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87节

杀伤力,射程,耐用性,功效,产能、消耗、成本等等……

他们一边说,朱高煜一边拿着手头这把试制成功的连弩把玩、观察着。

对于这些匠人,朱高煜自然是相信的,不然以往也不会那么相信他们。

但搞科研的,终究还是得用结果说话。

嘴上说得再厉害,若是手头的东西不行,那说了也是白说。

朱高煜毫不犹豫的拿起这把还带着些许刚刚生产出来的些许粗糙的连弩,开始了试射。

近的、远的、快速射、抛射……

朱高煜如同不知疲倦一般,用各种花样不断的折腾着手里这般新式连弩。

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玩意儿还真不错。

至少他玩了这么久以后,除了手腕有点疼之外没什么大毛病!

关键是,他设身处地想了想。

他这身子骨可一点都不弱来着。

甚至因为营养充足、锻炼到位,他比起一般人可要强上不少的。

结果他这样身强体壮的,都已经觉得乏累,那很多地方上的守备军士,那十有八九还不如自己呢。

那到时候若是陷入了苦战、鏖战,又当如何?

朱高煜想了想后,忽然发现,这问题完全没必要自己去琢磨啊。

这事儿丢给洪武老爷子和自己那位父王去折腾去,岂不是更好?

当即,朱高煜让人用箱子分成两份各装十套,分别送往皇宫和燕王府,并各派遣一个手下陪同。

这人去的作用非常简单,为的就是到时候给他们讲解。

至于说讲解完毕以后,这些连弩大明将要怎么去生产、使用,那就不是朱高煜要操心的事情了。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册封大典!

这天,早早穿好穿好朱皇帝准备的冕服,带上了九旒冠的朱高煜,昂首阔步的自内间走了出来。

一众府上的下人们纷纷感叹太贵气了!

同时心中也是暗暗为自己的前程喝彩。

好啊,少爷马山就要册封祭天成为皇太孙了,那以后咱们岂不是水涨船高?

不过,还没等他们多拍几下马屁呢。

皇宫就派了马车来接朱高煜了。

朱高煜这段时间往来宫中也是习惯了,见是熟人都没多说什么就直接走拉上去。

可上车之后才发现,朱棣居然也在上面!

朱高煜一脸意外的看着自家父王。

朱棣倒是非常的坦白的一摊手。

“今天你才是最重要、最耀眼的主角,我就是个陪衬,当爹的可不就得来接你一趟嘛!”

听着朱棣那酸溜溜的语气,朱高煜也知道自家父王多少还是有些怨念的。

不过,这事儿不能冲着自己来啊。

又不是他求来的,纯粹是皇爷爷塞过来的啊!

不过,朱棣总这模样也有些膈应,朱高煜干脆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父王,送你那礼物试了吗?感觉如何?”

朱棣一想起朱高煜送道府上那强弩,顿时来了兴致。

父子二人边走边谈,说得可谓是眉飞色舞。

直到朱高煜和朱棣到了皇宫下车之时,这事儿才真正过去。

朱棣整了整衣襟随口吩咐道。

“从现在开始你听礼官的吩咐就行了,要做什么,礼官都会告诉你的!”

说完自己走向了另一边,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流程要走。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册封大典!举国同庆!

朱高煜此时此刻已经没工夫去关注自家父王了。

因为他已经别礼官拉到一旁开始上课了。

这礼官不愧是礼部出身的老手,把待会儿要走的流程说的那可是头头是道。

礼官一边说一边注意着这位忽然崛起的陌生的皇太孙。

眼下所有人都明白朱高煜的来路了。

这就是个生长在民间,甚至生长在应天,却一直不曾录入皇室玉牒的燕王府长子。

能力?不知道!

心性?不清楚!

关系?不明白!

这就像是一个一夜之间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皇家子弟一般,忽然之间就成了朱皇帝亲口赦封的皇太孙。

他对于文武之间的态度是什么?

他对于大明的未来是怎么安排的?

他对于各项政令有什么看法?

他对于官员有什么考量?

