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22节

“而且你也别横!搬谁出来都没用,你就是搬出个王爷出来也得老老实实地,知道什么叫天家的买卖嘛?啊?”

得!

这帮子商贾还真就是闻着腥味就来了。

本来眼见着有利益可图,又想要玩他们平日里熟悉的威逼利诱那套的!

可是眼前这位,压根没藏着掖着,就直接给你挑明了。

你要送礼 ?

行,你送咱家就收,可礼收了事儿不办,咱家只听皇爷、小爷的。

你要威胁?

嘿嘿,来,报名号!看看你背后是谁?咱家直接找你背后那人的上司去!哪怕是王爷,咱家还能去王爷他爹面前告状呢!

论背景,谁能跟皇家商会比啊!

眼见着皇家商会这边水泼不进,一众商贾聚集在一起破口大骂。

他们头一次见着这么难缠的人。

似乎什么手段对起来都无效一般。

至于说跟以往的“竞争”一样,让一些混混上去闹事?

呵呵,你以为那些穿着一身甲胄、手里拿着兵刃来皇家商会“休假”,顺带挣笔银子的禁宫侍卫会不会听你这话?

眼见着大笔银钱就在眼前挣不着,这帮子钻进钱眼里的商贾们简直觉都睡不着了。

最后大家伙异口同声的决定,干脆大家约定,都不去掺和这事儿了。

这事儿摆明就是让他们自打耳光,逼着他们低头承认那十税三的税制的。

所有人赌咒发誓绝不掺和。

可第二天税务院的门口,好些个偷偷摸摸过来的商贾,却发现这里已经是人满为患了。

而且左右一打量,淦尼酿,全是熟人!

昨儿个嘴上一口咬死说绝不妥协的,特娘的全都过来了。

朱高煜还是跟昨日一般,白龙鱼服的一身便装带着蒋坐在税务院对面的酒楼看热闹。

看着那人头攒动、群情激奋的模样,一脸讥诮的说道。

“老蒋,你看见没?”

“这就是商贾!”

“为了银钱、利益,他们可以抛弃一切!”

此时朱高煜身边可不仅仅有蒋,还有朱高煜带出来的几个官员。

这些都是他觉着脑子还算活络,或许培养培养勉强能用的,他带在身边看看。

可这些官员,却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这一幕,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还是没法相信,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能瓦解这么困难的问题。

按理来说,这些商贾继续抱团下去,依旧关门罢市的话,那么朝廷要么快刀斩乱麻直接杀人,要么就只能妥协。

可如今呢,朱高煜压根没走朝堂,而是同样通过商贾的手段,随手一拨这局势就变了。

眼见着一个个商人笑呵呵的从里间拿着税单出来,明明是交了钱了,可这帮人却仿佛中了奖一般。

见到此情此景,傻子都明白,朱高煜的算计,再次成功了。

一众官员,包括蒋在内,对朱高煜简直佩服道五体投地。

而又过了一天之后,几乎所有的商人都开门营业 ,自愿成为皇商,想尽快抢购极品玻璃器和香水。

而朱高煜也没出尔反尔,之前库存着被他压在舱底的一大批极品玻璃器和香水,被他一次性卖了2000万两白银。

第一百七十八章 已经麻了的户部尚书

哪怕之前就知道这东西能挣钱,甚至最开始的时候朱高煜就一口断言,这东西能挣出个国库来。

可当两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放在眼前时,徐妙云还是腿软了。

之前皇家商会都是她在操持着,她当时还是挺骄傲的。

自家大儿子随手弄出来的香水,靠着她长袖善舞的经营下,变成了一个日进斗金的产业。

这个产业的大头可是自己家的。

这点很早的时候时候,朱棣还在府上没出征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商定好了。

东西是朱高煜的工坊出产的,他纯粹是带着一众人发个财而已,所以他格外的随意。

但钱他可以多分点给其他人,可掌控权他必须拿到。

因为有过后世经历的他,很明白一家背景雄厚、资金雄厚、人脉雄厚、品牌还是特么雄厚的企业,能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何等的作用。

而对此,所有人都没有异议。

然后燕王府就赚翻了,朱元璋的内帑也丰富了不少。

一众出来干活的内侍、禁卫、宫女,拿着正大光明的“补贴”,笑得简直没脸看了。

而这一切,朱高煜都做到了明处。

也不是没人在朝堂上叫嚣过“不与民争利”!

朱高煜就当没听见,甚至被说多了以后,还意味深长的反问了一句“那若是我争了又能如何呢?”

