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44节

崇尚科学技术,崇尚发展的新风尚,也在逐渐形成!

……

朱高煜对这一切,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他不仅再次给天工学院提供了一大笔拨款,让他们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室,还放开了许多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允许民间参与其中。

什么造船,水泥,炼铁,玻璃……

许多已经研究成熟的技术,都放在天工学院之中,允许民间商人来学习,只要付出一笔技术食用资金,或者是签订合同,同意进行专利抽成,都可以拿着这些技术,自己去开设工厂,生产产品。

而许多眼光过人的商人,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好处,纷纷眼冒精光,跑来寻求合作。

“水泥!”

“皇太孙殿下竟然允许我们学习水泥的烧制技术,自己开设工厂生产!”

“太好了!我早就想要水泥的技术了!”

“如今大明到处都在修建水泥路,百姓家里也都想要用水泥来修建仿佛,平整地面,对水泥的消耗简直无穷无尽!”

“要是拿到水泥生产技术,开设工厂,简直就是挖到一座金山!”

“买!再贵的授权费用,我也要买!”

“还有炼铁技术,玻璃技术,都是可以发家致富,做大做强的好东西啊!”

“可恶!要不是我资本不够,一定将这些技术都买下来,开设无数工厂!”

朱高煜开放的这些技术,都是基础工业必须品,有无穷无尽的需求,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掉。

但凡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只要参与其中,赶上时代潮流,定然可以成为一个行业呃巨头。

到时候会有源源不断的利润,从工厂里流出,足够几代人靠他致富。

这样的好东西,自然引来无数商人的争抢。

朱高煜不仅借此收获了无数授权费,还顺利将各种基础工业技术,推广了出去。

随着商人们大量投入,建设工厂,生产水泥钢铁玻璃,无数产品流入市场后,也推动了大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原本官府办的水泥厂,只够修建各个行省之间的主干道,连郡县城池之间,都没有足够的资金,足够的人手,足够的水泥去修建道路。

可有了民间投资,就不一样了。

都不用朝廷来催,各地官府商人百姓,自己就开始推动计划,大修水泥路!

第三百四十九章往欧陆卖烤烟

大明的发展日新月异,东唐州这边也没有闲着,各种产业的开发,也越来越兴旺。

最近,大批新种植的烟叶成熟,并被制成烤烟,送到了朱棣的桌头。

“燕王殿下,烤烟的制作工艺已经成熟,经过检验,都是品质上佳!”

“皇太孙殿下说往外面研制烤烟,贩卖到欧罗巴,如今航海路线已经探明,是时候启动商贸了!”

“还有大量用地瓜玉米酿造出来的美酒,也都堆在仓库里,都可以一起装船运输!”

负责具体事物的文官,向朱棣禀报。

烤烟这种东西,在大明是没有的,原产于新大陆。最早也是新大陆土著,开始将这种植物的叶片,熏烤点燃,吸食烟气的。

而此时,欧罗巴那边,也已经有了这种风气。

不过,他们烤制的烟叶都十分原始粗糙,品质底下,带着一股呛人的辣味,并不被许多人喜欢。

只有水手等经常冒着风险,生活压力大人,才有吸烟的习惯。

朱高煜知道这些,便给远在东唐州的朱棣写信,让他研究烤烟的工艺,并大规模种植烟叶,生产出精品烤烟,贩卖到欧陆,作为主要贸易商品。

朱棣拿起烤烟,自己点燃后吸了一口,仔细品味其中的味道,舒服的闭上眼睛。

“呼!”

“吸烟,还真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对于放松压力,有极大作用!”

“要不是煜儿说,吸烟有害健康,对肺和身体不好,恐怕连本王也要忍不住沉迷其中了。”

“将其大规模贩卖到欧罗巴,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吸烟不是什么好事,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它偏偏有极强的成瘾性,开始的时候还不觉得,但多试几次,习惯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

长期吸烟下去,会严重损害健康。

若是再配上酗酒,对身体的摧残会更厉害,不过十几年功夫,就可以把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折腾废了!

这种东西,朱高煜故意不让它流传回大明本土。

大明不仅不会种植烟叶,还会对吸烟行为进行制止。没有人带动,吸烟就不会形成风气风尚。

朱高煜让朱棣在东唐州发展烟酒行业,自然是没安什么好心。

东唐州这边大规模的种植烟草和酿造酒水,之后一船一船的往欧洲那边销售。

他就是想要凭借着这种让人上瘾的东西,作为主要商品,从欧罗巴换来大量黄金白银,同时损害他们的身体!

