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10节

赵与芮看的觉得很有意思,他亲自拿起一具神臂弓。

这玩意要一石多力,赵与芮当皇帝之前,天天跟着部下训练体能,当皇帝之后,这两年也是越来越懒,训练少了,微微一拉,都有点拉不动。

看来还得练练,身体状态得保持好,赵与芮暗暗想着。

他接着把那铁指套套手指上,和戴了个戒指似的,上面有两铁勾,可以勾起神臂弓的弦。

神臂弓构造像弩,但叫‘弓’,因为是坚着用的,而且需要手指用力勾着弓弦,不像强弩是用板机。

“有了这铁勾之后,会省力不少,对手指也没有伤害。”边上刘福喜滋滋的道:“现在我军弓弩手,在同样的时间,除了瞄准之外,射击次数最少可比以前增加一倍。”

古代射箭最难坚持的不是手臂痛,和乏力,而是手指痛,和手指乏力。

但指套的出现,完美解决了手指痛,和手指乏力的问题。

“好,好,这玩意发明的好。”赵与芮哈哈大笑,问道:“是谁发明的?”

“匠头周大球。”

匠头在匠作局还算吏员。

赵与芮立刻道:“升官,着升周大球为从九品,赏铜钱会子各两百贯。”

四周哗然,诸多工匠们眼露羡慕之色。

赵与芮又试拉了弓手用的皮指套,想了想后道:“神臂弓这个可以改大点试试,套两根或三根手指,手指越多,拉起来越省力。”

而神臂弓用指套后瞄准时没原先有感觉,好在神臂弓本来就是靠范围和距离打击,用来对付密集的步骑,这点影响不是很大。

接着赵与芮又看到桌上新打造的短刀,或者说是短剑,飞刀。

宋军的飞刀很简易,全铁打造,两头开刃,刀柄后面都被打磨过,通体没有其他材质。

这是因为甩刀如果甩不好,刀柄会砸到人。

没有经过训练和战场上匆忙间,基本有两成会扔不中,这点章丘之战就有数据传过来了。

宋军之前的飞刀重一斤,除非扔脸上,不然锁甲就极难破甲。

这次的飞刀重达两斤。

赵与芮拿手上非常沉。

前面相当尖锐,刀柄后面也开了刃,平时套了层布,塞刀鞘,战时取出来直接扔就行,扔的空中那层布会自己掉。

“蒙军除了重骑兵,大部份还是皮甲,西征归来的蒙军有较高的锁甲披甲率,但北方一带,还是皮甲为主。”

刘福道:“兵士们的刀对北方蒙军(汉军)够用,对正式的蒙军就不够用,必须要加强。”

“关键还是要扔的准,往脸上招乎。”李平豹在后面道。

只要扔的准,一斤重的飞刀,也能致命。

但战场上有时比较慌乱,能往目标大的地方扔,当然最好。

所以宋军的刀,改成了两斤重,破甲率提升不少。

赵与芮对飞刀也不是很感觉兴趣,因为宋军使用的还是少数。

就像蒙军也不是个个都带短爷和骨朵。

肉搏时扔远程武器的还是少数。

宋军远距离靠弓弩,近距离肉搏靠长枪和盾,所以他对飞刀无所谓,军中自愿原则,愿意练的就配发,不愿意练的就没有。

“下一个。”赵与芮直接挥手,在场立刻有人向他介绍新式马车。

“以前的马车连车轮加车厢,重两百多斤,现在连车轮加车厢,重四百斤。”

匠作局改用了铁梨木打造,又沉又重。

车轮高达一米四,和炮车的车架车轮相似,就略窄了些。

车厢宽一米二,长两米,高八十,架到车轮上后,马车高约一米六,比原来高了二十公分。

“以前最大负重为五百斤,现在可以装到一千斤。”

