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骑兵的吐番人即使战败,也可以带着部族手下扬长而去,而宋军一旦战败,步兵肯定是跑不掉了。
采巴哥信心十足,意气风发。
几乎就在吐蕃人和宋军即将会战的同时,四川雅州这边,一支宋军约三千骑兵,一人双马,正往西去。
年轻的孟第一次带领这么多兵马,他站在高处,回头看着身边陆续经过的骑兵。
骑兵们同样年轻,这几乎是四川这几年训练最精锐的青壮骑兵。
在孟珙带兵从叠州进入吐蕃后,孟将另带偏军,从雅州西进,翻越嘎贡雪山,千里突袭吐蕃精神所在萨迦寺和最大的城市逻些城(拉萨)。
他们从雅州出发,约在三月中旬可以翻越雪山,难度不小,但嘎贡雪山最难走的是每年六到十月,全是雨季,寸步难行,十一月到五月是旱季,比较好走。
宋军翻山前当然也是做了功课,从东侧山麓的磨西镇线翻过去,那边平均气温是13摄氏度,三月份的温度在一度左右。
翻越雪山的事,宋军以前的历史上还没有人干过。
但在十几年后,就有人干了。
原历史1248年,当时余镇守四川,蒙军打来打去打不进四川,于是决定绕道吐蕃,去打大理,再从大理进宋朝。
余得到消息,派五千精兵西进,其中主力就是播州杨氏杨文的土司兵,他们翻越雪山,在嘎贡雪山北正好堵住蒙军,双方大战三场,蒙军连败三场,主将秃懑被宋军在大渡河所抓,只能收兵北归。
所以不是说宋军不能打,南宋灭亡真是南宋皇帝不行,孟珙余之流能多活几十年,能得到重用的话,也没蒙古什么事。
赵与芮让孟珙来川后,就找四川进吐蕃的近路。
孟珙和崔与之一交流,崔与之立刻道,他知道啊。
崔与之在四川两次担任制置使,对当地风情地貌了如指掌,崔与之和当地人交流过,确定翻雪山可为捷径,有当地商人,为了和吐蕃人做生意,都是翻雪山过去的,相当不容易。
于是孟珙每年派小部队翻嘎贡雪山,主要是为了探路。
你从其他地方进吐蕃,得绕上千里。
像孟珙现在的格尔木河位置,孟要绕过去找孟珙,就是三千多里。
但是孟直接翻雪山过去,最少缩短了两千多里。
翻雪山在后世也是四川进入吐蕃地境最短的路,当然后世也很少有人会去翻雪山。
此时吐蕃没有翻过,宋军以前也没翻过。
在孟珙到四川后,每年派小队试翻,认为十一月到五月间是翻雪山最好的季节。
这几个月全年无雨,也不下雪,天气冷了点,但只要保暖做好,没什么大问题。
因为没雨,又不下雪,一路上可以不停烧火取暖。
从十二月开始,孟派小股近百人队伍先行,一路清理山路,寻找取火资源,到他们三月上旬出发时,方便了许多,路上的行程不算,仅用两天功夫,就翻过了雪山,随行带的木柴燃料都没有用完。
全军只在山上睡了一夜,无一人冻伤。
此时的孟珙肯定也不知道,在皇帝的指引下,他成为南宋第一个派兵翻越雪山的大将,这个壮举在后来几百年历史上,也几乎没人能做到。
三月十六日,吐蕃军还在扎陵湖会合整军,等宋军来时,孟的兵马已经翻过雪山来到金沙江边。
这边还算在朵思麻地区南面,但朵思麻北面各部正在避宋军兵锋,南面则向扎陵湖汇合整兵。
孟并没有急着出兵,如果太早出兵,容易惊动吐蕃各部,到时他们全军过来围剿孟反而麻烦。
他耐心在金沙江边休整了一段时间,随行带的干粮吃的差不多时,孟于三月二十日开始出发。
他出发的同时,吐蕃军正向宋军孟珙部靠近,根本不知道在自己身后上千里外已经有另一支宋军翻雪山过来了。
此时就算蒙军在这里也没用,蒙军的哨骑算是当世最强,但最多也就放出去两百里,两百里外是完全管不到的。
孟距离他们上千里,吐蕃根本不知情。
从金沙江出发后,孟基本用的是蒙古的套路,先派哨骑在前面小心探路,查看那边有小型部落聚集。
接着找地方靠近后就先休息,等天黑后再突然袭击。
每到晚上,宋军三千精骑把当地小部落团团包围,接着一顿斩杀,一个不留。
所有粮草能带走的就带走。
他们一路往西,神不知鬼不觉灭了七八个小村落。
他们翻雪山时是一人双骑,翻过雪山损失了三百多匹马。
等到了雅鲁藏布江边,已经是每人带四五匹马,简直和蒙古西征时差不多,马上装了各种能带的物资或食物。
中间很多牛羊都管不了,只能宰了饱吃一顿。
此时已经接近三月下旬,他们距离逻些(拉萨)越来越近。
这边部族较多,人口密集,从雅鲁藏布江边开始,基本每隔几十里就会有个牧居地。
要是以往这时,他们早就给人发现了。
但这次吐蕃召集各部会战,每三户抽一丁,部落中能战之士,被抽调大量。
他们沿着雅鲁藏布江跑了两天后,才被吐蕃人发现有大股宋军到了,顿时逻些地区惊恐一片。
孟一看被发现了,当下也不再掩藏,直接强攻,每经过一个村落,看人多不好打就射几箭跑,看人少好欺负就冲进去一顿砍杀,接着到处放火,然后转身就走,赶往下一个牧居地。
这下简直就是等于变成吐蕃境内的强盗土匪,彻底让吐蕃境内炸锅了。
格尔木河东北岸。
在嘹亮的号角声中,宋军和吐蕃两军的人马纷纷在移动。
