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19节

……

得益于朱棣的支持和默默推动,东唐州的淘金热,席卷无数人。

大批大批有冒险精神,幻想着一夜暴富的移民百姓,离开已经开发出来熟地,进入陌生的荒野。

而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

不说因为不熟悉环境,而遭遇的种种困境,也不说一路遇到的各种土著人部落,或是交易,或是发生冲突。

单单是在野外遇到的各种野兽,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新大陆的野兽,可不是只会乖乖吃草的绵羊

各种美洲狮,尼罗鳄,蟒蛇豹子等,食人猛兽,一个比一个难缠。

不少淘金者,一个不下心,便命丧兽嘴!

在这个时代,就连大明本土,都时不时的有老虎出山吃人的消息,更别提人烟稀少,一片原生态的新大陆了。

不仅是淘金者。

很多没有住在城市,或者在外面赶路,或者在外面开荒伐木的大明移民,也受到威胁。

东唐府外围,不少老百姓受到野生动物的伤害,甚至还有一些死亡案件。

许多老百姓的住所,常常会遭到各种野生动物的光顾,包括比较有攻击性的野狼,野猪,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对付的。

一个不好,跟野兽撞到正面,就得展开原始的搏杀了。

特别是野猪。

别看家里养的肥猪,吃饱了一动不动,十分温顺,肉质美味。

可野外的野猪,却是真正的猛兽,嘴角长出七八寸长的獠牙,浑身刚毛如针刺,脑袋更是硬的更铁一样。

别野猪撞上或者咬上一口,就得受伤!

这也导致在外面进行开荒工作的百姓,整天胆战心惊,不能安心劳作。

而得知了这个消息,朱棣也没有坐视不理。

“野兽?”

“什么猛兽,比得上用上火和工具,带上装备的人类!”

“只要给百姓们配备一定量的武器,任你什么野兽,也只是送上门的一块肉!”

朱棣可是上战场杀人无数的猛人,自然不会将区区一些野兽放在眼里。

他每年秋天去骑马打猎,射杀的猛虎棕熊,都有许多头!

应对野兽威胁,大明有的是办法。

朱棣立刻召集天工学院的工匠,将事情一说,就让他们去想办法,给百姓提供帮助。

而天工学院也没有让朱棣失望。

针对这种情况,天工学院生产出了捕捉野兽的夹子,各种猎杀野兽的陷阱,还包括一些远距离攻击的猎弓。

再配上绳索陷阱,以及各种药物。

什么猛兽来了,也不是问题。

当天工学院将这些装备卖给老百姓后,野兽伤人的情况立刻得到巨大改变。双方的强弱局势,一下子就逆转了。

敢于入侵百姓住所和农田的野兽,都被猎杀赶紧,成为补充营养的美味佳肴。

甚至很多老百姓,还觉得不过瘾,肉不够吃一批猎人组织起来,成立巡逻队,主动出去猎杀附近的野兽。

朝廷得知这些,更是出台鼓励政策。

成立了专业的猎兽人组织,给他们发放弓箭火器,在各地清剿大型野兽。

猎人这个在大明早已式微的古老职业,在东唐州再一次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他们狩猎到的猎物,肉可以吃,还可以卖给同村的百姓,乃至送到集市上,换取钱财物资。

为食物品类有些匮乏的移民,提供了大量肉食。

各种野兽的皮毛,更是抢手货,价值不菲。

就连朱棣,也接连收获了好几张上等美洲狮,棕熊的皮毛,很是喜欢。

第三百一十三章给老朱上经济课

新大陆的开发,上了正轨,各方各面都十分兴旺。

如今,东唐州不仅能够自给自足,供应近百万人口的衣食住行,各种需求,还有不少货物,乘船运输回大明,给大明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最为主要的,就是棉花,和各种高档皮毛。

大明耕地有限,种粮食都不够,自然不会大规模种植棉花。

而皮毛更是如此。

人口繁茂之后,野外的各种野兽都被挤压生存空间,不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都没有什么野兽存在。

想要大量获得皮毛皮革,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而东唐州不同,这里地广人稀,没有经过深入开发,光是狮子豹子棕熊等猛兽,就数以百万计。

各种野牛山羊,鳄鱼蟒蛇,就更不用说了。

甚至还有一种特产的羊驼,出产的绒毛细腻至极,是最顶尖的毛料。

这些东西运回大明,顿时得到无数商人的追捧,还没离开港口,就出售一空。

大明的经济贸易,也因此更加活跃。

最近几个月的商业税收,也连着上涨数成。

大明,皇宫。

朱高煜拿到最新一个月的商业税报告后,满是欣慰的点头。

“嗯,商业税竟然达到这个数,已经不比其他税赋加起来差了!”