一句话彻底把对方给干沉默了。

朱高煜是真的觉着那些虚名要了屁用不顶,只要结果好,那么将来历史必将给自己一个交代的。

而且反正到时候自己也不在了,管自己屁事!

徐妙云有了朱高煜的鼎力支持后,那叫一个舒坦!

没有遮遮掩掩,就是咱们老朱家的产业,正大光明的打着皇家牌子卖货。

不坑人,但也绝不便宜。

可原本徐妙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直到她看到了之前死活要保留着话语权,但开业前就把事情全扔给了她的朱高煜这次真正出手的结果。

她彻底沉默了。

两千万两!!!

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眼下还处于洪武年间,这时候一年国库的收入,如果纯算白银的话,大概也就三百万两。

若是把征纳的粮食什么的全部算上,那大概勉强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也就两千万两的样子。

朱高煜则随随便便一个小手段弄出来,两千万两白银被人规规矩矩的送上们了。

这是何等的吓人?

最要命的是,随着这两千万两一同达成的,则是应天府九成豪商、巨商都成了皇商,都登记了商税改制,愿意按照十税三的税制缴税。

这里里外外,可以说朱高煜简直赢麻了啊。

而此时还有一人比徐妙云更加惊讶,那便是大明户部尚书赵勉正一脸惊骇的看着源源不断送入国库之中的银两。

他压根没想到,这位他之前并不怎么认同的太孙殿下居然这么直接。

两千万两白银啊,就这么打了个招呼直接让人送到国库里来了。

而且,这还仅仅是第一批。

接下来的几天里,税务院那边开始源源不断的往库房拉银子。

那动静,恨不得让整个应天城的人都知道才好。

税务院收缴的税务可不全是给国库的。

这里面既有回馈给内帑的,毕竟朱高煜拿着内帑给他们发饷银、发福利来着。

同时还有一小部分是他们上上下下的提成!

没错,朱高煜非常慷慨的直接把提成拿出来了。

只要你征税征得好,发财或许不可能,但养活一家老小在应天城里当个富家翁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后剩下的,才是送到国库属于大明的那一部分。

而且还不是每月送一次,而是每个季度往国库押解、结算一批税银。

户部尚书赵勉此时看着手里底下人连续守了几天,大概估摸出的税务院的征税金额,总觉着自己这些年户部尚书当了个寂寞。

为啥自己当户部尚书就是越当越穷?

而这位太孙殿下只是把商税随便改改就弄出这么大一笔进项了?

他可是琢磨明白了,但凡这商税真在整个大明铺开的话,其他地方哪怕没应天这么繁华,但百里取一之下仗着地盘多,那数字加起来也足够惊人了啊!

而这一切,都是朱高煜一手打造出来的 。

就冲着这源源不断的收益,整个户部都成了朱高煜的坚实拥趸。

没错!

户部就是这么现实,你厉害,不仅不需要户部拆东墙补西墙的辗转腾挪,那户部官员绝对把你敬若神明。

实在是以前在朱皇帝手底下的户部当差简直太痛苦了。

老朱性子暴虐就不说了,关键是脾气爆的同时,他对于财税这一块其实是没什么认知的。

开源节流四个字,他当然摘掉。

可想不到什么好的“开源”办法的朱皇帝,逼着户部官员琢磨出了各种不靠谱的办法,虽然最终没施行,但也把户部折腾得够呛。

最后开源不行,那自然只能从节流上想办法了。

而好死不死的,朱皇帝觉着当官儿嘛,要那么多钱干嘛。

所以第一刀就砍向了官员俸禄。

但凡老实一点的官员,一个个过得简直不要太清贫。

户部官员更惨,要知道他们每天手里几万、几十万两银子来来去去的,而他们自己呢,每个月拿着那点微薄的俸禄差点养家都困难。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户部官员对于朱皇帝的怨念如此深重了,实在是日子过得苦啊!

而就在他们最痛苦的时候,朱高煜闪亮登场了,甭管朱高煜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问题。

但最终只要解决了,那对于户部来说就是一个好消息。

至此,户部上下将成为朱高煜最最坚实的拥趸,除非冒出来个比朱高煜还能捞钱,而且还不用户部背锅的能人出来。

而显然,朱高煜的搞法,其实才刚刚开始。

这不,也不是所有的商贾都那么识趣,想着缴税然后当皇商的。

一批跟勋贵勾结,自认为底气十足的商贾,被朱高煜毫不犹豫的抄家灭族了。

首节上一节122/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