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243节

  那我们以后再承包这水泥路,岂不是也要出这么多钱?

  那可是一万贯啊!不是一万枚铜钱!真是个愣头青,这点事都拎不清楚!

  怎么当的官啊!真是白瞎了那副好皮囊和买些美好的诗句!

  原本同样打算出班,向李世民表明心迹的大臣,闻言纷纷收回了已经迈出小半的脚步。

  这其中就包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

  事实上秦明真的是官场愣头青吗?

  当然不是了。

  其实承包价格,早就是秦明与李世民等人商量好的,不如此朝廷如何挣钱呢?

  朝廷不挣钱,李二怎么可能会念自己的好呢。不念自己的好,自己怎么获得实权呢。

  没有实权,自己怎么保护家人,怎么光明正大的去报复那些心怀不轨的朝臣呢?

  这些可都是环环相扣的。

  当然了秦明之所以愿意如此做的原因,除了想让朝廷多一个收取来源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为以后报复几大家族,埋下伏笔。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但凡聪明人都能看出,水泥路以后能给家族带来的利益。

  所以他相信那些世家大族商议之后,一定会入局,到了那个时候,他就有法子,掏光这些人的家底。

  龙椅上的李世民闻言,一下子站起身来,神情激动的说道:

  “秦爱卿,你真的愿意出一万贯,承包下长安到蓝田县的水泥路?这里可是朝堂,不可而戏。”

  秦明闻言再次躬身道:

  “臣刚刚说的都是肺腑之言,陛下和朝廷既然设定了这么好的国策,秦明身为人臣,自然要率先响应朝廷的政策。”

  “更何况蓝田县是生臣养臣的地方,是臣的故乡,臣自然愿意为故乡和朝廷出一份力。”

  李世民大笑道:

  “好,好,好。秦爱卿能有这份心,朕倍感欣慰。既然如此,那长安到蓝田的这段水泥路,就承包给秦爱卿了。”

  秦明闻言也很开心,今天自己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他便李二行了一礼道:

  “谢陛下,臣下午就派人将承包费用送到户部。”

  户部尚书戴胄闻言大喜,户部刚刚筹措了,左领军卫出征的粮饷,此时正是缺钱的时候。

  更何况他还是个财迷!一直将落袋为安奉为金科玉律!

  现如今既然秦明已经说了要花一万贯买承包权,他怎么可能干巴巴等着秦明给他送钱呢。

  当然是要自己亲自带人去取,心里才踏实。

  想到这里他立刻出班,朝秦明说道:

  “不用这么麻烦,一会儿下朝后。朝议郎将府宅地址说于老夫便可,老夫自会带人去府上取。”

  秦明闻言抬头看了一眼李二,见李二点头。

  秦明这才朝来人躬身行礼道:

  “那就有劳上官了。”

  戴胄闻言笑着摆了摆手道:

  “这是本官分内之事,谈不上有劳二字。”

  ……

  ……

第331章 程知节引起的骂战

  当无舌喊出那句退朝时,秦明长出了一口气。

  TN的终于结束了,这朝会再开下去,他腿都要打哆嗦了。

  由于秦明的站位比较有优势,所以几乎是无舌,刚刚宣布退朝,秦明便一马当先的冲出了太极殿。

  呼吸着外边清爽的空气,秦明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缓解了一下身子的疲惫。

  正当秦明收回手臂,想要迈下台阶时,一道浑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秦县男请留步。”

  秦明转头望去,就见户部尚书戴胄脚步匆匆的赶了过来。

  刚刚在朝会之时,秦明已经知道了戴胄的身份,于是他连忙站定,朝段纶拱手行礼道:

  “下官见过戴尚书。”

  戴胄顾不上擦额头上的汗水,一把扶起秦明笑道:

  “秦县男,不必多礼。老夫就是想问问秦县男的府邸是在蓝田县哪里?老夫下午好安排人去府上取钱。”

  秦明起身笑着说道:

  “下官在兴道坊的福禄街的东头有一处宅子,门口的牌匾写着秦府两个字,戴尚书派人去那里寻下官便好。”

  戴胄闻言笑着说道:

  “如此甚好。”

  两人交谈之际有不少官员从两人身旁经过,他们眼神皆有意无意的看向了秦明。

  其中很多官员本就对秦明,这位风头正盛、又财大气粗的蓝田县男很好奇,尤其是经历了这场跌宕起伏的朝会之后,不少人都有了结交之心。

  只是当他们看到一众武将和朝中勋贵,成群结队的朝秦明走过去后,都默默地收回了视线。

  秦明和户部尚书戴胄告别之后,便被一众武将们围起来。

  其中除了和秦明相熟的李孝恭、秦琼、尉迟恭、段志玄、薛家兄弟等人外,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汉子。

  为首的河间郡王李孝恭一把拍在了秦明肩膀上,笑着说道:

  “贤侄,你这么久了都没到伯伯府上做客,莫不是对伯伯有什么意见?”