“看来大明的各项发展,都十分顺利。经济活动也越来越活跃,都快有资本主义萌芽了!”

资本主义虽然有许多问题,但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还有有很大贡献的。

而且,大明的经济命脉,也被朱高煜牢牢控制在手中,并不担心资本主义会动摇老朱家的统治。

所以,朱高煜对此是乐见其成的。

他带着来自新大陆的上等羊驼皮草,去朱府拜访朱元璋,准备找皇爷爷聊聊。

朱元璋看到好大孙过来,也很是高兴,欣慰的拉着他的手,一起就坐。

“皇爷爷,这是从东唐州运来的羊驼皮,绒毛细腻保暖,起来十分舒服,您试试?”

朱元璋接过羊驼皮,用手触摸上面细细的容貌,果然十分舒适,不由更加满意。

“东唐州那边,好东西真是不少。”

“大孙,你有心了,有什么好物件都还记挂着皇爷爷!”

朱高煜身为皇帝,什么样的皮草没有?但送上羊驼皮草,这是朱高煜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

两人又互相寒暄关心许久,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商业税大增的事。

朱高煜主动提起,想要依靠商人的力量,来发展大明。

但这个说法,却引起了朱元璋的反对。

“好大孙,你说的这个资本主义,咱听不懂。”

“但咱知道一点,要是商人势力越来越大,掌握了无尽财富,对朝廷可不是好事啊!”

“当初沈万三号称富可敌国,可咱要他为朝廷出点力,他都百般不愿,可见在商人眼里,是没有朝廷,没有咱老朱家的!”

“放纵商人做大,不太可取!”

朱元璋还是老一套的观念,看不上商人,更不喜欢商人以金钱为重的概念。

就算如今朝廷的税收,有大半都来自与商业税,他心底也依旧如此。

朱高煜听完,却哈哈一笑。

他并没有直接反驳,跟朱元璋争论,而是话锋一转,问了他一个问题。

“皇爷爷,你以为,钱是什么?”

这是什么问题?

他朱元璋都活了大几十年,还不知道什么是钱不成!

“钱,不就是金银吗?”

朱元璋略一思考说道。

“皇爷爷,金银是一种天然货币不假,但铜钱难道不是钱吗?”

“朝廷铸造的铜钱,以及被百姓公认的粮食布匹,也可以当钱来用。”

“甚至还有您发的大明通行宝钞,也都是钱!”

朱元璋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这些当然都是钱,或者说在民间可以当做钱来用。”

大明实际上并没有规定,什么是钱什么不是钱,甚至在朝廷收取赋税的时候,也不是只收钱的。

农民的粮食,妇女纺织发麻布,工匠做出的器物,乃至于江南养蚕人家的生丝,都一样收。

唯有大明宝钞,因为只是一张轻飘飘的纸,价值不怎么被认可。

“那皇爷爷,除了黄金、白银、铜钱、宝钞这些之外,还有其它什么东西可以当钱来使用?”

朱元璋顿了一下,缓缓回答。

“古董字画,珠宝玉石,乃至田地山林,都可以当钱,用来交换。”

“看来,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

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有些迷糊了,原本以为再简单不过的钱,仔细分析下来,竟然一眼看不透,有些琢磨不明白。

他不由好奇的看向朱高煜,等待他的解释。

朱高煜却并没有直接拿出什么高谈大论,反而又用身边的物品举例,演示了一场以物易物的多重交换。

“皇爷爷,你看。”

“有一户农民,拿自家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去集市上换了盐巴,又用盐巴换了布料,后来再用布料从铁匠哪里换来了一把触头……”

“这其中,并并没有一文铜钱的参与,但却顺利的完成了交易。”

“从这其中,就可以看出,‘钱’并不一定要是金银和铜钱,而是一般等价物!”

“这里的‘钱’,也可称作货币,只要它的价值被广泛认可,就都可以认为是钱!”

这一通简单易懂的话,却让朱元璋陷入的深思。

首节上一节219/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