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550节

  三月初四,大马士革被蒙军攻破,但蒙军到三月十七才进入西城区,二十日才完全占据该城。

  城区被烧一空,到处大火,前期大火烧了十几天,全城几乎被烧一空。

  蒙哥进去后脸都绿了,里面的所有物资都被焚烧,留给蒙军一个黑色的焦土,里面除了尸体,没有一个活人。

  就算要重建大马士革都得耗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大马士革近二十五万人口,最后有二十万左右逃到耶鲁撒冷,前期防守战和后面逃亡路上,加起来也损了近五万。

  蒙军骑兵一直追到耶鲁撒冷附近,迫于拔都说过不要惹神罗,在看到康拉德的十字军后,这才后撤。

  艾达利在宋将刘整的建议,虽然失去了最后的国土,但保留住小阿尤布的血脉和最后的二十万国民。

  蒙哥虽然得到了大马士革,但却是一片焦土。

  他立刻把小阿尤布王朝其他地区的百姓都往这边迁移,全力经营大马士革,修复这个重要的城市,尽管艾达利一把烧火了他,但主体建筑还在,蒙哥知道这座城非常重。

  而在另一边,艾达利带着年轻的儿子刚刚来到耶鲁撒冷城外,他身后跟着无数的难民和他最后的军队。

  他的表情像亡国之君那样的痛苦,但又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内心非常复杂。

  才十二三岁的康拉德四世亲自带着人在外面迎接。

  两人敌对了几十年的势力又一次和平共处。

  “没想到我会用这种方式,再次一回到圣城。”艾达利泪涌欲下。

  阿尤布王朝由他爷爷萨拉丁创立,萨拉丁全名为阿马里克纳赛尔萨拉丁阿布-穆沙发优素福伊本阿尤布,非常长的名字,估计换成中国人都没有人能读下全名的,阿尤布王朝的名字,就是取自萨拉丁最后几个字,这应该是他们的姓,他的父亲也叫阿尤布。

  他们的民族属于库尔德人。

  库尔德人这会在欧洲挺多的,拔都西征时,部下也有库尔德人,对手也有库尔德人。

  1171年,萨拉丁正式创立自己的阿尤布王朝,并成为埃极的真正统治者。

  1175年,萨拉丁得到了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穆斯塔迪尔授予的“埃极、叙力亚、马格里布和也门苏丹”的称号,获得了在埃极、叙力亚、希贾兹、马格里布和努比亚的统治权力,此时他们阿尤布王朝应该处于巅峰时期。

  1177年,萨拉丁亲率两万多大军进攻耶鲁撒冷,结果被鲍温四世四百骑兵和六千步兵大败,这是萨拉丁第一次展现他对耶鲁撒冷的渴望,在他得到权力的第一天,他就对自己对过誓,一定要把十字军从耶鲁撒冷赶出去。

  在第一次战败后,萨拉丁重整旗鼓,在其他地方相继获得胜利,巩固了他的统治,经过一阵时间的准备,1187年,即十年后,萨拉丁再次发征耶鲁撒冷,还发出了正主伟大,把法兰克人赶出耶鲁撒冷的召号,正式打响了所谓的圣战。

  他先在外围连续取得胜利,打垮了十字军的主力,几乎把十字军主力全军覆没。

  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些人打仗和蒙军宋军截然不同,十字军有耶鲁撒冷城不守,每次都是先出城和萨拉丁野战,十年前打赢了,这次惨败,只有少数骑士逃了回来。

  然后萨拉丁大举围城,围了十三天后,耶鲁撒冷决定投降。

  1187年9月2日,萨拉丁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鲁撒冷,以纪念先知穆罕木德在耶鲁撒冷登霄。被十字军占领88年的圣城重新回到了木斯林的手中。

  此后就是欧洲十字军和萨拉丁阿尤布王朝的连续不断的争夺战。

  腓特烈一世,狮心王理查一世,法兰西腓力二世纷纷登场,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

  然后每次十字军过来,萨拉丁也不守城,都是带大军出城和十字军野战。

  所以连赵与芮也不理解,这边人打仗都这么贵族绅士。

  他们被蒙古打的这么惨,实在不是他们不行,塞约河之战证明凶牙利人也挺能打的,差点灭了拔都,但他们只会正面打群架,不讲战术,所以才打不过蒙古人。

  1191年理查德一世在野战中大败萨拉丁(战前两人还到阵前面对面就几步距离说了一会话,非常绅士啊,你要换成蒙哥和赵与芮,还不赶紧把对方一刀给砍了),战后萨拉丁退回耶鲁撒冷,理查一世也没围城,因为两人都生病了。

