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22节

“看。”突然有人怒吼。

只见城下木尔提带人下马,一刀刀切割蒙军的头颅。

其中有个蒙军骑兵没死,伤的比较重,木尔提割头的时候,故意切的很慢,那蒙军惨叫不止,惨叫声几乎传到城头上。

城上近两千多蒙军看的又惊又怒又是害怕。

接着木尔提找了两支箭,插在蒙军头上,高高举起。

四周有宋军学着他,陆续在地上割了些蒙军头颅,然后高高举起,再上马。

不远处还在慢慢前行,正准备包围沙州的宋军们看到后,都兴奋起来,近两个多月的辛苦好像烟消云散了一样。

“虎”不知是谁的兵马先叫了声。

“虎”接着全场是此起彼伏,到处是虎声。

“驾”木尔提带着人举着十几个头,高高举起在沙州城外耀武扬威,围着城转圈。

“虎”四周宋军的虎声更大了,大伙更兴奋了。

阿答赤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看着下面的宋军在耀武扬威。

这场景何等的相熟,曾经在西征的时候,他跟着百战百胜的蒙军,不知做过多少次这样的事情。

他们杀死在西征路上遇到的一切敌人,砍下敌人的首级,高高举起,耀武扬威的在敌军城下盘旋。

而现在,宋军把这一切,都还给他们,这简直是他们蒙军的耻辱。

他可以想像到,一旦城破,他们全军,将一个不留,都被杀死。

“宋人残忍无比,和野兽一般的冷血,一旦城破,咱们都要被杀死,来人,征召城中所有青壮和成年,帮忙守城。”阿答赤立刻下令征召城中的百姓和家属帮忙守城。

城中的百姓和兵士家属加起来还有两万多人,成年和青壮估计还能凑个三四千左右。

就在城中开始征召守城民夫时,宋军四万加一万民夫,从四面八方缓缓靠近沙州城,很快把沙州城围了个水泻不通。

阿答赤没敢带兵出去野战,宋军哨骑的战斗力狠狠震慑了他,他现在担心的是,逃出去的蒙军能不能把消息带到中兴府,更重要的是,他们走时,还不知道宋军有多少兵马。

等宋军把沙州城团团包围后,阿答赤毛估估最少七八万人。

没办法,宋军的战马和骆驼太多了,铺天盖地都是,所以看起来声势很大。

宋军连营十几里,把沙州团团包围,接着就驻扎四周,而且非常嚣张,前排大营距离沙州城墙只有一里路。

宋军扎营时,阿剌骨多次要求带兵出去冲一阵,趁宋军立足未稳,打一波。

阿答赤似被说动,便下令打开西门。

阿剌骨带着一千精骑浩浩荡荡冲出门,刚出城不到一百骑,不远处宋军就有步营往前压近,宋军一波在扎营,还有一波就在前面等着,防备蒙军。

阿剌骨还以为是打西征和打西夏的老套路,毕竟他也没和宋军交过手,带着骑兵向前狂冲,冲进一百二十步内时。

“嗖嗖嗖”对面一波神臂弓,箭如雨下。

他一共才带了一千骑出营,宋军也知道他们人少,所以在两个城门各布置了三千弓弩手,三千枪盾兵,另有大量步营分在沙州城四周。

阿剌骨刚进一百二十步左右,宋军神臂弓先射,被射了两波后,蒙军进入七十步内,宋军步弓又开始射。

这下直接把蒙军射懵了。

他们兵少,对面箭多,而且是他们顶着箭雨冲上去,都和固定靶差不多。

现场坠马无数,大量蒙骑或被射下马,或被射倒战马。

这是蒙军在西征时从没见过的密集箭雨,阿剌骨冲了一半就后悔不及。

还没冲进五十步,阿剌骨就听到城头有鸣金声和号角声,他赶紧下令调转马头,往城里奔。

阿剌骨一千骑出去,回去只余下七百多骑,还没遇到宋军,损失两百多人,而且回去的人里,有好多身上都中了箭。

蒙军的掠射都没来的及开始,损失近三分之一,着实震惊全军。

“太猛了,宋军箭雨太猛人,射手又多,不好冲,不好冲-”回来后,好几个百夫长纷纷吐槽,称宋军射箭太猛,和暴风骤雨似的,有人能在刹那间连中五六箭。

阿剌骨脸色铁青:“对面怕不是把弓弩手都集中在这边了”他有点想提议再打其他方向,他认为其他方向宋军可能没这么多箭手。

这次阿答赤没有理他。

宋军有七八万人,按宋军比例最少五分之一是弓弩手,得有一两万,他们才两千人哪够射的。

城中总共两千左右守军,这就出去晃了一趟,损失了两百多,加上前面损失的,蒙军短短时间连遭重挫,士气大丧。

阿答赤厉声道:“不要再去了,守好城池,等援军前来。”

