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现在怎么办?”亦扎剌也慌了。
全军被堵在厄尔布尔士山脉中,尽管这山脉巨大无比,还有大片的森林,和无数的野兽资源,水资源,生活几万人都可以,但显然他们不可能生活在这里。
“先退到南部,北部雨季太多,将士们好多生病了。”布鲁海牙这时建设忽必烈。
北部靠里海,每年多降雨,他们在山中很容易生病,忽必烈长叹,还在犹豫。
此刻他知道,部下们也开始离心离德了,很多人都想降。
但到底降塔思还是降宋军?
忽必烈在想,如果降塔思,部下的精锐们大多数都能活下来,他忽必烈和家人,肯定要被弄死。
但是降宋军就不一样,宋军未必会杀他?
因为还有蒙哥和拔都在对抗贵由。
“走,先回去再说。”忽必烈不动声色,招呼众人退向南部,离开雨区。
北部全是森林,他们刚刚从森林中好不容易走出来,现在又要走回去。
好在森林里可以避雨,虽然怨声载道,但也总比淋雨强。
忽必烈又花了一天时间,终于退出雨区,他下令部下就地休整,烧火取暖,弄干衣服,有些生病的,只能靠经验看看四周有没有草药,能不能活下来,也看运气,同时清点人手和战马。
这清点下来忽必烈也是吓了一跳。
他们进来时有五千多骑,六七千的马,现在还有三千七百多人,五百匹不到的战马。
当然,很多人和战马可能都没死,只是要么被他们遗弃,要么落在后面。
如果他们走回头路,还会遇到这些人和马。
忽必烈第一天没说话,只是单独招见了几从小跟着他长大的心腹宿卫将领们。
到第二天时,他召集部下中百夫长以上的来议事。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了。”
“要么继续往北,下山投降塔思。”
“要么回头往南,下山投降宋军。”
“大伙怎么看,想降那边?”
忽必烈话音刚落,就有人叫了起来:“当然降自己人,我大蒙古岂能降宋人。”
布鲁海牙不动声色看了这人一眼,又转过头去。
忽必烈一个宿卫也马上道:“贵由要把咱们斩尽杀绝,上次忽里勒台会议,连大王的弟弟阿里不哥王子也被杀了。”
另一个宿卫也道,你们当天没在现场,贵由下手可狠了,要把咱们拖雷系的都杀光,而且大蒙古现在四分五裂,贵由早晚也得被宋人灭了。
人群顿时一片安静。
有人看出忽必烈的意思,大概是想降宋人,要不然不会让两个宿卫这么说。
边上的亦扎剌想了想,沉声道:“往南的拉伊城可能也被塔思占着,咱们回去,也不一定能降宋军?”
布鲁海牙则道:“咱们突然回去,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再去降宋军。”
接着又道:“若是有机会,说不定还能抢点战马,逃向其他地方。”
这话就是空想想了,无论塔思还是宋军,这会肯定在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部入山口布了重兵和防御。
但人们在绝境的时候,就需要画大饼,这么想想,往南杀回马枪,还是有机会逃出生天的?
忽必烈等众人说的差不多了,这才道:“这样吧,大伙站队表决,赞成降塔思的站西面,赞成降宋人的站东面,哪边多咱们就降哪边,这样可好?”
听完忽必烈的话,众人相互看了几眼,陆续有人往东和西走,等于表态认同。
人群突然分开,东西都有人站。
忽必烈和布鲁海牙默默看着人数。
东西两面人数居然差不多,最后数了下,想降塔思的还多了一个。
西边的人大喜,还以为可以降塔思。
但忽必烈淡定的道:“本王和布鲁海牙还没有算进去。”
说罢两人齐齐往东一站,这下好了,东面多了一个。
全军投降宋人,忽必烈用表决的方式决定了去路。
但有人不服,也不愿。
“还请大王各奔东西。”对面一个千户那彦,胆子也大,突然提出各奔东西。
他的意思很明显,你们要降宋军的降宋军,我们要降塔思的降塔思。
忽必烈暗怒,然后点头道:“大伙都是这么想的吗?要各奔东西?”