广阔而巨大的盆地上,只见两方人马像漫无边际的黑云,铺天盖地,连绵无尽。
孟珙骑马在一个高处,正观察双方阵形。
对面人和马都过十万,从他的视角看去却是无边无际,根本不知有多少。
但孟珙预估对方兵马不会超过十万左右,这也是吐蕃现在人口能支撑的极限。
只是因为现场有大量战马,所以看起来比二十万步兵还多。
同样看起来比较多的还有宋军。
宋军进吐蕃前,骑兵是一人双马,步兵一人一马都没有,但进来这么久,连续攻下叠州,若盖草原,和格尔木城,宋军到处抢掠,现在马比人还多,连步兵们都一人双马。
拉炮的马车更是从四匹马改成六匹马,每一个时辰还得换六匹马。
没办法,马太多,根本用不完。
想到曾经宋军连一支千人的骑兵都配不起,现在马都用不完,孟珙的嘴角边,不由泛起一丝得意的微笑。
他现在有点明白皇帝赵与芮的意思。
当初他从京师出来,到四川后,崔与之相当不理解,朝廷要在吐蕃谋划。
是孟珙极力劝说下,崔与之才支持孟珙。
留着吐蕃,不但会增强蒙古的实力,并且留下随时让蒙军从这里经过的机会,而拿下吐蕃,不但可以消弱蒙古,同时也堵住了南宋的西面,蒙军以后连攻取大理的机会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这里最好的河曲战马。
这是消弱敌人(蒙古),壮大自己的好事,肯定要抢先一步才行。
双方现在都是马比人多,所以阵型铺开后看起来非常巨大,也极为壮观。
此时宋军的阵形早就准备好了。
七千步营和炮营在最中间,算是中军大阵,步营右翼(北面)是沙德尔五千骑兵(俱重甲)左翼是孟瑛四千骑(两千西夏轻骑,两千宋军轻骑),步营后面是李平夏九千宋骑。
宋军就是用骑兵围成一个‘凵’形,步营在最中间。
此时双方还没接阵,距离约两里左右,孟瑛和沙德尔、高智耀、李平夏,还有步兵大将张能等都在孟珙身边。
大伙都在盯着两里外的吐蕃大阵看,但大部份人好像看不出什么名堂。
“吐蕃人打仗和蒙古人不一样。”这时孟珙指着远处的吐蕃军道:“他们并不擅长骑射,大部份都是用骑兵贴脸冲,我们如果全是轻骑,有蒙古人的骑射风筝水平,打吐蕃人相当容易。”
众人都凝神静听。
孟珙继续道:“现在我们只有四千轻骑,其余皆有重甲,机动力不如土蕃人,所以一旦开战,双方肯定是骑兵要对冲决胜”
“吐蕃人最能打的部族是逻些附近的几个大邦,包括采巴派、噶氏--”
过去几十年里,吐蕃大部份部族都没什么战事,只有逻些附近的部族为了争夺逻些彼此打来打去,最后采巴派的采巴哥一统天下,打败了所有部族,得到了逻些的控制权。
所以吐蕃各部族中,这几年打过仗的也就采巴派、噶氏族等少数部族。
“采巴派和噶氏应该是此战主力,他们兵甲较利,大部份人拥有皮甲,铁制甲器极少,披铁甲的,都是他们领袖的最强私兵,每部族不会超过千人。”
孟珙这几年对吐蕃各部研究的很深,再次与诸将重申了宋军的打法和战术。
282.第282章 大宋以前真烂
282.
就在孟珙和四周诸将交流战术时,双方大阵已经进入五百步内。
此时能大概看出吐蕃布阵规律。
采巴哥的主力也在中间,前面全是着铁甲的,远远的能借着阳光看到金属的光泽,这波兵马也不多,估计不到千人。
中间一大片都是采巴哥的人,衣着式样比较统一,但两翼都是乱七八糟,衣着各种不同,和杂牌军似的。
大伙看到眼前像农民军似的吐蕃军,再想到曾经的北宋也没奈何他们,心里都怪怪的。
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才知道,大宋以前真烂。
谁都打不了。
打不了辽,打不了金,打不了西夏,打不了吐蕃。
孟珙这时一挥手,大声道:“吐蕃人实力不如蒙古人十分之一。”
“咱们一不能掉以轻心,二要速度击溃他们。”
“如果连吐蕃人都打不赢,还如何去面对蒙古大军。”
“此战,必胜。”
“必胜。”诸将齐喝,接着纷纷各自归队,只有高智耀跟在孟珙身边。
宋军将领各自归阵的同时,吐蕃军队突然在宋军四百步左右停下。
对面宋军也同时停下。
巨大的战场上,突然像时间暂停一下,大伙相互看着对方,停在原地。
吐蕃各部也在分配作战任务。
因为宋军中间七千步营排面比较宽,看起来阵形很松散,而宋军骑兵看起来披甲率极高,前排更是散发着幽黑亮丽的金属光泽,吐蕃各族也不是傻子,纷纷要求打中间步营。
采巴哥便道:“骑兵打密集步兵可不好打,你们别看宋军现在走的松散,若是训练有素,很短时间就能把阵形摆密集起来,到时冲上去打不开局面,就惨了。”
采巴哥这几年一直在打仗,比较有经验心得,这话说的还真没错。
四周各部纷纷叫着没关系,老子专门打步兵。
大伙争抢着要打步兵,采巴哥原本还想用自己的铁甲骑兵去打,没想到大家这么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