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朕乃始皇帝,两界搬运工 第45节

难道朕的武城侯王翦,还比不了兵仙?

嬴政打量着二人,感觉有趣。

没想到吧,你们如今都落入了朕的手里。

下方。

萧何跟韩信都紧张无比。

他们还保持着下拜的姿势,可皇帝没说话,他们也不敢动。

直到他们快坚持不住的时候,上方一道威严的声音传来:

“平身!”

“谢陛下!”

“谢陛下!”

呼!

呼!

萧何韩信这才二人长舒一口气。

太难了。

就刚刚那么一会儿,感觉在刀口上走了一遭。

第37章 考核萧何,韩信要裂开了!

嬴政看向下方二人,开口问道:

“萧何,听说你能力突出,把沛县的户籍,人口和赋税管理得井井有条?”

萧何不敢抬头直视,低着头道:

“陛下,这都是县令管教有方,微臣只是遵从县令的指示。”

他没有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就算有能力,那也不能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

嬴政目光幽幽的盯着萧何,又问道:

“听说你对淮泗一带的民生吏治无比熟悉,精通秦国历史典故和秦法律令?”

萧何回应道:“陛下,微臣只是多看了几本书,算不上熟悉和精通。”

他不知道始皇帝问这些干什么,但为人谦逊的他,没有夸下海口。

然而,嬴政已经特意查过萧何的生平简历了。

萧何越是这样,嬴政便越觉得此人藏拙了。

难道,此人对朕没有信心?

还是说,他想把自己隐藏起来,等到将来反秦?

嬴政是个多疑的人,如此这般想下去,便越觉得萧何有问题。

“朕打算考一考你,如何?”

萧何不敢说不。

对方是君主,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县令主吏掾。

“赵吉,传御史的人过来,让他们考一考萧何。”

“主考内容包括淮泗的民生吏治,秦国历史典故和秦法律令。”

赵吉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御史的人来了,而且来了四五个。

他们得知是陛下要专门考核一个人之后,便开始准备。

嬴政语速缓缓的对萧何道:

“萧何,要拿出真本事来,不要让朕失望啊。”

萧何心头一凛,原本还想放水的。

从皇帝的语气来看,如果他敢放水,就可能会触怒皇帝。

萧何深吸一口气。

想到自己一家老小都被带到咸阳,想要跑路,是不可能了。

没过多久,御史那边也准备好了。

嬴政道:“给他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交卷。”

萧何听懂了两个小时是什么意思。

因为从上个月开始,秦国就推广了二十四小时制。

只是,当他拿到试卷的时候,感觉不可思议。

他从未见过这种试卷。

那是一张白花花的,比帛还要薄,细腻,而且质轻。

他用疑惑的眼神向御史那些人看去。

“这是纸,没见过?”

御史中丞很是自豪的道:

“这纸,是大秦最伟大的陛下发明的。”

是秦始皇发明的?

萧何震撼!

这种纸,应该比帛更贵吧。

这时,御史中丞问道: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的话,那我就开始计时了。”

萧何按下心中的疑惑,深吸了一口气道:“准备好了。”

说完,他便开始伏案阅卷,答题。

另外一边。

嬴政单独把韩信带到一边。

此时的韩信,二十岁不到。

而且看起来很瘦弱,很难跟传说中的‘兵仙’联系在一起。

韩信被皇帝盯着,有些紧张。

“韩信,你会打仗吗?”

韩信摇头,“陛下,草民未从军,不会打仗。”

嬴政恍然。

历史上的韩信,是在秦末起义军爆发后,才加入起义军的。

此时的韩信,还在处于能不能吃饱饭这个阶段。

据暗网来报,韩信差点受胯下之辱。

要不是暗网人员及时出手,那胯下之辱真的就再次落在韩信的头上了。

既然韩信还未从军,而且又年轻,那么,还算得上是个可塑之才。

嬴政盯着韩信的眼睛,问道:

“韩信,你想从军吗?”

韩信咬着下嘴唇,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嬴政见他不说话,有些不耐的冷哼一声。

霎时间,犹如一道冷冽的杀气朝韩信迸发而去。

韩信感觉死亡要降临。

死亡之间有大恐怖,他连忙道:

“草民一切听从陛下旨意。”

嬴政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便从军吧。”

“赵吉,传王离来见朕。”

“喏!”

没过多久,一身戎装的王离来了。

王离是王翦之孙,王贲之子。

王翦此时已经隐退回乡,过着农耕生活。

本来王翦就不同意他这个孙子进入仕途。

只想着等他和王贲将来老死后,由王离继承他们的爵位。

做一个逍遥快活的侯爷。

但王离不听,决意要从军。

目前担任郎中令,同时又负责皇帝的出行安全。

王离来到嬴政不远处,拜道:

“拜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王离,朕给你一个人。”

嬴政指向韩信,嘴角带着一丝笑说道:

“他叫韩信,还未从军,不过据说是个将才,甚至将来可能被称为‘兵仙’。”

“从今天开始,他就跟着你吧。”

将才?

兵仙?

王离一道凌厉的目光向韩信看去。

不说他祖父王翦,横扫三晋,攻灭楚国,为大秦一扫六国立下赫赫功劳。

首节上一节45/2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