太多太多的不知道萦绕在朱高煜的身上了。

可偏生这位备受陛下宠信的皇太孙却好似压根不在乎这些一般。

上朝、跟陛下聚一聚,出宫回府……

如今所有朝臣都已经清楚的知道朱高煜的住所了,但没人能跟这位皇太孙攀上关系。

因为实在是不知道从何下手!

难道这位皇太孙真就一点都不在意君臣之间的关系,一点都不需要培植自己的党羽吗?

所有人都在等,等着第一位“太孙党”的出现。

可等来等去,他们却发现,当下俨然最像太孙党成员的,居然就是陛下本人?

一众朝臣们就此还不死心,互相不断地试探、观察着。

可甭管他们怎么试探、怎么打听,他们都只得到了一个结论。

那便是除了蓝玉上门求见被接待了以外,再没有其他朝臣登门拜访过了。

而朱高煜也从未主动跟某位朝臣联系过。

一众朝臣们知道这个消息以后,面色古怪的看向了那位英姿勃发、长身而立的皇太孙。

但还有一批人,眼神不自觉的就会偷偷的落在另一旁的朱允身上。

不得不说,朱允今天哪怕面色难看了一点、苍白了一点,但能站在这儿观礼就已经显得有些出人意料了。

毕竟大多数人其实非常清楚,这位曾经最有希望获得太孙之位的允殿下,其实那温文尔雅都只不过是表面而已。

真正的脾气,那不是一般的臭!

可眼下居然还是出席了,真是难得啊。

其实朱允是真不乐意来,但没办法啊,他怎么可能不来?

今天可是东宫太子和皇太孙的册封大典,这可是事关国本的大典。

若没有一个正儿八经说得过去的理由,你不来试试?

当然了,这里面不仅有对于皇爷爷的恐惧,更多的还是那几位师傅的劝谏。

“殿下,你不能就此消沉啊!越是这个时候,你越要坚定意志、直面苦难才行!”

“没错殿下,不过一时落后罢了,我等还有机会!”

“殿下,你眼下要做的,并不是出声反对,而是让陛下看到你的器量和胸怀,然后慢慢展示你的能力。”

“正当如此,有了此等气魄之后,那些原本就依附在懿文太子麾下的官员总有一天还是回找上你的!”

……

一句句“掏心掏肺”的劝谏终究还是把朱允给弄到了大典现场。

半推半就的他,哪怕到了现在,依旧觉着朱高煜就是个捡了便宜的幸运儿罢了。

凭什么他的就能获封太孙之位?

他固然被那几个师傅教得有点憨,但他可不傻,他这会儿已经明白了。

这时候他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

毕竟,乾坤未定,他未必就不能重返巅峰!

就在朱允心里七上八下、胡思乱想之际,一道巍峨、宏大的正音在殿内响起。

“册封大典伊始,众臣进殿!”

听到册封大典开始了,一众朝臣面色一肃立马最后一次检查了一下衣冠,然后迈着步子一板一眼的走入奉天殿,站在了平素里他们的老位置上。

待众臣落定后,之前的声音再次响起。

“众臣落位,恭迎陛下!”

“臣等恭迎陛下!”

一应朝臣都是明白套路的,一听这口令立马规规矩矩跪下,齐声喊出恭迎词。

而朱元璋则踏着这恭迎声,在众臣的恭迎之中龙行虎步般的走了进来,最终端坐在上首的龙椅之上。

这时,礼官声音再响。

“册封大典正式开始,宣读诏书!”

吏部尚书一步一步的自队列当中走出,站在御陛之下环视众人后,从一旁的内侍手中的托盘里,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展开,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皇四子燕王朱棣……赦封为东宫太子以正国本!”

圣旨宣读完毕,百官再次跪地高声喊到:“臣等奉旨!”

到这里,朱棣的太子之位便是落妥了。

可还没完,还有一封旨意呢。

礼部尚书也是明白人,直接从一旁的托盘里再次拿出一封圣旨,展开朗声道。

首节上一节87/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