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说来,也有朕的错,毕竟当初朕和房相隐瞒身份在先,现在既然说开了咱们就把此事揭过,以后你还是按以前的称呼来就好。”
一旁的长孙皇后跟着帮腔道:
“是啊,贤侄,咱们还按以前的称呼来就行。”
房玄龄在一旁听着心里酸得不行,
“这小子为什么就不是我房家子弟呢?”
毕竟能得当朝皇帝和皇后如此看重的晚辈,整个大唐也没有几个人。
只是这个时候他还能说啥,皇帝和皇后都这样说了,他也只能跟着附和道:
“是啊,贤侄,你就像以前一样,随意点就好。”
秦明闻言点了点头,便朝众人道:
“嗯,好,那小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对了,刚刚李叔既然提到了伤口缝合术,那小侄这就把它写出来,献给朝廷。”
李世民闻言大喜,拍着大腿说道:
“贤侄,有心了。你能把这么重要的医术献给朝廷,朕心里甚至高兴,贤侄放心,朕不会平白要你的东西,加上你之前献给朝廷的马铁蹄和流民安置的献策等等所有的功劳,待朕回宫后会一并封赏下来的,贤侄明日在家等着就好。”
秦明闻言心里很是纠结,一方面他并不想要什么封赏,尤其是担心,李世民会赏自己个官职,毕竟那样一来,自己就不可能像现在这么自由了,另一方面他现在得罪了长孙家,也的确需要一个明面上的身份,来保护府里这些与自己亲近的人。
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自由,老话说得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况且他作为一个穿越者,还是有信心保护好自己身边这些人的。于是他想了想便郑重地回答道:
“李叔,您说的这些在小侄看来,都是小侄作为一个大唐子民应该做的,并非为了谋求您的封赏,况且李叔您刚刚在书院也看到了,小侄此生致力于教书育人,为我大唐培养人才,还望李叔能够理解。”
李世民闻言眉头皱了皱,刚要说些什么,却被身旁的长孙皇后拉了一下衣袖,余光看见长孙皇后朝自己使眼色,于是便把话收了回去。
秦明说完见李世民没有说话,于是便起身朝萧嫦曦道:
“嫦曦来帮忙磨墨。”
萧嫦曦闻言点了点头,恭敬道:
“是,公子。”
正在此时书房门被敲响了,门外响起了丫鬟清脆的声音。
“公子,有客来访。”
萧嫦曦闻言,看了一眼秦明,见他点头,这才出了房门。
少顷
萧嫦曦推门进来,把拜帖交到秦明手里说道:
“公子。”
秦明打开拜帖看了一眼,便朝沙发上的李世民躬身行礼道:
“李叔,府里有客来访,小侄先安排一下。”
李世民坐在沙发上,看着秦明手里拿着的镶着银边的拜帖,有些好奇来客到底是谁。
毕竟以他的了解,秦明除了程知节几人,好像并没有和其他的权贵接触过,而程知节几人都是朝中将领,自然不会投递这种造价昂贵的拜帖。
坐在李世民身边的长孙皇后在一旁插话道:
“贤侄,都跟你说了,不必如此拘礼,你再这样客气,婶婶可就生气了。”
秦明闻言一时有些语塞,过了片刻他点了点头朝长孙皇后道:
“小侄受教了。”
说完秦明看着萧嫦曦说道:
“嫦曦,你先去府门,把客人引到前厅喝茶,稍后我便过去。”
萧嫦曦闻言点了点头,朝秦明和李世民几人行了一礼,便退出了书房。
萧嫦曦走后,长孙皇后看着秦明手里的拜帖好奇地问道:
“贤侄,来客是谁?找你又有何事?”
秦明想了想,双手捧着拜帖,交到了长孙皇后手里。
长孙皇后看完之后,朝李世民道:
“二郎,来的是门下省王王侍中。”
李世民闻言挑了挑眉头说道:
“哦?王?他来这里做什么?”
长孙皇后自然也不知道王到此的原因,于是抬头看着秦明问道:
“贤侄,你和王侍中认识?可知他今日为何到访?”
秦明猜测王这次来,应该还是为了蔬菜大棚一事,毕竟距离上次他们暗中派人来庄子上打探大棚的秘密,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个月了。
按照正常蔬菜发育速度和盖大棚需要的时间来看,他们的大棚应该已经收获了一次蔬菜才对,可据张文远从长安城汇报回来的消息说,目前无论东市和西市,都没有听说有新的蔬菜铺子要开张的消息。
这也就意味着,王家大概率是在种植蔬菜大棚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而王此时来府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
第229章 朕要治他个欺君之罪
想到这里,秦明朝众人说道:
“此事还要从年前说起...”