这也算是为鸦片战争,收回一点利息。

若不是考虑到种植鸦片可能反噬自身,而且也太缺德了一点,他未必不会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

而烤烟虽然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效力没那么快,对人的伤害也没那么大,尚且在允许范围之内。

反正欧罗巴已经有种植烟叶,吸烟的习惯,朱高煜也只是推了一把而已。

朱棣对比了一下来自欧罗巴的烟叶,和东唐州生产的烤烟,满意的点头。

“嗯,那么做的很不错!”

“能够生产出这种品质的烤烟,是下了功夫的!”

他不免开始询问文官,烤烟的具体生产过程,要有所了解。

文官知道这是表功的好机会,便将其全部说了出来。

“启禀殿下!”

“我们根据皇太孙殿下的提点,从土著人手里弄来了烟叶的种子,经过种植和筛选,培育出了品质最好的烟叶。”

“然后用全新的制烟手法,通过两次烤制,杀菌灭虫,并且进行发酵处理,同时改良了卷烟制丝工艺。”

“同时大量生产出成本低廉,但是外观却华丽的烟斗,无论是谁,只要愿意吸烟,品尝过我们的烤烟一次,就再也离不开!”

东唐州的考验,足以对欧洲市场上粗糙的烟叶形成降维打击。

这些产品都是生产成本低,但是价格却以奢侈品的价格销售,依旧会引来疯抢。

朱棣十分满意,大手一挥便签字下令。

“很好!”

“你们放手去做吧!”

“东唐州和欧罗巴的大规模贸易,就此展开,以烤烟和酒水为先锋。”

“等取得成果,绝对少不了你们的功劳!”

于是,在朱棣的命令和推动下,大量船只带着烤烟酒水,还有棉花等东唐州特产,往欧罗巴航行而去。

这一条航海路线,比从东唐州到大明本土更容易,一旦摸清楚航线,就再也没有什么困难。

船队一路航行,顺利抵达了欧陆,并展开贸易。

欧陆的各个国家,对来自东唐州的船队,十分感兴趣,满是新奇。

“船!好多船,好大的船!”

“你们是来自哪里的船队,样貌也和我们不太一样,这是令人新奇!”

东唐州的船队,穿着大明风格的衣服,举止文明,端庄从容,一副天朝上国的气度,绝非野蛮人能比的。

所以,就算是肤色和人种不一样,欧陆的本土居民,也没有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有些畏手畏脚,不敢得罪。

但凡长眼睛的都知道,能够有这么多这么大船队的,绝对不会是一个小势力,背后的国家和文明,实力远超想象。

“我们是来自大明东唐州的商人,想要和你们进行贸易,交易货物。”

“我们是带着善意来的,有许多精良商品,绝对会让你们喜欢!”

“来来来,这里有上好的美酒,精品的烤烟,还有棉花棉布,华贵的瓷器,以及来自大明的丝绸……”

“看上什么,尽管来买!”

东唐州是大明的一份子,自然不会隐瞒自己的出身。

而东方华夏,与欧陆早就有大量交流,不论是沙漠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兴盛发达过。

欧罗巴人一听是来自东方的货物,立刻变得无比激动。

船队之人将大量精美商品展示出来,迅速就引发巨大轰动。

欧陆之人看着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一下子挑花了眼。

“东方大明!”

“原来你们就是出产丝绸的东方天国!”

“天啊!”

“大家快来看啊,来自东方神秘国度的精美商品,瓷器丝绸的原产地,要与我们交易!”

“我这就让人去拿钱,一定要大买特买!”

第三百五十章寻获橡胶

欧罗巴的港口城市,东方大明船队抵达,并带来大量精美商品,很快就成了一个轰动整个欧陆的大事。

上教皇到各个国家国王,下到各地的贵族领主,富裕商人,没有人不被东唐州的商品打动的。

来自东方的瓷器和丝绸,一直都是欧罗巴最顶级的奢侈品,被无数人追捧。

可惜,过去一直有人在中间拦路,阻隔了商品交流。以至于只有很少的东方货物,流传到欧罗巴。

丝绸和瓷器,在欧罗巴一直都是和黄金等价!

如今东唐州的船队主动渡海而来,带来了这么多东方商品,自然让欧罗巴的国王贵族无比高兴,人人都想要买到来自东方的珍宝。

所以,船队携带的所有丝绸瓷器等东西,迅速被一扫而空。

而连带的,东唐州出产的各种烤烟和美酒,也大受好评,被人捧上天。

“偶买噶!”

“东方的美酒,实在太好喝了,和它一比,我们酿造的小麦酒,简直就是马尿!”

“还有这金黄色的烤烟,简直就是上帝的杰作!”

“只要点燃吸一口,我的灵魂都飘起来了,简直像是回到了上帝的怀抱!”

首节上一节244/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