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44节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百两、千两能买通知县、知府,那若是万两、十万两呢,能不能买通六部部堂?”

“部堂不行,侍郎总行吧?”

“或者再退而求其次,多买通几个主事以及下面的小官、胥吏,又有多麻烦?”

“这样一来,他们的日子可就好过了啊!”

“家中娇妻美妾、珍馐美食、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当地一手遮天、欺上瞒下,哪怕有人受不得逼迫告到了知府乃至应天了,也有人照应!”

“这商贾的日子,可谓是太舒服了!”

朱高煜看着对面二人那一脸严肃的样子,心中暗笑了一声,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狠的还在后面呢。

“这还不是最吓人的!”

“若那商贾脑子稍微聪明点,他自己就在当地资助学子考学,给银子、请名师、供花销!”

“反正兜里银钱足够,但凡能考中一个,对他家就是一分希望,这买卖如何不能做?”

“另外,知县、知府除了要银子还要政绩要升官,他们也能帮忙啊!”

“赈灾、铺桥、修路乃至出书扬名,只要大把银子、人手撒下去,再帮着联系下应天的老乡声援一番,何愁官声不响?”

“长此以往,一个官商勾结、里应外合、要钱有钱、要权有权甚至还颇有名望的团体便出现了!”

“或许朝堂都会成为各个地方官商团地的角斗场,一个个朝堂大员为利益、为人情也为自己的,开始抛开家国利益,为背后的团体开始出声!”

“这便是党争的开始!”

“而一旦有某个团体胜出,那便是他们只手遮天的时候!”

“二位觉着我说得可对?”

朱元璋和朱棣听到这话,彻底震惊了。

商贾一直是老朱忽视的一环,他一个泥腿子出身,本能的觉着商贾都是奸诈之人。

故而在大明建国初期,为了与民更始,朱元璋制定的商业税三十税一,在他看来这税已经很高了。

毕竟老朱眼里的商人,其实是东家进货西家卖,钻山打洞的谋取一些利润罢了。

老朱压根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商人其实压根就不是渠道商,而是制造商!

于上勾结官员偷逃税款、走私,于下压榨工匠、佃户,再加上走私出海、贩卖私盐等等手段,他们早已挣了个盆满钵满。

偏生老朱还认为商贾乃卑贱之人,位列商籍的后代连考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但实际上,这些人过得比老朱所看重的农户要舒服不知道多少倍。

朱棣此刻则是在激动得打摆子。

这是咱的大儿子啊!

这眼光、这见识,不比朝堂上那些个废物强?

这不比朱允那废物强?

到底是咱的种,就是厉害!

不过,一方面朱棣在骄傲,但与此同时他也在为商贾背后的手段在胆寒。

毕竟这天下是他老朱家的啊,若将来就这么悄咪咪的成了官商团体手里的玩物,那他老朱家咋办?

第六十二章 一倍可取利!二倍可乱法!三倍可谋国!

朱元璋这人的性格当中有个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那便是倔!

死倔死倔的那种!

就好比现在,明明朱高煜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他也气得直发抖来着,可偏偏却梗着脖子顶了一句。

“莫非这天下就没有好的读书人和商贾了?”

朱高煜闻言嗤笑了一声,毫不犹豫的打破了朱元璋最后的倔强。

“有啊!怎么可能没有?”

“但老爷子,你得承认,这天下九成九的人做官、经商为的可不是什么家国大义、民计民生,他们就是图一个能过上好日子、能光宗耀祖!”

“那既然能勾结在一起过好日子,干嘛放着好日子不过去当个穷酸?”

“而且,哪怕真有那一小戳如君子一般的读书人,老爷子你觉着这种人在朝堂之上能混得下去吗?”

“其他人若不把这些人弄下去,岂不是显得自己满身污秽?”

“另外,吕不韦作为商贾祖师爷都知道在始皇身上押注,从而登堂入室,那后来人有样学样又能如何?”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商贾必然就胆大起来。”

“一成的利润,足以让它四处活动。”

“两成的利润,会让它就动些心思。”

“而五成的利润,足以让它铤而走险。”

“一倍的利润,便会让践踏一切人间律法。”

“而若是有了三倍的利润,那它就敢犯任何罪行,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拉帮结派一起干,造反都行!”

“二位觉着,我所说的,可对?”

朱元璋此时已经冷汗直冒了,满脸惊骇的看向了朱高煜。

“自家这大孙子怕是个多智近妖的妖孽啊,不然为何年纪轻轻看得如此透彻?”

“这看透的哪里是什么商贾,这是人心呐!”

“咱一路走来,从当年的乞儿到如今的皇帝,见识过各路反王、好汉,怕是都不及咱大孙子这眼光锐利啊!”