  萨拉丁还派人送水果给理查一世,并派了医生过去,帮理查一世看病。

  大伙看看,欧洲和西亚这边,王国虽然多,但大伙都讲武德,比较绅士,像赵与芮和蒙古人这样不讲武德的人,确实很容易在这里取得成功。

  此后一直到1229年,阿尤布的卡米勒。即萨拉丁弟弟的儿子,才把耶鲁撒冷和阿卡走廊割让给十字军(腓特烈二世),当时主要是国内外比较乱,外面还有艾达利这个小阿尤布王朝在争正统。

  如今十四年过去,艾达利终于再次回来这座圣城。

  十字军先统治了这里八十八年,阿尤布王朝统治了这里四十二年,十字军又统治了十四年,艾达利在康拉德的帮助下,重回圣地,两个争斗了数百年的仇敌也暂时言归于好。

  这一切,都是因为蒙古人的到来,和宋人的建议。

  他们暂时屏弃上百年的恩怨,联手抗敌。

  艾达利之前还不想过来的,但康拉德的使者说,当年萨拉丁派人送水果和医生给理查一世,我们战场上是敌人,在私下应该是朋友。

  艾达利因此被说服,信仰和恩怨不应该归为一谈,现在需要一起对抗蒙古人。

第510章 最先进的炮弹出现

  元贞十二年三月,蒙军大举西征,蒙哥攻下大马士革的同时,临安城的赵与芮又出皇宫了。

  今天他要去的地方很多,需要观摩很多新玩意。

  第一站他还是来到火器局,观看了宋军的新设计新玩意。

  射击场上,大量匠作局火器局的官吏都在,他们当然也全是工匠。

  赵与芮专人做传事,匠作局和火器局的官吏虽然号称官吏,拿着官吏的薪水,但实际上必须要是工匠。

  而且他们通常都要亲自动手,官越大,越在一些重要的技术要做出贡献。

  后世的官员大部份都只要动动嘴巴,有下面的人干,但赵与芮在这些技术部门里的官员,都得亲自动手。

  当然,主要还是在改进和创新技术方面,这些人投入的时间更多,在一线工作上面,不需要用到他们。

  这几年最红的工匠官员就是许厉了。

  许厉现在已经是官至郎中,正五品官员。

  当年赵与芮提出燧发枪造膛线,可以打的更远,更准,许厉马上举一反三,提出炮膛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弄,赵与芮立刻对其另眼相看。

  许厉还提出了为什么不从后面装弹,为什么要从前面塞进去这么麻烦。

  这人是相当聪明,能举一反三,这几年赵与芮也重用他,让他带人专门研发。

  许厉在皇帝赵与芮的提点下,用过几种不同的膛线方式。

  像这个时代最容易实际运用的刮刀法,钩刀拉削法,还有原本要十八世纪才有,十九世纪才流行的组合环形刀拉削法。

  前两者因为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力,先后被许厉淘汰。

  最后许厉采用了组合环形刀拉削法,这个办法赵与芮也只是听说,更没有用过,只能靠讲述理论和功效,让许厉他们研究,这一弄就是五六年,终于出来了。

  “陛下请看。”许厉这时洋洋得意,用了五六年时间终于弄出陛下理想用的削法了。

  “我们用28个硬质合金钢环,每个钢环之间距离相等,并加工有与阴膛线数量相同的等距刮刀”许厉向赵与芮解释原理和前期铸造工艺。

  这刮刀铸造就比较难,工匠们几乎有一大半靠精准的手工来打磨,但他优点比前两者强多了,许厉最后让赵与芮看现场表演。

  一根燧发枪管夹着架子上,拉刀从后面进去,前面出来,吱啦,上面不停的浇水,整过程大概一分钟左右,削的比较慢,但只需要一刀,全部阴膛线就出来了,所有的线的距离还是一样的。

  如果用其他更简单的削法,还得一条条线削,距离还一定能削成一样,对技术要求更高。

  这种十九世纪流行的刀法已经是现代全面工业化前最先进的,一次成膛线,效率非常高。

  难的是削刀需要手工打造,需要技术高超的工匠。

  “这一把削刀能用几次?”赵与芮关注着重点。

  “不要连着用,咱们削一刀等片刻(约五分钟)再削下一根枪管,大概可以用六十次。”

