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第42节

心头知道这次贾珍应该遇到医道高人了。

至于这个医道高人的医术,到底有多高,他无法判断,但是,这个人的医术绝对是神鬼莫测的那个层次,一旦招惹上这般人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因而,张太医在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就不愿意管这般神鬼莫测的麻烦事情。

毕竟,对于张太医来说,他还想要继续活下去,而不是去探索真相,去找死。

在张太医的劝说之下,贾珍也是徒然地坐在床上,仰望天窗,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办了。

贾珍平生有两个爱好。

一个爱好就是色,喜欢美色,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整个宁国府之内但凡是貌美的女人,谁不曾被贾珍惦记过呢!

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赌,聚众赌博的事情,贾珍可是在宁国府之内干过不少。

也算是荒唐透顶。

堂堂宁国公的后辈子孙,贾族的族长,竟是这般荒唐无耻,赌博玩女人的混账。

也不怪焦大那般的忠勇老奴,酒醉之后时常痛骂宁国府里面的各种龌龊事情,见不得光的事情。

贾珍被打,这件事情让荣国府和宁国府都紧张起来,也派人去报了官,势必要将这个罪魁祸首,幕后真凶给揪出来。

只是官府衙门的人过来走了一趟,除了在祖宗祠堂里面发现了蛛丝马迹,猫的足迹和残存在角落里面的猫毛,就再也没有发现其他人为的痕迹了。

就算是有人为的痕迹,当时那般混乱,众人踩踏之下,也早就无法辨别真假,更无法作为断案的依据。

而且,贾府也没有损失多少东西,真的要深入追究下来,又难免会牵扯到家族内部的丑事儿。

于是,在经过简单的调查之后,众人就不敢深入调查下去,稀里糊涂地将猫定了罪,认为是猫打翻了烛台,这才引起了大火。

至于这个理由众人愿不愿意相信,愿不愿意接受,那可就是另外一回儿事情了!

朝廷断案之后,贾府也是鸦雀无声。

纵然他们对这个结果心头纳罕,觉得稀奇古怪,一只猫怎么就成为了火烧贾府祖宗祠堂的罪魁祸首呢!

只是除了这个结果之外,他们又实在是找不到任何可疑的人,以及任何的蛛丝马迹和能够追踪凶手的线索。

也就只得接受了这个结果,无奈地摇头叹气。

唯独贾母老太太却是另外一个心情,“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件坏事情!之前我就说过,迟早还有大事情发生的。”

贾母心情忐忑不安,觉得这宁国府内肯定是招惹了什么人物。

不然的话,何至于这般三番四次的出现走水危机。

只是王熙凤却是认为,“此事虽也古怪,但到底还是宁国府的事情,跟荣国府干系不大,而且宁国府本就是藏污纳垢,龌龊的事情也多,乱子更多,难以理出一个头绪来......”

宁国府的事情,隔着一道门儿的荣国府,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即便是不知道,那多嘴的丫鬟和嬷嬷们,也会让自家的主子们知道这些事情。

只是平日里面这些主子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一个睁眼瞎,只当没有见着罢了。

而今却是闹腾了起来,灾祸显露出来,反而是惊扰了众人的心神。

贾惜春本也是宁国府的人。

贾探春望着贾惜春,问道:“宁国府发生了这般大的事情,就连你那哥哥也被人敲了闷棍,你怎就不去关心这件事情呢!”

贾惜春是贾敬的女儿,但是,幼年丧母,兄长贾珍又是一个荒唐无耻的人,自幼便是被接到了荣国府老太太贾母这边儿居住,对宁国府的感情颇为冷淡。

父亲不管事情,整日求玄问道。

母亲幼年早亡,算是虽有父亲却无父爱,无父慈,无父情。

若真的算起来,比那些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儿,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若非老太太贾母怜爱,接到了荣国府来居住,只怕以贾珍的性格,贾惜春在宁国府的日子也就更不好过了。

第92章 乔迁新居朋友皆来

这也是她孤僻冷漠,“心冷嘴冷”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所在。

毕竟,你能够指望一个“无父”丧母的“孤儿”,对这个世界心存好感和爱意?

