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77节

“我等一定用心挑选,一路护送,不会耽误殿下大事!”

领命而去的锦衣卫,迅速分布到各方。

他们对于地方上的事情人物,都是最清楚的,按照皇太孙的要求,迅速挑选好了目标。

尽管这些百姓,被上门找人的锦衣卫吓得不轻,甚至不怎么相信他们的话。

但却无力反抗,一步三回头的被锦衣卫带离了家乡,往金陵而来。

一路上穿州过县,终于抵达大明都城,金陵。

“京城!俺老张真的要进京城了?!”

“这就是我大明皇都?好高的城墙,好多人,好繁华!”

一辈子没见过世面的老百姓,望着繁华浩大的金陵城,一个个像张大嘴的蛤蟆,惹得路边之人嘲笑不已。

锦衣卫却不管这些,径直带着这群百姓,到专门的地方去安置。

“诸位父老乡亲,先在这里歇几天,之后皇太孙殿下会亲自召见你们!”

“这段时间吃的住的我们都包了,你们在金陵人生地不熟,不要出去乱跑!”

锦衣卫说着,给百姓们提供了吃不完的大白馒头大米饭,各种蔬菜瓜果,每餐还有一块肥猪肉。

一路上舟车劳顿的百姓们,见到这些食物,什么不满与好奇,都咽进肚子里了。

“多谢大人,多谢皇太孙殿下!”

“能够吃上这么多好东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们才不会出去乱跑哩!”

在朱高煜的治理下,如今的大明百姓,虽说已经很少冻饿而死了,但想要敞开肚子吃米饭白馒头,还是很困难的。

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可以被图谋的,锦衣卫也没有恶意,他们便放开肚皮,好好吃了个饱。

……

在这段时间里,朱高煜已经做好准备,磨刀霍霍了。

而京城的百官文武,也纷纷得知消息,暗自议论。

“皇太孙殿下,要和大儒们在一群泥腿子面前辩论?”

“此事殊为不智啊!”

“论耍嘴皮子,皇太孙怎么是大儒的对手?他莫非是被大儒叩阙逼迫,昏了头!”

大部分朝中文武,都不看好朱高煜,认为他出了昏招。

但也有少数人,眼光过人,对朱高煜这个皇太孙,暗地里十分忌惮。

“我看不然!”

“皇太孙殿下,可不像没脑子的人,他这么做,必有后手!”

“这场辩论,未必会输!”

做出这样判断的人,心中也微微激动,决定等着看一场好戏。

不论是大儒赢了,还是皇太孙赢了,对他们都没有影响,甚至是一件好事!

若是导致某些官位空缺,就是晋升的机会了。

……

锦衣卫护送百姓进京,并没有引发什么动静。

那些大儒文人,还是每日宴饮不断,高谈阔论,然后晚上相约去青楼画舫,风流快活。

对于和朱高煜辩论,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朱高煜听到这个消息,对儒生们的观感,又降低了一个等级。

“真是一群酒囊饭袋!”

“除了吃喝玩乐,啥也不会,活着只会浪费资源!”

他愈发厌恶这些儒生,恨不得早点将他们全部清扫干净。

这时,有衣卫前来禀报。

“殿下!”

“从各地挑选的百姓,都已经护送到京城,随时等待殿下的召见!”

朱高煜顿时一喜,站起身来。

“很好!”

“你们做的不错,下去领赏吧。”

“先在京城休几天假,等事情办完,还要麻烦你们,将百姓们都送回家去!”

朱高煜对能够办事的锦衣卫,从来都不吝惜赏赐。

他们得到皇太孙的赞赏,也非常高兴。

“为殿下办事,是我等的职责!”

……

这一日

终于到了约定好的辩论之日。

大儒们信心满满,自认为稳操胜券。

“什么皇太孙,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

“我等今天就让他知道知道,儒生的厉害!”

“没有我们,整个大明朝廷都无法运转,失去了儒门支持,就算是皇帝天子,也不过一独夫尔!”

如今大明朝堂上,大部分文臣都是读圣贤书长大,除了那些跟随朱元璋起兵的老臣,都是儒家的人。

没有了他们,皇帝也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政令出不了皇宫大内!

正是把握着这么大的优势,儒生们才有恃无恐。

看着大儒们趾高气昂的样子,有几人眼神微闪,心中隐忧。

‘皇太孙在民间,风评极好,不逊色与洪武陛下。’

“让百姓们判断是非胜负,恐怕……”

能够想到这一点的都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可不会没情商的跳出来,扫大儒的性。

否则,提醒的作用没有尽到,反而第一个挨喷!

他们只能将隐忧放在心里,面上丝毫不露颜色。

‘唉!’

‘事已至此,已经没有退路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你们只会给孔孟抹黑

大明皇宫,奉天大殿。

今日大朝会,文武百官俱至,乌泱泱一大片,紫带青袍的大员,一抓一大把。

“臣等拜见皇太孙殿下!”

“平身!”

群臣朝着龙椅上的朱高煜大礼参拜,而后整齐肃立,无人说话。

大家都知道,今天必有一场龙争虎斗的好戏,即将上演。

即使有一些政务奏报,也识趣的避开,推移到明日。

朱高煜见此,也不走程序了。

他面色淡然,俯视下方群臣。

“诸位大儒文臣,之前一起叩阙,言说本殿下犯了大错。”

“今日,本殿下便与尔等好好论一论,孰是孰非,辩一辩道理!”

“群臣文武都来做一个见证,好好看看!”

群臣一听朱高煜主动提起叩阙之事,都面色微变,神情古怪起来。

这种事,说起来可不怎么好听。

皇太孙殿下不应该讳莫如深才对吗?怎么当众说出来了。

这时,有几个朱元璋的心腹老臣,便主动跳出来,帮朱高煜说话了。

朱高煜是陛下钦定的监国皇太孙,他们早就得到命令,自然鼎立支持朱高煜。

“殿下!”

“大儒集体叩阙,是目无君王,狂悖不法!”

“老臣以为,当施以严惩,处置这些乱臣贼子,以正朝纲!”

本来他们当初听闻消息,就很是生气。

陛下将皇太孙托付给他们辅佐,竟然让这群酸腐文人欺负,这让他们如何向陛下交代?

不过这事有点敏感,朱高煜后来也将大儒们劝了回去,所以就没有主动说。

如今既然皇太孙自己提起,他们当然要对大儒们喊打喊杀。

“就是!”

“不仅是大儒,还有礼部侍郎郭守敬,户部员外郎张球等朝臣,也跟着叩阙,实乃大不敬!”

“请殿下罢黜此等小人,还朝野一个清宁!”

说这话的,就不见得是单纯支持朱高煜了。

也许是盯上了礼部侍郎等人屁股下的位置,在借机发挥,掀起政治斗争!

郭守敬等人自然坐不住,当即大肆反驳。

“荒谬!”

“吾等不过是犯颜直谏,尽臣子之职责,匡扶君王失误,何罪之有?!”

“尔等莫非要劝皇太孙殿下诛杀进谏贤臣,宠幸你们这些佞臣小人!”

“殿下若真听了尔等的话,才是大错特错!”

郭守敬当场倒打一耙,将支持朱高煜的人,打成佞臣小人。

他毫无敬意的抬头,看向龙椅上的朱高煜,等着他来做判断。

朱高煜脸上挂着淡淡冷笑,一言不发的看戏,压根不回应郭守敬的表演。

郭守敬却不依不饶,不肯就此罢休。

首节上一节177/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