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74节

而仅仅二波之后,蒙军前锋已经进入七十步内。

“弩。”张能狂吼。

“弩”四周宋军各将都在大吼。

叭叭叭,空中又是一阵爆响,更多的强弩射了出去。

强弩射速比较慢,但胜在人数多,有四五百人,这一波射倒蒙军三十多骑。

对面到处都是怒骂声,有人可能已经在问侯宋军母系族亲之类的。

但宋军强弩需要用脚踏踩,装箭较慢,仅射了一波,第二支箭还没来的及装上,蒙军已经进入五十步内。

“风”张能再吼。

“风”四周宋军各将都在狂吼。

崩崩崩,空中弓弦声络绎不绝,蒙军和宋军四五六排弓兵同时射箭。

如果赵与芮能在现场,可以看看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三段击。

可惜这三段击也没能在历史上拯救大宋。

对面蒙军的阵形和之前一样,开始往两边分散。

孟瑛和张能看着狂奔的蒙军,娴熟的往两边分散,掠射,都是非常震憾。

这种骑射功夫,可不是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能练出来的。

此时两军已经进入疯狂对射状态。

宋军四五六排弓手,像机器人似的,按训练要求,不急不慢的射着。

身边不时有军官在叫。

“不要慌,慢慢射,瞄准再射。”

“注意提前量。”

蒙军都在飞快移动,射骑兵就要注意提前量。

“低头,低头,低头。”突然有人大叫。

很多宋军纷纷低头。

当当当,现场像下雨似的,各种箭支落到宋军阵中,有的射在头盔上,被弹开,有的射到肩膀上和前胸。

赵与芮对札甲(步人甲)做了改动,加大了头盔和肩甲的防护,舍弃了后背的防护。

这时对射的效果就出来了。

绝大部份箭都射在头盔的肩膀上,有少量会射到胸前。

只要不抬头,基本很难射到脸上。

啊,人群中也有人惨叫,有人被射到脚上。

也会有人被射到胸下。

还有人不注意没低头,会被射到脸门。

蒙军射术又准又狠,而且宋军是固定靶,他们是移动靶,才对射了一会,孟瑛就发现对宋军不利。

与此同时,张能也叫了起来:“变阵,散形,散形--”

除了第一排长枪兵,第二第三排纷纷起身,举起盾牌,后面弓弩手往四下分散,闪出空间。

二三排长枪兵举盾穿插到前面的弓弩手中。

宋军阵形也散开,中间还有人举盾帮挡箭。

局面稍微好点,但还是处于下风。

其中第三层的弓弩需要用脚踩,射速慢,最后面的神臂弓力量要求高,射了十几箭后就要休息。

有人的是左右手互换着上弦。

这些弩都没有弓准,且蒙军是移动靶,人数又不多,阵形还散,很难射中,好在蒙军都骑着马,可以射马,总算不是太差。

场中箭来箭往,射个不停。

没办法,蒙军大战在人数少的时候,基本的战术就是这样,上来先射,射崩之后,或者射出破绽之后,再冲上去收割。

宋军步兵想上去也不可能,宋军对金国,对西夏都是这种战术,上来就摆阵,等对方来攻。

所以宋军即使赢了,无法大胜,无法追击崩退的敌军。

“扑哧扑哧”

“当当当”