朱棣听到朱高煜所描述的这番场景,也觉着胆寒。

实在是他在边境,见过太多铤而走险为了钱财私通外地的商贾了。

这群人简直是胆大包天,明知是身死族灭的风险却眼馋那暴利,从而想法设法的搏命一试!

在这等人眼里,哪里有什么朝廷,只要能卖高价,盐铁兵刃就没有什么不能卖的。

对于这种人,在朱棣眼中早已是猪狗不如的畜生了。

朱高煜看着眼前那惊骇莫名的模样,默默叹了口气。

史书上只是简单说过明末的晋商是如何一跃成为野猪皮的皇商的,却从未详细说过他们当初在明末那几十上百年里是如何疯狂卖国的。

但仅仅是只言片语就足以震惊世人了。

朱高煜等对面二人情绪稍微缓缓后,继续缓缓沉声道。

“所谓屠圣,归根结底乃是打破现有的格局!”

“如我皇爷爷那般,屠刀高举的话,暂时看来似乎是够的,可之后呢?”

“我大明每一代皇帝都如此行径?他们都有此等魄力?”

“所以,光有刀还不够,还得从其他方面一同入手才行!”

“当先要剪除的便是文官背后的商贾!”

“我们可以预见的情况就是官商是必定会勾结的,可人心不足蛇吞象,当了一县首富会不会想着一府首富,之后更想着一国首富?”

“真到了那富可敌国的时候,他们所求的可就不止是勾搭官员了!”

“他们会开始想办法操纵皇权更迭!”

啪嗒……

朱元璋手中的茶碗直接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可他本人却压根没注意,反而一脸惊恐的看着朱高煜,嘴里喃喃的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高煜叹了口气,有些自嘲又有些可悲的说道:“老爷子你想想,我那皇爷爷禁宫之中的内侍,没了子孙根可就只能图谋财权两样了。”

“权利不好说,得靠皇帝恩赐,但钱财呢?谁能比那些豪商更有钱?”

“关键是还有一众官员为他们摇旗呐喊、牵线搭桥,这种事儿难道真的难吗?”

“平素里只要露出几分宫闺秘闻,那外面的官员、豪商便多了几分应对的机会!”

“至于说操纵皇权更迭,听起来似乎惊世骇俗,可所谓的龙子龙孙生下来也不过是肉体凡胎,还都是这些内侍、宫女照顾着。”

“这要是下手隐蔽一点,夭折几个皇子、公主又算得了什么?”

“甚至一不小心,让子嗣不昌的皇帝绝嗣都不是什么难事!”

“届时,再配合朝堂之上的官员们摇旗呐喊,那继位之人还不就被他们手拿把攥了?”

朱高煜这些话可不是危言耸听,道士皇帝嘉靖当年不就是如此吗?

几个儿子前后稀里糊涂的夭折,让一个有手段、有心机的帝王彻底成了个无心政事、几十年不上朝的道士。

这里固然有嘉靖的破罐子破摔,但能把一个皇帝逼成这样,背后的势力又有多么的惊人?

大明276年国祚当中,到底在那禁宫之中出了多少惊世骇俗的阴暗手段,数都数不清。

更别说有好几任皇帝都是死得不明不白,这要是没人掺和才是怪事!

甚至阴险一点的,不用虎狼之药直接把人害死,但败坏某个皇子的根基让其体弱多病简直不要太简单。

到时候稍微不注意,一场风寒就能把人送走,还压根不暴露。

如今朱高煜作为大明皇室的一员,自然得站在自家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他可不想将来他的孩子也这么被人稀里糊涂给害了,更不想自己时时刻刻都得提防着今日的吃食到底加了什么料。

其实,此时已经不仅是他觉着惊骇了。

朱棣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区区商贾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朱元璋此时已经浮想联翩,尤其是朱高煜之前那句“有钱能使鬼推磨”算是彻底道出了商贾的生存之道。

再一想平日里他自己宫中查出来的鬼蜮勾当,他此时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忙问道。

“小友,老夫这会儿算是明白了,此事确实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究竟该如何解决?”

第六十三章 商人怎么可能造反!

朱高煜端着茶碗轻轻啜饮了一口,体会着那温热的茶汤自舌尖一路翻腾到胸腹的甘甜。

“你小子这是干啥呢?”

“都到这时候了,你还要吊咱的胃口?”

朱元璋是真上火了!

这要不是自家大孙子,换成别人的话这会儿自己刀子都已经砍过去了。

朱高煜放下茶碗,看着对面轻叹了口气,慢慢说道:“二位,可真的想好了?”

“要知道,此事涉及的可不仅仅是一两人,而是天下所有的商贾、文官。”

“这里面有富可敌国的豪商,有门生故旧遍天下的高官!”

首节上一节44/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