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也不是瞎射,是距离蒙军最近的前锋先射了几排,主要还是测试距离。
嗖嗖嗖,上千箭支飞了过来,有些勉强射到蒙军,有些还射不到。
尽管这样,也是让奥屯世英兄弟微微动容,宋军骑在马上都能射这么远?
此时宋军也看到蒙军分掠,孟瑛那边的骑兵也往两边分掠。
骑兵在战场上分掠的主要原因是要把阵型拉长,方便攻击。
假设你两万骑抱成一团,是个直径一百米的方阵,你中间的骑兵很难射到对面的敌军。
如果你拉长形成一个五百米的长方阵,那你中间的骑兵就可以射到对面的敌军。
双方阵形都在分掠中拉长。
在分掠的早期,双方的箭射的非常少,基本都是测距用。
前面的骑兵会根据自己能射到敌军什么位置,来推测自己身后更深处的友军,能不能射到敌军。
如果射不到,自己就得往前移,和敌军靠的更近,为后面移出空间。
宋军这些年也是越打越有经验,特别孟瑛这部骑兵更是整个大宋骑兵中的精锐。
“呜”此时蒙军前锋已经和宋军前锋交错进了一百步左右,双方直线左右距离不到五十步。
长长的三条洪流漫延在无边的大地上。
宋军集中在中间,蒙军在两边。
双方都在往前冲。
“崩”也不知道哪边先下了令。
接着嗖嗖嗖,双方满天箭雨开始对射。
轰隆轰隆,现场人马滚滚,到处都有落地。
“看到蒙军大阵没,距离两百步时往回。”孟瑛一边射箭,一边下令。
他身为这部大将,还得看着全局。
宋军肯定不会去冲击蒙军大阵,孟瑛只是为后面马车往前移争取时间。
部下领命,飞骑而去。
战场上瞬息变化,传令要及时而准确。
孟瑛一边观察四周战况,一边打量双方主力动向。
噼里叭啦,噼里叭啦。
此时空中全是弓弦拉动的声音,双方你来我往,射个不停,空中箭支如雨,连绵不绝。
因为箭多,甚至还有双方的箭在半空中撞到的画面出现。
这么大规模的对射,除了看双方的射术,还得看双方的运气和甲具。
对对面的蒙军来说,他们每个人都得比平时更用心。
宋军前排甲具防护太严密,留给他们能射的余地不多。
要么射马,要么射脸,要么射腰。
关键宋军马身上也有皮甲,还得对准了没甲的地方射。
宋军的棉甲又额外加层钢片,放到明末连火枪都能抗。
这都是赵与芮用钱堆出来的。
大宋的工匠都是官和吏,待遇好,技术高,打出来的每具甲具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的。
每件甲出厂前还得被箭试射。
而宋军就没这么多顾忌,蒙军着铁甲的不多,甲质更不如宋军。
于是很快孟瑛发现,双方进入对射之后,蒙军立刻处于下风,稍微距离蒙军远点的宋军被射中后,连甲都不会被破。
“重甲骑兵。”蒙军那边,有将领对着宋军大叫,认为宋军是重甲骑兵。
蒙军的对手也有不少用过重甲骑兵,一般重甲骑兵都是用来冲锋收割,近战肉搏,很少像宋军这样远距离和蒙军对射。
奥屯世英则摇头:“宋军不算重甲骑兵,就是甲的防护力比咱们强。”
当年金和西夏的重甲骑兵,身上的甲加马的甲,能有一两百斤重,那才叫真正的重甲。
宋军棉甲加钢片也不到步兵札甲的七十斤,大概在五十斤左右。
他的加厚钢片也不是全面包裹的,都是在主要部位,这为蒙军命中宋军要害,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古代的箭有时候很难当场造成重大伤害,有人中几十支箭还能继续战斗。
现在宋军这种装备,除了命中要害,大部份人被射十几支箭真和没事人一样。
或许战后会因为伤势过重,或感染而死,但战时很多人都能继续打下去。
蒙军以前看对手,从来不管对手有多少人马,有什么甲具和武器。
现在和宋军打了几年,终于有人发现武器和甲具的代差还是很可怕的。
比如现在的察合台。
察合台当年在西夏就和宋军打了几次,被宋军各种与众不同的打法和装备所震憾,时隔这么多年,宋军的装备越来越好,都快对蒙军形成降维打击了。
此时他正站在后面远处,看着两军箭来箭往的对射。
双方都有人陆续坠马,但蒙军掉下去的人远远超过宋军。
双方的人坠马之后,也会有人继续站起来当步兵打。
宋军能站起来的人,也比蒙军多。
宋军能站起来的人多,一是宋军甲具好,中箭没遭重创,二是宋军的速度一直比蒙军慢。
宋军甲重,骑兵速度也不快,坠马后通常伤势不重。
