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42节

“不能将犯人明正定型,的确对执行律法不好,但若是为医学牺牲,还是值得的。”

“此罪囚犯下许多大罪,就算一死偿命,也不能让被他所害的人活过来。”

“开颅虽然残忍,但也算不得什么,大明律法上还有凌迟剥皮等刑罚呢!”

“让他成为实验体,替大明百姓研究更先进的医学知识,以救活更多的人,才能够偿还他犯下的罪孽啊!”

朱高煜可不是个将人道主义挂在嘴上的人,他尊重的,是普天下老百姓的命运,可不是这种十恶不赦之辈。

更何况,医学要进步,总是要有人牺牲的。

不用罪犯,那就只能用无辜之人了,反而更是犯罪。

所以,他力排众议,直接做出决断。

“五叔,你放心去做!”

“这件事我拍板了!”

“要是传出去,有人找你麻烦,你就说是本殿下许可的,让他亲自来与本殿下理论!”

朱高煜知道,现在传出去很多人可能不会理解,但等医学研究有了成果,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所以,他允许让周王来做这个大明第一例开颅手术。

有朱高煜亲自支持,刑部侍郎再也无话可说。

而周王朱更是感激无比,对朱高煜拱手道谢。

“多谢皇太孙殿下理解!”

“将来大明医学进步,绝对少不了殿下的大功德!”

说罢,他便迅速告辞,返回医学实验之地,再一次拿起了手术刀。

而那个死刑犯,已经用大量迷药麻晕,再一次被绑好,架在了一张洁白的床榻上。

大明虽然没有高效的麻醉药,但一些歪门邪道的迷药,还是有的,完全可以用在这上面。

他的身体早已清洗干净,连头发也剃光了,只留下个,光溜溜的脑门。

周王朱戴上天工院发的口罩,用高度白酒清洗了双手,拿起手术刀。

朱很激动,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只要把握好,做出成果,大明的医学肯定会有极大进步!

手术室非常干净整洁,灯泡用玻璃打造的,这种灯是天工院最近两个月才结合朱高煜给的思路发明出来的,

各种条件,已经做到了目前的最高标准。

消毒缝合等技术,也按照朱高煜留书的指导,尽力完成。但手术到底不能不成功,朱没有把握。

毕竟。

这是大明时代,第一场开颅手术!

第三百四十六章手术成功

手术室中,周王朱忙碌不止,里面传出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锯子拉动,切割骨头的响动。

没办法。

开颅手术就是如此,人的头盖骨是最为坚硬的。朱手里的手术刀又不是什么仙器,能够削铁如泥,切骨头如切豆腐。

哪怕是后世医院的骨科,做起手术来也是如此,跟个工地一样,各种锯子锤子凿子,看得人心发慌。

甚至对患上骨癌的患者,还会取下骨头,放在高压锅里面高温煮熟,然后再装回去!

没点心理承受能力,是做不好外科医生的。

而周王朱,心理素质就很不错。

在他身边,还有几个从军、仵作,和锦衣卫大牢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帮手,作为辅助。

只是这些人,尽管也都是亲手杀人无数,见过鲜血的狠人,但看到朱一点一点锯开活人的脑袋,还要尽量让他少流血,保证存活。

并最后掀开颅盖骨,还是不禁打寒颤,冷汗直流。

“殿下,流血已经控制住了,病人呼吸还在继续,没有死亡!”

当掀开颅盖骨,看到里面白花花的脑子,病人却依旧情况稳定后,众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但紧接着,还有更加严峻的考验,在后面等着。

打开脑壳,就非常麻烦,费了很大的劲,才勉强成功,要找到里面的瘤子,并顺利将其切割下来,并将颅骨重新安回去……

这其中的困难,简直难以言述。

但好自周王朱足够镇定,并且还有好几次其他外科手术的经验,最终并没有出什么大意外。

他们真的在病人脑子里,发现了一个瘤子,个头还不小,足有手指头大。

要是再拖延一段时间,等瘤子长大,压迫到了脑组织,就没法动手了。

“小心点!”

“你们稳住病人的身体,千万不要让他动弹一下!”

“否则我手一抖,他可就必死无疑了!”

