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24节

  自八月晋升以来,梁成大是第二次参会,现场就他最激动,不时与左右聊天,表情兴奋无比。

  他看到有几个官员拿了一大堆文书过来,估计又有什么重要的事商量。

  这些人算是南宋目前最重要的文官,但大部份都是正直能臣,只有梁成大和赵汝述两人是史弥远部下出身,以前风评也差,有些人都不带理梁成大的,比如胡梦昱。

  他内心还是看不起这种奸臣,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重用梁成大和赵汝述。

  现场或许只有秦卓明白,朝廷里,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忠臣和奸臣,都要用。

  众人坐下后,一边喝茶聊天,一边等着,没一会,皇帝没来,又来了几个人。

  宝庆三年的状元黄朴、嘉定十六年进士谢方叔,余天锡,还有一个郑清之。

  四人都算是官场新人,黄朴中状元后,先为秘书郎,后为起居舍人,谢方叔十六年中进士,被授监查御史五年没移过,余天锡和郑清之都算是史弥远幕僚,也没当几年官。

  这两人在皇帝夺权后,在翰林院写写圣旨,算是闲职,这次也来到现场,众人估计皇帝要启用他们了。

  四人来后并没敢坐,因为现场没他们位置。

  但很快内侍黄裳进来,安排人移动桌椅,不一会,又有小内侍拿出名牌,上面写着四人名字。

  四人又惊又喜,按名牌坐了下来,分别在诸人两侧。

  李宗勉等人对视一眼,明白皇帝以后可能要慢慢重用他们几个。

  不过后来才知道,皇帝只是让这几人专门帮皇帝批奏折,减少皇帝的业务,这四人等于是皇帝的秘书。

  他们刚坐下没多久,外面就有胡松高唱,陛下驾到。

  众人赶紧纷纷起身,等赵与芮进来后,由葛洪带队,同时跪下,高呼陛下万岁。

  “快起来,都坐,都坐。”赵与芮哈哈一笑,也坐在自己的御座上。

  等众人依次坐下,赵与芮则看向户部尚书杜范。

  杜范立刻站起来,拿起面前文书,向众人大声道。

  经过宝庆三年和四年,近两年在全国丈量田地,现在大宋宝庆四年的全国田地数已经出炉。

  全部截止十月最新,全国粮田面积为七亿一千多万亩,其中还包括大员和济州三十多万亩。

  众官员还是第一次听到大宋在大员和济州还有粮田。

  这数据一出来,众官员也是一片哗然。

  两宋以前历代统计最多也就是五亿多亩,当时还是据有北方的情况下。

  现在失去北方(但得到了山东),重新丈量之下,居然达到七亿亩,可见之前隐瞒了多少粮田。

  杜范等众人震惊过后,继续道,去年粮税还是按以前标准收的。

  两浙江南为三斗,其他为七升到一斗。

  “两浙和江南四路,粮田约一亿多亩,亩产两石三石,亩收三斗。”

  说到这里,杜范顿了顿,自己脸上也露出惊骇之色,片刻缓缓道:“理论上,最少可收税粮三千万石。”

  “啊”四周再次惊叫,很多人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但这个是理论上的数据,尽管赵与芮相当重视水利建设,去年前年也连续投入数百万贯兴修水利,天灾还是会有,各州府产量也不定。

  但考虑到还有官田有一半的租,只要没有大灾大难,理论产量是不会少于三千万石的。

  原本赵与芮登基之初,全国也就收税一千多万石。

  但朝廷去年在这几路收税为两千三百万石,这还是去年当地驻军等用粮后的余留,直接入国库的。

  南宋税粮少,除了隐瞒土地,还有地方贪腐和官绅不交或少交税,现在皇帝着重治理了这几方面,税粮一下子就上来了。

  其实明朝在这边的产量也不错,明弘治年间,松江府一府产量就有九百四十万石,但产量归产量,朝廷税收却极少,终明一朝,年收粮税都在两千到三千万石之间,相当之惨。

  “另外其他各路,粮田约六亿亩,亩产最低一石也有,高的一石多,两石。”

  但南宋不管你产量多少,都是按实数,收七升或一斗。

  这些田理论上能收四千多万石。

  但因为各地有天灾,有失收欠收,赵与芮也相当宽容,最后实际为三千两百万石。

  于是经过赵与芮长达两年的丈量粮田,全国粮田无处藏身,加上各地执行税收得力,税粮暴增,达到四千多万石。

  “陛下圣明。”杜范这数据一报出来,梁成大立刻大拍马屁:“我大宋立国以来,唯陛下治理有方,百姓亦能安居乐业。”

  这马屁拍有点不要脸,把太祖太宗仁宗等都给秒了,现场好多人用鄙视的目光看向梁成大。

  赵与芮则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论对付地主和官绅,老赵家当然没有一个比的上我。

  其实过去这两年,民间动乱还是有的,有些地方都有地主甚至官绅反对丈量和盐税改制,只不过被赵与芮雷霆镇压而已。

  接着杜范又继续通报去年数据。

  相比宝庆元年的数据,现在明显好看了很多,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大宋国力的蒸蒸日上。

  去年全国金入库十五万两,金这玩意,宋朝矿产出来的不多,倒是日本比较多,赵与芮都是通过外贸或私下商业,从日本换来不少。

  另去年全国白银入库六十七万两,也破了两宋的纪录。

270.第270章 赵与芮一睁眼就是十六万贯

  270.