对面有人犹豫了下,还是走到忽必烈这边,但大部份人都站原地不动,明显想各奔东西。
没办法,忽必烈领兵时间少,很多是蒙哥或拔都以前的部下,还有其拜住留下的人,忽必烈威望不够,只能管住自己心腹。
“行,那就各奔东西。”忽必烈说罢,开始后退。
“杀。”亦扎剌一声爆喝。
森林的一侧里,哗啦啦冲出一队甲兵。
要知道之前蒙军为了走山路,好多人弃了身上的甲衣,全军五千多人余下甲衣不到一千套。
这次有一百多人穿着甲胄冲出来,噼里叭啦,进来就是一顿箭雨。
“啊”对面要各左东西的百夫长以上军官被杀的人仰马翻。
谁也没想到忽必烈居然也埋伏了重兵,把这些想降塔思的人全给杀了。
塔思得到降兵后,还得去和蒙哥和拔都打,忽必烈岂能长他人兵力,宁愿杀了,也不能让他们走。
现场很快死了一地的人,把这些人处理后,余下的基层军士就比较好管理。
就算有人对这些事不满,没了带头人,一般的低层军士也不敢出声。
当下忽必烈重新整顿,提拔了一批新的百夫,千户,带着三千多人继续走回头路。
经过这么杀一通后,他们士气其实已经丧到极致,但所有人还想活下去,只能跟着忽必继续往南。
第541章 把南亚中亚连成一气
八月下旬,历经辛苦的来回折腾,忽必烈终于又回到拉伊城北,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部地区。
一路回来,他陆续收拢一些掉队的人和马,回到原来的地方时,手上又有了四千人,两千多匹马。
这原本让他突围也有了信心,但等到半山腰再次看到山下时,顿时倒吸口冷气,心都凉了。
山下根本没有蒙军,全是宋军。
宋军在山下入口处用高大的拒马层层拦截,一共搞了十几层,看的忽必烈的蒙军目瞪口呆。
当初他们从城中冲出来时,塔思的人马也用了拒马拦他们,但塔思的人马只用了三层拒马,而且拒马还低矮,且没有用绳连在一起。
宋军的拒马又高大,都有铁链连在一起,每层拒马后面还挖了陷马坑,十几层拒马后面,又是一道很长很深的坑。
在后面又筑了一道泥石墙,宋军燧发枪手都在墙后等着,就是防止忽必烈杀回马枪。
“拉伊城让给宋军了?”布鲁海牙一看就知道塔思要了船厂和里海的控制权,放弃了拉伊城。
毕竟拥有船厂和里海后,蒙军以后随时可以来攻打拉伊城。
而宋军想去打里海边上的船厂和城堡就不容易。
原本城堡里的蒙军不降,塔思的人马打上十天半月也不一定打下来,这也忽必烈为什么愿意爬山的原因。
里海边上全是陡壁山墙,蒙军城堡倚山而建,比拉伊城难攻多了。
“冲不出去了,降吧。”布鲁海牙也干脆,一看宋军守成这样,肯定是冲不出去,只好劝忽必烈投降。
“哎。”忽必烈长长一声长叹,只感觉自己浑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
“降吧。”在忽必烈的长叹声中,这股蒙军终于决定投降。
元贞十三年八月,宋军和塔思部先联合攻下拉伊城,忽必烈败退里海未里,转身投降宋军。
按刘整和塔思之前的讨论约定,拉伊城中的降军要归蒙军。
但刘整之后一口拒绝,因为这批降军不是拉伊城里的,是忽必烈带过来的,并表示忽必烈不认同,不愿意。
塔思终于见识到宋军的不讲武德。
双方这时已经开始有了磨擦,塔思看过里海边上的城堡后,决定在这里重点经营,做为将来打击宋军的前头堡。
蒙军将堡命名为拉曼城,城中有船厂,有工匠,也有蒙军。
他们驻守了一万蒙军,扩建城堡,整个城堡一面临海,三面临山,上下山只有两条路,绝对易守难攻,以宋军这个时代的武器都不好进攻。
此时按约定,拉伊城以南全归宋军,相当于波斯都属于宋军了。
刘整也没急着继续西征,原地整训兵马,加强对当地的统治,掠夺波斯贵族的钱财,为大宋和赵与芮增加财富。
与此同时,宋军不停从三佛齐和婆罗、飞律宾移民过来,让他们和波斯人混居,再把部份波斯人移民到马来半岛和婆罗,让当地人口复杂化,消弱各地土著势力。
伊希母河北边。
李亮带着儿子李宗旺和一队宋军正在观看前面一个个大融炉。
这里是伊希母河有名的铜矿带,当初李宗旺和人过来查看时,还死宋军。
现在按孟珙和贵由的约定,里海以东全归宋军,伊希母河也算宋军的地盘了。
这边就是后世哈萨克的首都附近,蒙军当初全是蒙古帐篷住在这里,宋军来后,就打算先筑个小基地。
先在铜矿带边上筑墙和哨楼,棱堡,主要是为了保护铜矿带。
这可是亚洲甚至世界有名的铜矿带,铜产量巨大,还能露天开采,落在蒙古人手上有点浪费,现在到了宋军手上可以好好利用。
“贵由不是叫咱们去打拔都吗?”李宗旺这时问父亲李亮。
另一边的刘整都和塔思联军攻打拉伊城去了,为什么他们到了伊希母河就不动了。
“拉伊城对咱们控制整个波斯比较重要,所以刘整去了。”
“但打拔都现在和咱们没关系啊。”李亮笑道:“咱们没说一定要帮贵由,只要不拖他后腿就行。”
宋军现在就在贵由大军后面,宋军不打贵由,就是对贵由最大的支持。
“咱们三万多大军,一万民夫到这里就是为了筑城?”李宗旺不明白。
他当然不明白,伊希母河在哈萨克和土库曼两坦中间,后世这两个国家,特别是伊希母河南面的土库曼,盛产石油和天燃气,富的流油。
现在宋军和蒙军说好,以里海为分界线,那土库曼也是全归宋军的。
后世所有人只知道迪拜土豪,其实土库曼比迪拜还富,只是他们比较低调,相当保守和封闭,不让人去旅游而已。
土库曼在蒙古人眼中也不值钱的,全国八成土地是沙漠,所以他们很干脆的甩给宋军。
但这里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第四,且容易开采,只要他们愿意,每年能产24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8000万吨石油,可谓比沙特和阿联酋还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