接下来秦明用了半盏茶的功夫,把之前自己和王之间的事情讲了一遍。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闻言都有些不悦,毕竟现在华夏蔬菜铺子,每个月都有一成的利润是给到皇家内帑的,一年下来少说也要有两三万贯的分成。
如果真如秦明所说,王偷偷派人把大棚的手艺学了去,那皇家这份收入岂不是没有了吗?
这让李世民如何坐的住,当下就要起身跟秦明去看看,结果还没起身,又被长孙皇后扯住了衣袖。
李世民有些疑惑的转头看向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朝他摇了摇头,接着便朝身边的房玄龄说道:
“房相,本宫听说你与王侍中是至交好友?”
房玄龄闻言心里一阵苦涩,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不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他当即起身朝长孙皇后行礼道:
“回皇后娘娘的话,王侍中和老臣私下里关系确实不错。”
长孙皇后闻言微微颔首,接着便说道:
“嗯,如此甚好,那便劳烦房相随秦明这孩子去见见王侍中吧。顺便告诉他,秦明这孩子与国有功,他作为朝中重臣,应为朝中表率,切不可做出让百姓寒心的事情啊。”
房玄龄闻言哪里还不明白,皇后这是要替秦明撑腰,心里叹了口气,不由担心起了好友王以后的处境。
“王啊王,你说说你,招惹秦明干什么啊。”
面上房玄龄却一脸正色的朝李二和长孙皇后说道:
“请陛下和娘娘放心,老臣一定把话带到。”
秦明原本还琢磨着,如何应对一会儿和王的谈判,结果长孙皇后一句话,就让他多了房玄龄这一大助力。
这样一来,他倒是不用担心王用身份压人了。
想到此处,秦明笑着朝长孙皇后行礼道:
“小侄,谢过婶婶。”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道:
“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你先去前厅接待王侍中吧,咱们事一会儿再说。”
秦明闻言点了点头,朝长孙和李二行了一礼,便和房相出了书房。
待两人走了以后,李世民见屋子就剩了他和观音婢两人了,于是伸手揽住长孙皇后的纤腰,在长孙皇后的脸上亲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观音婢,不愧是朕的贤内助。”
长孙皇后羞红着脸,伸手推了推李世民胸膛,见李世民没有松开自己的意思,于是小声埋怨道:
“二郎,你又乱来。”
李世民闻言哈哈一笑,又欣赏了一会儿长孙皇后害羞的样子,这才不舍放开长孙皇后的纤腰。
长孙皇后这才松了口气,赶忙整理了一下略微有些褶皱的衣裙。
李世民在一旁笑着喝着茶水,等长孙皇后整理好衣服,这才坐直身子,压低声音问道:
“观音婢,刚刚秦明那小子出言拒绝朕的封赏时,你为何要拉朕?”
长孙皇后闻言起身,打开书房门,朝一直守在外边的千牛卫道:
“你们在这里守着,一会儿院子来人,提前通报。”
两个千牛卫恭敬的行了一礼道:
“诺。”
交待完之后,长孙皇后这才关上书房门,坐回到沙发上。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如此谨慎,有些疑惑道:
“观音婢,你这是...?”
长孙皇后有些无奈看了李世民一眼道:
“二郎,你今天就没有发现有哪里不对吗?”
李世民闻言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了一下并没有觉得哪里有什么问题。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的样子就知道,他只顾着那伤口缝合术了,都没有注意到秦府里其他人的表情。
于是叹了口气说道:
“二郎,你有没有想过,秦明也许一早便知道咱们的身份了?”
李世民又愣了一下,长孙皇后接着说道:
“二郎,你回忆下,刚刚在书院,妙应真人道破咱们身份时,萧管家和杨家娘子的反应,还有刚刚书房里,萧丫头的反应。”
听长孙皇后如此说,李世民跟着回想了一下,发现她们三个虽然都露出了一抹惊讶,但短暂的惊讶过后,好像立马就接受了自己一行人的身份转变,包括秦明也是一样。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有些恼怒,亏得他刚才还觉得自己隐瞒身份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是观音婢提醒,差点就被秦明那小子蒙混过关了。
而且如果把秦明早就猜到自己的身份,作为前提条件,那么很多事也就说的通了,比如之前秦明从来没有问过自己,家住长安哪里?比如年前先去拜访河间郡王等等。
又想到刚才秦明,明明早知道他的身份,还装出一副刚刚知道,一口一口圣人的样子,李世民不由感觉有些牙根痒痒。
原来他心里秦明那副老实人的形象,瞬间崩塌了,他红着眼睛,磨着牙恨恨的道:
“那小贼居然敢骗朕,一会儿等他回来,朕一定要治他个欺君之罪。”
长孙皇后看着自己夫君的表情,噗呲一笑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