蒙军两边掠射,又是轻骑,速度较快,一旦坠马,通常会受到重创,还会被后面的人马踩踏。
“宋军甲重,马力不长,让奥屯世英拉扯宋军。”察合台看这样对射没好处,蒙军损失远比宋军惨重,立刻下令。
他的命令还没下去,奥屯世英那边也很经验,早就一声令下,呜呜,蒙军继续往两边掠,开始拉扯宋军,想把宋军这股骑兵拉到更远处单挑。
蒙军这招以退为进,在西征时用的非常娴熟,欧洲人看到蒙军退,肯定毫不犹豫的追上去,一点兵法都没有。
可宋人不吃这套啊。
孟瑛也知道自己兵士甲重,马力不如蒙军,不能跟着蒙军瞎跑。
蒙军骑兵往两边分掠,宋军也立刻回头。
宋军的主力可不是骑兵,而是步营的燧发枪和投石机、火炮,阵地战这会才是宋军的主要方式,孟瑛虽然有信心,也不可能随便跟出去和蒙骑单挑。
奥屯世英看到宋军不跟出来,心有不甘,一声令下,蒙军再次掉头,又向宋骑抄掠,继续引诱。
孟瑛不急不徐,押着阵形,让各部与蒙军保持平行,最好保持在一百步外。
这在宋军大部的射程中,而在蒙军少部的射程中。
这样的距离对射,蒙军会更惨。
可蒙军也知道双方的差距,前锋不停逼近,始终保持和宋军前锋四十步内。
第445章 算是找到对付宋军的办法了
双方不停在两军阵前拉扯,蒙军屡次想拉出宋军,而战场上的命令传达是有时间的,有时候前锋宋军会被蒙军拉的一头激动,也会追出去。
每当这时,呜呜,宋军后阵就吹起号角声。
宋军听到号角声,纷纷扭头,继续回归本阵。
双方骑兵在阵前打了近半个时辰,双方后续兵马也几乎全部到了现场。
宋军的马车这时还没到最前方,正从后阵往中间的路上。
阔端早等不及了,一看奥屯世英的骑兵比宋军还略多几千都没占上风,立刻道:“忽必烈,你带人从左翼上去,看看有没有机会切开宋军。”
“诺。”忽必烈没有犹豫,立刻点起一股兵马。
“等下。”察合台大惊,叫都没叫住,忽必烈已经带着亲兵先冲了出去。
他立刻和阔端道,宋军的阵地战很难打,没有把他们拉扯出来之前,不要轻易冲锋。
阔端道,现在他们马车还没到位,再等下去,等他们把马车摆好,才叫不好打。
察合台一时有点无语。
如阔端所说,现在宋军辎重也好,马车也好,都没到前面,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忽必烈带人从左翼攻上,沙德尔马上一声令下,李平夏领着一股骑兵也迎了上去。
李平夏的骑兵和孟瑛又不同。
孟瑛的一万八千骑兵,当时横穿蒙古东北一带,越数千里奔袭,一人双马,其中有一半是轻骑,一半带了重甲,并由战马携带,为的就是保持移动力。
李平夏是跟着沙德尔进察合台地盘横推蒙古宗王领地的,带了上万民夫几千辆大车,一路慢慢走,慢慢打。
他的骑兵全是重甲,孟瑛的骑兵的重棉甲只重五十斤。
李平夏的骑兵是札甲,重六十五斤,加上内部防寒的衣服,这波骑兵身上甲重已经超过七十斤,防御力也是相当强。
忽必烈在黑水城外和宋军打过一仗,也知道宋军的套路。
黑水城外的宋军有射程超远的滑轮弓,但眼前的宋军似乎没有配备。
宋军前面甲厚,只有从背后射宋军,要么就贴身和他们肉搏,砍杀他们背后。
“宋军弱点在后背,绕过去。”忽必烈一边跑一边下令。
蒙军从上百步外就开始往他们的右前方掠。
李平夏一看就知道蒙军想拉扯或绕他们。
“降速降速,跟着蒙军平行跑。”
然后感觉这命令不对劲,可能有人听不懂,立刻又改:“跟着我的大旗方向跑。”
宋军还是降速,因为宋军甲重,还得依靠步营阵地战,宋军尽量不会轻易的把战马提速,消耗战马的马力。
忽必烈的大股骑兵本来奔着宋军来的,双方面对面要交锋时,蒙军往右侧掠,想绕到宋军身后。
宋军缓缓降速,也跟着掉头,变的和蒙军同行同向。
忽必烈大怒,带着兵马移来移去,忽左忽右,李平夏慢幽幽带着宋军忽左忽右,移来移去。
移动中,双方也是不停的对射,箭来箭往。
忽必烈发现宋军看破自己的意图,不让自己绕到他们身后,顿时气的要骂娘。
当然,今天的战场非常之大,双方二十多万人马铺在广阔的大地上,无论是宋军还是蒙军,都无法全面兼顾。
宋军的辎重和马车没有完全到阵前,蒙军和宋军骑兵陆陆续续打了一个多时辰。
蒙军是各种战术都用了,故意败退,拉扯引诱,往后面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