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咱们好久没出门了,明天小姐带你去玄都观烧香如何?”
“好啊,好啊!”
百灵一听明天可以出门游玩,从沙发上跳了起来。
由于动作幅度太大,惹得身前一阵波涛汹涌。
.......
蓝田县秦家庄
秦明几人看过稻田之后,便回了秦府。
他原本以为吃过午饭,可以找萧嫦曦聊聊的,结果到后院一问,才知道萧嫦曦中午根本就没有回府。
秦明大概猜到,萧嫦曦可能是在躲着自己。
对此秦明也不着急,反正他一会儿也要去工坊的。
说不得到时候就遇见了。
秦明吃过午饭,在办公室画了几张图纸,然后便径直出了府门,朝马车走去。
秦大见自家公子出来,连忙跳下马车躬身道:
“公子。”
秦明颔首道:
“烟花的发射筒带上了吗?”
秦大点头,道:
“已经绑到马车后面了。”
两人说话间,秦明已经上了马车。
他拉开车门想了想,朝秦大说道:
“阿大,一会儿派人通知下去,除卯兔和巳蛇外,其余的护卫队队长,今晚酉时二刻到前院集合。”
秦大拱手道:
“是公子。”
半晌之后,
马车缓缓地驶入了,一座依山傍水的庭院。
庭院的围墙是由青砖和水泥砌成的,并且围墙很高足有两丈。
此处正是秦明命人,建造的秘密基地。
秦明刚刚跳下马车,基地负责人之一的戌狗,便迎了上来。
“属下拜见公子。”
秦明笑着摆了摆手,道:
“起来吧。”
“喏。”
说完戌狗便领着秦明和秦大进了,基地办公室。
等到秦明坐下,戌狗走到秦明跟前,恭敬道:
“公子,您这次过来,是来检阅基地里新成员的吗?”
秦明摇了摇头,道:
“这次过来,有件事需要你安排人去办。”
戌狗闻言拱手抱拳道:
“请公子吩咐,属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秦明微微颔首,从怀里拿出一张宣纸,递到戌狗面前道:
“稍后,你带着几个人,去车辆厂找张昭阳,他会安排人,教你们制作烟花的方法。”
“你们学会之后,按照这张图纸,特制一批烟花出来。”
戌狗双手接过图纸,看了一眼,随即问道:
“不知公子什么时候要?需要属下制作多少?”
秦明想了想说道:
“五天之内,制作两百枚出来,过程中需要什么材料,你直接找秦大要就可以,他会帮你调配。”
戌狗闻言躬身应诺。
.......
从秘密基地出来之后,秦明又坐着马车,来到了一处作坊。
提前收到消息的刘十七,早就等在作坊门口了。
“属下拜见公子。”
秦明点了点头,说道:
“去你办公室说。”
“喏。”
不一会儿,秦明和秦大便来到了,刘十七的办公室。
刘十七瞥了一眼,秦大手里的烟花发射筒,问道:
“公子,您这次来,有什么吩咐?”
秦明笑着说道:
“我来是有两样东西,需要你用上好的精钢打造。”
说完秦明朝秦大挥了挥手。
秦大见状立马将烟花发射筒,搬到刘十七面前。
刘十七疑惑道:
“公子,用精钢打造这个发射筒,是不是太奢侈了?”
秦明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了,两张图纸递给了刘十七。
“这是新发射筒的尺寸,你就按照这个尺寸,打造十个这样的发射筒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百零一把,这种样式的横刀。”
“限你五天之内完成。”
刘十七双手接过图纸,看了一眼之后,正色道:
“属下遵命,保证完成任务。”
半晌之后,
秦明带着秦大出了钢铁厂。
秦大犹豫了一下,紧走两步问道:
“公子,如今战刀有了,那剩下的装备呢?”
秦明想了想说道:
“明天你带着金大他们去趟长安城兵器铺,将剩下的弓箭等装备一并购齐。”
秦大闻言躬身应喏。
......
秦明从钢厂出来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自家的窑厂。
玻璃厂的陈三,站在窑口外的空地上,翘首以盼。
秦明跳下马车,制止了陈三行礼的动作。
“走去你办公室。”
陈三答应了一声,立马带着秦明来到了办公室。
秦明坐下之后,先是了解了一下,这两天窑口烧制玻璃镜子的情况。
随后他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图纸递给陈三道:
“你看下这张图,这两天研究下,如何制作出这样的玻璃镜面。”
陈三闻言双手接过图纸,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陈三说道:
“这种样式想要直接烧制出来,恐怕很难,某和工人们,研究一下,看能不能通过打磨,将这种镜面做出来。”
秦明点了点头,正要再交待几句。
办公室的门却被人敲响了。
听到秦明的声音后,水一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
“公子,工部段尚书来府里拜访,萧夫人让某来寻您回去。”
......
第537章 李二派来的监工
很快,秦明便带着秦大和水一,回到了秦府。
秦明迈步走进前厅的时候,工部尚书段纶正在和一个身着绯色官袍的中年人,低声交谈。
秦明环顾四周,没有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心头不由的有些失望。
他紧走两步,来到段纶面前,躬身行礼,道:
“下官秦明拜见段尚书,有失远迎,还望段尚书恕罪。”
段纶站起身哈哈一笑,道:
“哎呀,贤侄何必多礼,快快请起。”
说着段纶将秦明扶了起来。
然后他侧过身,拉着秦明的手臂,指着一旁的中年官员,说道:
“贤侄,来,老夫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工部的郑侍郎,出自荥阳郑氏的嫡系一脉。”
郑和微微一笑,朝秦明拱手道:
“秦县男,我们又见面了。”
秦明闻言愣了一下,仔细打量了一眼来人,很快便记起,自己曾经在上元节那天见过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