他们要互相对立,但又不能过于对立,弄成势不两立,这就是忠臣不和。
也不能一团和气,他们都和气了,就会将君王架空,这就是和臣不忠。
中间的尺度把握才能体现君主的政治能力,宁王就是这么做的,而且看他做的还不错。
宁王看事情差不多了,要是再让他们闹下去,就有点太过了。
“好了,众位爱卿都是孤的肱骨之臣,就为一首诗词吵起来,这就有点过了。”
崔进和孙尚见宁王有些不满了,连忙上前请罪。
这时,清风观十万斤古钟被人敲了起来,钟声悠扬,浑厚,在京城上空回荡。
连响十八声,这让京城众人都看向了翠柏山,不知道清风观出了什么大事。
当年魏国铁骑进攻,突进到宁国京郊时候,那么紧急的时候,清风观古钟也才响了二十四声。
这十八响也只比二十四响少了六声,难道宁国又出了大事吗?
众臣正要退朝,听到清风观的钟声,也是大吃一惊。
宁王看向边上的内卫司太监,安慎思摇摇头,表示不知。但他马上告退,去调查此事。
宁王脸色一沉,安慎思可是内卫司统领,掌握着宁国的情报机构,他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事情?
“清风观古钟响起,必有大事发生,众位卿家可知发生何事?”
镇国公张计道:“臣不知,魏国并未在边境进攻,而且他们刚派了使者过来,重新签订和议,应该不会在此时在边境挑衅。”
首辅李阶也道:“臣也不知,最近国内风调雨顺,并没有大的灾害发生。”
文、武最高官员都不知道,众人也就更奇怪了。既然国内外没出什么大事,清风观为何要鸣钟呢?
户部尚书孙尚沉吟了一下道:“应该不是国事,大概是清风观内部的事。”
“内部的事?”
三辅崔进好像想起了什么,脸色大变道:“上代清风观观主羽化的时候,古钟响了十八声。”
众人大惊,难道国师也要羽化了,那可是我宁王唯一的一位宗师高手,要是他羽化了,宁国危矣!
吏部尚书陆伯道:“应该不是,昨天我还去过翠柏山茅庐,拜见天师,没看见他身体有何不适呀?”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镇国公张计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历代清风观观主收徒好像也要鸣钟。
上次国师收我女儿张月时就曾鸣过钟,不过那时只有十六响。”
宁王也想起来了,“不错,天师收首徒时,也曾鸣钟,那时是十八响。难道天师新收的这个徒弟也有宗师之资?”
众人大喜,如果清风观又多了一名完师高手,虽然不一定能统一先秦故地。
但魏国面对两位宗师高手,他们也得成为缩头乌龟,再也不敢挑衅我宁国了。
孙尚也是为宁国又要出一位宗师高手而高兴,这样宁国就不会为魏国的军事威胁而头疼了,
但孙尚又有些自豪,不过,我那诚儿自从脑中瘀血去后,已有绝世文才,和天师新收的徒弟相比,应该也是不遑多让。
这时,安慎思回来了,“启禀宁王,消息传过来了,是天师要收关门弟子,所以鸣钟。
让我们不必惊讶,至于为什么要十八响,清风观并没有说明。”
众人都准备互相庆贺了,果然是天师收关门徒弟,古钟连响十八声,不用说肯定是宗师之资了。
有大臣焦急的道:“安公公,不知天师收了何人为关门弟子?”
安慎思脸色有些古怪,看了看孙尚,“是户部尚书孙大人的公子孙诚。”
顿时,整个三省殿中的人都看着孙尚,一脸懵逼,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孙尚也是张大着嘴,双眼发直,头脑一片空白,他从没想到过有这种事,自己的儿子竟然被天师收为关门弟子。
宁王也愣住了,他也知道孙诚以前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虽然不知他怎么就有了绝世文才。
但就是他有宗师之资,但怎么说都十八岁了,经脉已闭,已经不能练高深的武功了。那为什么天师还要收他为徒呢?
众人之中还有一人也愣住了,那就是户部右侍郎江业根。
他让女儿多与崔元亲近,这些天两人关系处的也比较不错。
这下又突然冒出孙诚被天师收为弟子,他有些茫然了,他心中觉得是不是让女儿再考虑下,把备胎扶正。
众大臣回过神来,窃窃私语起来,他们知道天师收的关门弟子是孙诚时,不由大失所望。
孙诚年龄已过,就是有宗师之资,但经脉已闭,成不了宗师,白高兴一场了。
宁王还是不死心的道:“天师收的真是孙大人的公子?难道不会是同名同姓的?”