当然,马车沉了,重了,大了,需要马骡和人也多了。

以前满负重两匹马能拉起来,遇到难走的路,后面有两个人推推就行。

现在满负重要四匹马才能拉起来。

这代表宋军阵中需要的马骡更多,因为拉车的马骡需要轮换。

但负重增加,随军可带的物资也可以增加。

所以总体来说,宋军马车速度被降低,但提升了负重力和防守力。

“陛下请看。”这时刘福从马车中拿起几杆比较粗的长枪。

这些长枪全是钢铁打造,约一米长。

当马车停下,横过来当墙来堵拦骑兵时,这些长枪可以插在马车侧面。

侧面上被装了铁制圆嵌孔,长枪尾部正好插进去。

刘福一口气插了八杆,全部45度往上。

这样马车侧面就和刺猬一样。

蒙军以后再撞上来,就是和撞拒马差不多。

但是马车可不只是侧面能装,顶部也能装。

顶部还有六个嵌孔,可以插六杆,二杆一行,共插三行。

这样蒙军就是想跳到顶部,也要被扎。

刘福插完后,赵与芮看向像剌猬似的马车,也不由自主的笑了。

宋军原本想在军中带拒马,但拒马不好带,临时打造更麻烦,

最后宋军选了铁枪和马车。

现在马车被改造过,上面的铁枪,还有多功能。

刘福这时拿了个铁枪递到赵与芮手上。

这铁枪长约一米,尾部有五厘米粗,前面略尖锐,但不如步兵长枪兵的枪尖。

因为它除了被安装在马车上,还要钉到地上。

现场还有人示范了钉到地上。

一个兵士双手紧握枪身,另一个兵士拿着大锤,几下就锤到地下。

连锤两个之后,用根麻绳连接起来,一个简易的拌马索就成功了。

“章丘之战,我军铁钉长不过十寸(三十三厘米),钉到地下后,蒙军重骑冲进来,基本马倒,铁钉倒。”

“还好弄了多层,这才稍有效果。”

刘福说的是章丘之战,孛里海重骑兵冲宋军大阵时,当时宋军用的铁钉才三十多厘米,钉到地下约十厘米,露出在外面二十左右。

绊马索不够高,也不够紧实。

重骑兵撞上去,会把铁钉也带出来,或带倒。

当时宋军一道一道,弄了几十道,这才限制了重骑的冲击。

现在改造的这长一米,如果能钉到地下二十甚至三十厘米,那就非常牢固。

而且绊马索可以弄的比较高,战时只需几道,足以建成有效的防线。

这种绊马索非常简单,即使在草原上,遇到大股敌军骑兵,现场就钉也来的及。

但就怕遇到山石地,沙砾地,就不好钉进去了。

好在宋军有马车配合,以马车为一道,绊马索在后,配以霰弹炮,弓弩手,赵与芮可以想像了某个画面。

对方骑兵猛冲,我军步营让出通道,对方一冲进来,就见地上全是绊马索,前面全是马车墙,墙后是霰弹炮,还有弓弩手和长枪兵。

冲进来多少,死多少啊。

就现在这样的配置,防守是没什么问题。

再不行,马车里还能装大量火药,敌军若进攻太猛,第一道防线防不住,还能引爆马车中的火药。

总之赵与芮认为,现在阵地防守战,蒙军也好,金兵也好,这世界没人能对付得了宋军。

宋军的关键还是骑兵太少,无法追击,扩大战果。

从太祖建国开始就是这样,宋军打十次胜仗,消灭的敌军,不如自己输一次死的人多。

骑兵少,骑射差,对付蒙古,金,辽这样的民族,相当无力。

章丘之战也是如此,石天禄带来两万骑兵,最后还是带着一万六七千骑全身而退。

打不过宋军,他们就跑。

此时一直跟着赵与芮的道李平豹沉声道:“想要取得大胜,甚至全歼,还得要骑兵。”

说罢他抬头看向远处。

赵与芮随着李平豹的目光看去,应该是济州方向。

那是赵与芮养马和训练骑兵的地方。

在李平豹眼里,将来和蒙古人在野外干仗,还得靠骑兵。

赵与芮却不是这么想。

训练骑兵不是几年能速成的,或许改良火器,比训练骑兵更有效,总之这两手都要抓,一边训练骑兵,一边改良火器。

这时赵与芮想到自己知识有限,忍不住想,能不能现在来声,‘叮’:恭喜你成功登基三年,稳固皇位,开启系统,奖励你一本百科全书,想造啥就造啥。

“陛下,陛下”他正想入非非,身边刘福等人都在奇怪的看着他。

原来他已经站原地好久没说话,大伙都不知发生了什么。

“哦。”赵与芮尴尬笑笑,脱口道:“大伙别慌,没有系统,咱们照样吊打蒙古。”

“.”众人。

258.第258章 赵宋要完蛋,赵与芮肯定先把咱

济州岛的某个小屋子里,史弥远轻轻放下手中的信,抬头看着和他一起看完信的夏震,两人面面相觑。

两人来到济州已经三年多。

史弥远的第一年都是在惊恐中渡过,因为他知道赵与芮的可怕,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做恶梦,梦到自己被赵与芮派人毒杀。

在济州岛的第一年,他和夏震两家人,就一直被软禁在同一个地方,两人家就是邻居,除了他们两家人,四周百米内只看到军士,哪也不能去。

从第二年开始,史弥远和夏震的活动空间有些大,可以到附近转转,身后会跟着四卫士。

这时史弥远感觉赵与芮应该不会杀他了,从此恶梦也少了很多。

两人经常结伴到附近去,结果发现附近全是甘庶田,赵与芮原来在这里种甘蔗制白糖。

首节上一节210/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