他们的麻醉药效果并不出众,而且人体即使麻醉了,也还有有膝跳反射等自然反应,肺部的呼吸和心跳,更是一刻都停不得。

可脑袋里面的脑花又是最脆弱的,稍微碰坏一点,就神仙难救了。

周王朱屏住呼吸,集中精神,以最专注的心态拿稳手术刀和小剪子,开始动作。

他小心翼翼的清理瘤子,先掐断里面的血管,然后找准机会,就是一剪刀。

“咔嚓!”

瘤子终于被剪断,朱手疾眼快将其夹住,去了出来,放到一旁的瓷盘中。

然后又仔细检查,病人没有大出血,更没有直接嗝屁,才小心的将颅骨重新盖上,并开始缝合。

这一步万分困难,一不小心就可能前功尽弃。

好在朱水平极佳,运气也非常好,如有天助一般,顺利完成。

虽然过程非常艰难,一波三折,但是这个大明第一场开颅术,不过最终还是成功了。

周王累得满头大汗,完成缝合后,见病人依旧平稳的呼吸,没有什么异常,在彻底松了一口气。

安排几人继续监控病人的情况,才和几个手术住手出了手术室,解开口罩,擦了擦满脸的汗水。

“呼!”

“总算是成了!”

“也不知道缝合之后,病人会不会感染,最终能不能顺利活下来……”

“即使活下来,病情会不会彻底消失,也没有十足把握。”

尽管完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手术,但周王朱并没有半分得意,反而更加小心谨慎,忐忑不安。

大明的技术条件有限,根本无法保证存活率。

开颅手术就算是在医学发达的后世,都是一个十分危险,风险性极高,要家属签字才敢做的。

周王朱能够做成功就很厉害了,病人后续会不会出问题,他完全没办法保证。

不过,这并不影响众人心中的兴奋。

“还是殿下厉害!”

“要是让我们上,根本就不敢动手,手抖得不行!”

“哪里还能稳稳的摘除掉瘤子,并缝合回去。”

众人纷纷讨论,总结经验。中间的过程如何简化,如何最有效率的完成。

总之要对这一次的手术,反复研究,吸收其成果。,

而接下来几天,周王朱连吃住都没有离开手术室一步,时刻关注着病人的情况。

好在,真的是老天保佑。

病人在第二日下午,顺利的苏醒过来,并且意识还十分清晰。

虽然很是疼痛和惊恐,但与人交流并没有什么问题。

周王朱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忍不住欢呼。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开颅手术,果然是可行的!”

“后世的史书之上,定会记载下我们今天的事,并且成为无数医学的基础!”

开颅手术的成功,意义无比巨大,简直如同开天辟地一样,大明的医学,从此迈出了全新的一步,取得不可思议的进展。

这个死囚最终成功被治好了,众人非常兴奋,不由联想到曹操华佗开颅的那个典故,纷纷感叹不已。

“传说三国时代的神医华佗,就有刮骨疗毒,开颅治病之能!”

“关公豪迈信了他,结果治好的手臂,可曹操疑心太重,却不敢信华佗,以至于最后头痛病死。”

“要是曹操也肯信任华佗,如今天这样开颅治病,顺利康复,后来的历史,还真不好说呢!”

“也许曹魏武一统天下,再也没有司马家篡位,五胡乱华的乱世,也说不定……”

“如今看来,只能一声长叹了!”

众人都知道华佗有关的传奇,对历史上的走向很清楚。

周王朱也不由点头,神情无比感慨。

“是啊!”

“曹操胆小多疑,无比惜命,还爱‘梦中杀人’,不肯接受开颅治疗,也不足为奇。”

“不过,我更好奇的是,汉代华佗就有如此手段,可为何我们华夏的医学,延续到现在,不仅没有进步,反而不断后退呢?”

“要是华佗不死,后世的学生沿着他的道路继续研究,说不定开颅治疗等手术,早就普及开来,救下无数人的性命了!”

“我等,切切不可固步自封,要继续研究,大胆创新啊!”

第三百四十七章工匠也可以封爵

周王朱最感慨的,并不是古人的的医术如何神奇高超,而是后人没能好好的继承。

其实不只是医术。

古代很多知识技术,一两千年下来,都是如此,不仅没有继承和发扬,反而被忘却,被抛弃。

令人痛心疾首,悔恨不已。

朱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心血,也是这样被人抛弃遗忘,所以他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发扬进步,并将更加先进的医学技术,传播出去,让更多人都学会。

如此,才不会断绝传承,也能够造福更多的病人。

“休息几天,反复研究病历,然后我们继续!”

首节上一节242/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