“确定了,就是孙大人的公子孙诚。”
宁王一下子泄了气,坐在王座上,白高兴了。
孙尚也是满脸通红,我儿子成为天师关门弟子,你们这样是什么意思?
宁王道:“孙诚既然已过十八岁,那为什么还要鸣古铜十八响呢?”
首辅李阶思考了一下,“宁王,国师可是与他的道侣伉俪情深,自从二十年前羽化后,国师一直居于茅庐中, 为她守灵。
大概是孙公子最近作出一首神级悼亡妻诗,感动了天师,所以一时兴起,才收下了他。
清风观观主收徒都是很严谨的,都要提前半月通知朝廷,朝廷还要派重臣观礼。
但今日突然收徒,也没有通知朝廷,所以天师应该不是很重视,不然也不会这么仓促了。”
众人听了,也是连连点头,认为有这个可能。
第四十三章 拜师清风观
孙尚心中暗自腹诽,就是天师不重视我儿,但他怎么说也是天师的正式弟子。
你们的儿子、孙子别说当天师的正式弟子,就连他的徒孙,他们也当不上,你们这就是典型的羡慕嫉妒恨。
宁王也认可,“但不管怎么说?孙诚也是天师的弟子。
还是依照以前的礼节,给于孙诚赏赐。孙尚书,令郎确实很不错啊!”
“臣代犬子多谢宁王赏赐。”
“退朝。”
宁王回到养心殿,沉思了一会儿,“这时,魏国的千牛卫也应该会动一动,你要抓住机会。”
“是,王上。”暗处的安慎思悄然退下。
不光是宁国的内卫司,魏国的千牛卫也活动起来,清风观观主收了一个宗师之资的徒弟。
这可是关系到魏国生死的大事,拼了命也要查清楚。
一时间,翠柏山周围就出现一批人,在清风观周围打探。
不久,又有一群人围住了他们,双方在暗处厮杀起来。
而这时,清风观里的人已忙的四脚朝天,本来观主收徒,都要提前半月准备。
而这次,容成子突然就要收徒,而且必须今天举行完拜师仪式,这让容成子二徒弟悟风忙的是焦头烂额。
“快把香烛配齐,那个不能放在那,你们的法衣呢?还有把那块扫干净。
那个蒲团已经旧了,换个新的,还有那香油,给我装满。”
一通鸡飞狗跳后,终于忙完了。虽然很简陋,但总算完成了。
容成子带着苦着脸的孙诚来到祖师大殿,一路上,清风观道人都惊诧看着孙诚,
他们都不知道观主为什么要收这个纨绔为徒弟?他已经过了十八了,根本练不了高深的功夫啊!
那纨绔竟然还苦着脸,好像不想当观主徒弟似的。这让他们有些不满,你都走了狗屎运了,观主收你为徒,你竟然还摆着一张臭脸,你这是什么意思?
容成子带领众弟子拜见祖师,告知祖师要将孙诚收归门下。
然后端坐中间蒲团,周围众多弟子在旁观礼。因为时间仓促,拜师仪式也简单了。
孙诚头戴纯阳巾,身着法衣,跪于下首,先宣读拜师帖,然后递上。
大师兄朱寒香宣读了回徒帖,孙诚递上香茶,行叩拜之礼,然后容成子赠予师门信物。
这样,孙诚就成了清风观二十代弟子,容成子赐于道号,悟能。
道号一出,孙诚大惊,“师父,这个道号能不能换一个。”
容成子奇怪的道:“为何?你以前有些纨绔,道家八戒你都有涉猎,杀、偷、妄、淫、酒、赌、床、吃。
这些为师希望你都戒除,乃是希望你大彻大悟啊!所以赐你道号,悟能。
望你能戒掉贪欲,戒掉色欲,能戒掉虚荣心等不良行为。”
孙诚呆住了,喃喃的道:“那我不成了八戒了吗?这不就是那头好色,懒惰的猪吗?”
孙诚打了一个冷颤,连连摇头,“不,不,师父,换一个,徒儿觉得悟空比较好,你看孙悟空这名字很符合徒儿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