在荣国府内,贾惜春也是寄人篱下,虽也是主子,却备受那些丫鬟和嬷嬷的欺负,闺房之内更是时常发生偷盗的事件,就连平日里面买卖一些东西也要靠贿赂身旁的丫鬟和嬷嬷才能够将这件事情给办成了。

贾惜春在荣国府完全没有一点儿主子的姿态和模样。

跟贾探春这般有娘亲和父亲撑腰的人来说,完全就不是一条路上面的人。

至少贾探春的父母还疼爱她!

而她呢!

什么都没有。

因此,当贾惜春听到贾探春的询问,也是微微叹息一口气,说道:“这件事情我又能够如何呢?到底还不如不知道。”

目前又说道:“那芸哥儿,最近听说又买了薛家的宅子,正在搬家呢!你听说过这件事情?”

贾惜春也是偶然听到自己身旁的丫鬟提及过这件事情,因而,突然心思扭转,打算岔开话题,不提这般伤心的事情。

贾探春见状也知道自己失礼了,也是沉吟片刻,说道:“这件事情我却是知道的,那芸哥儿的旧宅的确是老旧破小了些,而今科举功名在身,自当不同,搬家也是常理。父亲正还在命人备着厚礼,打算前往拜访呢!”

今时今日的贾芸身份地位,全然不同于一般人等。

贾政视贾芸为贾族未来的希望和后起之秀。

贾赦视贾芸为贾族的年轻俊杰。

即便是贾母老太太也是知道贾芸的本事,正谋划着单独请贾芸过去一趟,送一两个丫鬟过去,也好照应照应,彰显老太太贾母的恩德。

如此这般,却是到了贾芸乔迁新居的日子。

这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高朋满座,前来拜访贾芸的可不少,除了贾府的人来了之外,还有一些人来自于金陵府。

这些人多数都是科举的举人,乃是当初在金陵书院遇到的同科,而今他们同样高中举人,前来神京等待来年的恩科会试,争取考取上等进士功名。

这些人平日里居住在神京的客栈当中,也有少部分人有关系和门路,居住在国子监,亦或者富贵亲戚的家中。

而今听闻贾芸乔迁新居,也是备好礼物,登门造访。

朝廷为官,靠的就是人脉关系网络,而非是谁的武功高。

科举为官,治理天下,跟将军征战天下,完全是两码事情。

官场最为注重官官相护,人情世故,阿谀奉承。

作为金陵府解元的贾芸,若是不出意外,来年的恩科会试,必定高中进士。

进士及第,何等荣光!

在加上贾芸身上的背景,当可官运亨通,一往无前。

这些人提前过来拉拢和结交,也算是为未来的科举为官铺垫道路。

若是考不上进士,要是能够靠贾府的关系网络,花上些许银子为其运作一二,外放为官,补上一个空缺,类似于贾雨村那种,也是可以的嘛。

举人的身份和功名,虽然当不了大官,但是,去当一个芝麻大小的官员,也算是一个好前途。

总比那些苦苦等空缺迟迟没有位置的闲散举人要多一条门路。

而贾芸的朋友本来不算太多,但是,今朝发达了,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全部都来了。

来者都是客,贾芸也得招待着。

今儿,贾芸站在门口迎接远客,说曹操曹操到,客人就来了,还带了好些礼来!

“芸兄,昔日金陵一别已过数月,而今再次见到芸兄弟,当真是神采依旧,乃有探花郎的风流倜傥,状元郎的文采气派。”

前来拜访贾芸的乃是当初在金陵府遇到的人,李如松的孙子,李西平。

此人贾芸却是认识的,知道他也是高中了举人,金榜有名,身份更是前宰相的亲孙子,未来前途无量,来年会试恩科,说不准还能够同为进士,闻言也是微微一笑,动身上前,说道:“西平兄,别来无恙?只当是旧相识,倒也是不必如此多礼。人来了,我便是高兴,何须准备礼物呢!”