现场各种声音不断,有时像下雨似的打到宋军甲上,盾牌上,有的射中宋军,不时还有人惨叫倒地。

两翼宋军骑兵和西夏骑兵也在场上来往护翼,与蒙军不时对射,但他们不敢走远,背靠着步阵大营,骑射又不如蒙军,同样处于下风。

整个场面上看,宋夏联军到处下风,完全处于挨打一边。

这要换成以前的宋军或仅有西夏军在,一刻钟不到就能崩了。

拖雷刚开始看到宋军列阵时的纪律,还愣了下,感觉这股宋军,比他见过的各国军队都要精锐,没想到才一打起来还是招架不住蒙军的暴风雷雨般的进攻。

一刻钟不到,宋夏联军死伤惨重,阵中到处都是倒地惨叫的人。

但在蒙军西征中,普通军队被打成这样,早就忍耐不住,要么崩溃,要么失去抵抗,然后大蒙的勇士可以轻松的冲上去收割人头。

再厉害一点的军队,就算还能支持,蒙军会趁对方虚弱时,派上重骑兵,基本一冲就破,然后就可以随意的虐杀。

可现在拖雷总有点感觉怪怪的。

眼前的宋军明明被射的抬不起头,有些军士只敢低着头盲射,都不敢抬头,可阵形几乎没乱,也没动弹,好像所有人都是木桩,没得到命令,像桩子般站在原地,不动如山。

古怪,古怪,古怪,拖雷心中暗暗三个古怪。

“对,海中孤叶。”拖雷想到了大海中的孤叶,无论大海的风浪怎么大,多么汹涌,但一片孤叶在海中,永远不会沉下去。

“也客那颜,冲不冲?”就在他内心有些震惊时,身边另一位大将塔察儿沉声问道。

塔察儿也是拖雷部下十大猛将之一,祖上是成吉思汗四杰(四骏)博尔忽。从小便骁勇善战,号称勇不可挡。

原历史在几年后,蒙古举国伐金,塔察儿是西路先锋大将,金国屏障潼关就是被他打破的。

此时塔察儿感觉到宋军已经招架无力,阵形分散,可以冲一下。

拖雷抬头看去,蒙军与宋军还在对射不止,蒙军损失也不小,有一百多骑,但很多蒙军失去战马后,还能起来,继续步行往前再射,宋军起码倒下两三百人,还有部份宋人身上都插了一支或数支箭。

但宋军真是坚韧,如果对面是西夏军,两千多人的军队,有接近两三百人倒下,早就崩了。

“这波宋军披甲率高,远射未必能破甲,当上前再射几轮。”

“我观宋军,很多倒下之后,伤势并不严重。”

拖雷认为,蒙军因为太过小心,基本都在最远距离对射,对宋军的伤害遭成不是很大,很多人现在可能倒在地上,如果战后,可能还能起来。

塔察儿深以为然,嘴里嘀咕着,这些契丹人,胆小如鼠,不敢上前,如果全是我大蒙勇士,早就冲上去射了。

“呜”不一会,拖雷身后号角声大变。

前面奥屯世英听到声音,脸色微变,立刻重新下令,往前冲。

拉近距离再射。

220.第220章 被射死也不能动

拖雷也是第一次和宋军交手,看到场上的情况,及时做了战术变更。

蒙军之前的对手,没有像宋军这么披重甲的弓弩手。

眼前的宋军,前排有大盾,中后排有很多披着步人甲的重步弓弩手,这是蒙军极少遇到的。

因为重甲弓弩手意味着可以和他们对射。

蒙军大部份弓力在八斗左右,少数能超过一石。

在距离有限的情况下,无法造成破甲的重要伤害,很多宋军中了几箭都能站在原地继续和他们对射。

所以拖雷立刻下令,全军往前压,拉近距离才能给宋军造成更大的伤害。

接到命令后,在沉重的铁蹄声下,蒙军再次掠过来时,纷纷往前,拉近距离。

前锋转眼间就冲近宋军不到三十步。

这个距离的八斗弓,只要角度射的好,甚至能射破宋军沉重的铁头盔。

但双方距离越近,阵形通常就越密集。

对于命中率不高的用弩宋军来说,这同样是好事。

“来了来了。”孟瑛这时一声暴喝,手持硬弓,不顾一切冲到前面:“射死这群狗鞑子,给老子射。”

崩,他直接冲到弓手最前面,对着蒙军就射。

“收”张能嘶声大吼,宋军阵形也开始收缩。

蒙军距离近了,随时能往上冲。

这会也只能不顾死伤,顶着箭雨继续和他们对射。

双方接近之后,阵形都变的密集起来。

这时弩手和神臂弓的威力就显现了。

叭叭叭,一阵弩机声中,神臂弓箭速极快,破空飞去如流星。

对面不时有蒙军中箭,然后也惨叫倒下。

这神臂弓近距离杀伤力惊人,打到手臂上能洞穿,打到脖子也是。

对面奥屯世英原本冲的也前,不料就见寒光一闪,扑哧声响,他扭过头就看到身边一亲卫,被神臂弓一箭从脖子进去,脖后出来,又射在他身后另一个蒙军的马头上。

后面蒙军也是一声怪叫,轰隆,连人带马栽到地上。

嘶,奥屯世英倒吸口冷气,宋人这无羽的箭这么厉害?

不由放慢脚步,缓缓退向后面。

他是勇猛,但也不蠢,当然不想被无名小辈射死在当场。

此时宋军那边,受孟瑛鼓舞,士气大振,很多弓手和弩手不由自主往前,顶着蒙军的箭抬头瞄准。

宋军阵形相当密集,而且也是好事。

人员密集之后,人与人相近,空隙小了,蒙军的箭几乎都是射到他们的头盔和肩膀上,很少能射到胸口,更不可能再射到脚上。

而头盔和肩膀,是宋军步人甲最厚重的防守区域。

可惜赵与芮时间有限,目前川军新式步人甲刚刚起步,一年才打造了一两千副,这波兵马不是个个都有。

被射倒在现场的宋军,基本都是没穿步人甲的。

叮叮当当,蒙军的箭像下雨似的落到宋军头盔和肩膀上。

首节上一节174/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