沙州城还是比较难攻,当年蒙军来就打了个把月未破,后来阿答赤派人挖地道,在天黑后挖通,偷袭进城,这才攻破沙州。

有了攻破沙州的经验,阿答赤有信心守的比西夏还长远,到时中兴府的援军来了,必然要好好教训宋军。

当下蒙军城门紧闭,强征成年百姓上城头一起防守。

蒙军闭门不出时,宋军开始有序扎营,天黑之前,一圈营地已经将沙州城整个包围起来,铺天盖地的大营,看的蒙军也有点忐忑。

一路跟着宋军的达札赞营,这次被派到宋军一营不远处。

他们带着的所有箭支被卸下存放,宋军要求相当高,先要用石头或木头搭建隔离,与地面隔开,然后将箭支堆积上面,最后盖上多余的营帐,接着才是搭建自己的营帐。

这些工程很简单,他们全营五百人一会功夫就干好了

干完之后,领头的宋军赵小天,让他们集合,牵着各自的骆驼跟着往一侧去。

众人很快来到一个民夫营,看到他们从骆驼上卸下的物资,一框框堆在边上,达札赞和阿赞比还在猜是什么东西,几个宋军提起往地一倒,哗啦,掉出一堆锯子、铲子等工具。

他们这营被派了一半人去挖坑,达札赞理解应该是为了晚上防夜袭。

达札赞和阿赞比这队人被分配去锯树。

达札赞之前通常看到的是用斧头砍树,这还是第一次看到用锯子的。

但有树的地方距离这里好些远的,众人拿了工具后,每人牵了三头骆驼,骑着骆驼过去就走了近半个时辰。

路上达札赞看到有个营的民夫带着车轮,算是大开眼界。

这边的骆驼身上负重不多,大概一百斤左右,然后每个骆驼的左右两边挂了一个车轮。

达札赞经过时,正看到牧民们在卸车轮,然后或四个一组,或两个一组用麻绳捆起来,堆到边上,后续应该用来打造马车等物。

等达札赞到了现场,看到现场人山人海,已有上千民夫在现场锯木。

赵小天告诉他们,他们全营锯细木,尽量不要超过手臂粗细。

达札赞一听感觉运气真好,这个容易啊。

果然等他进去之后,发现林中的树木有粗有细,他们只找细的锯,非常容易。

锯倒之后,再按要求锯成约一米二左右长度的一根根分好,最后挂到骆驼两侧和背上。

每头骆驼背了四五十根后就回营。

接着再去。

当天到天黑前他们跑了两趟,全营锯了近一万根,堆积在营中,接着陆续有其他营的人过来领取,应该是打造工具去了。

因为到了沙州城,当天他们好好吃了顿,有人想吃米饭的还可以煮米饭。

营中还在找受伤或不好的骆驼,然后直接宰了吃骆驼肉,双峰骆驼的肉是挺好吃的,大伙终于又吃到了新鲜的肉。

一顿饱餐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全营再次集合,外面有宋军工匠到了,教他们打造车。

现场被送来好多车轮,还有更长的木头。

当天上午宋军并没有进攻,也没有射信让沙州城投降之类的。

达札赞带着人跟着宋军工匠学,发现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的车,成品出来之后,感觉不是很耐揍。

宋军车和后金车相似,但高度更高。

车是双轮的,宽约两米,高约两米,正面是笔直的,到最上面一米五时,向内成七十度弯曲,这保证城头的抛射也无法射到车后面的人。

后世的后金车有的宽能达三四米,十几个人在后面推,攻城时相当有利,因为可以在车后躲十几个弓箭手,和城头对射。

宋军匆匆打造而成,车只有两米宽,而且相当简陋,应该用不了多久。

木板都是用木棍一根根捆绑起来,被射中几箭和火烧下就废了,所以达札赞看后会认为质量不行。

宋军可没打算靠车打很久,所以做的比较简单。

上午他们这营一共打造了十部车,效率非常快。

其他宋军各营有打造云梯的,也有打造投石机的。

投石机本来可以拆成各部份运输,但最难运输的是杆臂。

投的越远的投石机,杆臂越长。

宋军在国内都是取用高丽进口的大木,又长又直,通体一根打造。

这种杆臂是不能带着走几千里到这里来的。

所以宋军只带了很多部件,然后用铸铁打造了杆臂,因为太长不好带,所以分成四截,甚至五截。

到了沙州城后,才把几截连接起来。

这种几截铸铁连起来的杆臂又沉,又不稳,特别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工艺,链接处不是很紧,甩动时会有震颤,所以抛的距离不够,最远才两百步左右。

整个上午宋军大营都在打造各种工具,有很多攻城工具都是达札赞没有见过的。

而在达札赞这个营的前面,赵小天还组织了一百多人挖了个大坑,看的达札赞一脸莫名其妙。

沙州这地方,以沙为名,泥土质地还是比较好挖的,应该是沙质土壤,要不然当年蒙军也不会挖地道攻破沙州了。

赵小天在他们营里挖了个大坑,接着派人去挑水。

宋军直接让人用水袋装水,每人背两三个水袋回来,每次带的水不多。

但胜在人多,几百民夫同时带水,从一里外,也就是他们昨天锯木方向挑过来。

就这么蚂蚁搬家式的,很快储备一个大坑的水。

达札赞跟着还了两次,水坑里的水就满了。

他茫然看着水坑,不知道这里的水干什么用。

没多久,有宋军过来,把盾牌,毛毡等物纷纷往水坑里扔,浸泡在其中。

达札赞若有所思,这应该是防火用的。

337.第337章 宋军打仗像游戏

中午吃过午饭后,赵小天找到他们:“有没有人愿意推车的,能射箭的优先,回来有赏。”

现场面面相觑,民夫们你看我,我看看你,大部分人不愿意上战场。

达札赞看着这车造型,只要人在车后面,城头的弓箭根本射不到,除非把车毁了。

这么安全怕什么?

他等的就是现在。

“我去。”现场几乎同时,有两人开口。

首节上一节322/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