  秦明朝李孝恭躬身行礼道:

  “小侄不敢,说出来伯伯可能不信,小侄原本还打算今天下午,去府上拜访伯伯的。”

  顶天立地闻言不高兴了,朝秦明喊道:

  “贤侄,咱们不是说好了,下朝后去我府上吃酒吗?”

  秦明闻言想了想说道:

  “薛叔叔,你刚刚也听到了,下午戴尚书会派人,去小侄府上取承包费,所以小侄怕是不能去薛叔叔府上了。”

  “薛叔叔和诸位伯伯如果有空,不如到小侄兴道坊的宅子里坐坐?”

  一众武将闻言几乎是想也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毕竟对于他们来讲,吃饭只是小事,之所以下朝后,第一时间找到秦明,就是想问问关于水泥路的事。

  这时那个头发略显花白的中年汉子,笑道:

  “秦县男,不知老夫是否有这个荣幸,去贵府蹭一碗酒水喝?”

  秦明早就注意到了,人群中这位年纪稍大的中年将领。

  由于不清楚来人到底是谁,所以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答复。

  秦琼见状大概猜出了秦明的心思,于是他拍了拍秦明的肩膀,笑着介绍道:

  “贤侄啊,这位是卫国公。”

  秦明闻言直接愣住了。

  卫国公?李靖?大唐军神?

  薛万钧见秦明发呆,不由笑道:

  “小子,愣着作甚啊!还不快跟卫国公见礼?邀请他一起去府上做客?”

  秦明闻言这才回过神来,朝李靖躬身行礼道:

  “下官刚刚走神了,还请卫国公不要见怪。”

  李靖捋着长须笑道:

  “无妨,无妨。”

  ......

  半晌之后,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承天门,由于秦明这一行人,实在是过于惹眼,所以一路上吸引了不少官员的目光。

  李孝恭等人也都是知道轻重的人,虽然心底有无数关于水泥路的疑惑,但是考虑到皇宫里,人多眼杂,所以谁也没有开口询问水泥路的事。

  这一行人,除了秦明之外,要么是战场上的猛将,要么就是统领一军的统帅。

  所以这些人走在一起,聊的最多的还是战场和军队里的事。

  只是聊着聊着,尉迟恭突然狠狠的吐了口吐沫,气呼呼的说道:

  “诶,你们最近有没有听说,程胖子的左领军卫出征那天,在灞桥发生的事?”

  李孝恭眉毛一挑,气愤道:

  “提起这事,本王就一肚子气,程知节那厮真是无耻啊!”

  “居然好意思说《精忠报国》是他们左领军卫的军歌?也就是他这会儿带兵去了兰州,不然本王非得带着明哥儿跟他理论理论不可!”

  李靖闻言好奇的问道:

  “左领军卫在灞桥做了什么?还有你说的军歌又是什么?”

  在场秦琼和程咬金关系最好,听到李靖的问题后,他便笑着将左领军卫出征那天,在灞桥唱《精忠报国》的事说了一遍。

  过程中,秦琼还特意跟李靖和段志玄等人说了一遍《精忠报国》的歌词,并且点明这首歌是秦明做的。

  李靖和薛家兄弟听完后,纷纷夸赞秦明的歌词写的好,不愧才子之名。

  段志玄闻言恍然道:

  “难怪最近坊间有传言说,左领军卫是十六卫里最能打、最有气势的,原来问题出在这儿啊。”

  尉迟恭闻言又往地上吐了口吐沫。

  “我呸,就凭左领军卫那点战力?给某家的右武卫提鞋都不配!等程胖子回来,某家非得带着将士和他的左领军卫过过招不可!”

  薛万钧跟着附和道:

  “没错,左领军卫算个什么,某家的右卫可是大唐最精锐的队伍!等那厮回来,咱们同去左领军卫把场子找回来。”

  尉迟恭双眼一瞪,看着薛万钧不屑道:

  “右卫?最精锐?你这老匹夫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首节上一节243/8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