  赵与芮一听,这效率还不是很好啊,因为打造削刀比较慢。

  许厉道,我们还在研究硬质合金刚的配比,希望用到更好的。

  这些人也不是物理和化学出身,所以赵与芮给他们配备了相关的学生,但这些学生也不如赵与芮,只能靠经验和摸索,慢慢寻找最配合的配比。

  到十九世纪的一把削刀,理论上要能用一百甚至两百次。

  燧发枪膛线能解决,火炮的膛线也能解决。

  宋军早就有了木制引信炮弹,但实战中用的还是比较少,主要放入木托底后,没有膛线的话,气密性太大,发射不够顺畅。

  现在有了膛线就不一样,许厉他们在炮弹后面装入木托底,气密性问题得到解决。

  并且许厉正式把火炮改成后装。

  这一步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前装火炮进入后装时代。

  赵与芮现场观看了线膛炮的射击,他的火炮现在可以称为线膛炮了,有膛线了。

  炮弹形状已经像后世,只是后面是木制的,工匠们在火炮内部先后试验了很多条线,有六条,八条,十条,十二条,最后采用了八条线。

  赵与芮在他们射击时还走近了看他们怎么装弹。

  发现和后世差不多,后面有个盖子,打开盖子,把炮弹塞进去,然后盖上盖子,另一人在上面灌火炮,接着点火。

  轰隆,一声巨大的炮响后,炮弹像流星般飞出去。

  不一会,有骑兵过来汇报,射程八里,方向偏差六步。

  现场一片欢呼,很多人第一次看后装线膛炮射程,大伙都不敢相信能打这么远,还比较准。

  许厉向赵与芮解释:“这是一门六百五十斤中重型后装线膛炮,使用十二斤重炮弹,平地上,射角二十五度射程最高,炸弹范围七步。”

  宋军的火炮已经采用最新工艺的铜芯铁炮,减轻重量的同时,降低炸膛机率,许厉的这种中重型火炮,主要用来守城和战船上,当然野战也能用。

  平地上用十二斤炮弹,二十五度角打的最远,可达八里左右,远超现在宋军野战用炮。

  爆炸范围只有七步,范围看起来也不小,但杀伤力不能和后世的炮弹比,主要还是落点中间杀伤力大,按许厉的试验,三步外披甲的靶子,就很难重创。

  当然,这个时代轻伤也不得了,炸步营和马群中能炸一大批,对密集步营很有杀伤力。

  而且因为改成后装,射速提到极大提高,最快一分钟左右能打一发。

  只是考虑到炮管寿命问题,许厉还是建议,约五分钟左右打一炮。

  这炮架到高处,比如城头的话,十七度半的角度打的最远,可以打到十里以上。

  当然,具体能打多远,还得看你的城墙有多高,需要的角度也不同,这是炮兵需要学习的,赵与芮听听就好。

  这个射程当然还有进步的空间,主要后装方式和打击方式还得改进,气密性也要继续改进,炮弹更要改进,但以现在的工业水平,这已经算是最强的火炮。

  据许厉说,这门六百多斤的中重型火炮,可用来守城和战船中,但也可以野战,以后野战可以主带这种火炮。

  要知道宋军以前野战炮都是三百多斤左右,偶尔才会带千斤重炮,现在要带六百多斤的炮,也是许厉考虑宋军后勤后才决定的。

  宋军有个良好的习惯,每攻占一地,每要到处画地图,确定道路,什么路好走,什么路能走步骑,什么路能走炮兵和马车,什么路需要修,都是宋军每占一地率先要处理的事。

  然后宋军会根据出征地形,决定带骡马还是牛。

  对好走的路来说,通常是四匹马,每两匹轮流拉一门炮,配几个炮兵或民夫,对不好走的路,或雨天,可能还要带牛。

  牛走的慢,但拉力不比马小,而且更适合难走的路和雨泞天。

  这是赵与芮和后金学来的,明末后金出征,基本都是用牛拉炮,很少用马骡拉。

  按现在的马力和牛力,六百多斤的炮也是能拉的动的,后金炮都是上千斤也能拉,宋军自然更能拉,而且速度不会太慢。

  之所以不再用更重的炮,是因为现阶段宋军这六百多斤的中重型火炮在升级改造后,已经够用了,现在已经接近十九世纪中期后装线膛炮的水平。

  “后面守城和战船上,可升级更重打的更远的炮,但臣以为。”许厉这时道:“守城和战船上的炮可以先缓缓升级,当务之急,还是升级火炮,按陛下的意思,彻底打造新式炮弹,这可以让咱们的火炮威力和射程,达到新的高度。”

  许厉这门炮是给赵与芮看的,也不打算全军推广,按他的说法,先打造上百门给前线准备西征和防守用。

  现在国内都没什么战事,也没有必要升级守和战船,只需要在波斯和谦州一带的前线打造一批备用,重点还要升级新式炮弹。

  “许卿说的有理,朕也是这个意思。”赵与芮立刻表态支持。

  然后又问,你们新式炮弹研发的怎么样了?

首节上一节550/6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