李西平却是喜笑道:“横竖‘礼多人不怪’,多送一点儿小礼物又算得什么!!”

贾芸闻言也是没有推脱,命身旁刚刚提拔起来的新管家张义,说道:“且把这些东西收起来,清点入库,不得有误。”

“诺。”

张义原本乃是罪官家里面的奴仆,因自己的主子贪污腐败被查抄了家,主子被流放去了宁古塔,而罪官家中的女眷则是充入到教坊司当中成为任人亵玩儿的羔羊,作为家奴的他,更是被拿出来公开售卖。

贾芸之前去挑选人手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张义,花了些银子,将其买了下来,用作家里面的管家。

而今,张义对于管家的事情,也是轻车熟路,很快就将整个庭院打理的井井有条。

李西平见到张义接手过后,也是忍不住点了点头,赞赏道:“却是一个好管家。

“西平兄,还请里面去上座,我还需要留在这里候客,就不便多行了。”

贾芸伸出手来,送到里面的位置,就命身旁的小厮,将其送入里面的客厅。

李西平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拱手作揖,随后便是踏步前行。

就在李西平走后,贾蔷也来了。

“芸哥儿,恭喜恭喜啊!”

手持小礼物的贾蔷,虽送的礼物不算贵重,却让贾芸闻言大为感动,二人也算是患难之交,当即,贾芸就是闻声出门来,接待贾蔷,不过接下来的客人还有很多,不方便多谈,还是照旧命人送贾蔷进去。

而后,贾芸又赶紧出来站在门口待客。

....…

“芸哥儿,今儿是你乔迁新居大喜的日子,哥哥们顺便来过来给你道乔迁之喜了。”

门口处,一身花团锦簇金丝边大棉袄的冯紫英也是走了过来,面上带着爽快开朗的笑容,望着贾芸说道。

冯紫英虽是初来乍到,跟贾芸不熟悉,但是,跟贾府的贾宝玉等人却是熟人。

自从听闻贾府的孙辈旁支去金陵府考上了举人,他就多有留意,毕竟,那金陵府的科举难度,无疑就是地狱难度,敢在金陵府考举人,还能够高中解元,此人的才学和见识绝非等闲。

冯紫英素爱结交英雄好汉,颇有当年孟尝君的风范,怎能错过认识结交这般人杰的机会呢?

只是之前贾芸和冯紫英各有要事,却非贾宝玉那等闲人,未曾见面。

而今遇到贾芸乔迁新居,自当,动身前来,亲自拜访。

第93章 倪二薛蟠贾政冯紫英

冯紫英身后还有三四个仆役,这些仆役则是负责携带礼物,身前推着用牛车拉了一车的贺礼。

贵族气派,豪门大户的狗大户气质显露出来,也是让从旁路过的其他人侧目不已,窃窃私语道:“不愧是神武将军家里的公子,这一出手就是真豪横啊!”

说罢,眼神里面更是不由自主得流露出一抹艳羡之色来。

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让冯紫英这般重视和送礼的。

贾芸见之,亦是拱手微笑道:“怎好劳烦冯兄弟如此破费呢?”

冯紫英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道:

“全部都是一些不值当多少银子的小东西,多只是些寻常玩意儿,左右也不怎么值钱,芸兄弟就不要这般推辞了。”

说罢,又从自己的衣袖兜里掏出一张百两银子的银票来,淡然一笑,说道:

“这是一百两银子,你我虽是初见却当是旧相识。贾府跟冯家素来有交情,当年荣国公和我家先祖打天下的时候,也还是知己好友,时常在军中探讨兵法战略,我跟荣国府上的宝二爷也是多年的玩伴儿了,若你认我这个新朋友,那你就收下我这一百两银子。朋友有通财之义,除非你不认我这个新朋友,瞧不起我冯紫英。”

首节上一节42/367下一节尾节目录