  接着杜范又道,去年全国打造铜钱六百五十万贯,远超两宋巅峰。

  能打这么多,主要是赵与芮也取消了铜矿私有,全部国营,另从日本进口了大量的生铜。

  以前宋廷是二百五十文一斤收购矿户的铜料,然后打造铜钱还亏本。

  后来赵与芮用秦卓的矿矿,请史弥远把铜料采购价提到四百五十文,当时赵与芮打造铜钱是赚钱的,但朝廷四百五十文收购的铜料打造铜钱还是亏本。

  前面说过,两宋一文钱币每枚重量基本在3克到4克之间,按70%铜比例,约有铜料2.5克。

  南宋一斤六百克,可以铸240个。

  而一斤铜料要四百五十文,仅以铜的收购价计,朝廷肯定亏本。

  更何况铜钱中还有铅、锡,还有人工费、机器损耗费,所以才会亏本。

  最大的大头,就是人工费和机器损耗费还有所谓的火耗。

  全部收为国有后,朝廷就不需要支出四百五十文一斤的铜料钱,只需支付矿工工资。

  理论上,一个矿工一天创造十斤铜料,加几斤锡铁,就能铸币近三贯钱。

  而支付给矿工全家的工钱,只需一百文到一百五十文。

  所以把矿收为国有是很赚钱的。

  但挖的铜矿可不够打造,所以赵与芮还从日本进口生铜,用白糖换日本生铜,同样血赚。

  赵与芮又在信州改革了造币方式,加强了监管力度,通过对官员的监管,把最容易贪腐的火耗降到几乎为零。

  成功之后,就把全国矿场收为国有,自己铸币,这样既不会亏本,又能血赚。

  赵与芮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和后面的元朝学来的。

  铸币司的官员你别和我说有火耗,他把全国铸币司官员叫到京城来,亲眼看这边的工人怎么铸币的。

  当着他们的面,赵与芮的工人用一斤铜料和配同的铅锡等打造了近两百四十文一文钱,最后有一些损耗时,可能有十几枚铜钱重量略轻。

  然后皇帝问官员们,有火耗吗?

  官员们只能说没火耗。

  那就行了,你们去各地铸钱司,如果有火耗出现,要么你们自己赔钱,要么斩。

  朝廷让你们监管造钱,你要出现火耗,就是你们监管不力,自己赔。

  赵与芮通过收为国有的方式,不但能大量打造铜钱,还能赚钱,最主要的一条,还是对官员的监管。

  无论古代还是后世,所有事情没干好,都是人为的。

  人是一个王朝统治的基础,赵与芮认为,他只要管好人就行,只有管好了下面的人,下面的人自然就能帮他管好这个国家。

  如果国家管不好,肯定是他的错,因为他没有管好自己的官员。

  但杜范的铜钱铸的挺多的,支出同样不少。

  打造铜钱相关的矿场,包括铜矿、铁矿、铅矿、锡矿等,全国大小矿场五十多个,矿工和铸钱工匠接近十五万户,最大的矿场还是信州赵与芮以前的矿场。

  这时杜范道,去年户部铸钱司总计支出是五百六十万贯。

  打造铜钱六百五十万贯,实际只赚了九十万贯。

  群臣闻言哗然。

  没办法,矿户太多了。

  赵与芮把所有矿场收归国有之后,招募矿户工匠数量大增,这都是需要朝廷开支工钱的。

  还好现在有日本生铜进口,还能弥补一些挖矿的成本。

  但打造铜钱赚不赚钱是小事,因为两宋和元朝,明朝都缺铜钱,所以赵与芮每年投入市场六百多贯铜钱,是很有效果的。

  周边其他国家都缺铜钱,南宋铜钱多了,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拿更多的商品和货物来交易。

  而且打造铜钱用铜最多,同时挖出来的铁、铅、锡等材料都用不完,堆积如山,这些也是财富。

  所以表面上看,用了十五万户才赚了九十万贯,其实收获颇丰,对全国经济也有贡献。

  当然,这种事赵与芮和现场官员说,他们也未必能听懂。

  “这么说吧,以前咱们都缺铜钱,所以朝廷要增发会子,纸币横行之后,会子连续贬值。”

  “现在朝廷有大量铜钱入市,会子少量发行,大伙应该发现,以前的会子,也越来越值钱了。”

  赵与芮这时开口说了几句,官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确实是这个道理。

  南宋会子是一届一届的,到南宋后期,假设发行十三届会子时,第七届第八届会子可能与铜钱兑换是十比一甚至几十比一,比例相当离谱,贬值无数倍。

  现在市面上会子少了,铜钱多了,会子就开始值钱。

  赵与芮登基后四年多,除了第一年发行了一届会子,而且数量极度减少外,现在三年期又到,也没再发行。

  市面上以前的老会子也开始值钱。

  百姓手里的钱值钱了,百姓就会消费,百姓消费,就能促进商品流通。

  同样,铜钱多了,引起外贸频繁,外来商品也多,而百姓愿意消费,大伙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以前一艘日本船到了浙江,能把沿海一座县城中的铜钱全部收割完。

  现在不可能出现这种事,这让日本和高丽,甚至蒙古和金国的商人都愿意来做生意,因为南宋现在铜钱很多,也最受大家欢迎。

  总体来说,按赵与芮的理解,哪怕铸造铜钱,每年亏一百万贯,但得到的铁料等其他矿产,加上铜钱的流通性,对现在的南宋来说,也是好事。

  他在对高丽、日本,南洋,占城,甚至金蒙等交易时,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铜钱和白糖。

  这两样现在超过茶叶,丝绢和陶瓷,已然是宋廷外贸交易中最受欢迎的东西。

首节上一节224/6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